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最完整的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逻辑学最完整的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完整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蔡 继 莲第一章 绪论第三章 判断(一)第四章 判断(二)第五章 演绎推理(一)第六章 演绎推理(二)第七章 归纳推理第八章 类比推理和假说第九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第十章 论证 第二章 概念一、解释题二、填空题三、选择题四、问答题第一章 绪 论同学们请选题:一、解释题1、思 维:3、思维内容:5、普通逻辑:7、逻辑变项:2、思维形态:4、思维形式:6、逻辑常项逻辑常项: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属于人的理性认识范畴,具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属于人的理性认识范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并与语言有密切联系。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并与语言有密切联系。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统一体,是思维发展
2、过程中不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统一体,是思维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所显现的形式、状态,是基本思维的单位。同阶段所显现的形式、状态,是基本思维的单位。指思维对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反映。指思维对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反映。指表现思维内容的形式,或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指表现思维内容的形式,或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是研究思维形式(或称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或称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也研究一些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同时也研究一些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指在一种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并决定这种形式的逻辑特性指在一种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并决定这种形式的逻辑特性
3、的部分。的部分。指在一种逻辑形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内容替换的部分。指在一种逻辑形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内容替换的部分。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逻辑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有四种不同的意义,它们是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有四种不同的意义,它们是 、和和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 和和 组成。组成。3、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普通逻辑研究的对象是 。4、基本的思维形态有、基本的思维形态有 、和和 。客观规律客观规律理论观点理论观点 思维规律思维规律 逻辑学逻辑学 逻辑常项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逻辑变项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概念概念 判断判断 推理推理 三、选择
4、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含义主要是()a.理论、观点理论、观点b.逻辑学逻辑学c.事物的发展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d.理性理性 e.思维规律思维规律2、逻辑学的三大发源地是()a.古代中国古代中国b.古古代希腊代希腊c.古代印度古代印度d.古代罗马古代罗马e.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3、思维具有三个特点,即()a.客观性客观性b.概括性概括性 c.发展性发展性 d.间接性间接性e.与语言有密切联系与语言有密切联系4、下列各性质中哪些是普通逻辑的性质()a.主观性主观性b.工具性工具性c.稳定性稳定性d.客观性客观性e
5、.全人类性全人类性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a.思维思维b.意识意识 c.认识认识6、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为()a.表象表象b.判断判断c.概念概念d.知觉知觉e.推理推理 abce a b c b d e b d e a b c e7、逻辑科学的两大门类为()a.数理逻辑数理逻辑b.演绎逻辑演绎逻辑c.辩证逻辑辩证逻辑d.归纳逻辑归纳逻辑e.普通逻辑普通逻辑8、逻辑规律要求思想具有()a.确定性确定性b.连贯性连贯性c.明确性明确性d.论证性论证性 c e a b c d四、问答题1、思维的特征是什么?2、普通逻辑的性质是什么?3、逻辑与语法的关系如何?4、逻辑与修辞的关系如何?5、学习普通
6、逻辑有什么意义?6、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四、问答题1、思维的特征是什么?2、普通逻辑的性质是什么?3、逻辑与语法的关系如何?4、逻辑与修辞的关系如何?5、学习普通逻辑有什么意义?6、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一、解释题二、填空题三、选择题四、图解题第二章 概 念同学们请选题:一、解释题1、概念:3、内涵:5、事物集合体:7、论域论域:2、特有属性:4、外延外延:6、集合概念:8、种差:是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是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就是为一事物所特有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属性。就是为一事物所特有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属性。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
7、属性。是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对象的范围。是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对象的范围。就是由事物的若干同类个体结合构成的群体。就是由事物的若干同类个体结合构成的群体。是反映由若干个同类个体结合而成的群体的概念。是反映由若干个同类个体结合而成的群体的概念。是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是一个负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就是被定义项与它的邻近属概念下的其他同级种概就是被定义项与它的邻近属概念下的其他同级种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差别。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差别。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是 和 。2、定义由 、和 三部分构成。3、下定义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4、划分是揭示概念 的
8、逻辑方法,它有3个要素是 、。5、根据划分包含层次多少的不同,划分可分为 、两种。根据每次划分子项数量的不同,可分为 、两种。6、限制的极限是 。概括的极限是 。7、概念的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都是 。内涵内涵 外延外延 定义项定义项 被定义项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定义联项 属加种差定义属加种差定义外延外延 母项母项 子项子项 划分标准划分标准 一次划分一次划分 连续划分连续划分 单独概念单独概念 哲学范畴哲学范畴 二分法划分二分法划分 多分法划分多分法划分 属种概念间内涵和外延的反变规律属种概念间内涵和外延的反变规律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
9、确的)1、将下列语词中表达概念的填入括号中、将下列语词中表达概念的填入括号中()a.国家国家b.关于关于c.批评批评d.的的e.勇敢勇敢2、将下列概念中是普遍概念的填入括号中、将下列概念中是普遍概念的填入括号中()a.眼睛眼睛b.感觉器官感觉器官c.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d.园丁园丁e.高尔基高尔基3、在、在“鲁迅是鲁迅是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作者的作者”这个判断中,这个判断中,“鲁迅鲁迅”和和“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作者的作者”这两个概念是这两个概念是()a.同一概念同一概念b.同一关系的概念同一关系的概念 c.既非同一概念,也非同一关系的概念既非同一概念,也非同一关系的概念4、“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这
10、个概念属于这个概念属于()a.单独概念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5、“法学是研究刑法与民法的科学法学是研究刑法与民法的科学”,此定义违反了(,此定义违反了()定义法则。)定义法则。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b.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c.定义必须清楚明白。定义必须清楚明白。d.同时违反了同时违反了a、c。a c e a b dba da 6、图中A、B两个概念的关系是()a.B真包含于真包含于A b.A真包含于真包含于Bc.B真包含真包含A7、下列定义不正确的是(
11、)a.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b.非晶体是外形和内部原子排列都无定形的固体非晶体是外形和内部原子排列都无定形的固体c.劳动者是从事劳动的人劳动者是从事劳动的人 d.商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的劳动产品。8、下列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有()a.“颐和园颐和园”限制成限制成“万寿山万寿山”b.“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限制成为限制成为“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c.“思维形态思维形态”限制为限制为“概念概念”d.“天安门天安门”限制为限制为“雄伟的天安雄伟的天安门门”9、概念是反映事物及其()的思维形态。a.固有属性固有属性b.特有属性特有属性c
12、.一般属性一般属性d.偶有属性偶有属性10、内涵是概念()的方面,外延是概念()的方面。a.质质b.量量 ab cba BA a db11、在集合体中个体和集合体之间的关系是()a.属种关系属种关系 b.整体与部分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12、下列词语中,哪些是集合概念()a.西沙群岛西沙群岛 b.中华民族中华民族c.船只船只 d.船船e.国家国家13、“祝福是鲁迅的作品”一句中“鲁迅的作品”是 ()a.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14、“上海是中共的诞生地”中“上海”与“中共的诞生地”是()关系。a.全同全同 b.交叉交叉c.真包含于真包含于d.真包含真包含15、下列几对概念中哪些
13、是交叉关系 ()a.猪饲料猪饲料 水草水草b.大学生大学生 业余作者业余作者c.独拱石桥独拱石桥 赵州桥赵州桥d.服装服装 棉织品棉织品 b a b c b a a b d 16、下列几对概念中发球反对关系的是()a.黑色黑色 白色白色 b.大学生大学生中学生中学生c.优势优势 劣势劣势 d.敌人敌人 朋友朋友17、下列几对概念属于矛盾关系的是()a.积极积极 消极消极 b.小说小说 戏剧戏剧c.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d.出席出席 缺席缺席18、“文化”、“新文化”、“中国新文化”在外延上依次为()在内涵上依次为()a.由广到狭由广到狭 b.由狭到广由狭到广c.由多到少由多到少d.
14、由少到多由少到多19、概念的限制是一种(),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a.增加内涵,缩小外延增加内涵,缩小外延 b.减少内涵,扩大外延减少内涵,扩大外延c.增加内涵增加内涵 扩大外延扩大外延 d.减少内涵,缩小外延减少内涵,缩小外延20、概念的限制使思维的重点由 ()a.特殊转向一般特殊转向一般 b.一般转向特殊一般转向特殊c.概括转向具体概括转向具体 d.具体转向概括具体转向概括a b c dc da d ab c21、图内,概念A、B、C、D中,任何两个概念的关系是()a.并列关系并列关系 b.全同关系全同关系c.反对关系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矛盾关系22、下列各语词中是概括的有 (
15、)a.由人到动物由人到动物 b.由由“可爱的祖国可爱的祖国”到到“祖国祖国”c.由商品到劳动产品由商品到劳动产品 d.由由“两脚夫一前一后地走两脚夫一前一后地走”到到“走走”23、下列定义中正确的是 ()a.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b.非生物体就是没有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等生命特征的物体。非生物体就是没有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等生命特征的物体。c.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d.偶数就是自然数中能被偶数就是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整数。整除的整数。24、“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芝麻三种”这个划分违反了划分规则,犯了()错误。a.多出子项多出子项 b.划分标准不同一划
16、分标准不同一c.划分不全划分不全 d.超级划分超级划分a b c ca cb dc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语词之间的关系。(1)a.动物b.哺乳动物c.家畜四、图解题四、图解题a b c(2)a.文学作品b.古典文学作品c.中国文学作品abc(3)a.铝合金制品b.门窗c.木板门(4)a.劳动模范b.农民c.共产党员ab cabc2、在下图中填入符合图中所表示关系的概念。3、画出表示下列各概念的欧拉图,并指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外延。A.概念B.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形态C.判断D.思维形态ABcABCDA与B是同一关系;A与C、B与C均为反对关系;A、B、C与D分别为真包含于关系。一、解释题二、填空题三、
17、选择题四、图解题第三章 判断(一)同学们请选题:一、解释题1、判断:3、项的周延性项的周延性:2、真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态。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态。指实践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或基本符合的判断。指实践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或基本符合的判断。指的是直言判断中对主项谓项概念外延的断定情况,如果指的是直言判断中对主项谓项概念外延的断定情况,如果在判断中断定了主项(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主项在判断中断定了主项(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主项(谓项)是周延的。如果在判断中没有断定主项(谓项)全(谓项)是周延的。如果在判断中没有断定主项(谓项)全部的外延,那么这个主项(谓项)是不周延
18、的。部的外延,那么这个主项(谓项)是不周延的。5、或然判断:4、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6、必然判断:指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指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A、E、I、O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判断之间的真假对应关系。的判断之间的真假对应关系。是断定事物情况的能性的模态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能性的模态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模态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模态判断。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判断有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 和 。2、直言判断由 和 、四部分构成,其逻辑结构用公式表示为 。3、直言判断按质的不同,可分为 和 。按量的不同,可分为 、和 。直言判断的六种基本形式为 、。4、根据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
19、关系,A与E之间,一个真,则另一个必 ,一个 ,则另一个真假不定。I与o之间,一个 ,则另一个真假不定;一个 ,则另一个必真。5、当SIP(假),SOP(真)时,S与P的外延关系是 。有所断定有所断定 有真假可言有真假可言 主项主项 谓项谓项 联项联项 量项量项 肯定判断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否定判断一切(有的)一切(有的)S是(不是)是(不是)P全称判断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单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假假假假真真假假全异关系全异关系6、关系判断由 、
20、和 三部分组成,根据 可以把关系分为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根据 可以把关系分为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7、S必然不是P为真,则S可能不是P为 ;S可能不是P为假,则S可能是P为 。8、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 相同,相同的 、四种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对应关系。9、如果“有S是P”、“有S不是P”、“有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那么S与P具有 关系。真真真真 主项主项 谓项谓项 必然非必然非P 可能可能P 可能非可能非P关系主项关系主项 关系项关系项 关系量项关系量项关系项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对称性关系项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对称性关系项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
21、否有传递性关系项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有传递性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该判断是()a.单称判断单称判断b.特称判断特称判断c.全称判断全称判断2、“他的学习成绩是不算好的”,该判断是()a.肯定判断肯定判断b.否定判断否定判断 c.既可表达肯定,又可表达否定既可表达肯定,又可表达否定3、“有的工人是纺织工人”这个判断所断定的谓项“纺织工人”指()a.仅仅是部分纺织工人仅仅是部分纺织工人b.至少有的纺织工人至少有的纺织工人 c.所有的纺织工人所有的纺织工人4、在“所有大学生是
22、学生”和“有的学生是大学生”这两个判断中,谓项()a.都是周延的都是周延的b.都是不周延的都是不周延的c.既有周延的,也有不周延的既有周延的,也有不周延的5、若(),则SIP真,SOP真。a.S与与P全同全同b.矛盾关系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 a abbc 6、“并非有的亚洲人不是黄种人”和“所有的亚洲人都不是黄种人”这两途中判断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7、“做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做文章有固定的格式”这两个判断之间是()a.矛盾关系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反对关系c.既非矛盾关系,也非
23、反对关系既非矛盾关系,也非反对关系8、SI P与 SO P 具有()关系。a.矛盾矛盾b.上反对上反对 c.下反对下反对d.差等差等9、当“S是P”假,而“有s不是p”真时,S与P的外延关系应为()a.全同全同b.交叉交叉c.S真包含于真包含于Pd.全异全异10、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概念间的全同关系b.判断间的等值关系判断间的等值关系c.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判断间的矛盾关系d.概念间的真包关系概念间的真包关系e.判断间的蕴涵关系判断间的蕴涵关系 a a cda b11、“油轻于水”这个关系判断的逻辑特征是()a.对称关系对称关系b.传递关系传递关系 c.非对
24、称关系非对称关系d.非传递对关系非传递对关系12、下列语句能表达判断的有 ()a.请问,你作什么工作?请问,你作什么工作?b.我是教师我是教师c.教师,太没意思啦!教师,太没意思啦!d.难道教师对社会没有贡献吗?难道教师对社会没有贡献吗?e.噢,咳,哈噢,咳,哈13、SAP在以下图形中,哪些为假。()a.b.c.d.14、“青岛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海滨”,在表达判断方面有()错误a.判断本身不确定判断本身不确定b.主谓项不是相容关系主谓项不是相容关系c.判断自相矛盾判断自相矛盾d.判断的量项使用错误判断的量项使用错误 bb c dcdSP PS SP SPb四、图解题四、图解题1、已知“所有S都是
25、P”为假,请用欧拉图表示出S和P之间的关系。SPa.真包含关系spb.交叉关系psc.全异关系有三种可能情况:2、已知“有的S不是P”为假,请用欧拉图表示出S和P之间的关系。a.同一关系sp有两种可能情况:PS3、已知“有的S不是P”为真,请用欧拉图表示出S和P之间的关系。全异关系sp4、用下面的外延表,说明A与O的真假关系。SPSP PSpsAOsp外 延关系真假判断类型TFTFFTFTFT从外延表上看,A与O是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一、解释题二、填空题三、是非题四、选择题第四章 判断(二)同学们请选题:六、表解题七、简析题一、解释题1、复合判断:3、必要条件:5、模态判断:2、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