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技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讲解(DOC 24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驾驶员技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讲解(DOC 2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驾驶员技师考试理论知识试题讲解DOC 24页 驾驶员 技师 考试 理论知识 试题 讲解 DOC 24
- 资源描述:
-
1、理论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更安全、(A迅速、方便)、舒适、经济和低公害。 A迅速、方便 B快捷、稳定 C灵活、机动 D稳定、可靠2、交通工程基础研究的内容是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等的交通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空间与时间 )关系。 A、空间与时间 B分布与变化 C空间与距离 D动态与静态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C驾驶员和行人 )、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A空间和交通流量 B教育和交通流量 C驾驶员和行人 D行驶和交通分布4、研究和掌握交通事故的规律、特点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对保障( )极为重要。 A 道路畅通 B通行能力 C交通安全 D 综合治理5、加强
2、城市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的目的是(保障交通安全与畅 )。 A 减小排放污染与噪声 B 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 C加强交通管理与指挥 D提高行车速度与流量6、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特点呈现出交通拥挤堵塞以及由此导致的(D交通事故增加)和环境污染加剧。 A 燃油消耗增加 B 交通管理困难 C 低速行驶增多 D交通事故增加7、驾驶员处理突显信息的灵敏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事衡量驾驶员( )的重要指标。 A、警觉性 B 正确性 C 判断力 D 注意力8、通常,驾驶员行车时分配于驾驶任务的注意量取决于( )需要的注意量。 A 车辆装载 B 道路环境 C 生理状态 D 疲劳程度9、驾驶员在驾
3、驶车辆过程中从接收信息(感知)到产生动作效果的过程称为( )。 A 注意 B 反应 C 感觉 D 知觉10、行人等待汽车驻车或车流中出现足以过街的空隙,再行过街,这种行人过街的特点属于(待机过街 )。 A 抢行过街 B 待机过街 C 违章穿越 D 强行穿越11、行人过街等候时间的长短注意取决于汽车交通量、道路宽度、行人心理等因素,所以穿过横道的等候时间容许限度以( 30s)为宜。 A 20s B 30s C 40s D 50s12、在交通系统中,行人是弱者,最易受到伤害,因此必须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教育 )。 A 限制 B 管理 C 分流 D 教育13、经试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与驾驶能力有直
4、接关系。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0.3%时,驾驶能力开始下降;大于1.5%时,驾驶能力下降(30% )。 A 10% B 15% C 20% D 30%14、驾驶员饮酒后,酒精被吸收并溶解于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进而影响(C 心肌功能 ),导致视觉、知觉和判断能力下降。 A 消化系统 B 排泄系统 C 心肌功能 D 中枢神经系统15、驾驶员酒后开车会影响汽车的安全驾驶,其造成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未喝酒驾驶的(D 30100倍 )。 A10 B 20 C 2050倍 D 30100倍16、凡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交通事故为(C 重大事故 )。 A 轻微事故 B 一般事故
5、 C 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17、凡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均为(特大事故 )。 A 轻微事故 B 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 特大事故18、一次交通事故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不足200元的事故属于(轻微事故 )。 A 轻微事故 B 一般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大事故19、交通事故现场处理过程中,应自觉维护现场秩序,动员(无关的车辆和人员 )离开现场,以免破坏现场状况和发生连锁事故。 A 肇事驾驶员 B 事故当事人 C 目击见证人 D 无关的车辆和人员20、发生道路交通事
6、故后,交通管理人员到达现场之前,事故现场的最初保护,应有(肇事驾驶员 )保护。 A 乘车人员 B 肇事驾驶员 C 目击证人 D 围观人员21、在抢救伤者或财产的过程中需要(移动 )现场时,应当标明准确位置。 A 指明 B 移动 C 记清 D 描述2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应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 )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A 行驶速度 B 行驶路线 C 空间位置 D 违章行为23、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 A 全部责任 B 主要责任 C 同等责任 D 次要
7、责任24、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现场 )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A 逃逸或者故意破坏现场 B 争辩 C 不服 D 据理力争25、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规定,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A 十年 B 十五年 C 二十年 D 二十五年26、刑法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下 B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C 七年以上 D 十五年27、造成交通事故情节特别恶劣者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
8、任 )。 A 民事责任 B 行政责任 C 刑事责任 D 事故责任28、发动机混合气过稀、过浓,燃料雾化不良或混入废气过多时,易造成(燃烧速度下降 ),致使未燃部分的燃料变成碳氢化合物排出。 A 燃烧速度下降 B 燃烧速度上升 C 燃烧温度下降 D 燃烧温度上升29、发动机排气碳烟是燃油在(高温缺氧 )情况下燃烧,致使燃烧中间产物C-C、C-H裂化聚合成碳粒不能充分燃烧而形成的。 A 低温缺氧 B 高温富氧 C 低温富氧 D 高温缺氧30、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燃料未完全燃烧时,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 )危害。 A 动力下降 B 燃料消耗大 C 空气污染 D 燃烧室积碳31、与发动机其他运转工况相比,维
9、持发动机中等负荷工况,废气中CO含量和HC排放浓度呈现为(CO含量最低,HC排放浓度也较低 )。 A CO含量最低,HC排放浓度较高 B CO含量最低,HC排放浓度也较低 C CO含量较高,HC排放浓度也较高 D 、CO含量较高,HC排放浓度较低32、发动机冷启动时,化油器供给汽缸的是浓混合气,由于此时燃烧的温度较低,致使NO、HC排放呈(NO减少,未燃的HC增多 )。 A NO增多,未燃的HC减少 B NO减少,未燃的HC增多 C 、NO增多,未燃的HC也增多 D、NO减少,未燃的HC也减少33、供给发动机经济混合气时,其氧气充足,燃烧效率最高,生成的( NO )也最多。 A CO B HC
10、 C、NO D、SO34、电子式排气再循环(EGR)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选择(NO )排放含量高的发动机运转速度范围,进行适宜排气再循环 控制,来有效的降低其排放污染的产生。 A CO B、HC C、NO D、SO35、发动机采用三元催化反应装置,能够有效促进(CO、HC的氧化反应,NO的还原反应 )过程,从而使CO、HC和NO三种有害成分都得到净化。 A、CO、HC的氧化反应,NO的还原反应 B、CO、HC的还原反应,NO的氧化反应 C、NO的氧化反应 D、CO、HC、NO的还原反应36、活性碳罐是利用活性碳粒能够吸附与清除HC并循环使用而其性能不变的特性来防止( 燃油蒸发)对大气污染的
11、一种净化控制装置。 A 机油蒸发 B 燃油蒸发 C 防冻液蒸发 D 一氧化碳蒸发37、国产四冲程发动机在海拔1000米以下,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应不大于(1200ppm ),适用于1995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重型在用车。 A 900ppm( ) B 1200ppm( )c、2000PPM( ) D、9000ppm( )38、国产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在海拔1000米以下,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应不大于( 900ppm ),适用于1995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轻型在用车。 A、900ppm( ) B、1200ppm C、 2000ppm( ) D、9000ppm( )39、汽车尾气CO含量达(ppm )之内,
12、人如果完全吸入,将使人产生不适感、乏力和慢性中毒。、ppm( ) B、30ppm( ) C、100ppm( ) D、1000ppm( )40、测量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时,发动机应由怠速加速到(中等转速 ),维持5s以上再降至怠速状态。 A、最高转速 B、中等转速 C、额定转速 D、最大扭矩转速41、对于具有多排气管的汽油发动机,检测怠速污染物时,应取(各个排气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 A、各个排气管测值的最大值 B、各个排气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C、各个排气管测值的最小值 D、任意一只排气管的测值42、测量汽油发动机怠速污染物,应保证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的深度不小于(300 ),并保证接口无漏气现象。
13、A、300 B、250 C、200 D、15043、不分光红外线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气体分析仪的的零位漂移及量程漂移要求为:每小时不超过满量程的(3% )。 A、3% B、4% C、5% D、6%44、不分光红外线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气体分析仪的重复性技术要求为对同一气样连续5次测量时,仪器指示值与平均值的最大偏差应不超过满量程的(2% )。 A、1% B、3% C、2% D、4%45、不分光红外线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气体分析仪检测工作结束后,将探头从排气管中取出,让它吸入新鲜空气工作( 5min ),待指针回到零位后关掉电源。 A、1min B、2 min C、3min D、5min46、发
14、动机怠速稳定运转时,经测试CO的排放量很低,但HC排放量却很高,则应适当的调整化油器怠速量孔螺钉、节气门开度或浮子室液面高度,使(混合气变浓 )。 A、混合气变稀 B、混合气变浓 C、空气供给量增加 D、空气供给量减少47、对于配备怠速CO电位计的电控喷射发动机,在怠速稳定运转时,测得CO排放超标,可通过逆时针调节怠速CO电位计调整螺钉,使(旁通进气量增多 ),即可降低CO的排放量。 A、旁通进气量增多 B、旁通进气量减少 C、主通道进气量增多 D、主通道进气量减少48、发动机怠速稳定运转时,经测试CO、HC的排放量均超标,则应调低化油器浮子室液面或更换直径较小的(怠速量孔 )。 A、怠速量孔
15、 B、主量孔 C、加速量孔 D、加浓量孔49、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规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值应不大于(4.5Rb )(波许单位),适用于1995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在用汽车。 A、6.0 Rb B、4.5Rb C、5.0Rb D、4.ORb51、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超过标准的主要原因是柴油机供油系统(配件不全 )及柴油质量不好。 A、质量欠佳 B、调整不当 C、配件不全 D、配置不当52检测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应保证取样管插入深度不小于( 300 ),否则排气管应加接管,并保证接口不漏气。 A、150 B、200 C、250 D、30053、检测柴油车自
16、由烟度排放时,将油门踏板与踏板开关一并迅速踏到底,至( 4 s )时迅速松开油门踏板开关,并由表头读数。 A、4 s B、6 s C、8s D、10s54、检测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发动机应由怠速工况将油门踏板迅速踏到底,维持4s后松开,维持怠速运转(11s ),在此期间内完成取样。 A、5s B、3s C、8s D、11s55、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检测时,选定的每一转速点应连续测定烟度三次,若三次测定值相差超过(0.3 Rb )(波许单位),则应重测。 A、0.1Rb B、0.2Rb c、0.3 Rb D、0.4Rb56、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规定,定型柴油机烟度限值为(不大于4.0Rb
17、 )(波许单位)。 A、不小于4.0Rb B、不大于4.0Rb C、不小于5.0 Rb D、不大于5.0Rb57、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定时,选定的每一转速点应连续测定烟度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60s )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A、10s B、20s C、40s D、60s58、在滤纸式(BOSCH)烟度计与取样弯管之间应装有旁通阀门,以便在不测定时将两者(隔开、并使抽气泵与大气相通 )A、接通、并使抽气泵与大气相通 B、接通、并使抽气泵与大气隔开C、隔开、并使抽气泵与大气相通 D、隔开、并使抽气泵与大气隔开59、滤纸式(BOSCH)烟度计、其活塞式抽气泵在1min内外界空气的渗入量
18、不应大于(15ml ) A、30ml B、25ml C、20ml D、15ml 60、滤纸式(BOSCH)烟度计的测量方法是:用吸气泵在一定时间内吸取一定量的废气,使他通过一张一定面积的纯白滤纸,废气中的碳粒便附着在滤纸上,然后用检测装置测出滤纸的(染黑度 ),再由指示装置指示烟度。A、成分 B、碳粒浓度 C、染黑度 D、电阻值61、国家标准规定,对于1985年1月1日起生产的载重量在815t的汽车,车外最大允许噪声级不大于( 89db(A) )。A、92db(A) B、89db(A) C、86db(A) D、82db(A)62、国家标准规定,汽车驾驶员耳旁噪声级应不大于(90db(A) )
19、A 、82db(A) B、86db(A) C、90db(A) D、92db(A)63、国家标准规定,客车内噪声级应小于(82db(A) )A 、82db(A) B、87db(A) C、90db(A) D、92db(A)64、检测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时,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 )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 A、“A”计权网络“快档” B、“A”计权网络“慢档” C、“C”计权网络“快档” D、“C”计权网络“慢档”65、采用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法测量噪声时,车辆应以(50KM/h )的车速稳定行驶到噪声监测区始端线,立即将油门踏板踩到底或节气门全开,直线加速行驶,当车辆后端到达终
20、端线时,立即停止加速。A、20KM/h B、30KM/h C、40KM/h D、50KM/h66、检测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时,车辆同侧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应不大于(2db(A) )A、1db(A) B、2db(A) C、3db(A) D、4db(A)67、匀速行驶车外噪声监测时,声级计用(A”计权网络“快档” ),读取车辆驶过时声级计表头的最大读数。 A、“A”计权网络“快档” B、“A”计权网络“慢档” C、“C”计权网络“快档” D、“C”计权网络“慢档”68、匀速行驶车外噪声监测时,若使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同样的测量应进行(4次 )次。A、1次 B、2次 C、4次 D、6次69、采用加速行驶车外
21、噪声测量法测量噪声时,车辆应以(50KM/h )的车速稳定行驶到噪声监测区始端线,保持加速踏板稳定,直线匀速行驶过测量区域进行检测。 A、20KM/h B、30km/h C、40KM/h D、50KM/h70、车内噪声监测时,要求车辆以常用档位,50KM/h以上不同车速(匀速行驶 ),分别进行测量。A、匀速行驶 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 D、滑行行驶71、车内噪声监测时,要求用声级计( A、“快”档测量A计权声计 )分别读取表指针最大读数的平均值。 A、“慢”档测量A计权声计 B、A、“快”档测量A计权声计 C、“慢”档测量C计权声计 D、“快”档测量C计权声计72、客车内噪声测点可选在车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