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试题库肿瘤总论(DOC 64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肿瘤学试题库肿瘤总论(DOC 6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学试题库肿瘤总论DOC 64页 肿瘤 试题库 总论 DOC 64
- 资源描述:
-
1、.选择题A1型题1. 肿瘤是指:D (1.1.1)A炎性增生形成的肿物 B修复过度形成的肿瘤包块 C代偿肥大所致 D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 不符合肿瘤性增生的是 B(1.2.1)A.增生的细胞具有异型性B.需致瘤因素的持续存在C.细胞代谢旺盛D.可不形成肿块E.相对无止境生长3. 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是 A(1.2.1)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B.血管增生C.纤维组织增生D.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E.炎症细胞浸润4. 有关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下列哪项不正确:C(1.2.1)A幼稚性 B与机体的不协调性C致瘤因素消除后停止增生 D相对无限制生长 5. 有关肿瘤增生与炎性增生: D(1
2、.1.1)A两者无差异 B二者对机体均有利 C两者只有量的差异 D二者具有质的区别 E. 二者对机体均不利6. 肿瘤的实质是指:C(1.1.1)A肿瘤的血管 B肿瘤的结构 C肿瘤细胞 D肿瘤的良恶性 7. 决定肿瘤特性的是:A(1.1.1)A肿瘤的实质 B肿瘤的血管 C肿瘤的间质 D肿瘤的结构 8. 鉴定恶性肿瘤的组织起源和组织类型主要依据是:B(1.2.1)A癌珠的形态 B肿瘤的实质形态 C肿瘤间质的类型 D肿瘤的生长方式 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9. 肿瘤的异型性是指:A(1.2.1)A肿瘤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 B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 C肿瘤之间大小的差异 D肿瘤之间的形态差异 E. 肿瘤生
3、长速度的差异 10. 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是:D(1.2.1)A生长方式 B实质与间质的比例 C生长速度 D异型性 E. 间质的类型11. 恶性肿瘤异型性主要表现在C(1.1.1)A.肿瘤细胞胞浆嗜碱性B.可见核分裂C.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D.肿瘤细胞分泌减少E.组织结构紊乱12. 良性肿瘤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C (1.1.1)A.细胞形态不一B.核分裂像增多C.组织结构紊乱D.细胞间变明显E.细胞分泌减少13. 不符合肿瘤形态特点的描述的是 A(2.2.1)A.体积巨大的肿瘤多为恶性B.可发生多原发癌C.可形成微小癌D.可发生重复癌E.多为单发14. 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主要是 C
4、(2.2.1)A. 细胞浆呈嗜碱性B. 细胞核大C. 细胞异型性明显 D. 核仁明显E. 可见核分裂像15. 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是 C(2.2.1)A.浸润性生长B.生长迅速C.出现转移D.异型性明显E.有出血坏死16. 良性肿瘤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E(2.2.1)A.异型性小B.生长缓慢C.不浸润周围组织D.出血坏死少见E.不转移17.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最主要决定于 D(2.2.1)A. 肿瘤的病程B. 肿瘤的大小C. 肿瘤组织的来源D. 肿瘤发生的部位E. 肿瘤出现继发性变化18. 不符合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的描述是 E(2.1.1)A. 可发生癌变B. 可引起内分泌紊乱C. 可发生出
5、血囊性变D. 可浸润周围组织E. 可发生转移19. 不符合肿瘤代谢特点的是 E(2.2.1)A.DNA、RNA合成代谢旺盛B.蛋白质合成代谢旺盛C.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D.可产生肿瘤蛋白E.肿瘤标志物仅见于肿瘤组织20. 大肠癌的肿瘤标志是 A(4.1.1)A.CEAB.AFPC.CA19-9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21. 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是 D(4.1.1)A.CEAB.AFPC.CA19-9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22. 骨肉瘤的肿瘤标志是 E(4.1.1)A.CEAB.AFPC.CA19-9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23. 肝细胞癌的肿瘤标志是 B(4.1.1)A.CEAB.
6、AFPC.CA19-9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24. 胰腺癌的肿瘤标志是 C(4.1.1)A.CEAB.AFPC. CA19-9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25. 中国城市居民死亡率居第一位的死因是:B(2.2.2)A意外事故 B肿瘤 C冠心病 D高血压病 E. 肺心病26. 符合肿瘤防治现状的描述是 C(7.1.1)A.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明显B.大多数中晚期癌的治疗效果满意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D.公民对癌的防治意识已大幅度提高E.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下降27. 符合癌的肉眼形态是A. 包膜完整B. 火山口状C. 分叶状D. 质地软E. 灰红色B28. 弥漫型胃癌肉眼形态
7、呈A.息肉状B.溃疡状C.弥漫浸润D.结节状E.囊状C29. 女性,26岁,右乳外上象限有一直径约2cm大小的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移动,不疼。此肿块最可能是A. 乳腺癌B. 乳腺增生症C. 乳腺纤维瘤D. 乳腺纤维腺瘤E. 乳腺炎症性肿块D30. 癌转移至淋巴结时,首先出现在A(2.2.1)A.边缘窦B.髓窦C.淋巴滤泡内D.副皮质区E.淋巴结门部31. 淋巴结转移性癌的确切诊断依据是E(2.2.1)A.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质地变硬C.淋巴结疼痛D.淋巴结内出现上皮细胞E.淋巴结内出现癌巢32. 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周围血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 E(2.2.1)A.已发生了血道
8、转移B.已发生了淋巴道转移C.已是恶性肿瘤晚期D.并发白血病E.有可能发生血道转移33.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鳞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 B(2.2.1)A.甲状腺B.胃C.肺D.乳腺E.肝34. 肿瘤血道转移的确切依据是 E(2.1.1)A.肿瘤细胞侵入静脉B.肿瘤细胞侵入动脉C.肿瘤细胞出现在血液中D.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E.在远隔器官形成与原发瘤同一组织学类型的肿瘤35. 胃内两个癌结节,支持胃内癌转移最可靠的依据是 D (2.2.2)A.两个癌结节不相连B.两个癌结节组织学类型不同C.血管、淋巴管内可见癌栓D.两个癌结节组织学类型相同E.两个癌结节均发生在粘膜层36. 不符合癌转移的特点
9、是 E(2.3.1)A.可发生淋巴道转移B.可发生血道转移C.可发生种植性转移D.可发生跳跃转移E.不发生逆行转移37. 不易发生癌转移的器官是 E(2.1.1)A. 脑B. 骨C. 肺D. 肝E. 心38.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是指 D(3.2.1)A. 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B. 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C. 恶性肿瘤引起的营养不良D. 恶性肿瘤引起的内分泌紊乱E. 恶性肿瘤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39. 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C(3.2.1)A. 继发大出血B. 继发感染C. 广泛转移D. 疼痛E. 营养不良40. 不符合副肿瘤综合征的描述是 E(3.2.1)A. 可发生于肝癌B. 可发生于肺癌C.
10、 可发生于胰腺癌D. 可发生于结肠癌E. 不发生于肉瘤41. 癌前病变不包括 B(2.2.1)A. 大肠腺瘤B. 甲状腺腺瘤C. 膀胱乳头状瘤D. 阴茎乳头状瘤E.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2. 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 B(2.2.1)A. 发生于粘膜、表皮和腺体B. 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底膜仍完整C. 可以治愈D. 上皮内出现异型性的细胞E. 胃粘膜内癌是一种原位癌43. 不符合非典型增生的描述是 C(2.2.1)A. 属癌前病变B. 增生的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深染、核分裂增多C. 轻度和中度非典型增生是不可逆转的D. 重度非典型增生需积极治疗E. 可发展为原位癌44. 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B(
11、2.2.1)A. 粘膜白斑B. 乳腺纤维腺瘤C.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D. 慢性萎缩性胃炎E. 乳腺纤维囊性病45. 符合原位癌的是 B(2.3.2)A. 早期子宫颈癌B. 乳腺导管内癌C. 大肠粘膜内癌D. 早期食管癌E. 胃粘膜内癌46. 癌前病变中,需要积极治疗的病变是 E(2.2.1)A. 纤维组织增生B. 上皮增生C. 轻度非典型增生D. 中度非典型增生E. 重度非典型增生47. 符合癌前病变的描述是 A(2.2.1)A. 一类较高癌变潜能的病变B. 一类已发生癌变的病变C. 一类必然癌变的病变D. 一类需积极手术治疗的病变E. 一类交界性病变48. 上皮非典型增生是指 D(2.2.1)
12、A. 上皮细胞单纯增生B. 上皮细胞层次增多C. 上皮细胞化生D. 增生的上皮细胞具有异型性E. 无癌变倾向49. 非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是 C(2.1.1)A. 骨肉瘤B. 血管肉瘤C. 精原细胞瘤D.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E. 平滑肌肉瘤50. 癌肉瘤是 A(2.1.1)A.既有癌又有肉瘤的肿瘤B.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C.色素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D.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E.鳞状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51. 黑色素瘤C(2.1.1)A.既有癌又有肉瘤的肿瘤B.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C.色素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D.恶性间叶性肿瘤E.恶性上皮性肿瘤52. 不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D(2.2.1)A. 黑色素瘤B
13、. 淋巴瘤C. 尤文瘤D. 多形性腺瘤E. 骨髓瘤53. 交界性肿瘤是指 B(2.1.1)A. 有两个胚层的组织构成的肿瘤B. 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C. 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 D. 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E. 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结构的肿瘤54. 腺鳞癌是指 E(2.1.1)A. 伴有鳞状上皮化生的腺癌B. 既有上皮成分,又有间质成分的肿瘤C. 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D. 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E. 肿瘤中既有鳞状细胞癌成分,又有腺癌成分55. 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B(2.1.1)A. 纤维瘤B. 神经母细胞瘤C. 骨瘤 D. 乳头状瘤E. 腺瘤56. 发生于儿童的恶性肿瘤是
14、A(2.1.1)A. 肾母细胞瘤B. 黑色素瘤C. 骨髓瘤D. 鳞状细胞癌E. 腺癌57. 鳞状细胞癌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2.2.1)A. 发生于鳞状上皮的覆盖部位B. 呈浸润性生长C. 癌细胞形成角化珠和细胞间桥D. 肿瘤呈灰白色、质硬E. 经淋巴道转移58. 胃幽门部一般不会出现 B(2.2.1)A. 腺癌B. 鳞状细胞癌C. 硬癌D. 胶样癌E. 髓样癌59. 不符合乳头状瘤特征是 E(2.2.2)A. 可发生于移行上皮B. 可发生于皮肤表面C. 可发生于胃肠道粘膜D. 呈外生性生长E. 极少发生恶变60. 有关移行细胞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2.3.2)A. 级预后最好B. 好发于膀
15、胱和肾盂等处C. 组织学上可有不同程度的移行上皮的特点D. 呈浸润性生长E. 可由乳头状瘤恶变而来61. 诊断腺癌的组织学依据是 D(2.2.1)A. 肿瘤细胞多形性明显B. 出现病理核分裂C. 侵犯血管D. 细胞异型性明显,呈腺样排列E. 核深染62. 不符合腺瘤(如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是 B(2.3.3)A. 具有分泌功能B. 形成导管和小叶结构C.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D. 膨胀性生长E. 形成腺样结构63. 不符合髓样癌特征的是 E (2.3.2)A.来源于腺上皮B.癌巢呈实体性,无腺腔形成C.癌细胞多D.可见淋巴细胞浸润E.纤维间质丰富64. 不符合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是 E(2.2.3)
16、A.是一种良性肿瘤B.好发于青年女性C.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 D.包膜完整E.由分化良好的纤维组织构成65. 不符合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描述是 E(2.2.1)A. 好发于面部B. 多见于老年人C. 可形成溃疡D. 与紫外线照射有关E. 易发生转移66. 不符合硬癌特征的是 E(2.2.1)A. 发生于腺上皮B. 癌细胞无腺腔形成C. 癌巢小而少,间质纤维组织多D. 可弥漫性浸润E. 分化较好67.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特点是 A(2.2.4)A. 由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发生B. 由腺上皮发生C. 由肌上皮发生D. 包膜完整E. 切除后不易复发68. 不符合毛细血管瘤特征的是E(2.2.4)A. 儿童
17、常见B. 多为先天性发生C. 多见于皮肤D. 成年后可停止发展,甚至可以自行消退E. 膨胀性生长69. 不符合横纹肌肉瘤特征的是 E(2.2.2)A. 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B. 肿瘤由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C. 切面呈鱼肉状D. 恶性度较高,主要发生血道转移E. 常发生于横纹肌的部位70. 不符合骨瘤特点的是 D(2.2.1)A. 良性肿瘤B. 好发于头面骨及颌骨C. 由成熟的骨质组成D. 骨母细胞异型性明显E. 可引起压迫症状71. 有关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的描述,错误的是 A(2.3.4)A.是一种良性肿瘤B.呈浸润性生长C.可复发 D.不转移E. 肿瘤无包膜72. 不符合平滑肌瘤特点
18、的是 B (2.2.2)A. 好发于子宫、胃肠道B. 肿瘤有包膜C. 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 D. 少见核分裂像E. 不转移73. 有关脂肪肉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2.2.2)A. 多由脂肪瘤恶变而来B. 好发于大腿、腹膜后等部位C. 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D. 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E. 常有假包膜74. 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依据中,最重要的是 C(2.2.2)A. 肿瘤细胞丰富B. 肿瘤粘液变性C. 核分裂像的多少 D. 细胞的多形性明显E. 肿瘤出血坏死75. 骨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D(2.2.2)A. 好发于青少年B. 血道转移C. 发生于长骨干骺端D. 恶性肿瘤细胞产生骨组织E. 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