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生态学复习题(DOC 10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43472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14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态学复习题(DOC 1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态学复习题DOC 10页 生态学 复习题 DOC 10
    资源描述:

    1、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生态型 2. 树种的耐荫性3. 物候4. 互利共生 5. 生态平衡6. 进展演替7. 营养级8. 最小面积9 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10森林死地被物二、填空题1干燥度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K=0.16t/r,当K1时,自然植被为 ,K=1.01.5时,自然植被为 ,K1.5时,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2土壤腐殖质是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主要是 和 。3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或动力可分为 和 两大类。4森林土壤储水量取决于 和 。5由于适光变异,经常处于强光下的叶片称为 ,长期处于弱光或庇荫下的叶片称为 。6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内森林类型多种

    2、多样,在海滨泥质潮间带,因环境条件特殊,分布着 植被。7植被分类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即 、 和 。三、单项选择题1、在有效积温的计算公式K=(x-x0)y中,x0表示( )。 A. 平均温度B. 生物学零度C. 物理学零度D. 年平均温度2、土壤中的氮素99%以上是以( )形态存在,因此其对土壤中氮素的保存和有效氮的提供具有重要作用。 A. 非腐殖质B. 枯落物C. 腐殖质D. 胡敏酸3、森林群落中绿色植物由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 )。 A. 净第一性生产量B. 总第一性产力量C. 生物量D. 生产量4、( )山脉海拔高2000m左右,对南部地区有良好的屏障作用,成为我国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天然分界线。 A. 南岭B. 秦岭C. 武夷山D. 天山5平均而言,下列不同森林类型中,以( )的生产力最高。 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森林C. 温带森林D. 寒温带森林四、简答题1森林动物有哪些有益作用?2试用生态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易于灭绝,而大量的害虫、杂草却久除不去?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植物群落演替的旱生演替过程,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为例,说明逆行与进展演替的过程和特点。 2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了解种间相互作用规律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习题二一、名词解释1. 竞争排斥原理 2. 异养生态系统3营养级4

    4、.生理干旱 5. 植被6. 优势种 7. 生态位 8. 进展演替9边缘效应 10异质种群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养分生物循环的三个过程是 、 、 。它们在量上的关系是 。2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是 ,在我国植被分类系统中属于 。3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克方程为(微分式) ,其中 是种群增长可实现的程度,其生物学含义是 ;当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4根据生理适应特征,盐生植物可分为 、 和 三大类。5、生态学研究中一般有三种尺度,即 、 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称为生态作用,生物改变其自身的结构与过程以便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称为 ,而生物反过来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 。Raunkiaer的生

    5、活型分类系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生物量的精确测定非常困难,实践中常测定 代替生物量。三、单项选择题1. 群落次生演替的趋向取决于( )。A. 外界干扰的强度B. 外界干扰的持续时间C. 土壤是否保留完好 D. 是否存在外力的干扰2. 某营养级的摄入量与前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之比,称为( )。A. 同化效率B. 生产效率 C. 林德曼效率 D. 利用效率3. 某一山体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类型自然更替最可能的顺序是(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针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B.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曲林山地针叶林C. 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针叶林D. 山地

    6、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季雨林高山草甸4、新疆等西部地区有“瓜果之乡”的美誉,瓜果味甜多汁,产量高,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昼夜温差大 C 对低温的适应 D 对干旱的适应5. 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下列元素属于气态型循环的是( )。A. 氮B. 磷C. 钾D. 钙四、简答题1 食物链有哪两种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两类食物链比重有何不同?2 种群年龄结构有哪些类型?对种群动态有何影响?五、论述题1、试从全球碳循环规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及其缓解途径。 2简述我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及主导因子。习题三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与生存因子 2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

    7、3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4频度与盖度5群落与生态系统二、选择题1冻害对生物是一种伤害,它发生的温度条件是( )A. 摄氏零度 B. 摄氏零度以上 C. 摄氏零度以下 D. A、B、C都不是2水生植物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以适应水中的( )A. 弱光环境 B. 缺氧环境 C.酸性环境 D. 碱性环境3 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 )A. 直接因素 B. 限制因素 C. 主导因素 D. 间接因素4 一年生作物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氧 B湿度 C温度 D营养物质5由于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群落发生的演替,这种演替是( )A原生演替 B水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旱生演

    8、替三、填空题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非生物环境和 两部分组成。2. 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最终以 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因此,能量是单向流动的。3. 两种生物共存时对双方都有利,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这属于 关系。4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上、下限,这个上、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作该生物的 。5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 和成群型三种类型。6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7演替按基质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 和次生演替两类。8一种植物分泌代谢物质对另外一种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现象叫 。9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是 。10杂食动物是指以植物或 作为食物来源的动物。四

    9、、简答题1.写出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方程,并概述方程的生物学意义。2.简答水的生态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海拔高度对植物的影响。2试述单元演替顶极理论与多元演替顶极理论的异同。习题四一、填空题1生态因子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 , , 及地形和人为因子;其中地形属于 因子。2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类型是以 为主。3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格局分为三种类型,即_,_,_。4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有_,_,_,及外界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5影响光能利用效率的生物因素有 _ , _和 。6有林地的温度垂直变化上,一般在 出现最大/最小值。7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长度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此现象可用 来解释。8生物多样性可

    10、分为 , 和 三个层次。根据下表,群落 的生物多样性最高。 物种1数物种2数群落A1000群落B5050群落C991二、选择题阴生植物的特点是( )。光补偿点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光补偿点高,生长在荫湿条件下光补偿点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光补偿点低,生长在荫湿条件下黄山迎客松的旗冠现象属于生态学中的( )。矮化现象土壤适应偏冠现象特化种赤潮现象属于种群数量变动中的( )。周期性波动不规则波动种群爆发季节性消长4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气候顶极地形顶极土壤顶极偏途顶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应该做到( )。全部消灭害虫种群.保护天敌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害虫三、解释下列成对名词1竞争与生态位

    11、 2层次和层片 3外来种与生态入侵种4生物量和生产量 5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四、简述题1如何鉴别树种的耐荫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分)2试述林木种群的生态适应对策。(7分)试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6分)五、问答题森林是如何减少地表径流与保持水土的?(分)试述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及其在种群调节中的应用?(分)习题五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按其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分为 , 和 .地形因子属于生态因子中的 因子。从营养关系来看,生态系统的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即生态环境 , , 。竞争按生物间的关系可分为 和 种群的内分布型可分为 , , 三种类型。在森林生

    12、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渠道一般为 食物链。分解过程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它是 , , 三个过程的综合。其中,分解者对C/N 比的要求在 为最适合。林木种群的密度调节可通过 和 两个方面来进行。若一个群落有A、B、C三种植物,测定了10个样方,其中6个样方有A种植物,10个样方有B种植物,4个样方有C种植物,则B种植物的相对频度为 。二、填空题1赤潮现象属于种群数量变动中的( )。周期性波动不规则波动种群爆发季节性消长2种群平衡是指(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为零种群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平衡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3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

    13、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人类对作物施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A. 改善环境 B. 消灭竞争者 C. 增加总生产量 D. 增加净生产量三、名词解释生态入侵 生态过渡带 生态位 Gaia假说自然稀疏 生态因子的可补偿性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生态型 物候 指示植物四、简答题1试述顶级群落的概念及特点。请以C循环为例说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点。比较植物种群K-对策和r-对策的生物生态学特点。五、问答题分析旱生演替系列的阶段及其在植被恢复中的意义。试以森林对一次降水的

    14、调节过程分析,说明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15分)习题六一、填空题 1.林木一般在幼苗阶段耐荫性 ;随着年龄增长,耐荫性则 。2.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格局分为三种类型,即 、 、 。3.林木种群的密度调节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即 、 。4.3/2法则适用于 。5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长度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此现象可用 来解释。6.有林地的温度垂直变化上,一般在 出现最大/最小值。二、填空题1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为零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平衡C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2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15、3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 A.疏透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 4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 海洋 B. 草原 C. 海陆交接地带 D. 荒漠5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A. 总主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 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 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 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三、名词解释1.树种的耐荫性 2.Shelford 耐性定律 3.同龄林4.层片 5.演替顶极 6.生态系统 7.气候相似性原理 8.种群的生态密度 9.优势种 10.复层林四、简述题1.在岩石上发生的原生旱生演替系列

    16、有哪些?其特点如何?(7分)2.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的特点和不足之处?(7分)3.试说明中国植被中的植被分类原则。(6分)五、问答题请分析河岸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及其作用。(15分)2林木种群的密度调节途径有哪些?林木种群对其适应性如何?(15分)习题七一、填空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使盛开”,说明的是生态学中的 现象。2.限制因子一定是 _。3.根据Shelford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三个基点,即 、 、 。4.林木一般在幼苗阶段耐荫性 ;随着年龄增长,耐荫性则 。5.当以种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量表示种群密度时,称为 。6.种群的Logistic增长方程的微分表达式

    17、为 。7.林分种群的调节属于 _调节。8.林木种群的密度调节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即 、 。9.群落中种群的盖度可分为 、 两大类。10.Hutchinson (1957)将生态位描述为 。11.从营养关系来看,生态系统的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即 、 、 、 _。1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渠道一般为 _食物链。二、填空题1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大豆 D. 冬小麦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 稳定型 B. 增长型 C. 衰退型 D. 混合型3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18、)。A.气候顶极 B.地形顶极 C.土壤顶极 D.偏途顶极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 )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 初级总生产力 B. 初级净生产力 C. 群落净生产力 D. 次级生产5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A. 原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三、名词解释1.树种的耐荫性 2.同龄林 3.优势种 4.群落的最小面积5.高斯原理 6.生态系统 7.Linderman 定律 8生态入侵9生态位 10层片四、简答题1. 试画出理想种子植物的图解式生命表并加以说明。2.林木种群的密度调节途径有哪些?林木种群对其适应性如何? 3.试述生态系统

    19、的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五、问答题1.如何鉴别树种的耐荫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 2.请从N循环的特点,说明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型:同种树种生态学特性上具有某些差异的类型。2. 树种的耐荫性: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在林业上是指树种在林冠下完成天然更新的能力。3. 物候:植物长期生活于有节律性变温的环境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育节律。4.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获利,甚至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5.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6进展演替:群落演替

    20、由简单向复杂,向群落所在区域内结构复杂化、稳定性提高的方向发展过程。7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8最小面积:能够包括群落大多数的种类并能反映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面积。9 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一定纬度地区的山地,森林群落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更替现象。10森林死地被物:由森林凋落物、动物排泄物及其残体,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分解了的有机残余物组成的一个层次。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1. 森林,森林草原; 2. 胡敏酸;富里酸; 3. 内因,外因; 4. 土壤厚度,孔隙率(度)5. 阳生叶,阴生叶; 6. 红树林; 7. 植被型,群系

    21、,群丛; 8. Climax:顶级; Niche:生态位; 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Ecosystem:生态系统; Ecotone:生态过渡带; 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B 2. C 3. B 4. B 5.A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森林动物有哪些有益作用?答:(1)动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森林中很多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一起对枯枝、落叶、落果、朽木及动植物残体进行粉碎和分解,其结果是既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森林动物对植物的开花结实、物种繁衍起很大作用,虫媒植物开花的传粉过程靠动物完

    22、成的,许多林木种子靠动物传播,动物传播扩大了森林植物的分布范围。2试用生态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易于灭绝,而大量的害虫、杂草却久除不去?答: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一定方向进化的“策略”称为生态对策,也叫生活史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生态特征。生物执行的对策有两类,分别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K对策的种群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临近,但不超过它,所以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但是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由于其低r值而恢复困难,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濒危生物就属此类;相反,r-对策者虽然由于防御力弱、无亲代关怀等原因而死

    23、亡率甚高,但高r值能使种群迅速恢复,高扩散能力又可使它们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在另外地方建立起新的种群,待时机成熟,可能导致种群大暴发。害虫、杂草就属于r-对策者,因此久除不去。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植物群落演替的旱生演替过程,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为例,说明逆行与进展演替的过程和特点。 答:植物群落原生演替的旱生演替过程是地衣植物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植物群落乔木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就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大,地带性植被统称为常绿阔叶林,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演替的同时作用,在不同地域分布着次生演替的各种类型。其演替阶段大致如下:常绿阔

    24、叶林针(松为主)阔混交林杂阔林灌草丛裸地(岩)群落演替的趋势或方向取决于是否存在外力的干扰。如有外界干扰如采伐、放牧、火烧及自然灾害,群落就逆行演替,它常是不连续的,可包括几个阶段,如一片森林可一夜之间夷为平地。若没有外力干扰,则进展演替,在哪个阶段停止干扰,就在此阶段开始恢生。进展演替所经历的时间取决于外力干扰的强度、频度和方式。离顶极群落越近,进展演替所用时间越短,如果群落破坏到裸地阶段,仍至岩石裸露的原生裸地,没有土壤及土壤中的种源,则需要经过漫长的原生演替阶段,才能自然演替到顶极群落,若要使其时间缩短,必须用一些人工辅助恢复措施。2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了解种间相互作用规律在

    25、林业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答:(1)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竞争、偏害作用、寄生、偏利作用、互利共生以及中性作用等。(2)了解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营造混交林和复层林时一定要选择在生态习性、生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树种进行混交。例如,阳性与耐荫树种,浅根性和深根性树种进行混交,避免树种间的剧烈竞争。据研究榆属与栎树,白桦与松树,是相互抑制的,不能栽植在一起。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时,利用茶树喜欢一定的遮荫的特点,进行松茶间作,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异株克生作用,胡桃树周围不能种蕃茄、马铃薯;苹果树旁不能栽玉米等。在营林工作

    26、中,对于天然更新起来的次生林,进入郁闭阶段后,要及时进行透光伐以调整林分组成,缓解种间竞争的矛盾。习题二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竞争排斥原理:两个生态位相同或相似的物种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长期共存,其中一个物种最终必将另一个物种排斥掉。2. 异养生态系统: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能,而是来源于其它自养生态系统,特别是化石燃料。城市生态系统就是典型的异养生态系统。3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4. 生理干旱:春暖回春时,气温回升快,蒸腾加急,土壤温度低,不能及时供水,导致植物生长不良。5. 植被:全球或区域范围内所有植物群落的总称

    27、。6.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7. 生态位:即Niche,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8. 进展演替:群落演替由简单向复杂,向群落所在区域内结构复杂化、稳定性提高的方向发展过程。9边缘效应:原意指两种不同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带,其生物多样性增大的现象。后来生态学家发现,两个生物群落的叉错区,其物质和能交换频繁,各种生态过程活跃等均属边缘效应范畴。10异质种群:即Matapopulati

    28、on,又译为玛他种群或破碎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域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1. 吸收、存留和归还 ,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 2. 常绿阔叶林,群系;3. , k,环境容纳量,;4. 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性植物; 5. 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组织尺度;6. 生态作用,生态反作用; 7. 休眠芽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着生位置;8. 现存量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D 2. D 3. C 4. B 5. A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均有两类食物链,即捕食食物

    29、链和碎屑食物链。捕食食物链是由植物开始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这样一条以活有机体为营养源的食物链,又称草牧食物链。碎屑食物链是从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碎屑颗粒开始的食物链,又称腐食食物链。腐食者主要是微生物,也包括一些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动物。陆地生态系统中碎屑食物链占的比重较大,而海洋生态系统中捕食食物链占的比重较大。但是这种差异并非是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固有区别。2.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组中所占的数量比例,种群按年龄锥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它对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种群所栖息区域,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种群具有繁殖能力的成体比

    30、较大,种群出生率就高;而缺乏繁殖能力的老年个体比例大,则种群死亡率就高。因此,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处于增长和发展状态,稳定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下降型种群的种群数量趋于下降属于一个衰退型种群。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地球上的碳主要分布于岩石圈、海洋、大气圈和生物圈4大碳库中,虽然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其在自然循环中周转速率十分缓慢,但是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从而造成对碳循环的重大影响,使得岩石圈中的碳大量进入大气圈。人类活动向大气净释放碳大约为6.91015gC/a,其中使用化石燃料释放6.01015gC/a。此外,人类破坏了森

    31、林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原来储存在森林中的碳经过燃烧等过程也进入了大气圈。由于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中,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为3.21015gC/a,被海洋吸收的为2.01015gC/a,未知去处的汇达到1.71015gC/a。从而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要缓解大气中CO2浓度上升而导致温室效应的趋势,从全球碳循环规律上很容易找到答案,即减少由人为原因而导致的CO2净释放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二是保护现有的植被,特别热带雨林,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生产力,使大气库中的碳重新固定到绿色植物中。

    32、2. 植物群落在地球上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因为地球上环境条件分布具有规律性,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及它们相互配置状况决定了地球上植物群落分布的总体格局。气候条件随着纬度和经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而植物群落的分布也随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为主导因子,分布规律为: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主导因子东西(中国):湿润森林植被半湿润森林草原区半干旱草原区干旱荒漠区。就我国而言,这种地带性规律非常明显。从南到北,随着太阳辐射(热量)主导因子的逐渐减弱,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

    33、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从东到西,随着降雨量的逐渐减少,依次分布着湿润森林、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与干旱沙漠区,称为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两者合称为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习题三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对4分,共20分)1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有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2进展演替:群落向所在区域内结构最复杂,稳定性最高的群落发展。逆行演替:在外力的作用下,群落向结构简单、稳定性下降的方向退化。3光补偿点:当植物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恰好抵偿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质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4

    34、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所有样方数的百分比,表示某物种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5群落: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特定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生物种群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就是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二、 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1.B 2.B 3.D 4. C 5.C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生物成分。 2.热

    35、。 3.互利共生。 4.生态幅。 5.随机型分布。6. 团粒结构。 7. 原生演替。 8. 他感(化感)作用。 9.种群。 10. 动物。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写出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方程,并概述方程的生物学意义。dN/dt=rN(1-N/K)逻辑斯谛方程:4分 生物学意义:6分一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二是农林渔业生产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三是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2.简答水的生态作用。水的生态作用:(1)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2)水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谢;(3)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4)水为生物创造了

    36、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5)水分还可通过湿度、降水等影响生物的生态环境;(6)水影响动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每小点2分,答对5个以上给10分)五、 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海拔高度对植物的影响。 海拔高度是山地地形变化最明显的因子之一。因温度递减率的关系,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海拔高度增加,空气湿度和降水量也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降水量又有所下降。(5分) 高海拔地区因湿度低而湿度大,土壤微生物活动受阻,有机质分解较慢而积累较多,淋溶过程和灰化过程加强,土壤酸度偏高。(5分) 山地条件由于气候、土壤条件的变化,一个树种只分布在一定的海拔高度范围内,不同的海拔高度

    37、分布着不同的森林植被,愈往高处则北方的较耐寒成分就逐渐增加,到达一定高度后,由于温度太低,风力太大,不宜于树木生长,成为树木分布的上界,即高山树木线。(5分)2.试述单元演替顶极理论与多元演替顶极理论的异同。克里门茨认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演替的进程,植物群落相继替代,通过一系列演替阶段,最后达到与该区域气候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群落即为顶极群落。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个气候性演替顶极。现存的各种类型的群落,无论其生境条件和群落性质如何不同,如果给以充足的时间,最终都将趋向于一个单一性的顶极群落,称之为单元演替顶极。(4分)坦斯利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相对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终结了演替的进程,就可

    38、称为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级、动物顶极等,称为多元演替顶极。(4分)由此可见,不论是单元顶极论还是多元顶极论,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而顶极群落在时间上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应的。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单元顶级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向气候顶极发展,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单元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而多元顶极论不认为所有

    39、群落最后都会趋于一个顶极。(7分)习题四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间接因子。2 碎屑(腐生)食物链 。3 均匀分布 , 随即分布, 集群分布。4 种子的繁殖及动物的迁移,群落内环境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 。 5 光合时间, 光合面积 ,光合能力。6 林冠层。7 林德曼效率 。8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D。 2C。 3C。 4A。 5B。三、解释下列成对名词(每题分,共分)1竞争与生态位:竞争是指生物为了生存对食物及环境资源的争夺。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生物间的关系。竞争导致生态位的分化,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减轻物种间的竞争作用,使物种共存。2层次和层片:层次是指群落结构在垂直空间的分层现象。层片是指具有相同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两个概念分别反映出群落是垂直和水平结构上分化的基本单位。3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是指起源于原生裸地的演替;次生演替则是指起源于次生裸地的演替。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起源的生境中是否具有繁殖体,原生裸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态学复习题(DOC 1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434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