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溶液复习资料(DOC 10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章-溶液复习资料(DOC 1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溶液复习资料DOC 10页 第七 溶液 复习资料 DOC 10
- 资源描述:
-
1、第七章 溶 液7.1 溶解与乳化1、溶液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各部分的密度、颜色、浓度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混合物,是指溶液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等。溶质和溶剂的区别: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把量少的叫溶质,量多的叫溶剂如果有水存在时,不
2、论水的多少,都把水看作溶剂。未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水溶液。下表是几种常见溶液:溶液盐酸食盐水蔗糖水氨水白酒白醋石灰水碘酒碘水溶质氯化氢食盐蔗糖氨气酒精醋酸熟石灰碘碘溶剂水水水水水水水酒精水溶液的命名:溶液一般是依据溶质和溶剂的名称来命名的:“溶质的名称+的+溶剂的名称+溶液”,若溶剂为水时还可以这样命名:“溶质的名称+溶液”。例如: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精溶液,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氯化钠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溶质
3、、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2、悬浊液、乳浊液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乳浊液:由液体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比较: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类别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宏观特征放置有沉淀,不均一,不稳定放置分层,不均一,不稳定均一,稳定被分散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固、液、气分散在水里的微粒固体小颗粒(分子集
4、合体)液体小珠滴(分子集合体)分子或离子实例泥水、通入少量CO2的澄清石灰水油水糖水、食盐水3、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内因:与溶剂的性质有关,例如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与溶质的性质有关,例如碘难溶于水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外因: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固体溶质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搅拌:搅拌能加速溶解。4、乳化作用: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只是被分离成细小的油珠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这点有区别于用汽油、酒精除污垢。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洗
5、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是扩散过程,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水合过程,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就会升高。(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就会降低。(例如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不会有明显的升高或降低。(例如氯化钠、硫酸钠、蔗糖)氧化
6、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的实验为了节省能源,可以采用氧化钙和水反应来提高温度。练习:1.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粉末 B.面粉 C.菜籽油 D.白砂糖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水组成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在一定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D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3一杯久置的高锰酸钾溶液,实验测得其上层密度为a gmL-1,下层密度为b gmL-1,则a和b的关系是()A ab B a=b C ab D无法确定4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含有溶质和溶剂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无
7、色及透明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5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A其由两种物质组成B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C其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D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中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石灰乳 D生理盐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8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面粉和大量水的混合物B冰水混合物C KMnO4溶解在水里形成的紫红色的液体D向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9下列溶液名称不正确的是()A糖溶于水:糖的水溶液B盐酸:盐的酸溶液C食盐溶于水:氯化钠溶液D氢氧
8、化钠溶于水:氢氧化钠的水溶液7.2 物质溶解的量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注意: 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如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量,原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要强调饱和溶液是对某种溶质而言。如温度为T时,某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但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则对于氯化钠来说溶液是饱和溶液,而对于蔗糖来说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
9、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不饱和溶液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饱和溶液(其中改变温度的方法适用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注意: 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也可以加入CaO并冷却。 氢氧化钙不是晶体,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
10、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较少的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例如,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 KNO3,此时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也是浓溶液,但若将30g KNO3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
11、虽然是浓溶液,但仍为不饱和溶液。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0.00024g BaSO4,此时所得的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20g BaSO4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2、固体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标准:100 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状态:达到饱和状态。质量:单位:克。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12、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度10g1g10g0.01g1g0.01g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a.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NaNO3、NH4Cl;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溶解度曲线: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
13、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见右图)a、t3时A的溶解度为80g。b、P点的的含义是: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c、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但是点不能被移动到图象上方),加溶质相当于向下竖直移动,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14、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g、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h、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少量B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3、气体的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的性质、水的性质;(外因)温度、压强。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练习:1 t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