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DOC 17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DOC 1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DOC 17页 教育 技术 导论 复习 55206 DOC 17
- 资源描述:
-
1、-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 号:院(系): 专 业: 年级: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5 题) 1. 教育技术: 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 技术观: 人们用来衡量技术的好与坏、高级与低级的价值尺度或评价标准,也是对技术的价值的看法。 3. 调查研究方法: 是指为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或其他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状况的材料,并加以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或推论的研究方法。 4. 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
2、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它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5. 教育软件: 是以服务于教育为目的,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等载体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供人们阅读、听录或观赏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或电子出版物。6.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从该定义可知,信息素质有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7. 绩效技术: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
3、ogy),亦被称作人的绩效技术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人的”主要针对 “机器”而言)是一种获得理想成果或结果的方法,人类绩效专家以系统化的方法对绩效差距和系统本身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运用有关科学知识,借鉴前人的经验,设计有效的干预方式,以尽可能理想的方法消除绩效差距。8.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简称 EPSS,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集成了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它实质上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一个比较完善的 EPSS 通常由超媒体
4、信息库、专家系统、交互式训练系统、在线帮助系统、应用软件与效能工具、监测系统等部分构成,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中。9. 绩效:学术界对于绩效(Performance)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人认为绩效就是一种成就(Accomplishments ),是人们行为的产出或结果(Outcomes)(Clark & Sugrue, 1990)。也有人认为,绩效就是人们在工作场所完成任务的成就或结果(梁林梅,2002)。10. E-Learning: 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
5、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11. 数据:包括事实、声音和图像,表达的是一个没有制定背景和意义的描述。信息:经过格式化、过滤和综合处理的数据,强调的是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知识:有意义的信息,表现为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智慧:富有洞察力的知识,在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后,能够预见一些事情的发生和采取行动。 显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既包含组织
6、层面的知识管理,也包含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 PKM ,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工人管理自身知识(资产)发展,使之成为自己不断发展着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或兴趣爱好。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是则以知识协同建构为基础,以形成符合组织发展的组织文化为目标,以更好地激励个体知识发展并形成总体大于局部之和效应。知识管理也同时包含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及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可以通过发现、编码、共享、交流、培训、使用、考核等诸环节来进行相对有效地管理。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质,人们事实上不能直接管理隐性知识,而只能通过营造一种有
7、助于组织持续学习、持续创新的环境,以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与传播。知识工程:知识工程是源于专家系统建造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科。1977 年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上,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费哥巴姆(Feigenbaum)首次提出 “知识工程” 这一名称,指出“知识工程是应用人工智能的原理与方法,对那些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应用难题提供求解的手段。恰当地运用专家知识的获取、表达和推理过程的构成与解释,是设计基于知识的系统的重要技术问题”(陆汝钤,2001)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 题) 1. 简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1) 研究对象:学习过
8、程和学习资源(3 分) 2) 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7 分) 或学科基础理论、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以及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简述教育技术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以及技术的应用对学习、教学、课程等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1) 三大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3 分) 2) 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3 分)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为学
9、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 分) 4)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称为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2 分) 3. 简述教育技术学的五大技术基础,以及技术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1) 手工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4 分) 2) “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和物质手段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全部,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分) 3) “技术无用论”是由于新技术出现时产生蜂拥而上的现象,进行新的技术改装,结果却因为没有考虑如何使用的问题而以失败告终,这种恶性循环
10、导致的结果。(2 分) 4) “全面技术观”既要看到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也要看到技术的负面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看待技术,让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共同发挥作用,对教育做出最大的贡献。(2 分) 4. 根据研究方法的来源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分为哪四类?每一类请举出至少两种研究方法。 1) 教育技术学专门的研究方法:开发性研究方法、对话分析研究方法(3 分) 2) 从教育学科群中引用的研究方法: 实验 / 准实验研究、质的研究(3 分) 3) 从社会科学体系中引用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志研究、行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2 分)4) 从自然科学体系中引用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系统
11、科学方法、数学方法(2 分)三、请在下面的三道论述题中,选择其中一道作答。请将观点陈述清楚,论证条理清晰,结论明确。(每题 30 分,共 1 题) 1. 请列出以技术发展为线索将教育技术发展分成的三个阶段,总结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规律,并预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手工技术时代的传统教育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包括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和模型等;观念形态的技术包括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观教学法等。(5 分) 2) 机电技术时代的视听媒体教育技术,物化形态包括幻灯、投影、广播、电影、教学机器、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等;观念形态的技术包括经验之塔理
12、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等。(5 分) 3) 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技术;观念形态的技术包括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技校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5 分) 4)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随
13、着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相应地带来了教育技术的三个不同时代。(10 分) 5) 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自由发挥部分,言之有理即可。(5 分) 2. 分析学习理论的发展演变历史并论述其对改进人类学习策略的启示和影响。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0 世纪 20 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以简单的技能学习为主,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行为目标和目标参照式评价。(7 分)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认为
14、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7 分)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后开始盛行。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
15、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咨询者的角色,努力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儿童自我指向的主动学习。(8 分)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认为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角色、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8 分) 3. 一名 18 岁的高中生今年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该生热衷于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理科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但文字表达能力较差,性格偏内向,请根据自己小组选择的专业方
16、向为该生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一些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如专业方向发展现状、社会需求现状、理想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方案培养此类人才等) 1) 选择的专业方向(2 分) 2) 选择原因,分析所给材料中的学生基本信息(4 分) 3) 所选方向的发展现状(4 分) 4) 社会需求现状(4 分) 5) 理想职位需要具备的能力(4 分) 6) 人才培养的建议(6 分) 7) 就业求职的建议(6 分) 教育技术学导论 考试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8*1=18分) 1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可分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和()4大阶段。A.视听技术B.视觉技术C.教
17、育技术D.教育传播2下列那个不是智能教学系统基本模块。(A.教师模型模块B.学生模型模块C.系统管理模块D. 领域知识模块3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A戴尔B斯金纳C. 克劳德D加涅 4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教学资源B学习者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 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流派是:( A.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 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认知同化理论。 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盛行的时期是:(A. 20世
18、纪20年代6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D.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7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A计算机辅助教育B网络技术应用C程序教学法D视听运动8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 A信息和人员B材料和设备C 设计和制作D技巧和环境 9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 A香农B韦弗C贝克D麦克卢汉 10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A做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D给学习者的刺激 11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A教科书B幻灯投影C无线广播D电影电视录像 12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A教科书B幻灯投影C录音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