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通论复习资料汇总(DOC 23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植物保护通论复习资料汇总(DOC 23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资料汇总DOC 23页 植物保护 通论 复习资料 汇总 DOC 23
- 资源描述:
-
1、一、病害1、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 :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2、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3、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寄生性- 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4、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5、 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类型定义分类1.变色植物患病后局部或
2、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或发生颜色变化具体又可分为褪绿、黄化、花叶、红叶、脉明等类型。2.坏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坏死最常见的就是病斑,其它有叶枯、茎枯、穿孔、疮痂、溃疡等类型。3.腐烂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幼嫩和多肉的组织易发生。腐烂可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猝倒及立枯也是腐烂的类型。4.萎蔫植物由于失水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有生理性和病理性萎蔫。生理性萎蔫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时过强的蒸腾作用而使植物暂时缺水,若及时供水,则植物可恢复正常。病理性萎蔫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供水不足所出现的凋萎现象,如黄萎、枯萎和青枯等。这种凋萎大多不能恢复,导致植株死
3、亡。5.畸形因病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而造成的形态异常。如矮缩、矮化、叶片皱缩、卷叶、蕨叶、瘤肿、丛枝或发根、徒长及变叶等。6、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结构。病征类型定义1.霉状物在植物病部形成的各种毛绒状霉层。2.粉状物植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层。3.锈状物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4.粒状物植物病部产生的颗粒状物。5.脓状物植物病部在湿度较大时产生胶粘状、似露珠的白色或黄色脓状物,即菌脓,干燥后形成薄膜或胶粒。是细菌病害特有的病征。7、 真菌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物类群。它所引起的植 物病害最多 。 菌丝成丛或
4、交织成团的丝状体称为菌丝体。 真菌的吸器:真菌的吸器是菌丝的变态,它是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吸器形状各异,如白锈菌的吸器为小球状,霜霉菌为丝状,白粉菌为掌状,锈菌为指状。 菌核:是由菌丝体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层是疏松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其功能是抵抗不良环境,环境适宜时也可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形成新的繁殖体。 子座:由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其功能是产孢机构,也可帮助渡过不良环境。 菌索:由菌丝体纠结形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有些相似,也称根状菌索,其功能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8、 真菌的无性
5、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是植物病害的再侵染源。9、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10、真菌生长的有性生殖一般经历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过程。11、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亚门细胞壁组成无性孢子有性孢子主要病害鞭毛菌纤维素游动孢子卵孢子花果腐霉,马铃薯晚疫病,十字花科霜霉病接合菌几丁质孢囊孢子接合孢子软腐病,甘薯软腐病子囊菌几丁质分生孢子子囊孢子桃缩叶病,麦赤霉病,白粉病,苹果、梨黑星病担子菌几丁质多数缺担孢子黑粉菌散黑穗病,梨锈病半知菌几丁质分生孢子多数缺纹枯病,稻瘟病12、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6、具传染性不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规律发病无规律、发生过程迅速(发病对象具有普遍性)有明显的病变过程有些能恢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病原生物因素侵染引起13、 锈菌 锈菌生活史中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最多为5 种:性、锈、夏、冬、担孢子14、半知菌中的丝孢菌 (1)粉孢属 引起白粉病 (2)梨孢属 灰梨孢可引发稻瘟病 (3)轮枝孢属 大丽花轮枝孢可引发棉花和茄子患黄萎病 (4)平脐蠕孢属 玉蜀黍平脐蠕孢可引起玉米小斑病,稻平脐蠕孢可引起水稻胡麻斑病 (5)突脐蠕孢属 大斑突脐蠕孢可引起玉米患大斑病 (6)黑星孢属 梨黑星孢可引发梨黑星病15、 半知菌中的球壳孢菌 大多是植物病原菌
7、,所致病害部分可见小黑点病斑16、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菌原体。大多数革兰氏染色反应G-分类菌体呼吸氧化酶反应症状、病害土壤杆菌属杆状好气阴性瘤肿和发根等畸形,根瘤病欧式杆菌属杆状兼性好气阴性腐烂、萎蔫、坏死,十字花蔬菜软腐病假单胞杆菌属杆状好气多为阳性维管束萎蔫、枯萎,桑叶叶脉发黑 菌落隆起、灰白色,有荧光反应黄单胞杆菌属杆状严格好气阴性叶斑、叶枯、萎蔫,水稻白叶枯病 菌落隆起、密黄色木质菌属短杆状好气阴性葡萄皮尔氏病,桃伪果病17、 重要的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18、 病毒传播方式: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病毒的传播是完全
8、被动的。 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介体传播: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口针型病毒、循回型病毒、增殖型病毒)19、 稀释限点 指病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度。体外存活期 指病汁液在室温 ( 2022 ) 下能保存其侵染力的最长时间。20、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划分为 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1) 接触期:指病原物侵入前已与寄生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期。影响因子:植物表面的理化状况、微生物组成影响最大,植物表面和周围的微生物能干扰和影响病原物的生存和定殖。因此,在侵入前期病原物必须适应寄主体外的复杂环
9、境,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才能实现侵入。防治:阻止病原物侵入发展的最有利时期,在生物防治中,应用具有拮抗和竞争作用的微生物可以控制病原物的侵染。(2) 侵入期:是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到侵入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侵入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的侵入。真菌孢子芽管附着胞侵入丝细胞内。 5种病原物侵入途径: 寄生性强的真菌:以直接侵入或自然孔口侵入为主; 寄生性弱的真菌:以伤口或衰亡组织侵入; 细菌: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主要); 菌原体、病毒:伤口侵入; 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产生吸根侵入。影响因子:湿度是病原物侵入的必要条件,高湿度使叶面
10、形成水膜,通常有利于病原物的侵入;温度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的速度。湿度和温度对病原真菌侵入具有综合作用;光照:对气孔侵入有影响,光照影响气孔开闭。(3) 潜育期:是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并建立寄主关系到寄主表现症状前的一段时期。局部侵染、系统侵染。影响因子:病害种类和环境条件。潜伏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长期处于潜育状态,不表现或暂不表现症状,温度影响较大,适温使潜育期缩短。(4) 发病期:经过潜育期后,寄主植物开始出现症状而发病。影响因素: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对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扩展影响很大,其中以湿度对病斑扩大和孢子形成的影响最显著。21、病害循环:也称侵染循环,指病害从寄主植物的
11、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22、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是指病原物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场所渡过不利其生存和生长的冬天及夏天的过程。 病原物越冬和越夏有寄生、腐生和休眠3种方式。23、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1)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器官 2)田间病株3)病株残体 4)土壤5)粪肥 6)昆虫或其他介体24、病原物的传播1)气流传播 是一些重要病原真菌的主要传播方式。2)雨水传播 细菌和产生分子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器的病原真菌,存在于土中的一些病原物 水稻白叶枯病菌是经雨水传播的,暴风雨不仅引起叶片擦伤,有利细菌传染和侵入,而且病田水中的细菌,又可经田水排灌向无病田传播。因此,灌溉水
12、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3) 昆虫及其他介体传播 病毒和菌原体病害为主,一些病原细菌4) 人为因素传播 带有病原物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25、 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1)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中最初引起的侵染,称初次侵染或初侵染2) 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又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和健康的植物,称为再次侵染或再侵染 26、 单循环病害(也积年流行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称单循环病害。 单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只有一次侵染过程,多为系统性病害,一般潜育期长,例如,小麦黑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等。对此类病害只要消灭初侵染来源,选用抗病品种、田间卫生、土
13、壤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27、 多循环病害(也称单年流行病害):一个生长季节中具有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称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中有多次侵染过程,多为局部性病害,潜育期一般较短。此类病害中,有许多重要的流行病,如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等。对此类病害的防治往往难度较大,一般要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改善栽培措施、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来降低病害的发展速度。28、 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因子1) 感病寄主植物 2)强致病性病原物大量存在3)适宜的环境条件 4)认为因素29、病害循环涉及到四个环节: 病原物越冬或越夏; 病原物的传播; 侵染过程; 初侵染
14、和再侵染.30、 柯赫氏法则,称柯赫氏假设,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柯赫氏法则具体内容: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物;(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相同。31、真菌侵染植物后可以引起变色、坏死、腐烂、萎焉和畸形等五大症状,其中以坏死和腐烂居多。病症的表现多种多样:粉状物、霉状物、霜状物、锈状物和点状物等。32、细菌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等,褪色或变色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溢出。 多数细菌病害的症
15、状往往有如下特点: 1)是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 2)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 3)是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人工接种的方法,制造伤口,通过伤口侵入。诊断方法: 1)根据症状、侵染和传播特点判断 2)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成为喷菌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与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33、许多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寄主的叶、茎、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并在发病部位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小黑点等病症。常在植物
16、表面形成粉状的白色或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中夹有小黑点即闭囊壳。34、担子菌中的黑粉菌和锈菌都是活体营养生物,在病部形成黑色或锈色粉状物的病症。二、 昆虫1、 昆虫的基本特征: 1) 体躯由一系列体节所组成,明显分成头、胸和腹3个体段。 2) 头部着生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0-3个单眼。 3) 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1对,中、后胸一般各有1对翅。 4) 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所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2、昆虫触角类型:刚毛状,线状或丝状,锯齿状,双栉状或羽状,膝状或肘状,具芒状,环毛状, 鳃片状,球杆状或称棍棒状,锤状,念珠状或称串珠状。 1)具
17、芒状 : 为蝇类特有 2)环毛状 : 如雄性蚊类和摇蚊等 3)鳃片状 : 如金龟子 4)球杆状或称棍棒状 : 如蝶类 5)念珠状或称串珠状 :如白蚁等 6)锤状 :例如瓢甲等 7)线状或丝状 :如蝗虫、蟋蟀及某些雌性蛾类等 8)刚毛状:如蜻蜓、蝉等 9)膝状或肘状 :如象甲、蜜蜂等 10)锯齿状 :如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3、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头头式分为上口式【蝗虫、蛾蝶类】、前口式【步甲、虎甲、天牛幼虫】、后口式【蝉、蝽、蚜】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有时也有听觉;功能基本构造为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眼分为单眼和复眼。单眼着生位置 额区上部(蝽象、蜂类)、头部两侧(叶蜂、蛾类)。口器分为咀
18、嚼式口器【蝗虫】和吸收式口器(又分为刺吸式【蚱蝉】、虹吸式【鳞翅目】、舐吸式【双翅目蝇】、锉吸式【蓟马】胸胸节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足胸足一般由六节组成,分别是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前跗节、跗节行走足、跳跃足、开掘足、捕捉足、游泳足、携粉足、抱握足、攀援足翅一般为三角形,具有3条边和3个角,3边是前缘、后缘和外缘;3角是基角、顶角、臀角。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外生殖器包括背产卵瓣、内产卵瓣、腹产卵瓣。体壁外骨骼功能:保持昆虫固定的体型、内陷供肌肉着生、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过分蒸发和外来生物的有害入侵等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保持联系;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内表皮
19、、外表皮和上表皮4、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主要器官 功能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排泄系统马氏管从血液中吸收各种新陈代谢排出的含氮废物,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淋巴中的细长管道,其基部开口与中、后肠交界处,与肠道相通,端部游离。呼吸系统气管和气门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循环系统背血管属开放式循环系统,即血液不是封闭在血管内,而是充满在整个体腔中,内部器官浸浴在血液中。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周缘神经系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协调支配个器官做出适当的反应,进行取食、交配、趋性、迁移等各种生命活动。生殖系统外生殖器、内生殖
20、器激素内腺体分泌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活动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脑神经产生促前胸腺激素(PTTH)、咽侧体产生保幼激素(JH)、前胸腺产生蜕皮激素(MH)、滞育激素(DH)生殖方式定义代表昆虫两性生殖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每个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为偶发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偶发性(膜、鳞、缨、同)家蚕、毒蛾经常性(膜、鳞、缨、同、鞘)周期性 蚜虫、瘿蜂卵胎生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停留在母体内精心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蚜虫幼体生殖昆虫母体处于幼虫时期就能进行生殖瘿蚊多胚生殖一个卵发育成2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正常新个
21、体。寄生蜂,如小蜂科、小茧蜂科5、昆虫的生殖方式6、昆虫的变态发育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双、鳞、鞘、脉、膜翅目不完全变态一生只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半翅目增节变态腹部节数随着蜕皮次数增加而增加(同、缨、直翅目为渐变态)表变态变化不明显,仅个体增大、性器官成熟原变态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昆虫的个体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原足型,寄生蜂离蛹,金龟甲、蜂类“性二型现象”是指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同之外的形态差异多足型,叶蜂、蛾被蛹,蝶、蛾寡足型,金龟甲、瓢虫、草蛉围蛹,蝇无足型,蝇、天牛、虻、象甲7、昆虫的生物学习性休眠昆虫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