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稳态与环境.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稳态与环境.doc》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必修 知识点 详解 稳态 环境 doc 下载 _一轮基础复习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2/3) 1.体液 血 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1/3) 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nb
2、sp;(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 水,无机盐(Na+, Cl- ) ,蛋白质(血浆蛋白) b.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 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 氨基酸等 废物: 尿素 尿酸 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 抗体, 神经递质 维生素 c. 组织液, 淋巴, 血浆成分相近,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
3、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 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 渗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 2 -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 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 海 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 吃多了咸瓜子, 唇口会起皱; 水中毒; &n
4、bsp;生 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 0.9%;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 吃冰棋淋会 口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 b. 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 H+ + HCO3- c.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 ,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 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
5、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 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营养不良 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 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 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回到
6、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 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 3 -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
7、,温度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cl- 占 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 -、HPO 4 2- 等离子有关; 人的体温维持在37 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 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8、 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a. 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c. 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d.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 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4 - 第二章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 元。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并传导 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 由细胞体、 突
9、起树突 (短) 、 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 反射弧: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 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 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 (如 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 止状态变为显
10、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 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 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 (膜外: 未兴 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 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 5 -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
11、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 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如呼吸中枢;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 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 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 言中枢(S 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
12、 区)听觉性 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 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3) 其他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 二、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的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 T 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 T 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激腺 肾上腺激素 参
13、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 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 使血糖水平升高 卵巢 雌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 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 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 6 - 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 P28) 1) 、血糖的 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 、调节血糖的激素:
14、(1)胰岛素: (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 B 细胞 作用机理: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 合成糖元、 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 2 个来源,促进 3 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 A 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 2 个来源) 4) 、血糖平衡的调节: (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 、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 、糖尿病 病因:胰岛 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
15、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 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 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 重要意义。 - 7 -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
16、关系 (一)两者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 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17、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 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 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 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 - 8 - 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 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 : (负反馈) 过程: 饮水过少、 食物过咸等细
18、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 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 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 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四、免疫调节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T 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因子 2、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
19、 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 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体液免疫:由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内) 抗原刺激 B 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 效应 B 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 B 细胞 效应 B 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清除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 T 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 刺激 T 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 效应 T 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
20、值分化为效应 T 细胞 效应 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 T 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 9 -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 B 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其遗传物质是 2 条单链 RNA (3)发病机理:HIV 病毒进入人体后
21、,主要攻击 T 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五、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 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 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 ,干 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 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 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 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 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