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DOC 21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DOC 2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DOC 21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师资格 考试 基础知识 复习题 DOC 21
- 资源描述:
-
1、成都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一 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14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意义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5. 一般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前一道另一种学习中去是一般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大致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概念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先
2、快后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动机。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人组织操作,从
3、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形成性评价。21.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工作关系。2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23. 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放任型。24. 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民主型。25. 在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26.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27. 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
4、,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无意注意。28. 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是教师行为中心理健康的表现。29.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30. 为了保证和促进课堂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31.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32. 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事学生的受教育权。33.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
5、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34. 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的选择。35.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36.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考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37.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38.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39. 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40.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
6、精神的教学观念。41.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42.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时间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43.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44. 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45. 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46. 课程不是教学的权威。47.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心去实施教。48. 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服从。49.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50. 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2/3时间的活动。51. 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7、确立教育目的。52.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53.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54.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5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56.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57. 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5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59.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是对教材的正确理解。60.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创新。61.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是:各种智能是以
8、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62. 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63. 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64.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65.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66. 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67.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教师可以根据
9、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的增删教材。68.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的交往互动。69. 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70.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包括: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71. 新一轮课程改革嗦遵循的主导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72.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构成。73. 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教育功能观的转变,教师观的转变,学生观的转
10、变,教学观的转变,评价观的转变。74. 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75.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76.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标准,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课标知识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
11、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77. 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正确的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78. 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79. 课程改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80.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1.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82. 信息技术与课
12、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83. 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84.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8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86. 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
13、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三言两语。87. 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以综合课程为主。88. 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89.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五大。90.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91.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92. 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93.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9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95.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
14、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96.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9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8.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99.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100.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10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意义更大。102.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103.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
15、观的基础。104. 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105.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106. “教师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107.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108. 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性。109. “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灵活性的特点。110.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111. 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评与他评。11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会认知。113. 国务院教育行
16、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114.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115.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116.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117.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118. 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
17、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119.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120. 教师的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121.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122.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确定并予以保障。123. 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4.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12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126.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8、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127. 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28. 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129.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30.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131.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132. 中华人民共
19、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实施。133.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134. 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大教学论。135. 音乐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136.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环境。137. 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138.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39.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40. 布鲁纳嗦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探究活
20、动为主的教学方法。141.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142.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校教育。143.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144.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以教学为主。145.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施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146.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大学。147.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所持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148.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149. 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150. 西汉初期实行的“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151.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52.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153.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154.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陶冶教育的德育方法。155.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156.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157.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158.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159. “教学与发展”理论
22、的倡导者是赞科夫。160.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161.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6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地方。163.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时间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164.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165.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66.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
23、学科课程标准之外。167.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168.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169. 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170. “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急。171.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172. 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173.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174.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