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文科-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2019高考复习资料)(DOC 63页).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43323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65
  • 大小:3.1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文科-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2019高考复习资料)(DOC 63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文科-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2019高考复习资料DOC 63页 文科 数列 公式 求和 2019 高考 复习资料 DOC 63
    资源描述:

    1、第2节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题型74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1. (2013安徽文19)设数列满足,且对任意,函数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1. 分析 (1)求导,代入,并对所得式子进行变形,从而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再由题目条件求基本量,得通项公式.(2)将代入化简,利用分组求和法,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计算.解析 (1)由题设可得.对任意,即,故为等差数列.由,可得数列的公差,所以.(2)由知,.2.(2013广东文19)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且构成等比数列(1) 证明:;(2)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2.分析 (

    2、1)把代入递推式,可以得到和的关系式,变形可得.(2)鉴于递推式含有的特点,常用公式进行化异为同,得到和的递推式,构造等差数列,进而求出数列的通项.(3)要证的不等式的左边是一个新数列的前项和,因此要求和、化简,因为是一个分式,常常通过裂项相消法逐项相消,然后再通过放缩,得出结论.解析 (1)证明:由,得,即,所以.因为,所以.(2)因为 所以当时, 由-得,即.因为,所以,即.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即,解得.又由(1)知,所以,所以.综上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3)证明:由(2)知,所以.3. (2013江西文16)正项数列满足:.(1) 求数列

    3、的通项公式; (2) 令,数列的前项和为3.分析 (1)根据已知的和的关系式进行因式分解,通过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2)把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的表达式,利用裂项法求出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 (1)由,得.由于是正项数列,所以.(2)由,则,.4. (2013重庆文16)设数列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2)已知是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且,求.4.分析 根据等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直接运算求解.解析 (1)由题设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2),所以公差,故.5. (2013湖南文19)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2,.(1)求,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

    4、 5.分析 根据消去得到关于的关系式,求其通项;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前项和.解析 (1)令,得,即.因为,所以.令,得,解得.当时,由,即.于是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因此,.所以的通项公式为.(2)由(1)知,.记数列的前项和为,于是, . ,得.从而.6.(2014陕西文4)根据如图所示框图,对大于的整数,输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B. C. D.7.(2014新课标文16)数列满足,则 .8.(2014江西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证:对任意,都有,使得成等比数列.9.(2014大纲文17)(本小题满分10分)数列满足.

    5、(1)设,证明是等差数列;(2)求的通项公式.10.(2014广东文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1) 求的值;(2)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证:对一切正整数,有.11.(2014湖南文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2.(2015陕西文16)观察下列等式:据此规律,第个等式可为_.12.解析 观察等式知,第个等式的左边有个数相加减,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且分子为,分母是到的连续正整数,等式的右边是.故答案为.13.(2015江苏卷11)设数列满足,且,则数列前项的和为 13.解析 解

    6、法一:可以考虑算出前项,但运算化简较繁琐解法二:由题意得,故累加得,从而,当时,满足通项故,则有14.(2015安徽理18)已知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14.解析 (1)因为是等比数列,且,所以.联立,又为递增的等比数列,即.解得或(舍),可得,得.所以.(2)由(1)可知,所以,所以.故.15.(2015北京文1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设等比数列满足,;问:与数列的第几项相等?15.解析(1)依题意,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等比数列中,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得,则与数列

    7、的第项相等.16.(2015福建文17)在等差数列中,(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的值16.分析(1)利用基本量法可求得,进而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前项和,首先考虑其通项公式,根据通项公式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求和方法,本题,故可采取分组求和法求其前项和解析 (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已知得,解得所以(2)由(1)可得,所以.17.(2015广东文19)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当时,(1)求的值;(2)求证:为等比数列;(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7.解析(1)当时,即,解得.(2)因为(),所以(),即(),亦即,则.当时,满足上式.故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3)由(2

    8、)可得,即,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即,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8.(2015湖北文19)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当时,记,求数列的前项和.18.解析 (1)由题意有,即.解得,或.故或.(2)由,知,故,于是, . 式式可得.故. 19.(2015山东文19)已知数列是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19.解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令,得,即. 令,得,即.联立,解得,.所以.(2)由(1)知,得到,从而,得,所以.19.(2015四川文16)设数列()

    9、的前项和满足,且,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19.解析(1)由已知,可得,即.则,.又因为,成等差数列,即.所以,解得.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2)由(1)可得,所以.20.(2015天津文18)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等差数列,且,.(1)求和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20.分析(1)列出关于与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即可确定通项;(2)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解析 (1)设的公比为,的公差为,由题意,由已知,有,消去得,解得,所以的通项公式为,的通项公式为.(2)由(1)有,设的前项和为,则,两式相减得,所以.

    10、21.(2015浙江文17)已知数列和满足,.(1)求与;(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21.解析 (1)由题意知是等比数列,所以.当时,所以,所以,所以,又,所以.(或采用累乘法)(2),所以,所以,所以.22.(2015重庆文1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前3项和.(1)求的通项公式;(2)设等比数列满足,求前项和. 22.解析(1)设的公差为,则由已知条件得,化简得,解得,故通项公式,(2)由(1)得,.设的公比为,则,从而,故的前项和.23.(2016浙江文17)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1)求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23.解析 (1)由题意得,则.因为,所以,得.又知,所以数列的通

    11、项公式为,.(2)对于,当时,有.设,当时,有.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当时,时也满足此式,所以.24.(2017全国3文17)设数列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24.解析 (1)令 ,则有 ,即.当时, 得,即,得.当时,也符合,所以.(2)令, 所以.评注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一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将不熟悉的表达形式转化为常规数列求通项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第二问属于常规裂项相消问题,没有难度,如果学生第一问求解时出现困难的话,可以用找规律的方法求出其通项,这样可以拿到第二问的分数,不失为一种灵活变通的处理方法.25.(2017山东文19)已知是各项均为

    12、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为各项非零的等差数列,其前项和,已知,求数列的前项和.25.解析 (1)设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知,.又,解得,所以.(2)由题意知,.又,所以.令,则,因此,又,两式相减得,所以.题型75 数列的求和1.(2015湖南文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则输出的( ). A. B. C. D.1.解析 由题意,输出的为数列的前项和,即.故选B.2.(2015安徽理18)已知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2.解析 (1)因为是等比数列,且,所以.联立,又为递增的等比数列,即.解

    13、得或(舍),可得,得.所以.(2)由(1)可知,所以,所以.故.3. (2014安徽文18)(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满足,.(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3. 解析 (I)由已知可得,即.所以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II)由(I)得,所以.从而.,.得.所以.评注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定义的应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项和,解题时利用题(I)提示对递推关系进行变形是关键.4.(2015福建文17)在等差数列中,(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的值4.分析(1)利用基本量法可求得,进而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前项和,首先考虑其通项公式,根据通项公式的不同特点,选

    14、择相应的求和方法,本题,故可采取分组求和法求其前项和解析 (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已知得,解得所以(2)由(1)可得,所以.5.(2015湖北文19)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当时,记,求数列的前项和.5.解析 (1)由题意有,即.解得,或.故或.(2)由,知,故,于是,. 式式可得.故. 6.(2015湖南文19)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1)证明:;(2)求.6.解析(1)由条件,对任意,有,因而对任意,有,两式相减,得,即,又,所以,故对一切,.(2)由(1)知,所以,于是数列是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数列是首项,公比为的

    15、等比数列,所以,(于是,从而,综上所述,.7.(2015山东文19)已知数列是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7.解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令,得,即 令,得,即 联立,解得,.所以.(2)由(1)知,得到,从而,得,所以.8.(2015四川文16)设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8.解析(1)由已知,可得,即.则,.又因为,成等差数列,即.所以,解得.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2)由(1)可得,所以.9.(2015天津文18)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6、是等差数列,且,.(1)求和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9.分析(1)列出关于与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即可确定通项;(2)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解析(1)设的公比为,的公差为,由题意,由已知,有,消去得,解得,所以的通项公式为,的通项公式为.(2)由(1)有,设的前项和为,则,两式相减得,所以.10.(2015浙江文17)已知数列和满足,.(1)求与;(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10.解析 (1)由题意知是等比数列,所以.当时,所以,所以,所以.又,所以(或采用累乘法).(2),所以,所以,所以.11.(2015重庆文1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前3项和.(1)求的通项公式;(2)设等

    17、比数列满足,求前项和. 11.解析 (1)设的公差为,则由已知条件得,化简得,解得,故通项公式,(2)由(1)得,.设的公比为,则,从而,故的前项和.12.(2016北京文15)已知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1)求的通项公式;(2)设 ,求数列的前项和.12.解析 (1)等比数列的公比,所以,.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因为,所以,即.所以.(2)由(1)知,.因此.从而数列的前项和.13.(2016山东文1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是等差数列,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13.解析 (1)由题意当时,当时,所以.设数列的公差为,由,即,解得,所以.(2)由(1)知,又

    18、,即,所以,以上两式两边相减得.所以.14.(2016浙江文17)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1)求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14.解析 (1)由题意得:,则.因为,所以,得.又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对于,当时,有.设,当时,有.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当时,时也满足此式,所以.15.(2017全国3文17)设数列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15.解析 (1)令 ,则有 ,即.当时, 得,即,得.当时,也符合,所以.(2)令, 所以.评注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一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将不熟悉的表达形式转化为常规数列求通项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19、第二问属于常规裂项相消问题,没有难度,如果学生第一问求解时出现困难的话,可以用找规律的方法求出其通项,这样可以拿到第二问的分数,不失为一种灵活变通的处理方法.16.(2017山东文19)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为各项非零的等差数列,其前项和,已知,求数列的前项和.16.解析 (1)设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知,.又,解得,所以.(2)由题意知,.又,所以.令,则,因此,又,两式相减得,所以.第十三章 推理与证明第一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题型143 归纳推理2013年1. (2013陕西文13) 观察下列等式:照此规律,第个等式可为 . 2014年1.(2

    20、014陕西文14)已知, , 则的表达式为_.2. (2014安徽文12)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以此类推,设,则 .2015年1.(2015陕西文16)观察下列等式:据此规律,第个等式可为_.1.解析 观察等式知,第个等式的左边有个数相加减,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且分子为,分母是到的连续正整数,等式的右边是.故答案为.2.(2015江苏23)已知集合,设整除或整除,令表示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1)写出的值;(2)当时,写出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 分析 其实解决此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分类思维以外,还需下表

    21、辅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带标记的表示为的倍数或约数(其实是奇葩,其余的都是的倍数),带标记的表示为的倍数或约数,而则表示既是的倍数或约数又是的倍数或约数(即为的倍数或约数,此题不作研究)这样研究时,可直接得:,当时,可直接得:这就是本题的本质,以为周期进行分类整合并进行数学归纳研究解析 (1)当时,可取,共个,故(2)当时,证明:当时,枚举可得,符合通式;假设时,成立,即成立,则当时,此时,此时比多出有序数对个,即多出,从而,符合通式;另外,当,同理可证,综上,即,即当时也成立例如时,则,综上所述:2016年1.(2016山东文12)观察下列等式:;照此规律,_.1. 解析 通过观察这一系列等式

    22、可以发现,等式右边最前面的数都是,接下来是和项数有关的两项的乘积,经归纳推理可知是,所以第个等式右边是.题型144 类比推理暂无题型145 演绎推理隐含在好多题目的证明过程中补充题型 逻辑推理2014年1.(2014新课标文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2017年1.(2017全国2卷文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

    23、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1.解析 由甲的说法可知乙、丙一人优秀一人良好,则甲、丁一人优秀一人良好,乙看到丙的结果则知道自己的结果,丁看到甲的结果则知道自己的结果.故选D.第二节 证明题型146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2015年1.(2015全国II文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均为正数,且.证明:(1)若,则;(2)是的充要条件.1. 分析(1)由,及 ,可证明 ,两边开方即得;(2)由第(1)问的结论来证明.在证明中要注意分别证明充分性和必要性.解析 (1)因为,

    24、由题设,得,因此.(2)(i)若,则,即.因为,所以,由(1)得.(ii)若,则,即.因为,所以,于是,因此.综上,是的充要条件.命题意图 不等式的证明要紧抓不等式的性质,结合其正负性来证明.充要条件的证明体现了数学推理的严谨性,要分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来证明.2016年1.(2016四川文18(1)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证明:.1. 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可设,则,.代入中,有,可变形得在中,由,有,所以2.(2016浙江文16(1)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证明:.2.解析 (1)由正弦定理得,故,于是.又,故,所以或,因此(舍去)或,所以题型147 反证法证明2014年1

    25、. (2014山东文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为实数,则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 方程没有实根B. 方程至多有一个实根C. 方程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恰好有两个实根2015年1.(2015湖南理16(3)设,且.(1);(2)与不可能同时成立.1. 解析 证明: 由,得 .()由基本不等式及,有,即.() 假设与同时成立,则由及得;同理,从而,与相矛盾. 故与不可能同时成立.2016年1.(2016全国甲文16)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和,和,和. 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

    26、的数字不是”,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 1. 解析 由题意得:丙不拿,若丙,则乙,甲满足;若丙,则乙,甲不满足,故甲.2.(2016上海文22)对于无穷数列与,记,若同时满足条件:,均单调递增;且,则称与是无穷互补数列.(1)若,判断与是否为无穷互补数列,并说明理由;(2)若=且与是无穷互补数列,求数列的前项的和;(3)若与是无穷互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求与的通项公式.2. 解析 (1)易知,而,所以,从而与不是无穷互补数列.(2)由题意,因为,所以.数列的前项的和为.(3)设的公差为,则.由,得或.若,则,与“与是无穷互补数列”矛盾,因为此时不是无穷数列;

    27、若,则,.综上所述,.第三章 导数第2节 导数的应用题型40 方程解(零点)的个数问题1.(2014江苏19(2)已知函数若(实数是与无关的常数),当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时,的取值范围恰好是,求的值1.解析 解法一:因,故,由(1)得:当时,单调递增,不满足题意;当时,若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恒成立,从而对恒成立,构造,则对恒成立,故单调递减,从而,故当时,若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恒成立,从而对恒成立,构造,则,令,则,故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则,从而,即综上得解法二:因,故,由(1)得:当时,单调递增,不满足题意;当时,若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只需保证,又实数的解集为,因此,是方

    28、程的三个实数根,易知该方程必有一根,从而若时,则,验证知不为其根,故舍;若时,则,验证知,是其根,验证不等式,即,即,其解集为,满足题意;若时,则,验证知不为其根,故舍综上得解法三:因,故,由(1)得: 当时,单调递增,不满足题意;当时,若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从而,根据的取值范围可知:是方程的根,因此当时,若,则根据函数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必有,即因此解得或或,符合题意综上得评注 (2)的解法一将该问题转化到恒成立解决;解法二将问题统一归类转化到不等式的解集,进而转化到等式(方程)的根;解法三亦是将问题转化到不等式的解集问题进行解决2.(2015北京文19(2)设函数.证明:若存在零点,

    29、则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2. 解析 若存在零点,则即,解得.又,且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区间上仅有一个零点.3.(2015广东文21(3)设为实数,函数当时,讨论在区间内的零点个数3.解析 由(2)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i)当时,.令=0,即.因为在上单调递减,所以.而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故与在无交点.当时,即.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故当时,有一个零点.(ii)当时,当时, ,而在上单调递增,当时,.下面比较与的大小:因为,所以.结合图像可知当时,与有两个交点. 综上,当时,有一个零点;当时,与有两个零点.4.(2015新课标卷文21(1)设函数.讨论的导函数零点

    30、的个数;4. 解析 由题意可得,.显然当时,恒成立,无零点; 当时,取,则,即单调递增.令,即.画出与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必有零点,所以导函数存在唯一零点.5.(2015山东文20(2))设函数,. 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是否存在自然数,使得方程在内存在唯一的根?如果存在,求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 解析 时,方程在内存在唯一的根.设,当时,.又,所以存在,使.因为,所以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单调递增.所以时,方程在内存在唯一的根.6.(2015陕西文21(2)设证明:在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记为),且.6. 解析 因为,所以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又,所以在内单调递增

    31、,因此,在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由于,所以,由此可得,故,所以.7.(2015四川文21(2)已知函数,其中.求证:存在,使得恒成立,并且在区间内有唯一解.7. 解析 由,解得,令.则,所以存在,使得.令,其中.由,可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故,即.当时,有,再由(1)可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当时,所以;当时,所以.又当时,故时,.综上所述,存在,使得恒成立,且在区间内有唯一解.8.(2016北京文20)设函数.(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设,若函数有三个不同零点,求的取值范围;(3)求证:是有三个不同零点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8.解析 (1)由,得.因为,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32、2)当时,所以.令,得,解得或.与在区间上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所以当且时,存在,使得.由的单调性,当且仅当时,函数有三个不同零点.(3)证法一:分两步证明.必要性: 若函数有三个不同零点,那么的单调性必然变化次,因此其导函数必然有2个不同的零点,从而的判别式,即.非充分性:取,则函数,其导函数.所以其极大值为,其极小值为,因此函数只有1个零点.综上所述,是有三个不同零点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证法二:分两步证明.必要性(反证法) 若,则恒成立,所以单调递增,于是最多只有1个零点,与条件不符,所以.以下证明同证法一.9.(2016山东文15)已知函数,其中,若存在实数,使得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同的根

    33、,则的取值范围是_.9. 解析 因为的对称轴为,所以时单调递增,只要大于的最小值时,关于的方程在时有一根;又在,时,存在实数,使方程在时有两个根,只需; 故只需即可,又,所以解得,即的取值范围是.10.(2016江苏19)已知函数.(1)设,.求方程的根;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2)若,函数有且只有个零点,求的值.10.解析 (1),由可得,则,即,则,解得;由题意得恒成立,即恒成立.令,则由,可得,此时恒成立,即恒成立,因为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因此实数的最大值为.(2),由,可得,令,则单调递增,而,因此时.因此时,则;时,则.则在递减,递增.解法一:下证.若,则,于

    34、是,又且, 因此连续函数在以与为端点的区间上存在零点,不妨记为.由且可知,这与“是函数的唯一零点”相矛盾.若,仿照可得到,连续函数在以与为端点的区间上存在大于的零点,也相矛盾.综合可知,即,即,即,因此,则.评注 解法二:(也可以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最小值为.若,时,则;时,则;因此且时,因此在有零点,且时,因此在有零点,则至少有两个零点,与条件矛盾;若,由函数有且只有个零点,最小值为,可得,由,因此,所以,即,亦即,因此,则.11.(2016全国乙文21)已知函数.(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11.解析 (1)由题意.当,即时,恒成立.令,则,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同

    35、理可得的单调减区间为.当,即时,令,则或.()当,即时,令,则或,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同理的单调减区间为;()当,即时,当时,所以.同理时,.故的单调增区间为;()当,即时.令,则或,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同理的单调减区间为.综上所述,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 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2)解法一(直接讨论法):易见,如(1)中讨论,下面先研究()()()三种情况.当时,由单调性可知,故不满足题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显然不满足题意;当时,由的单调性,可知,且,故不满足题意;下面研究,当时,令,则,因此只有

    36、个零点,故舍去;当时,所以在上有个零点;(i)当时,由,而,所以在上有个零点;(i i)当时,由,而,所以在上有个零点;可见当时有两个零点.所以所求的取值范围为.解法二(分离参数法):显然不是的零点,当时,由,得.设,则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图像有两个交点,对求导得,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当时,若,直线与图像没有交点,若,单调递减,直线与图像不可能有两个交点,故不满足条件;若时,取 ,则,而,结合在单调递减,可知在区间上直线与图像有一个交点,取,则,结合在单调递增,可知在区间上直线与图像有一个交点,综上所述,时直线与图像有两个交点,函数有两个零点.评注 此题与2015年文科卷第(1)问基本一致

    37、,都是对函数零点个数的研究,基本形成分离与不分离两种解答方案,但不管是否分离,都涉及到零点的取值问题.【1】可放一起研究,当或,由题意,故不满足题意.【2】用分离参数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能初步感知结论,不能替代论证.很多资料上在论证完的单调性后直接书写如下过程,当时,;当时,令,则,所以时,;时,.综上所述:时函数有两个零点.这里论述时是不完备的,这里涉及到极限的知识,仅仅用是不够的,可能会有值的趋向性,因此这种解析不完备是会扣除步骤分.【3】考试院提供的参考答案与去年提供的参考相仿:(i)设,则由(1)可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又,取满足且,则,所以函数有两个零点.(ii)设,则,令,则

    38、,因此只有个零点,故舍去;(iii)设,若,则由(1)知,在上单调递增,又当时,故不存在两个零点;当时,则由(1)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又当时,故不存在两个零点.综上,的取值范围为.12.(2017全国3文12)已知函数有唯一零点,则( ).ABCD112.解析 (对称性解法) 因为关于直线对称,所以要有唯一零点,只有,由此解得.故选C.评注 难度中偏上,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与函数的零点结论,本题的难点在于对函数的对称性不够了解,一般学生很难看出后面函数的对称性,导致做题缺乏思路.本题与2016年的高考全国卷2文科数学的选择压轴题(第12题)类似,都是围绕函数的性质来考查,需要学生有较

    39、强的基本功底并具有较强的运用能力.13.(2017江苏14)设是定义在且周期为的函数,在区间上,其中集合,则方程的解的个数是 13.解析 由题意,所以只需要研究内的根的情况在此范围内,且时,设,且互质,若,则由,可设,且互质.从而,则,此时左边为整数,右边为非整数,矛盾,因此,于是不可能与内的部分对应相等,所以只需要考虑与每个周期内部分的交点.如图所示,通过函数的草图分析,图中交点除外,其它交点均为的部分且当时,所以在附近只有一个交点,因而方程解的个数为个故填题型41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1.(2015福建文22(2)已知函数求证:当时,;1. 分析 构造函数,欲证明,只需证明的最大值小于等于即可.解析 令,则有,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故当时,即当时,2.(2015湖北文21)设函数,的定义域均为,且是奇函数,是偶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求,的解析式,并证明:当时,;(2)设,证明:当时,.2. 解析 (1)由,的奇偶性及条件 得 联立式式解得,.当时,故. 又由基本不等式,有,即. (2)由(1)得 , , 当时,等价于, 等价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文科-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2019高考复习资料)(DOC 63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4332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