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内经复习要点汇总(DOC 12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皇帝内经复习要点汇总(DOC 1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帝内经复习要点汇总DOC 12页 皇帝 内经 复习 要点 汇总 DOC 12
- 资源描述:
-
1、 内经杨帅专用复习题名词1、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遵循。2、和于术数:适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吐纳、按跷、七损八益等。和:调和,适当运用之意。术数:指修身养性之法。3、天年:天赋之年寿,即自然寿命。4、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5、恬惔虚无: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恬惔,安闲清静。虚无,心无杂念。6、天癸,是以肾精为物质基础,在肾气的作用下成熟的具有生殖机能的物质。7、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8、痎疟:疟疾的总称。9、气门:指汗孔。10、从阴引阳:针刺阴分,可引阳分之邪。11、
2、从阳引阴:针刺阳分,可引阳分之邪。12、罢极之本:肝主筋,筋主运动,筋脉运动强健有力,赖于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所以称肝为罢极之本。13、脾不主时:此言脾不单独主一时令。脾土居中央,以灌四旁,各脏无论何时,均需要脾转输的精气,四季末各有十八日为脾所主,故脾不独主一时而旺四季。14、合阴:夜半子时阴气最盛,营卫二气俱行于阴而大会,故曰合阴。15、漏泄:外伤于风,内有热饮食入胃,而致腠理开泄汗出如漏的病证。16、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全身。17、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的功能,如同沤渍食物,使之变化。18、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如同沟渠排泄水液的
3、功能。19、谿谷:指肌体肌肉之间相接的缝隙或凹陷处即肌肉之间会合之处。肌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谿。20、三部之气:即指伤于上部的风雨、伤于下部的清湿、伤于五脏的喜怒等邪气。21、煎厥:病名。是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阳盛,以致煎熬阴精而昏厥的病证。22、薄厥:病名。指因大怒而气血上冲,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所导致的昏厥的病证。23、偏枯:即半身不遂,偏瘫。24、肠澼:即下利脓血的疾病。25、大偻:腰背和下肢弯曲而不能直立的病证。26、玄府:指汗孔。27、伤寒: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伤寒泛指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病;狭义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病。此处伤寒为广义伤寒,是外感病的总称。28、
4、两感: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29、巨阳:即太阳,特指足太阳膀胱经。30、阴阳交:指阳热之邪入于阴分与阴精正气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证候。交,交争。31、风厥:病名。指太阳受风,少阴气逆而导致的发热汗出,烦闷不除的病症。32、劳风:病名。指因劳而虚,因虚而感受风邪所产生的以恶风振寒,项强冥视,咳吐青黄痰为主证的病证。33、行痹:是以肢节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亦称风痹。34、痛痹:是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证,亦称寒痹。35、著痹:是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亦称湿痹。36、痿躄:指四肢痿废不用,包括下文的脉痿、筋
5、痿、肉痿、骨痿等各种痿证。躄,两腿行动不便。37、肠覃:病名。生于肠外,形如菌状的肿物。38、石瘕:病名。因寒邪内侵,瘀血内留于子宫,坚硬如石,状如怀子的病证。39、鬼门:即汗孔。40、净府:指膀胱。41、脾瘅:病名。热也,由湿热困脾所致,以口中甜腻为其主要症状。42、平旦:太阳刚升出地平线之时,即清晨。43、精明之府:精气神明之府。44、虚里:为足阳明胃经除丰隆外又一大的络脉,其脉从胃贯穿膈膜联络于肺。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大题1、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简述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原则:法于阴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2分)形与神俱。(1分)方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
6、虚无,真气从之。(2分)2、如何理解“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肾者主水”为肾在五行中主水,故有藏精功能。 “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肾藏先天之精,五脏六腑的后天之精亦藏于肾。“故五脏盛乃能写”为五脏精气盛满,肾才能泻精。3、简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养生的原则,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本篇提出的“四气调神”养生原则,指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2分) 李时珍说:“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
7、宜加辛温之药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地。” (2分)此外三种不同的认识: 一是以王冰为代表的阴阳互制论。认为春夏阳盛,宜食寒凉抑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抑制盛阴。(2分)二是以张介宾为代表的阴阳互根论。认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阴之基;秋冬养阴,以为春夏阳之基。(2分)三以张志聪为代表的内外阴阳虚盛论。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有“夏月伏阴”之病,因而春夏宜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有“冬月伏阳”之病,因而秋冬宜养其内虚之阴。(2分) )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用阴阳升降理论说明人体生理
8、功能,病理变化。(1)生理上:清阳了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归六府。清阳实四肢,浊阴走五脏。说明清阳升浮之性而表现为向上,向外,升散;浊阴沉降之性表现为向下,向内,收敛。 (2)病理上:阴阳升降失常的病理状态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填胀”。此阴阳反常,病之逆从也。说明清阳之气不升而下陷,则完谷不化;浊阴之气不降而上逆,则胸腹胀满。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试述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功用。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1分)。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2分)。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2分)。6、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简述壮火,少火的含义及其
9、与人体正气的关系。(1)壮火:指药物饮食气味纯阳者,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即过亢的阳气。 少火:指药物饮食气味平和者,后世引申为生理之火,即平和的阳气。(2)气盛纯阳的壮火之品能消蚀,耗散人的正气,而使气衰,气味温和的少火之品,能生气养血,而使气壮,即“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7、据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试述辩证如何法阴阳。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寃,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诊法如何发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
10、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8、 据素问-天节藏象论简述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模型。心-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气之本,魄之变-其华在毛,其充在皮-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肾-封藏之本,精之外-其华在发,其充在骨-阴中之太阴-痛于冬气。肝-罢极之本,魂之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仓禀之本,营之居-其华唇四白,其充在肌-阴中之至阳-通于长夏之气。9 据素问-五脏别论简述奇恒之府与传化之府的区别。(1)“奇恒之府”:奇,异也。恒,常也。即异于常府也。因为功能上似脏,形态上似府,似脏非脏
11、,似府非府,名日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功能:藏于阴而象于地,藏而不泻,能贮藏阴精。(2)“传化之府”传导消化水谷及糟粕的场所,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功能:天气之所生也,其气向天,故写而不藏。10、据素问-五脏别论试述魄门亦为五脏使的理论及临证意义。“魄门亦为五脏使”一句,不仅是对传化之腑的补充,同时说明肛门启闭正常,排出糟粕,不单是“腑”的功能,并且是受五脏支配的,魄门的启闭要依赖心神的主载,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能不失其常度。而其排出糟粕正常与否,还直接影响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因此,肛门启闭是否正常,关系到五脏乃至全身的生理、病理状况。临床上,
12、通过观察大便情况常可判断疾病虚实寒热,甚至推断预后吉凶。治疗方面,不仅大便秘结或泄泻,要根据辨证的结论而分别治疗不同的脏腑,而且某些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调节肛门启闭收到疗效。11、据素问-五脏别论试述五脏和六腑的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功能特点:五脏,藏精气而不写,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意义:五脏藏精,多虚证,治疗五脏病多用补法;六府,传化,多实证,治疗六府病多用写法。12、据素问-经脉别论简述水液在体内的运化及代谢过程。原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1分)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2分)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2分)即:饮
13、入于胃,水精上输脾,散经而归于肺,在肺的宣发作用下,清者敷布周身,在肺的通调水道和肃降的作用下,浊者下输膀胱,排出体外,从而使水精布达周身脏腑经脉,整个过程需要四时,阴阳五脏的整体协调。13、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 “阳道实,阴道虚”的含义。道是发病规律。属阳的六腑多病外感而为实证。属阴的五脏之病内伤而为虚证。本句高度概括了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五脏藏精气,藏而不泻,静而主内,易于耗伤,故多不足;六腑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动而主外,故多有余。阴阳胃经之病,多病热证实证。太阴脾经之病,多病寒证虚证。后世有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1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脾不主时的含义。 脾不主时是指脾寄旺于四季
14、之未各十八日,而不独主于一时。立论依据是脾属土,而土能生养万物。春夏秋冬四时皆靠土养,故脾土之气旺于四季,从而使胃土之精遍布周身,每时每刻都在灌溉四旁,这种说法突出了脾治中央,养四脏,反应 “土为万物之母”的重要性,也成为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性。后汉张机发挥为“四季脾旺不受邪”,使其更赋予发病学和治疗学上的意义。15、灵枢-本神简述精,神,魂,魄的产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16、据灵枢-本神简述思维的处所及过程。处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过程:意志-思-虑-智。即,心有所忆为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
15、智。意为心有所忆或一念之生,但尚未形成定见的思维;志是意存之后,恒久不变的,并付助行动的思维;思是为实现意志而反复思考,随时调整和改变的思维;虑是在思的基础上,深谋远虑的思维;智是考虑周密而能正确处理事物的思维。体现了思维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入的过程。17、据灵枢-本神简述神与五脏的关系及五脏虚实证候。五脏藏五神,五神功能以五脏精气为基础,五脏病变可致情志异常,心肝两脏病变最易伤神。五脏虚实证候各有特点,脾肾之病又可影响诸脏,使得五脏不安。肝虚则恐,实则怒;心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脾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肺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虚则厥
16、,实则胀,五脏不安。18、据灵枢-营卫生气简述营卫二气的生成,运行与会合。(1)营卫的生成:营卫化生于胃所受纳的水谷。水谷入胃后,经脾的运化转输而传于肺,其精微中刚悍者经肺输精于皮毛的作用,布达周身体表,而起卫外之功,此即卫气。其精微中柔和的经肺朝百脉的作用,灌注五脏六腑,而起濡养作用,此即营气。(2)营卫的运行规律。 营卫的一般规律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昼夜各行五十周次,阴阳相贯,如环无端。A营气的运行与行于脉中和太阴主内为特点,即按十二经的循环贯注次序进行,始于手太阴复会于手太阴,其别行线循督任二脉,最后注于肺中而出手太阴经。B卫气的运行以行于脉外和太阳主外为特点,每昼夜“行于阴二十五度
17、,行于阳二十五度”也是五十周于身。(3)营卫的会合规律:营卫二者昼夜各行五十周次后,会合于内脏,此即五十而复大会,或曰合阴,此时与夜半子时,地点在肺脏。19、据灵枢-营卫生会简述营卫二气与三焦的关系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概括了营卫与三焦的关系。营出于中焦是从生成和运行方面而言的,营气生成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其运行始于手太阴肺经,即起于中焦;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交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于上焦。20、据灵枢-营卫生会简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含义 本条内容是指失血的患者不要再发其汗,多汗的患者不要再伤其血。理论依据是营卫血汗同源异名,汗味津液所化,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