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及练习讲解-语句衔接及排序题(DOC 27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及练习讲解-语句衔接及排序题(DOC 27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及练习讲解语句衔接及排序题DOC 27页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 复习 知识 梳理 练习 讲解 语句 衔接 排序 DOC 27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及练习讲解语句衔接及排序题【知识入门】排序题要求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一、 方法技巧:1、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2、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 3、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4、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 5、事物
2、本身的发展规律。 6、逻辑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 先要准确地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二、答题步骤: 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该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表明层次的语。 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
3、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5、举例阐明: (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
4、步维艰的境地。 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B. C.D. 【答案】D 【解析】做题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除外,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必接于后,即顺序为;根据和两句中的关联词“则”,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并且应当在后对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句过渡,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D项符合提出问题()列举现象()指明原因()这一思路,因此,D项正确。
5、 三、方法指导 (一)排除法。 根据给出的语句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确定它们的大概位置,进而逐一排除,剩下要选的答案。例:将15句填在下面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1、在苦难中奋起2、有的人甘于沉沦3、而有的人不甘沉寂4、最终获得了成功5、苦难成了他们抱怨命运的理由。 A、23514 B、52314 C、31425 D、25314 方法讲解1、观察所要选的例句。134是说同一个意思,应该在同一个层次;25在一个层次。2、排除。先不要理会每个句子的具体位置,134当中不能插入2或5,如果插入,肯定是错误的选项。所以,可以排除A项,剩下三项。3、再进行排除。BCD三项是2
6、5的位置不同问题,肯定是先2后5,所以可以排除B。如此类推,也可以知道134的具体位置,就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是D。 (二)对应法 这种题所采用的语段一般都是在上句与下句或上半句与下半句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只要抓住它们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解答这种题了。 例2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 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 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 A B C D 指点迷津:这里的叶、花、子、
7、藕都有与之对应的精神品质:叶宽阔,花芬芳,子孕育未来,藕寂寞地呆在泥土里。所以这题应选B项。 例3在下列语段空缺处填补还原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一片冬日的阳光 A B C D 指点迷津:这里与“饥寒交迫”对应的是“冬日的阳光”;与“看到生活的希望”对应的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与“孤苦无依的人”对应的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与“情感的滋润”对应的是“
8、一场甘霖”。这样一采用对应法就可以知道是选B项了。 (三)方位法 这种题一般是一段按一定顺序介绍物体特点或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语段,我们只要抓住语段写作的方位顺序,即可解答这类题。 例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儿的景色美极了!_,_,_。 湖面波光粼粼,游船往来 小金山悠闲地俯瞰着湖水二十四桥景区如仙境般在远处召唤 A B C D 指点迷津:这段话是描写一处景色的。我们在描写时,一般都是按照我们的观察顺序来写的。在观察时,我们的视觉都是从整体到局部,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时都是先看到大的景物,后看到小的景物。观察时遵循的原则是先看近处的景物,后看远处的景物。所以这题的顺序是:小金山湖面
9、二十四桥。这题也是选D项。 (四)语感法 所谓“语感法”就是凭自己的语感判断,根据上下句的语气来判断选择与之搭配的句子。 例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_,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_;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_。 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 B C D 指点迷津:这题只要把题目看完就知道,“遗弃的绳子”与“扔
10、在田野上”搭配,“河流”与“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搭配,“树林”与“藏匿童话”搭配,这样每一个空就都有两个选项,我们就要看它的语气的搭配了。“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与“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搭配,语气才连贯;“河流妄图躲开人类”与“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搭配,语气才一致;“树林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与“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搭配,语气才顺畅。所以这题应选D项。 (五)逻辑顺序法 这种方法就是按上下文的逻辑顺序来排列语句的顺序。 例6将下边的句子或短语分别填写在第句中的四条下划线上,正确的顺序是()。 而到了冬天呢,只要_,然后_,_,_,这就是脍
11、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 那成群结队的鱼儿便会飞快地涌来在洞口点燃篝火在冰面上凿开一个个洞一条条自动地从洞口跃出 A B C D 指点迷津:把题目看完就知道,先敲开冰来,再点火,鱼就会出来了。因为鱼在冰下的水里太闷了,把冰敲开来,鱼就会来冰口这里呼吸氧气。如果是在夜晚,又有火光,鱼就会向有光的地方涌来。这样它的逻辑顺序就是:凿开洞点燃篝火鱼儿涌来从洞口跃出,应选C项。 (六)顺藤摸瓜法 这种方法就是按照作者介绍的顺序,根据它介绍的内容一句一句地去排列。 例7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
12、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 B C D 指点迷津:把题目看完就知道这段话也是描写景色的。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在窗边,顺着窗前的绿阴,就到了绿阴下的柴房,顺着柴房就到了柴房前的主人和小狗,顺着小狗就到了狗身上的光影,最后由“这就构成一幅图”作一个总结就完了。这就是用“顺藤摸瓜法”找顺序,所以这题应该选D项。排序题:解题对策四步走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定首句或尾句,根据文本特点排。【典题练习】(一)记叙类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一圈,每个角
13、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答案】B【解析】此题选填句子,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横线前的句子主要意思是“角度不同,见到的梯田不同”,横线后句子的意思是“季节不同,见到的梯田不同”,A、B项句子都能承上启下,但是,A项意思侧重“哈尼梯田的模样受季节的影响”,B项句子侧重讲“哈尼梯田的样子取决于在什么季节看
14、到它”,因此B项衔接最恰当。2.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这题,先找到总起句和总结句,很显然,全段都围绕“雪”来“做文章”,而中“必然的要想到雪”是这段话的引子
15、;中“这几句诗”是承接的,所以,开头和结尾定下来后,中间再按时间顺序,如“日暮”“雪夜”“第二天的早晨”来排列,这样对应的选项自然就是A项了。3.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 B C D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解题时,先了解排序的几种方法。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
16、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通读各句,选段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青芜如毯”与“绿茵遍野”相照应,“雨”和“千缕缤纷”相照应,“秋花”与“红叶清风”照应,“冬雪”与“玉田琼屋”“洁白”相呼应,所以选择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遙远的时空。_。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
17、生。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根据横线前“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遙远的时空”,可以确定后面紧接的语句应该是写“古代”,故句应放在首句。排除A、C项。句写是写古代的记时工具及钟鼓的作用,应紧承句。句是写“现在”,应放在最后。故选C。5.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知提琴者, ;
18、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具体语境,按照所比喻的乐器的“本体”特点进行对应选择,而且声音逐渐由小到大。“提琴”声音比较柔和,对应“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弹拨”乐器叮咚清脆,对应“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贝斯”轰响嘹亮,对应“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铜管”声音高亢,对应“飞瀑落下深潭”。由此选B。6.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 。 。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
19、,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世易时移,诗心不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本语段为记叙性文段,要理清其叙述的顺序。概括了每一代人读诗的方式,领起划线后面的句子,是总领句,由此排除C、D;先概括,后具体,阐述的是“名声”与“寂寞”的关系;联系紧密。故选B。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
20、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A. B. C. D.【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句中的关联词语“不仅更是”提示出这两句承接,而且这两句是对原文“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的原因的分析,要放在前面,句解释了现代观众对文化需求迫切是因为古诗词的深厚内涵,两句是因果关系。和原文的尾句衔接紧密。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你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