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复习题及答案-资料(DOC 12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理论力学复习题及答案-资料(DOC 1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力学复习题及答案_资料DOC 12页 理论 力学 复习题 答案 资料 DOC 12
- 资源描述:
-
1、理论力学自测复习题静力学部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1、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所满足的条件称为 平衡条件 ,此力系称为 平衡 力系,并且力系中的任一力称为其余力的 平衡力 。3、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 刚体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刚体 。4、将一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一个合力偶5、下列各图为平面汇交力系所作的力多边形,试写出各力多边形中几个力之间的关系。A、 、 B、 C、 D、 。6、某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
2、此三力不互相平行,则此三力必 并且 汇交于一点、共面7、一平面力系的汇交点为A,B为力系作用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mB0。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其可简化为 作用线过A、B两点的一个合力 。8、长方形平板如右图所示。荷载集度分别为q1、q2、q3、q4的均匀分布荷载(亦称剪流)作用在板上,欲使板保持平衡,则荷载集度间必有如下关系: q3q 1= q 4q 2 。9、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为 Fx = 0、MA = 0、MB = 0 ,其适用条件是 A、B两点的连线不垂直于x轴10、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力矩式为 MA0、MB0、MC0 ,其适用条件是 A、B、C三点不共线 。11、正方形
3、平板受任意平面力系作用,其约束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其中 a b c f h属于静定问题; d e g 属于超静定问题。12、已知平面平行力系的五个力(下左图示)分别为F1=10 N, F2=4 N,F3=8 N,F4=8 N和F5=10 N,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大小0.4 Nm、顺时针转的力偶 。13、平面力系如右图,已知F1=F2=F3=F4=F,则:力系合力的大小为 ;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点的距离为 (合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应在图中画出)。14、二力构件是指 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的轻质刚性构件 ,作用在二力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线必与 二力作用点的连线 相重合。15、在下图所示的平面平
4、衡问题中,属于静定问题的有 b c ,属于超静定问题的有 a d e 。16、置于铅垂面内的均质正方形簿板(下左一图所示)重P=100kN,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0.5,欲使簿板静止不动,则作用在点A的力F的最大值应为 35.4 kN () 。17、下左二图所示正立方体边长为a,四个力F1、F2、F3、F4大小皆等于F,作用在相应的边上,如图所示。则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是 其力的大小为2F、力偶矩的大小为Fa ;并在图中画出。18、如上右二图所示,已知F = 60kN,F =20kN,物块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 0.5,动摩擦系数= 0.4,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kN 。19、上右一图示矩
5、形板(重量不计)用六根直杆固定的地面上(各杆重均不计);杆端均为光滑球铰链。在A点作用铅直力,则其中内力为零的杆是 1、3、5 。20、将一空间力系向某点进行简化,若得到的主矢和主矩正交,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一个合力 。21、摩擦角f是指静摩擦力F= Fmax = fsFN 时, 全约束力 与 接触面公法线 间的夹角,并且tanf = fs 。22、某空间力系满足条件:Fy 0、Fz 0、Mx (F)0、My (F)0,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 平行于x轴且与y轴相交的一个合力 。23、如右图所示,作用在左右两木板的压力大小均为F时,物体A静止不下落。如压力大小均改为2F,则物体受到的摩
6、擦力将是原来的 1 倍。24、右下图所示物块重5kN,其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f =350,今用力F推动物块。已知F = 5 KN,则此物块将 静止不动 。25、铰结点的特征是 在结点处各杆件以光滑圆柱铰相连接,其只能传递力而不能传递力偶,当杆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结点处各杆端部间的夹角都会发生变化 ,它有 2 个约束反力。26、刚结点的特征是 在结点处各杆件为刚性连接,其既能传递力也能传递力偶,当杆件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结点处各杆端部的夹角保持不变,即在各杆件的刚接端部都有一个相同的转角 ,它有 3 个约束反力。27、右图所示平面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有:a. EG、MN ,b. AI、
7、AD、EJ、GK、BK 。(a) (b)28、设右上图所示平面桁架的受力与支撑情况如图示,则其A、B两支座约束力为:a. 都为3F,方向铅垂向上 ;b. FA = 70 kN、FB = 20 kN,方向都铅垂向上二、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在题目序号前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 1、受二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上所受的两个力一定是等值、反向、共线的。( ) 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在其上任意的平移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3、同一力偶对空间不同点之矩是不相同的。( ) 4、若一个物体仅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则此三力一定汇交于一点且共面。( ) 5、力F对空间一点O之矩应书写为:。
8、( ) 6、力偶在空间任一轴上的投影不一定都为零。( ) 7、若某物体受一平面力系作用而平衡,则可根据此力系的平衡条件列出三个平衡方程,从而可以求解出三个未知量。( ) 8、在平面力系中,力偶矩的方向规定为:逆时针方向转为正、顺时针方向转为负。( ) 9、两个人相互推对方而都静止不动,是因为两人对对方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着同一条直线。( ) 10、一力偶对空间任一点之矩都是相同的。( ) 11、若等式成立,则等式R=F1+F2一定成立。( ) 12、力偶在空间任一轴上的投影都为零。( ) 13、在平面力系中,力对点之矩可用代数量表示,其正负号的规定为:若力使受力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方向旋
9、转取正、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负。( ) 14、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的旋转和平移而不改变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15、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力和力偶不能进行合成。( ) 16、一个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 ) 17、作用于刚体上的力,若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另一刚体上,仍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 18、若同时作用在一个刚体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刚体一定平衡。( ) 19、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 ) 20、如果某力F在空间某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则这个力的大小为零。( ) 21、物体的重心位置就是其几何中心。( ) 22、根据力系的平衡条件最多可以求出物体静
10、力平衡问题中的六个未知量。三、单项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1、二力平衡公理是用于(A )。A、刚体 B、刚体系 C、变形体 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2、若某刚体受力F1、F2的共同作用,且F1、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该刚体(D )。A、处于平衡状态 B、受到一个力偶的作用 C、一定处于不平衡状态D、处于平衡状态或受到一个力偶的作用 E、所处的状态无法确定3、对于一个不平衡的平面一般力系而言,(C )。A、总可以用一个力去和它平衡 B、总可以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C、总可以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 D、不可能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4、若刚体在某平面内受到三个力偶的作用
11、,则此三个力偶(A )。A、总可以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 B、总可以用一个力去和它平衡C、总可以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 D、不可能用一个力偶去和它平衡5、关于力在某轴上的投影和力在某轴方向上的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者都是矢量 B、两者都是代数量 C、投影为代数量,分力为矢量D、分力为代数量,投影为矢量6、下图所示结构受三个已知力作用,分别汇交于点B和点C,则其平衡时有(B )。A、FNA=0,FND不一定为零B、FND=0,FNA不一定为零C、FNA,FND均不一定为零 D、FNA=0,FND=0N N7、一个力在某坐标轴上投影的绝对值和其沿着同一轴方向上分力的大小(C )
12、。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无法比较8、某空间力系若: 各力作用线均通过某一固定点; 各力作用线分别通过两固定点; 各力作用线分别平行两固定点的连线,则其独立平衡方程式的最大数目分别为:(A ); (C ); ( A )。A、3个B、4个C、5个D、6个E、2个9、在右图所示的支架中,在D点处作用一集中力P,各干自重不计。若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到E点,则(B )。A、A、B、C三点处的约束反力保持不变B、A、B、C三点处的约束反力都将发生变化C、A、B两点处的约束反力保持不变,但C点处的约束反力将发生变化D、A、B两点处的约束反力发生变化,但
13、C点处的约束反力保持不变E、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某正方体仅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反向,即M2 = - M1 ,但不共线(如右图示),则正方体(A )。A、平衡 B、不平衡 C、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11、空间力偶矩是( D ),而空间力矩是(C )。A、代数量 B、滑动矢量 C、定位矢量 D、自由矢量12、将右图所示大小为100 N的力F沿图示的x、y方向分解,若F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 A )。A、0 B、50 N C、70.7 N D、86.6 N E、100 N F、57.7 N13、一物块重P,放
14、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摩擦角 f =20,若力F作用于摩擦角之外(如右下图所示),已知=30,F=P,则物体是否能保持静止(注:物块不会翻倒)( A )。A、能 B、不能 C、处于临界状态D、P与F的值较小时能保持静止,否则不能14、下图示沿正立方体的前侧面AB方向作用一力F,则该力( D )。A、对x、y、z轴之矩全相等 C、对x、y轴之矩相等B、对x、y、z轴之矩全不等 D、对y、z轴之矩相等15、右图示空间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与z轴平行。若此力系平衡,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为( C )。A、Fx 0,Fy 0,M x (F)0 C、Fz 0,M x (F)0,M y (F)0B、Fy 0,Fz
15、 0,M z (F)0 D、Fx 0,M y (F)0,M z (F)016、图示力F的作用线在OABC平面内,此力对各坐标轴之矩为( B )。A、M x(F)0,M y(F)0,M z(F)0 B、M x(F)0,M y(F)0,M z(F)=0C、M x(F)0,M y(F)=0,M z(F)=0 D、M x(F)=0,M y(F)=0,M z(F)=0四、多选题(下列各题中至少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1、右图所示的Fl、F2、F3、Fn为一平面力系,若此力系平衡,则下列各组平衡方程中( BDE )是彼此独立的平衡方程。A
16、、Fy 0,M A(F)0,M B(F)0B、Fx 0,Fy 0,M 0(F)0C、M A(F)0,M B(F)0,M 0(F)0D、M A(F)0,M B(F)0,Fx 0E、M A(F)0,M B(F)0,M C(F)02、如上图所示,下列方程组中( D )是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A、Mx0,My0,Mz0,MBB0,MCC0,Fy 0B、MAA0,MBB0,MCC0,Mx0,My0,Mz0C、Fy 0,Fz 0,MAA0,Mx0,My0,Mz0D、FX 0,Fy 0,Fz 0,Mx0,My0,Mz03、右下图所示的多跨静定梁,受力和约束情况如图。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A、B、D三处
17、的支反力,可采用下列( BC )组平衡方程求解。A、M A(F)0,M B(F)0,M D(F)0B、M A(F)0,M B(F)0,Fy 0C、Fx 0,Fy 0,M A(F)0D、Fx 0,M A(F)0,M B(F)0运动学部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1、刚体作平面运动,某瞬时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为,A、B是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设AB=l,今取CD垂直AB(右下图示),则A、B两点的绝对速度在CD轴上的投影的差值为 l 。2、a、an分别表示点的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试指出在怎样的运动中会出现下述三种情况:a=0, 匀速曲线运动,;an=0, 直线运动 ;a=0, 匀速直线运动。3、刚体平
18、面运动通常可分解为 随基点的平移 和 绕基点的转动 这两种基本形式的运动;其中 平移 部分的运动规律与基点的选则有关, 转动 部分的运动规律与基点的选则无关。4、如右二图所示,已知物块B按运动、且(其中a、b、均为常量),杆长L。若取小球A为动点,物体B为动坐标,则牵连速度e= bcost ,相对速度r= L(方向如右图示) (方向均须在图中表示出来)。5、直角三角形板ABC(右一图所示),一边长为b,以匀角速度绕轴C转动,点M以s=v t自A沿AB边向B运动,其中v为常数。当点M通过AB边的中点时,点M的相对加速度ar= 0 ;牵连加速度ae= b2 ,科氏加速度aC= 2v (方向均须在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