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 11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 1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DOC 11页 尘肺 预防 知识 试题 DOC 11
- 资源描述:
-
1、尘肺病预防知识试题一、填空1.根据职业病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性尘肺病有(13)种。2.根据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接触石棉、矽尘、金属粉尘(如铅尘、镉尘)、砷尘、 烟,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 2626规定的(KN95)等级的防尘口罩;接触放射性颗粒物,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 2626规定的(KN100)等级的防尘口罩;接触致癌性油性颗粒物,需配备过滤效率至少满足GB 2626规定的(KP95)等级的防尘口罩。3.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病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
2、种尘肺病。吸入肺部粉尘的粒径(越小)、浓度(越大)、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接尘时间(越长(含义相似即可)),尘肺病的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4.国家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颗粒物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微生物(顺序可变)。5.国家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 按照防护对象不同,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分为(KN)和(KP)两类,前者用于防护非油性颗粒物,后者用于防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6.防护非油性颗粒物的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护
3、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KN100)、(KN95)和(KN90)。7.尘肺病的危害严重、发病时间长、常伴随并发症。尘肺病是积累性、致残性、不可逆转、终身不可治愈的职业病。矽肺的一般发病工龄为5-10年,最短1-2年可发病。煤尘、矽尘属于(非油)性颗粒物,接触的浓度高时,必须选择(KN100)等级的防尘口罩,才能保证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8.进入有害作业环境前,必须对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9.佩戴防尘口罩后,穿透口罩的粉尘浓度职业接触限值,说明人体吸入的粉尘浓度职业接触限值,选择的口罩防护等级是安全的。若环境中煤尘浓度为100 mg/m3,职业接触限值 PC-TW
4、A(呼尘)为2.5 mg/m3,此时选择(KN100)等级防尘口罩是安全的。10.GBZ 2.1-2007中规定,呼吸性粉尘是按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二、选择题单选题(1)1.关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未刮净胡须时,可以使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B.过滤元件可清洗C.每次进入有害环境前,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D.面罩可以用60的热水清洗2.( C )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尘肺病。A.尘肺 B.煤工尘肺 C.矽肺 D.水泥尘肺3.
5、国家标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规定,KN100等级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对0.075微米及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 B )。A.99.99% B.99.97% C.95.0% D.90.0%4.KN100等级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效率、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的P3等级综合过滤件的滤烟效率分别为( A )。A.99.97%、99.99% B.99.97%、99.0% C.99.97%、99.97% D.99.99%、99.99%5.GB 2626-2006中规定,用( C )颗粒物检测N类过滤元件,用( A )颗粒物检测P类过滤元件。A.DO
6、P B.石油 C.氯化钠 D.氯化钾6.要查阅矽尘的职业接触限值,应选择以下( A )国家标准。A.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B.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C.GB 2890-200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D.AQ 4203-2008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7.尘肺病死亡人数约为煤矿工伤死亡的( B )倍。A.3 B.5 C.7 D.108.( D )气体,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A.硫化氢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
7、氮 D.一氧化碳9.标有黄色色条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件,其防护对象为( D )。A.无机气体 B.有机气体 C.氨及氨的有机衍生物 D.二氧化硫及其他酸性气体10.国家标准GB 2890-200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中规定,防护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或蒸气的过滤件为( C )普通过滤件。A.A型 B.B型 C.E型 D.K型单选题(2)1、对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在(D)测量。A、最热月份 B、夏季 C、夏季最热月份 D、工期内最热月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其(B)体系。A.安全管理档案 B.职业卫生档案C.应急救援档案 D.质量管理档案3、用人
8、单位不得故意破坏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 B )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A.不报、迟报、漏报 B.迟报、漏报、谎报B.不报、漏报、错报 D.迟报、漏报、错报4.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工作日、(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BA.4h,8h B.8h,40h C.4h,40h D.6h,40h5、下列属于法定职业病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B )。A.过敏性鼻炎 B.哮喘 C.肺结核 D.肺气肿6、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所致疾病或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B )A.石棉肺癌、间皮瘤 B.六价铬化合物肝血管肉瘤C.焦炉逸散物肺癌 D.联苯胺膀胱癌
9、7、下列哪项全部属于法定职业病的是(A)。A接触性皮炎、电焊工尘肺、汽油中毒B煤工尘肺、消化性溃疡、金属烟热C中暑、高原病、肌肉骨骼疾病D滑囊炎、爆震聋、水泥尘肺8、以下属于提示标识的为:( D )A.禁止入内 B.当心中毒 C.戴防毒面具 D.救援电话9、呼吸性粉尘是指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 )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 )。DA.2.5 70% B.5 80% C.10 20% D.7.07 50%10、国家规定每年(C)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A.2 B.3 C.4 D.511、用人单位未按照职业病防治
10、法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 D )的罚款。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C.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12、用人单位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 A )的罚款。A.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C.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13、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可分为( B )。A.上岗前、在岗期间、
11、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B.接触粉尘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其他类的职业健康检查C.接触粉尘类、物理因素类、有毒有害气体类、其他类的职业健康检查D.接触粉尘及化学物质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的职业健康检查14、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颁布至今已经历( C )次修订。A.2 B.3 C.4 D.5242、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 C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职业病病人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C.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D.由所在地工会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15、下列不属于接触煤
12、尘作业人员的职业禁忌症的( D )。A.活动性肺结核 B.慢性阻塞性肺病C.慢性间质性肺病 D.支气管肺炎16、下列不属于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禁忌症的是( C )。A.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B.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C.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D.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闻65dB)。17、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