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DOC 10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45383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DOC 1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DOC 10页 高等教育 心理学 复习 提纲 DOC 10
    资源描述:

    1、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智力技能 自我效能感 程序性知识 创造力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效能感 皮格马利翁效应 Action research 学习迁移 社会角色 教学效能感 教学反思 教育机智 学习积极性 学习(广义) 从众 教学设计 学习期待 认知策略高等教育心理学 先行组织者一、 简答题 1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 、简要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及对你的启发。 5、知识遗忘的进程有什么特点?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6、试述创造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2、? 8、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9、高等教育就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来说,表现在哪些方面? 10、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什么原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2、迁移的作用是什么? 1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4、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 1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6、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有何特点? 17、人际交往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18、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9、从科学的意义上,怎样理解“教师”的概念?你认为教师一般应担当什么社会角色? 20、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 21、教学反思包括哪些重

    3、要成分?教师应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22、简述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23、简述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原则。二、 论述题1、 结合自己以往做学生的经历,分析阐述教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2、 社会期望教师同时扮演哪些角色?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 你认为在当前的大学生中是否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足”与“学习动机低俗化”的现象?谈谈你对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的一些看法。4、 就你的观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请提出几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5、 就你的观察,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什么偏差?请你提出几条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的建议。6、 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7、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4、对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高校德育工作有哪些启发意义?8、 试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教育对策?一、名词解释智力技能 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自我效能感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程序性知识 是一套控制个人行为的操作程序,包括外显的身体运动和内隐的思维活动。创造力 人们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给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

    5、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并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Action research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社会角色 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教学效能感 就是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育机智 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活的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学习积极性 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现实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广义) 广义的学

    7、习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行为变化是学习产生的标志。广义的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教学设计 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讲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学习期待 学习期待是以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他是另一个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基本要素。认知策略 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

    8、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人们在信息加工时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或方法的选择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是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先行组织者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人物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二、简答题1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在美国兴起的。他自

    9、称是美国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里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认为在于了解人,揭示人的本质;而要揭示人性,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分析法对人做出完备的描述。所谓“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就是反对把人神化或兽化。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将人神化,也反对兽化的人形观,主张还人以本来面目,研究活生生的、具体丰富的个人;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环境适当,他们就会努力去实现积极地社会目标。因此,他们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人格的发展。所谓“整体分析法”,他们认为,心里学研究应以整体分析和

    10、经验描述来代替元素分析和实验说明,认为必须把人当作一个理智与情感的整体来研究,必须用整体分析来研究人,才能产生更有效的结果。从“以人为本”的研究路线出发,运用“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但他们也认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心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他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里学家进一步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他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因此,他们

    11、是性善论者,对人性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2 、简要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1、过去知识经验2、定势与功能固着3、问题情境 4、原型启发5、情绪和动机状态3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答:1、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3、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4、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答:1、能够从心里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的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和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5、知识遗忘的进程有什么特点?答: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

    12、,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从遗忘的速度为先快后慢,从遗忘的内容上是先多后少,到一定时间遗忘不再发展。这一规律被称为遗忘规律。首先,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和自然地现象,出现遗忘是非常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发生遗忘;第二,机械学习的材料比有意义的学习的材料,遗忘得迅速并且数量大;第三,抽象的事物比形象的事物容易遗忘,具体事实比较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第四,词语容易遗忘,动作技能不容易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什么原理?对我们有何启发?)6、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答: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最基本方法。(一)及时复习。由于遗忘规律

    13、是“现快后慢”,遗忘的发展开始很快,所以要想提高巩固复习的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及时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二)分散复习。对教材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三)反复阅读和尝试错误相结合。一般背诵材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阅读,一种是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的反复阅读,可以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四)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

    14、加学习。但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7、试述创造能力与智力的关系。答: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力;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力,高创造力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这种非线性分布表明,高智商非刚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创造力还与一些智力测验所没有测出的智慧品质相关。8、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是鉴定测验质量的客观指标。良好的测验必须既有较高的信度又有较高的效度,并且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测验的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

    15、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结果要保持一致,否则便不可信。测验长度、测验难度、施测对象特点、施测过程的稳定性影响测验的信度。项目难度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以答对或对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占应试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也就是用通过率来表示难度,通过率越高,难度越小。项目的难度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目的。项目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识别程度,也就是项目的效度。项目效度越高,区分度越大,鉴别力越强。9、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及对你的启发。10、高等教育就教学方

    16、法的特殊性来说,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高等学校与基础教育的教育功能不同,高等教育还具有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的智能,应对高等教育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高等教学方法具有了特殊性,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教学中学的比重逐渐增加,教的比重逐渐降低,教师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活动增加。(2)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研究式转化。(3)在教学内容上,由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向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转化,由注重教知识向教思维方式转化。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发展自己的

    17、潜能。(4)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11、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创造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四)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赛。12、迁移的作用是什么?答:在于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的调节行为,并能动得作用于客观世界。已有的经验在应用这些经验,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这都要通过迁移才能实现,已有经验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解决了当前的课题,另一方面又使得原有的心理结构更完善、充实、形成

    18、稳定的调节机制,广泛有效调节人的活动,更好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学习迁移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并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13、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答: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14、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有何特点?答: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大学生自我评价片面性表现为:一是“高估自我”,一是“低估自我”。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着高估自我的倾向,部分大学生存在低估自我的倾向;自我概念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15、人际交往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人际交往是人们

    19、为了传达彼此的思想,交流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符号而实现的沟通称为人际交往。整个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自我暴露水平越高,人际交往的水平越深。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2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然避免别人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的根本方面。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

    20、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确立,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4稳定交往阶段,交往双方的心理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更广泛深刻。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高度私密性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16、从科学的意义上,怎样理解“教师”的概念?你认为教师一般应担当什么社会角色? 答:教师应当是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才。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1知识传递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2父母代理人。教师在生活中要成为家长的代理人,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交往等

    21、方面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3朋友和知己。教师充满热情地关怀、期望、帮助学生,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4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运用奖罚来控制调节学生的活动,创造优良的班集体、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5榜样。教师是社会规范的代表者。6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其能力,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塑造学生的灵魂。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9教育科学研究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不仅能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要

    22、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17、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18、教学反思包括哪些重要成分?答: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反思内容有三种成分:1认知成分,它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

    23、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3教师的陈述,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它的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的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19、教师应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答:布鲁巴克等提出了一下5种教师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方法:1课后备课。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获得的反馈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课后备课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2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3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比较彼此的教

    24、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分析讨论。4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5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于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20、简述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原则。答: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人们在信息加工时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或方法的选择。1、 选择一些策略行为开始,并跨越各种内容,将其作为当前课程的一部分,教授这些策

    25、略,在最初的阶段真正确立之后,将其作为当前课程一部分,教授这些策略,最初阶段真正确立之后更多策略逐渐引入2、 描述要教的策略,并把他们的作用示范给学生,评论这些策略如何应用3、 再次示范这些策略,从新解释所使用的但没有被很好理解的策略4、 解释这些策略的作用,使用情境和使用条件5、 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机会,对他们应用情况进行指导、提供评价反馈6、 使用策略鼓励学生提高其行为表现7、 不同情境和材料中让学生使用策略,是学生对所使用材料产生一般化和概括化了解和运用8、 对学生认识到的起到核心作用的智力技能进行命名,提高学生运用策略的动机9、 重视反思作用,鼓励学生排除干扰,参加学术活动提高认知策略

    26、三、论述题1、结合自己以往做学生的经历,分析阐述教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P268答:一、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二、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三、教师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四、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2、社会期望教师同时扮演哪些角色?你对此有什么看法?P2633、你认为在当前的大学生中是否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足”与“学习动机低俗化”的现象?谈谈你对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的一些看法。答:大学生从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学习问题就是学习动机问题,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进入大学目标实现后学生却产生了目标的迷失感,找不到学习的目标,整日感到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业,浪费了时间。因此,对新入学大学

    27、生进行的第一个学习辅导室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只有学生尽快找到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才能步入正轨。4、 就你的观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请提出几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1、心理发展尚未成熟2、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3、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4、在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5、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造成的师生比例下降、学生生活、学习保障的变化,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6、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他们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情绪起伏较大,于是不冷静,思考

    28、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7、缺少心理卫生知识。建议:一、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心理辅导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二、大学生学习问题的心理辅导1、学习动机指导2、学习目标指导3、学习方法指导4、考试心理指导,考试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面,考试焦虑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三、大学生交往问题及心理辅导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3.进行交往心理训练5、 就你的观察,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什么偏差?请你提出几条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的建议。P208-P213答: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主要心

    29、理问题:1.自我否定2.自我矛盾3.自我扩张4.自我萎缩5.极度自我中心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辅导建议:一、全面认识自我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二、积极悦纳自我;三、努力完善自我1、确立正确理想自我2、努力提高实现自我。6、 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外动力因素。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现实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30、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造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认知矛盾的通常方法,创设情境是将学生引入问题之中的一种过程,通过设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不和谐状态,这个过程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表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事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研究表明,人类有认知的好奇心。创造问题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利用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创造一种适度的疑

    31、难情境。要想创造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具体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问题情境的创设即可以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

    32、题时,需要较高一些的学习动机,教师应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程度高一些;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应适当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相对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三)充分利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了激发和维护学生学习动机,应该有效的利用各种强化,教师要处理好强化方式选择,强化实践选择等问题。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强化方式。在运用奖励与惩罚时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奖励和惩罚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强化方法;(2)把握

    33、好强化的分寸,如坚持奖励与惩罚的公正性,重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强化等;(3)教师对学生强化时必须考虑时间,地点,个别差异,在强化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强化中要注意强化的即时性和针对性。(四)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教师在运用竞赛这种方式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的利与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方法和手段,教会学生学会竞争;(2)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地机会;(3)进行多指标竞争,使多数同学获得成功,鼓励学生多元成功;(4)提倡团体竞争;(5)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7、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高校德

    34、育工作有哪些启发意义?答: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为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他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把儿童发展阶段分为:自我为中心,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要求:惩罚服从阶取向阶段、相对功力阶段,水平二:习俗水平,好孩子阶段、遵循权威阶段,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启示有三点:1、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与思维发展的规律来进行2、 道德行为的选择受道德制约。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道德认识的增强3、 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DOC 1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4538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