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DOC 17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DOC 1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DOC 17页 教育 公共 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汇总 DOC 17
- 资源描述:
-
1、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的概述一、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即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二)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
2、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效果。(三)教育影响:是指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从内容有:教育内容、材料和教科书。从形式有:教育手段、方法,组织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三、教育的形态:(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二)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即狭义的解释教育,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社会教育(1)概念: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2)形式:勤工俭学活动
3、;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参观、访问和游览;革命纪念日活动;墙报和黑板报;文娱体育活动。(3)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3、家庭教育 (1)性质:以家庭教育起源为依据的家庭规范的教育,是建立在一定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的自然而然进行的教育是一种终身的教育过程。 (2)意义: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更能适应个体发展。 (3)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局限性:内容的零散性、方式的随意性。 四、教育的本质 :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五、教育的基本
4、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制约着交易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着教育结果的变化和内容的选择;制约着教育形式与手段的更新。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先提出。(三)教育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力地改变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对科学知识再生产;推动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丰富科技活动,扩大科技成果。(二)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含义:作
5、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过程。(2)特殊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2、动因:(1)内法论(遗传决定论)代表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代表人: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阶段性(年龄特征)、不平衡性(关键期、成熟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物质前提)(
6、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对人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必要条件)(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冯特殊功能;具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主导作用)(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决定作用)第二节、教育的发展(一)神话起源论:这是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二)生物起源论: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交、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三)心理起源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四)劳动起源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
7、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到“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教育水平低;2、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密切联系;4、口耳相传的形式(二)古代社会与教育:1、人类最早的教育出现在埃及,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夏朝时期(庠-序-校),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时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西方奴隶社会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武士)和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3、欧洲封建社会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
8、天文、音乐)和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4、古代教育的特点:等级性、刻板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三)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1、终身化;2、全民化;3、多元化;4、民主化;5、教育手段和技术现代化。三、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相对独立性;3、历史时代性。(二)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三)教育学的发展:1、萌芽时期: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方法的书、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
9、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昆体良)。2、独立形态时期: 独立形态教育学诞生标志: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提出教育的自然性。 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之父”。 王夫之提出学习过程包括:学、问、思、辨、行。 洛克提出“白板说”(外铄论)、绅士教育 卢梭爱弥儿、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3、繁荣时期:(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反对赫尔巴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
10、化”。(2)文化教育学:(91世纪末,德国)基本观点是人事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代表人物有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代表人物是杜威民主主义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首次对共产主义教育目的和任务在教育学书上作了区案件的论述,首次把教育学分成基本原理、教学
11、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四部分。杨贤江的教育史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他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第二章: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作用对象看:个体功能、社会功能(二)从方向看:正向功能、负向功能(三)从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形功能二、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1、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个体个性化功能: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题能力的发展;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
12、发展的负向功能(二)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民主;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功能;融合功能2、校园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活动文化。(四)教育的人口功能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就业结构决定着教育的内部结构;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习的布
13、局和办学形式,影响教育投资的效果和发展速度。2、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改善提高人口质量。三、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教育者(对待教育的态度)2、受教育者(遗传素质、经验阅历、此在精神状态)3、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4、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5、教育环境的质量(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二)外部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功能一、狭义: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作用、
14、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活动是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确立一、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二)注意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三)受制于人们的教育理想二、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一)个人本位论:洛克(二)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诺杜尔普(三)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利特、狄尔泰(四)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杜威四、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融合性;适度超越性;类主体性;六、我国教育目的(一)中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15、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存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面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四)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思想: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五)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的定义(一)概念: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
16、素质的使命。(二)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2、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职人员,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三)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四)教师职业的性质:1986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五)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1、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2、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的或直接的创造者;3、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1、传道者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2、授
17、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三、教师的基本素质1、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敬业乐业(基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基本规范、前提、核心);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基本要求)2、知识素质: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艺术;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质: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面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途径(一)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背景:最初提出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有两个目标:一是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二是提高教师的质量。(二)影响
18、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1、个人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关键事件与关键人物;生活危机;性情与意向;兴趣或嗜好2、组织环境因素:学校的规章、管理风格、公共信任、社会期望、专业组织(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福勒、布朗) 教师发展的五个阶段:1、新手阶段;2、熟练新手阶段;3、胜任阶段;4、业务精干阶段;5、专家阶段(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为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提供必须的知识和经验 促进在职教师成长与发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