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DOC 17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45072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
  • 页数:26
  • 大小: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DOC 1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DOC 17页 现代文 阅读 复习 专题 教案 DOC 17
    资源描述:

    1、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 作者:李岭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0 更新时间:2011-6-29 16:52:53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探究之散文阅读(一)一、基本要求和目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散文阅读鉴赏要求通过对散文作品的阅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对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能力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

    2、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魁力。鉴赏的重点在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魁力,作品偏于写景、抒情言志之作,鉴赏语言美、结构美、意蕴美。二、命题意向分析:近两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在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方面直在创新,一直在力求跳出全国卷的固定圈子,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来。2006年选了篇法国散文,2007年又选了篇微型小说,而且是爱情小说。今后命题在材料选择上,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仍然会占主导地位,内容上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凸显中华文化精神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结合,尽量拓展材料包含的知识领域,适当关注材料的地方特色。命题题干会在指向性和梯度上有所注意。三、复习指津:我们阅读高考现代文所选

    3、材料,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一些抒情性浓郁的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狭义范畴内的散文。 因此,我们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依据学生认识规律,简化复习过程,打破按照考纲考点复习的做法,将散文大体作如下分类:1、记人叙事类 2、写景状物类 3、议论随笔类 (一)记人叙事类 借记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这是散文中的一种基础文体。此类散文作者最多作品最丰,所反映的范围也最为广阔,可选用的题材最广泛,所包容的内容也最丰富。 记人叙事散文简称叙事散文,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是以叙事为主、因事缘起的散文,要点强调:记人散文,以记叙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

    4、达作者对所记叙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散文。鉴赏提醒:这类散文不需要像小说那样以事件为心构成情节,不追求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记人散文只须用两三件事,几个片断,写出人物的某个侧面,常用描写,抒情配合叙述,明确传达作者对人物的某种感受、某种情意。 叙事散文的鉴赏,要侧重于叙事的手法和技巧,看它是如何因事缘情,在叙事中含蓄隽永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叙事散文的抒情特点在于因事缘情。作者的情感常常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善于从叙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是叙事散文鉴赏的关键。解读途径:1、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明了

    5、代表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人物形象意义。2、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种描写、映照、衬托等。3、文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文段层次安排的作用是什么5、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典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007湖北高考)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

    6、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谁说的?”“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滩上晚风习习,清

    7、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我郑重地点点头。“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

    8、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答:(

    9、1)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 清请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2)场景描写与人物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3)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答: (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10、答: 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的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 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问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 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答: 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 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课堂精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一片晚霞的消失阿含我必须小心对待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

    11、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而非抒情。折实八月山区的傍晚,远处的山峦形成一个辽远的背景,地势由高而低,开阔舒缓。一条河流同时从这里经过,它并不汹涌,也不浑浊,它的河岸以及河滩都是光滑白净的鹅卵石,它浅浅细流,是这片开阔的背景上一处柔软的记忆。晚霞给这个场景带来了绚丽,山区的云层向来诡异,天使可以迅速狰狞,雄伟可以顿时委顿,只是晚霞,自始至终的圣美,红润,深阴,金黄,河流为它幻化成一条悠长的七彩碎片。此时,河岸上有一个懦弱的男子,他是一个喜欢抒情的男子。河岸上的草地开满了细碎的野花儿,那片晚霞的红润鼓动着他的胸膛,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就

    12、会情不自禁,扯开嗓子“漫”起花儿。他唱得真好,十里八乡都知道他的名气,他从一个年轻的后生唱到背脊已经弯曲的老汉,他的花儿越唱越悲凉。可是今天,他拒绝歌唱,他倔强地不开口。我看见他的嘴唇在抖动,他不敢抬头多看一眼那片晚霞,他羞愧地低下头,扛起硕大的一捆青草,朝晚霞走去。我知道他已经很久不唱了。他的背脊不是被青草压弯,更像是来自声声责骂和抱怨。除了会唱花儿,他一无所长。他娶了媳妇,养了孩子,但家景贫穷。他不是一个好劳动力,他的力气都用在了“漫”花儿上,母亲、妻子和孩子都因此而鄙视他,怨恨他。他娶了媳妇,还在山上“漫”花儿,唱得村子里的姑娘也红了脸,姑娘们爱听,但遭受痛斥。他真的一无所长,臂膀的肌肉

    13、始终比不过相邻的汉子,他不会做地里的活儿,整日“漫”在花儿的妄想里。后来他去了镇上,他来到镇文化站,告诉站里的干部,他会唱花儿,他的花儿是最好的,他可以代表镇上唱,代表市里唱,代表他的民族唱,他的条件是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费。他说他有了这笔生活费,他的家人就可以放过他,不再责骂他,他可以正天地唱了。文化站的干部说没有钱给他,让他回去了。后来他又跑到了旅游景点,但是很快被辞退,大家说,他的花儿总是悲戚感伤,总是让客人心绪不佳。事实上真是如此,那些欢快的唱的姑娘们脸红的花儿,他已经没有心境再唱出口了。他回到家乡,从此失声。山区八月的晚霞红火诱人,生活里我时常想记住这样一些美景,朴素的,纯净的,那一刻,

    14、虽然我再三劝说自己,但还是固执地认为消失在这样一片晚霞里是一件十分值得怀念的事情。于是我面对它,闭上眼睛,虔诚地镌刻它,它无限展开,知道山那边传来了花儿声:“你妹妹是牡丹花院子里长,各个是控制的凤凰,旋来旋去没妄想,吊死在牡丹的树上”我在镌刻它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充满感伤,因为我如此固执地联席到镌刻,一定是知道了我将要面对的消失。歌声的消失,或者晚霞的消失。16、从全文看,本文以“一片晚霞的消失”为题,有什么寓意?(4分) “晚霞”象征那位从青年一直唱到老年的非常优秀的民歌手,(2)“消失”是说这位民歌手在贫困生活和贫瘠文化土壤中最终“失声”(2)。17、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什么?(4分)奠定了

    15、全文尽量不事张扬、平和叙事的感情基调,(2)从而有助于使读者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情感冲动。(2)18第三段描写了一位农民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6分)(1)他酷爱民歌,且极有天赋,但不擅长田间劳作。(2分)(2)山乡的贫困和封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2分)(3)他虽抗争,但又无力挣脱,(1分)最终“失声”。(1分)19、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1)文中在第一段、第二段、最后一段出现的晚霞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答:第一段描绘绚丽的晚霞,为唱花儿的男子的出厂布置了一个美丽的背景;第二段描写晚霞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民歌手的晚景的悲凉,渲染一种凄美;结尾出现的美丽的晚霞,

    16、表达了作者对民间歌手的永久怀念。(3分)(2)这位民间歌手失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答:根本原因是贫困的现实和世俗的偏见。(3分) 【解题方法指津】一、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a.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b.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示例:我必须小心对待生活里的诗意。比如,眼前的这片晚霞,面对它的时候,我不应该轻易地抒情。但是我还是描述一下它吧,我力求对它的描述接近于宁静

    17、,而非抒情。一片晚霞的消失17、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什么?(4分)答:奠定了全文尽量不事张扬、平和叙事的感情基调,(2)从而有助于使读者产生一种不读不快的情感冲动。(2)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日月行色(2007湖北高考)答: (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技巧点拨:(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

    18、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解题示例: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日月行色(2007湖北高考)答: (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

    19、卷)泰山很大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题目问文章中句首的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应该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常重在启下。要简要分析,就应该把上文(尤其是上一段)的大意,和下文(尤其是下一段)的大意概述出来。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二、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

    20、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解题示例:18、第三段描写了一位农民歌手的形象,请分条概括这位歌手艺术人生的主要历程。(6分)日月行色(2007湖北高考)答:(1)他酷爱民歌,且极有天赋,但不擅长田间劳作。(2分)(2)山乡的贫困和封闭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2分)(3)他虽抗争,但又无力挣脱,(1分)最终“失声”。(1分)或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三、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示例

    21、: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

    22、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四、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艺术类: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答题示例:(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

    23、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解题示例: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杨柳20、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专题精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2007江苏高考卷)麦 天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

    24、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

    25、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

    26、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

    27、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答: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28、。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答: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答: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1

    29、7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6分)答: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贝多芬:一个巨人何为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士人经不住喜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压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

    30、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自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套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

    31、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欠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奸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于下一张紧闭的嘴,村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击引起他的注惠,可

    32、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

    33、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是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

    34、水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譬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真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18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 答、贝

    35、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他知道别人把他视为难以接近、难以了解的怪人,厌恶别人打扰;了解到客人来访的意图后,他感到欣慰,语带幽默。(4分) 19. “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答、“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贝多芬了解到客人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他看作一个厌世者,而是认为他有着“真主的好灵魂”,并准备把他(生平、消息、真实的好灵魂)介绍给大众。(4分) 20“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

    36、伴的“永恒”指的是?答、“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心里的音乐;大自然;生的意志和高尚的精神。 (4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意的栖居(节选)张晓惠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的向着夏日的太阳。曾在浙浙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

    37、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近了悠悠的岁月。小时侯,住在机关大陡的我们是多么的钦美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

    38、天井有大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进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棕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走红豆做的眼晴,还有全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郡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栖身之所了

    39、。还有秋雁春燕。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志的栖居”又顽固的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常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讲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铜筋水泥火柴盒子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的嬗接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

    40、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浙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1、文章写眼前的古巷“无奈的向着夏目的太阳”、“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二三两段分别写了小巷的哪些方面?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第四段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郡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折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这句话能否省去?为什么? 答: 1、对失去传统的无奈、无助和惆怅2、第二段是雨中叩访小巷的所见所感,借以写其悠久的历史。第三段回忆小时候小巷的游戏和节日风情,表达对小巷的留恋。这两段让人为失去古朴典雅的诗意的栖居而惋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3、不能。与前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众人对待历史、文化的麻木无知,发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教案(DOC 17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450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