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单元测试题(DOC 18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25237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5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单元测试题(DOC 1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单元测试题DOC 18页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单元测试 DOC 18
    资源描述:

    1、选择题(40分)(1)的通项公式表达正确的是( )、(2)已知数列中,则( )、51 、52 、53 、54(3)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 )、(4)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公差( )、4、5、11、12(5)在等差数列中,,则( )、29 、30 、21 、22(6)在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5、3、(7)等比数列中,则=( ) 、(8)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为10,前10项和为50,则前15项和为( )、90 、100、160、210(9)若且,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10),取( )值时4x+有最( )值。、6,最大 、6最小 、,最大 、,最小填空题(20分)(11)和的等

    2、差中项为( )5和9等比中项为( )(12)写出通项公式( )( ) ( )(13)比较大小。( ) ( 14)在等比数列中,( )( )(15)若把288写成两个正数的形式,则他们分别为何值时他们的积为最大并写出该最大值( ) 这两个数分别为( )( )解答题(40分)(16)求前N项和。=?(17)求解集(1)(2)(3)(4)(18)求在下列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差数列精选题目-2017年10月一基本量法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数列的公差为_.2.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数列的公差为_.4. 在等差数列中,则_.5. 在数列中

    3、,前项和,其中为常数,则_.6. 在等差数列中,则_.7在等差数列,中,若,则_.8.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为正数,若,则_.9.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_.10.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_.11.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_.12. 在1和81之间插入3个实数,使它们与这两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则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_.13. 若,两个等差数列与的公差分别为,则的值为_.14. 在等差数列中,那么关于的方程:的实根情况为_.二性质:若,则(等差中项)1.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公差为_.2.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_.3.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且,则公差为_.4.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_.

    4、5.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_.6.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_.7.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不为0,若,则_.8.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_.9. 已知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中,则_.10.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公差不为0,且,若,则的值为_.11.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是方程的两个根,则_.12.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_.13.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则_.14.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满足,若,点为直线外一点,则_.三性质:;1.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是函数的两个零点,则数列的前项和为_.2. 在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若,则_.3.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4.

    5、 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对称,且在上单调,若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且,则数列的前项和为_.5.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6.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7.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8.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9.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10. 若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的前9项和为81,则_.11.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_.12. 在各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若,则_.四性质:成等差数列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_.2.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4.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6、,若,则_.5. 在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前项和等于_.6. 在等差数列中,前四项之和为20,最后四项之和为60,前项之和是100,则项数_.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_.五前项和的最值问题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当取最小值时,_.2.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当取最大值时,_.3.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当_时,数列的前项和最大.4.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使数列的前项和最大的正整数的值为_.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点与点都在斜率为的直线上,则使取得最大值的的值为_.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使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是_

    7、.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最大值为_.8.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序号为_.(1)此数列的公差; (2)一定小于;(3)是各项中最大的一项; (4)一定是中的最大值9.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则中最大的项为_.10.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且它的前项和有最大值,则当取到最小正值时,_.11.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且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大值,那么当取到最小正值时,_.12.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首项,则使前项和成立的最大正整数的值为_.1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当其前项和时的最大值是_.六两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之比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

    8、.2.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3. 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4.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_.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_.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_.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_.8.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_.9.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设点是直线外一点,点是直线上一点,且,则实数的值为_.七性质:数列为等差数列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2.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为,若,则_.4. 已知

    9、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_.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为常数),则_.7.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为,若,则的最小值为_.8.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最小值为_.9.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对任意,都有,则 的最小值为_.八,相关性质1. 在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的和为175,所有偶数项的和为150,则这个数列共有_项.2.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的前20项中,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的差为_.3. 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项数是偶数,所有奇数项之和为15,所有偶数项之和为25,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_.4. 已知某等差数

    10、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_.5. 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之和为24,偶数项之和为30,最后一项比第一项大,则最后一项为_.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10项中,项数为奇数的各项之和为125,项数为偶数的各项之和为15,则首项_,公差_.7. 等差数列中,公差为,且,则_.九对称设项问题1. 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则这5个数为_.2. 已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26,中间两项的积为40,则这四个数为_.3. 设数列是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28,则_.4.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形恰好组成一个公差

    11、为2的等差数列,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_.5.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最大角的正弦值为,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6.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_钱.7. 已知一等差数列的前四项的和为124,后四项的和为156,又各项和为210,则此等差数列共有_项.十裂项相消法求和1.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其前项和 _.2

    12、. 已知数列1,则其前项和_.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4.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其前项和_.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_.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2016项和为_.7. 数列满足,对任意的都有,则_.8. 设数列满足对任意的,满足,且,则数列的前项和为_.9.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点在直线上,则_.10. 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_.1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首项为,公差为,若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关于直线对称,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_.12. 定义为个正数的“均倒数”,若已知

    13、数列的前项和的“均倒数”为,又,则数列的前9项和为_.13. 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项和为_.14. 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令,记的前项和为,则 _.十一倒序相加法求和1. _.2. _.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4项之和为26,末4项之和为110,所有项之和,则_.4. 已知,则_.5. 已知,则_.6. 已知,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线段中点的横坐标是(1)求证:点的纵坐标是定值;(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求数列的前项和十二优秀传统文化1.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有“分钱问题”:今有与人钱,初一人与三钱,次一人与四钱,次一人与五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与讫,还敛聚与均分之,人得一百钱,问人

    14、几何?意思是:将钱分给若干人,第一人给三钱,第二人给四钱,第三人给五钱,以此类推,每人比前一人多给一钱,分完后,再把钱收回平均分给各人,结果每人分得100钱,问有多少人?则题中的人数是_.2.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部数学专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二十八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十五尺,则第九日所织尺数为_.3. 张邱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书中系统的介绍了等差数列,同类结果在三百多年后的印度才首次出现,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某女子善于织布,后一天比前一天织得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3尺,一个月(按30天

    15、计算)总共织布390尺,问每天增加的数量为多少尺?该问题的答案为_.4.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部数学专著,全书收集了246个问题及解法,其中一个问题为“现在一根据九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四节容积之和为3升,下面三节的容积之和为4升,求中间两节的容积各位多少?”则该问题中第2节,第3节,第8节竹子的容积之和为_.5. 张邱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部数学专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共织九十尺,问织几日?”,已知“日减功迟”的具体含义是每一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则此问题的答案为_.6. 我国古代,9是数字之

    16、极,代表尊贵之意,所以中国古代皇家建筑中包含许多与9相关的设计,例如,北京天坛圆丘的底面由扇环形的石板铺成(如图),最高一层是一块天心石,围绕它的第一圈有9块石板,从第二圈开始,每一圈比前一圈多9块,共有9圈,则前9圈的石板总数是_.7.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16这2016个数中能被3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17、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8. 将等差数列1,4,7,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根据这个排列规则,数阵中第20行从左至右的第3个数是_.9. 把数列依次按第一个括号一个数,按第二个括号两个数,按第三个括号三个数,按第四个括号一个数,循环分为(1),(3,5),(7,9,11),(13),(15,17),(19,21,23),(25),则第50个括号内各数之和为_.10. “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之为神奇数,具体数列为:1,1,2,3,5,8,即从该数列的第三项数字开始,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

    18、“斐波那契”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则(1)_;(2)若,则_.(用表示)等差数列参考答案一1. 2; 2. 49; 3. 4; 4. 1; 5. ; 6. 29; 7. 21; 8. 105; 9. 80; 10. ; 11. ; 12. 20; 13. 15. 无实根二12; 2. 15; 3. 2; 4. 3; 5. 24; 6. 40; 7. 22; 8. 33; 9. 4; 10. 8;11. ; 12. 24; 13. 13; 14. 0三1. 18; 2. 75; 3. 60; 4. ; 5. 2; 6. 49; 7. 55; 8. 44; 9. 152;10. 17; 11. 9

    19、9; 12. 四1. ; 2. 24; 3. 36; 4. 45; 5. 840; 6. 10; 7. ;五1. 6; 2. 5; 3. 8; 4. 5; 5. 6; 6. 7; 7. ; 8. (1)(2)(4); 9. ;10. 19; 11. 19; 12. 4032; 13. 47六1. 1; 2. 3; 3. 7; 4. ; 5. ; 6. 5; 7. ; 8. ; 9. 七1. ; 2. 0; 3. ; 4. ; 5. 0; 6. ;7. ; 8. ; 9. 八1. 13; 2. 20; 3. 10; 4. 3; 5. 12; 6. 113; 7. 85九1. 或; 2. 或; 3. 7; 4. 24;5. 15; 6. ; 7. 6十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12. ; 13. ; 14. 十一1. 5; 2. ; 3. 11; 4. 1009; 5. ; 6. (1) 定值;(2) 十二1. 195; 2. 9; 3. ; 4. ; 5. 30; 6. 405; 7. 672; 8. 577; 9. 392; 10. (1) 33;(2)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单元测试题(DOC 18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252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