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历年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10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电大历年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1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历年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10页 电大 历年 中医 药学 概论 试题 答案 DOC 10
- 资源描述:
-
1、中医药学概论 试卷号:2623(开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肾的功能是 ( B ) A.主气 B.纳气 c.生气 D. 调气2. 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 B ) A心 B脾C肾D肝 3. 心开窍于( A ) A、舌 B、耳C、鼻D、口4. 夜盲多由( B ) A.肝阴虚损 B.肝血不足 C. 肝气逆乱 D. 肝阳上亢5. 耳为( D ) A.心窍 B. 肺窍 c.脾窍 D.肾窍6. 与气陷无关的症状是( A )。 A. 遗尿 B. 脱肛 C. 子宫下垂 D.腹部坠胀7. 咳声如犬吠者为 ( D )。 A. 百日咳 B. 燥咳 C. 湿咳 D. 白喉8. 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见于 (
2、 B )。 A. 郑声 B. 谵语 C. 独语 D. 狂言9. 消渴证患者的病室内可嗅到 ( D )。 A.臭味 B. 血腥味 C. 尿臊味 D. 烂苹果味10. 排泄物臭秽多属 ( A )。 A. 热证 B.寒证 C. 虚证 D. 表证11.不属于五味内容的是 ( B )。 A. 辛 B.凉 C.苦 D. 甘12. 毒性是指 ( C )。 A. 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 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 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13. 具有补虚作用的药味是 ( A )。 A.甘 B.酸 C. 辛 D. 苦14. 相恶指的是 ( B )。 A. 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 两
3、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 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 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15. 升降浮沉是指 ( D )。 A. 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 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 C. 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16. 汗法能 ( A )。 A. 改善或消除表证 B. 改善或消除里热证 C.改善或消除虚证D. 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17. 九味羌活汤主治 ( B ) A. 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 气虚外感18. 半夏泻心汤主治 ( C ) A. 少阳病 B. 少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 肝脾不和证19. 热毒病疾,治宜选用 ( C )
4、A. 龙胆泻肝汤 B.黄连解毒汤 C. 白头翁汤 D. 左金丸20. 当归四逆汤主治 ( D ) A. 脾胃气虚证 B. 脾胃虚寒证 C. 气血两虚证 D. 血虚寒厥证21、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 )A 水谷精微 B 津液 C元气 D 精22、称为全身根本的脏是( D ) A. 心 B.肝 C.脾 D.肾23、与骨对应的脏( D ) A. 心 B.肺 C.脾 D.肾24、人体经络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是( A )A. 经脉和络脉 B.络脉和经筋 C.经筋和皮部 D.皮部和脏腑25、临床上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色是( C ) A淡红舌B淡白舌C紫舌D绛舌26、面色黄的主病是 ( B ) A、主热
5、证、湿证B、主虚证、湿证C、主寒证、虚证D、主寒证、湿证27、主病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的脉象为( B )A、细脉B、弦脉C、促脉D、实脉28、下列症状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A ) A、潮热盗汗B、小便不通C、神昏谵语D、大便秘结29、下列属于花蕾入药的是( C ) A菊花B旋覆花C辛夷D红花30、反映药物的作用部位、范围的性质是( A )A.归经 B.四气 C.五味 D.升降沉浮31、具有收涩作用特点的药味是( C )A、咸 B、辛 C、酸 D、苦32、生姜能( B )A止痉 B止呕 C止血 D止带33、补法能( C ) A、改善或消除表证 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 D
6、、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34、麻黄汤主治( A )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气虚外感35、理中丸主治( B )A脾胃气虚证 B脾胃虚寒证 C肝胃不和证 D血虚寒厥证36、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 C )A、表里热证B、表热证C、里热实证D、里热证37、小柴胡汤主治( A ) A、少阳病 B、少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肝脾不和证38、精血同源指的脏是( C ) A. 心与肾 B. 脾与肾 C. 肝与肾 D. 肝与脾39、表现水火既济的脏腑是( A ) A. 心与肾 B. 肝与肾 C.心与肺 D. 心与肝40、津液的排泄障碍涉及的主要脏有( B ) A 肺脾肝 B 肺脾肾
7、C 脾肾心 D 心肾肝41、肝在血被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 A )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量 C.调畅气机 D. 直接生血42、假神提示 ( D ) A 正气已伤 B 正气大伤 C 脏腑功能已衰 D 阴阳即将离绝43、气血不足的面色是( C ) A 青色 B 赤色 C 白色 D 黑色44、阳明经头痛的部位在( B )A. 两侧太阳穴 B 前额连眉棱骨 C 后头部连项部 D 头颠顶部45、与气陷无关的是( A )A 遗尿 B 脱肛 C 子宫下垂 D 腹部坠胀46、声音高亢有力,连续不断多见于( C ) A. 寒证 B. 气虚证 C.实证 D. 阴证47、四气是指( A ) A 药物影响机体寒
8、热变化 B 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 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48、治疗少阳半表半里寒热往来,首选( B ) A 升麻 B 柴胡 C 薄荷 D 菊花49、不属于四气的内容是( C ) A. 寒 B 热 C 辛 D 凉50、具有回阳救逆功效的方剂是( B ) A 四逆散 B 四逆汤 C 当归四逆汤 D 理中丸51、桑菊饮主治( C ) A 风寒表实无汗 B 风寒夹湿 C 风温初起 D 气虚外感52、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是( A )A. 血虚 B 血瘀 C 血热 D 血寒5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的理论依据是(A)A. 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C相互消长 D互藏
9、互含54、肾在液为( D ) A泪 B涎 C汗 D唾55、“朝百脉” 的功能属于( D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56、脉型阔大,来盛去衰的脉象是( D )A 浮脉 B 促脉 C 数脉 D 洪脉57、表证寒热的特点是( B )A 寒热往来 B 恶寒发热 C 四肢厥冷 D 潮热58、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淡红舌的主病( B )A、气虚 B、 阴虚 C、血虚 D、阳虚59、下列不是淡红舌的主病的是( B ) 。A. 气虚 B 阴虚 C 血虚 D 阳虚60、里急后重多见于( D )A淋证 B癃闭 C消渴病 D痢疾61、阴虚火旺的舌色是( D )A舌淡红苔白 B舌红苔黄腻 C舌绛苔白腻 D舌红苔红
10、62、相须指的是( C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63、不具有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B )A防风 B荆芥 C白芷 D细辛64、白芷能( D )A止痉 B止呕 C止血 D止带65、三焦火毒证,治宜选用( B )A龙胆泻肝汤 B黄连解毒汤 C白头翁汤 D左金丸66、四君子汤主治( A ) A脾胃气虚证 B脾胃虚寒证 C肝胃不和证 D血虚寒厥证67、气血生化之源是( C ) A 心 B 肝 C 脾 D 肾68、大怒影响机体的( B ) A 呼吸功能 B 疏泄功能c 藏精功能 D 气化功能69、六淫中属于升散上冲特性的是(
11、A ) A 风署火 B 风寒燥C 风暑湿 D 风燥暑70、下列不属于正气的范围是( D ) A 肾中精气的抗邪能力 B 卫气的卫外作用c 元气的抗病作用 D 保健抗衰老作用71、下列见神识昏糊, 胡言乱语, 声高有力的是( B ) A 郑声 B 谵语C 独语 D 狂言72、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 B ) A 阴阳 B 表里C 寒热 D 虚实73、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 A ) A 疟疾 B 表证 C 阳明腑实证 D 少阳证74、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的脉象是( D ) A. 促脉 B 缓脉C 代脉 D 结脉75、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 其药性应当属( B ) A
12、辛 B 寒 C 温 D 热76、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应当属 ( B ) 。A凉 B寒 C温 D热77、相反指的是( A ) A 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 B 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 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 D 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78、归经是指( B ) A 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 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 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 药物作用的趋向性79、防风能 ( A ) A 止痉 B 止呕 C 止血 D 止带80、既能发汗解表, 又能平喘的药物是( C ) A 桂枝 B 羌活 C 麻黄 D 紫苏81、只针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B ) A 臣药 B 君
13、药C 佐药 D 使药82、清法能( B ) A改善或消除表证 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 C改善或消除虚证 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83、针对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者,首选 ( B ) A 银翘散 B 败毒散 C 桑菊饮 D 麻黄汤84、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的是( D ) A 黄芩 B 半夏C 人参 D 白芍85、热毒痢疾,治宜选用( C ) A 龙胆泻肝汤 B 黄连解毒汤 C 白头翁汤 D 左金丸86、下列不是失神表现的是( D ) 。A 精亏 B 气损 C 血耗 D 阴阳即将离绝87、与骨对应的脏是( D ) 。A 心 B 肺 C 脾 D 肾88、反应药物作用部位、范围的性能是( A ) 。A 归
14、经 B 四气 C 五味 D 升降浮沉89、声帝高亢有力,连续不断多见于( C ) 。A. 寒证 B 气虚证 C 实证 D 阴证90、“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的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A )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C相互消长 D互藏互含91、肝在血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 A )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量 C 调畅气机 D 直接生血92、下列不属于五体的是( D ) 。A 皮 B 筋 C 肉 D 爪94、花蕾入药的是( C ) 。A 菊花 B 旋复花 C 辛夷 D 红花95、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是 ( D ) 。A 天气 B 地气 C 清气 D 精气96、大柴胡汤主治( B ) 。A少阳病 B少
15、阳与阳明合病 C寒热互结之痞证 D肝脾不和证97、吴茱萸汤主治( C )。 A. 脾胃虚弱证 B. 脾胃虚寒证 C. 肝胃虚寒证 D. 血虚寒厥证二、名词解释1、阴阳偏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的阴液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病机。2、气:是指人体内存在的至精至微、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4、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5、闻诊:是通过听声音
16、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听声音是听辨病人在病变过程中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病体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排出物和病室的异常气味。6、精:精即精华、精微之意,是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7、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8、气机失调:是指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9、藏象:即脏,是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即征象、现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根据其位置形态和功能特点,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10、问诊:是临床上重要
17、的诊察方法, 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的各种自觉症状和病史, 搜集病情资料, 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11、阴阳消长平衡: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 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12、五行:五行,是五个对立的互根概念,彼此相生相克。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行即运动变化。五币,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13、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的一类病机。14、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8、。15、闻诊: 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16、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17、瘀血:是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停积于体内尚未消散的离经之血18、望诊: 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局部表现、 舌象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19、阴阳失调: 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 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 出现阴阳之间的偏盛、偏衰、 互损、 格拒或亡失等情况, 则统称为阴阳失调。20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和根本的关
19、系。 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 相互资助, 相互促进的关系。21因人制宜: 是根据人的年龄、 性别、 体质、 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 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22按诊: 是医生用手触、 摸、 推、 按病人的肌肤、 胸腹、 手足及其它病变部位, 从局部的冷热、 润燥、 软硬、 疼痛、 痞块及其它异常表现, 以了解病情病的一种诊察方法。23辨证论治: “辨证”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论治”, 又叫施治, 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 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24臣药: 有两种意义。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
20、用的药物; 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25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26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与此同时,古代还把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27方剂: 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28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29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0和解剂:凡采用和调的方法,以和解少阳寒热,协调脏腑功能的方剂,称为和解剂。31.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
21、种不同的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证作用的概括, 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之一。32、阴阳转化: 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即阴可以转换为阳,阳可以转换为阴。33、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34、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35、脉诊:亦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另症证的诊察方法。36、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