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DOC 33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DOC 33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DOC 33页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单元测试 全套 答案 DOC 33 下载 _七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与现代人相貌最接近的一种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2.“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下列对于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已学会用火 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能够直立行走 使用磨制石器A. B. C. D.4.下面
2、对北京人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耒耜耕地,饲养家畜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5.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A.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B.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C.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D.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6.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3、C.彩陶 D.青铜器7.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他是哪种远古人类?”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8.发现于云南省;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过着群居生活。这些内容所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人9.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居民A. B. C. D.10.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根本因素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4、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假如你要考察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A. B. C. D.12.下列对半坡原始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距今约六千年,生活于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B.他们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C.他们饲养的动物主要有猪、狗等D.他们经常去打猎、捕鱼,作为食物的补充13.我国原始人类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A.粟、白菜 B.白菜、芥菜 C.粟、水稻 D.小麦、大豆14.元谋人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5、D.辽河流域15.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与半坡居民生活相关的历史信息。下列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主要种植粟D.普遍使用磨制石器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B.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D.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禅让制”17.黄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的萌芽。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A.黄帝B.炎帝C.黄帝的下属官员D.炎帝的下属官员18.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会长期保存火种 会制造工具 种植水稻 制造彩陶A. B. C.
6、 D.19.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尧发明了文字20.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毛泽东也写“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此纪念。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秦始皇 D.大禹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4分,第23题16分,共60分)21.读图与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
7、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1)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上古时期的社会状况恶劣,面对这种困境,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6分)(2)指出下图中A、B分别代表的文化遗址。(2分)A ,B 。(3)结合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二 “(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1)根据材料一,你能列举出会“农作”的远古居民吗?他们在“农作”的基础上,还掌握了哪些技能?(6分) (2)材料二中的“轩辕
8、”指的是谁?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什么贡献?(6分)(3)教民耕种的神农的贡献主要有哪些?材料中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为什么?(7分)(4)对材料中所反映的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情况,你产生了怎样的看法或得到了什么启发?(5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推选后继人的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部落联盟的事务。材料二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
9、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材料三 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出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4分)(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与所学知识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6分)(3)通过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对照,你能得到什么认识?(6分)答案1.D 2.A 3.A 4.D 5.B 6.A 7.B 8.A 9.B 10.C 11.D
10、12.B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C 20.B21.(1)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同大自然进行艰苦斗争;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知道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2)A是半坡遗址,B是河姆渡遗址。(3)距今年代地理方位种植的农作物居住的房子A约六千年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22.(1)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们还会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建造房屋、烧制陶器、饲养家畜等。(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
11、3)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们通商交换等。“人文初祖”。原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远古居民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值得钦佩和尊敬;远古居民的生产活动,对中国远古时代的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23.(1)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2)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课本上介绍的这些部落首领具有高
12、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3)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考证。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诸侯国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 B.奴隶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2.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A.交纳贡品 B.交纳田租C.定期朝觐 D.服从命令4.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
13、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5.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盘庚迁殷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6.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7.下列国王的事迹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 )夏桀 商汤 商纣王 周武王A. B. C. D.8.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4、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10.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所使用的文字可能是()A.隶书 B.金文 C.甲骨文 D.楷书11.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历史遗迹,我们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12.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青铜盘 D.青铜面具13.公元前651年,
15、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会盟,这种现象表明( )A.周天子非常敬重齐桓公B.齐桓公有很大号召力C.齐桓公“尊王攘夷”政策得到拥护D.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被确认14.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5.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器普遍使用B.秦国由弱变强C.诸侯国频繁征战D.周王室日益强大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17.某导游在山东曲阜名为“杏坛”的景点旁介绍:“春秋年间,此人在这
16、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一名游客立刻想到了此人的政治主张(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以德治国,仁的学说”D.“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8.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19.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C.在战场上杀敌建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20.“商君死,秦法未败”,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变法()A.适应了国
17、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受大地主大商人支持C.适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D.适应了称霸斗争的需要二、非选择题(第21题31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9分,共60分)21.读图与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材料二 如图1(战国形势图)。材料三 如图2(都江堰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指的是哪一个,建立者是谁?(4分)(2)写出夏、商两朝的亡国暴君。(4分)(3)写出商朝和周朝的开国明君各是谁?(4分)(4)写出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至少三
18、个)(3分)(5)写出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并回答赵、魏、韩三国是由春秋时期哪个国家分裂形成的。(6分)(6)分析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5分)(7)材料三所示的都江堰修建于何时?位于哪一流域之上?是由谁负责修筑?(5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摘自史记周本纪(1)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我国历史哪一朝代?(4分)(2)当时的统治者采取这一制度的目的
19、是什么?(2分)(3)这一制度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影响?(4分)23.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及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三 史记记载,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的国君?(4分)(2)根据材料二,将变法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6分)(3)在“商鞅变法的成败论”中,你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