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15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15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15页 高中化学 选修 第二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 解析 DOC 15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 相同温度下,反应ABC与反应C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 反应2SO2(g)O2(g)2SO3(g) H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由图2可知,该反应mnv逆的是点3D 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2CO2(g)2CO(g)O2(g)K341092以下
3、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 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 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 高温低压B 低温低压C 加催化剂D 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
4、)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升高温度B 加大X的投入量C 使用催化剂D 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12.
5、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 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Hv(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 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2(g)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D
6、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14.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增大压强 减小NO2的浓度增大O2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B C D 15.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c1c3Bab92.4C 2p11二、填空题 16.如图装置中,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球,关闭K2,将等量的1 mo
7、l NO2通过K1、K3分别充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L。(已知:2NO2(g)N2O4(g)H0)(1)若A中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为ts,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0.8倍,则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NO2)_。(2)若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4a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L。1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c(A2)0.5 molL1、c(B2)0.1 molL1、c(C)1.6 molL1,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初始浓度(molL1),则:(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2)a的取
8、值范围是_。18.将各2amol的P、Q、R、S在一密闭容器中混合,发生如下反应:xPyQzRwS。达到平衡后,测得n(P)amol,n(Q)3a2mol,n(R)7a2mol,n(S)3amol,已知四种物质中只有R是固体。(1)若该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x2,则z_,w_。(2)如果只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化学平衡不移动。则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分别是:Q_,S_。19.将1 mol化合物A的蒸气充入0.5 L容器中加热使其分解:2A(g)B(g)nC(g),反应到3 min时,容器内A的浓度为0.8 molL1,测得这段时间内,平均速率v(C)0.6 molL1min1,则
9、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为_,v(B)_。20.某温度时,在V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从开始到t1min末,用物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三、实验题 21.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5SO2H=I25SOH2O生成的I2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_;表中V2_。22.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1)实验和的目的是_。(2)写出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实验、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分析如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 四、计算题 23.将2 mol SO2和1 mol O2气体在1 L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若经过2 s后测得SO3的浓度为0.6 molL1。试计算:(1)求SO3的化学反应速率v(SO3)为多少?(2)求2 s时O2的浓度?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AbBcCdD,Kcc(C)cd(D)ca(A)cb(B),它只与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不变,
11、A错误;互为逆向的两个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B错误;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C错误。2.【答案】C【解析】容器内的密度始终不随时间而变化,故A错误;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速率之比不等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未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两边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容器内气体总压强始终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故选C。3.【答案】B【解析】只有既表达v(正)方向,又表达v(逆)方向,且二者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才可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A只表达了正反应方向,错误;v(A)正v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