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试题(DOC 6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论语阅读试题(DOC 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阅读试题DOC 6页 论语 阅读 试题 DOC
- 资源描述:
-
1、论语阅读训练系列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奚:音x,什么。(3)正名:即正名分
2、。(4)迂:迂腐。(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6)中:音zhng,得当。(7)苟:苟且,马马虎虎。(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认为孔子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是一种迂腐。B孔子认为用词不当,办起事来就难成功。C孔子认为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D孔子认为刑治是礼治的基础,是礼治的保证。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
3、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释】 (1)圃:音,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
4、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1分)(2)
5、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3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4分) 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23.(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韩愈原毁中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思想相通的一句。(1分)(2)请用一成语概括上述材料,并谈谈你的理解。(3分) 乙中庸思想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孔子说“过犹不及”,他不赞成偏激行为,就是让我们不讲原则,四面讨好。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中庸”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一)阅读下面论语四则,完成第14-17
6、题。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A. 君子义以为质 B.士不可以不弘毅 C.仁以为己任 D.何以文为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A.士不可不弘毅 (意志坚定) B.何以文为 (文采)C.驷不及舌 (四匹马拉的车) D.恭而安 (安详)16、用
7、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3分)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3分)17、据上文的相关内容,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3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4分)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
8、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哀公问:“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1)后人说“咬得菜羹香,寻出孔颜乐”,用一个成语概括“孔颜乐”的核心内涵(1分)(2)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大加赞赏呢?请结合上述语段回答。(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若圣
9、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从“教育”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2分)(2)你认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 甲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3(1)请写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2分)(2)结合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2分) 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10、君子。”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24就上述论述,请你谈谈你的理解。(3分)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从“教育”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什么区别?(2分)(2)你认同“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吗?请简要评析。(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6分) 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11、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3(1)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2分) 乙 24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上
12、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3分)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4(1)从上述文字中分别找出表达儒家“忠恕”思想的句子。(2分)忠: 恕: (2)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吟咏了许多论语中的名句,从中不难窥知论语之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