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DOC 11页).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11169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6.2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DOC 11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DOC 11页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试卷 答案 DOC 11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24. 图6是魏晋时期中原世家大族郡望分布图。据此可推知,当时A中原地区文化昌盛 B南方尚未得到开发C边疆缺乏有效管理 D政治中心发生转移25西汉孝廉察举本以德行取人,东汉末年则增设了“授试以职”之法,郡国对被举者先以吏职相试,试用期间表现出了行政才能,方可察举到中央去。这一变化反映了A郡国权力膨胀威胁中央 B官吏选拔更注重实际能力C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D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衰落26.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某一时期同类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凡国野之道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周礼地官遗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

    2、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语言杂乱),其事乱。”国语齐语“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商君书“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魏李悝语)汉书食货志A.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秦国商鞅颁布“重农抑商”的政策 D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商业经济的发展27.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

    3、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28.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D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29. 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B. 社会主义工业

    4、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30. 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1992年破除姓“社”姓“资”,1997年冲破姓“公”姓“私”。贯穿于这三次思想解放的主线是A市场经济 B拨乱反正 C依法治国 D改革开放31. 古代罗马的法学家发明了这样一条定则,即“奴隶不是人”,并把它载入法学阶梯之中。法学家盖乌斯和乌尔比安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奴隶即畜类,是“另一种家畜”。这主要反映出古代罗马法A保护私有制的本质特征 B缺乏“人人平等”的理念C仅保护奴隶主阶层特权 D公法和私法都有较快发展32.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

    5、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是“世界主义”的深刻体现。这里对“世界主义”含义最准确的理解是,美国A企图掌控全球生产 B要求充当世界宪兵C主导全球经济发展 D冷战战略面向全球33. 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抑制农村土地兼并 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4.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

    6、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35. 美国学者卡尔贝克尔说:历史便是我所知道的历史,同时他又说:历史事实会为自己说话。强调的是历史研究A.应该重视史料研究 B是主观认识的过程C.兼具相对性客观性 D应不断提出新观点二综合题(一)必考题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中西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材料一 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

    7、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古希腊烹饪是西方饮食文明之源。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主要见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以提供部分线索。 希腊文明是建立在葡萄酒和橄榄油基础上的。而主食种植并不多,使得副食占有重要地位。希腊用橄榄榨制橄榄油,不仅供本国人使用,而且外销其他国家。希腊也从国外引进许多新的水果、蔬菜和调味料等.进一步丰富了食物原料。其中,葡萄和橄榄的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希腊人用葡萄酿造出大量美酒。有了丰富的食材使希腊美食文化成为经久不衰沿袭至今的最具希望文明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西方古代饮食文

    8、化概论材料二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段拿来主义的历史:北方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小麦,系史前从西亚、中亚传入;葡萄、胡萝卜、芝麻、西瓜等蔬菜水果,则是西汉及以后循丝绸之路传来;今天的大众菜辣椒、番薯、土豆、番茄是美洲大陆的土产,而菜市场司空见惯的罗非鱼、红遍大江南北的小龙虾,则分别来自非洲和北美如果没有“拿来主义”,今天的川菜将只能用山茱萸调和辣味,早点将没有烧饼,餐桌上将没有馒头和土豆,许多“毕业族”一生中第一道亲手做的菜西红柿炒鸡蛋恐怕也得改改,这样的“传统”,显然并非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 -饮食文化的“拿来主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古代中国及希腊膳食的特点及

    9、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拿来主义”历史产生的原因。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传统,显然并非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这一观点。(13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指出“人类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彼此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吴于廑先生的这一观点中“

    10、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选取的史实准、逻辑清晰、思维全面。)(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4 、45 、46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 及兑换法币办法,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倪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

    11、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位。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 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摘编自中国货币银元、民国中央银行货币史法币(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

    12、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的影响。(7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爆发,进军途中,起义军一度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但是由于遭受强敌阻击,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以及邱国轩团叛变,各路起义军先后遭受严重挫折。9月19日,各路起义军汇集至浏阳县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论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现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革命暂时已经没有可能在城市取得胜利,应该到敌人统治薄弱、群众条件较好的农村去。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否定了“取浏阳直

    13、攻长沙”的主张,决定向湘赣边农村进军。 摘编自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秋收起义失败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做出转向农村战略的重大意义。(7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张之洞是第一个从他在长江中游的基地武昌把新口号应用到工业项目的主要政界人物。他深刻了解到建立工业的重要性。只要行得通,张之洞并不反对商人的合作。虽然他对商人的能力和爱国心的评价并不甚佳,但他很现实,认为商人的支持是必要的。不过,他不许商人负经营管理的责任”。19世纪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有人认为张之洞“不自觉地

    14、充当了历史进步的工具”。 摘自剑桥晚清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此时期张之洞对商人的态度及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之洞“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进步的工具”的观点。(7分)历史试题答案ABBAC ADABD DC40.(25分)(1)特点:同:食材丰富。(2分)异:古代中国粮食作物丰富,膳食结构中主、副食分明,以主食为主;古代希腊经济作物繁多,膳食结构中主副食界限不清。(4分)原因:中国农业发达,平原地区适合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粮食产量高;古代希腊自然环境不适合农耕,粮食产量低,不能自给;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6分)(2)原因:古代中国主要是对

    15、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发展,中西方交往加强;近代中国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传入中国。(4分)看法:主要围绕“拿来主义”进行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同意这一观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膳食结构是主、副食界线分明,主要以主食为主,属于不合理饮食结构,不利于强健体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变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中华饮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不固守传统,吸纳外来元素,兼容外来元素,彰显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又主动兼容并蓄的特征。(9分)41(12分)示例:(1)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可选用的史实:前资本主义时期农本经

    16、济的根本特点,使其居有闭塞性,亚欧大陆间依靠丝绸之路进行的横向联系不稳定、数量不大。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是工业革命的完成等史实。(2)横向发展对纵向发展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往往能促进纵向发展。可选用的史实:西方国家的商业扩张和殖民活动,促进了西欧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势力对封建农业体系的瓦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等。(3)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互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答出(1)、(2)方面中的任何一个,且无史实错误者,论述逻辑清晰得6分;答出(1)、(2)两个方面,且无史实错误者,论述逻辑清晰得10分;答

    17、出(1)、(2)、(3),且无史实错误者,论述逻辑清晰得12分。44题45题46题三题中任选一道作答。44(15分)(1)原因:抵御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防范日本经济侵略。(4分)措施: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建立专门机构负责。(4分)(2)影响:法币政策实施之初,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导致了法币的贬值和崩溃,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广大民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7分)45(15分)(1)原因:以城市为中心的战略部署;敌强我弱;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部分军队叛变。(8分)(2)意义: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创造性的提出了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7分)46(15分)(1)态度:认可政府与商人的合作,不完全信任商人;原因: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其个人对于商人仍有偏见。(8分)(3)张之洞创办的新军,后来成为发动武昌起义的主力;在张之洞创办的近代学校里,一些学生后来成为革命人才。但是,张之洞在主观意愿上并不赞成革命,相反他主张中体西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因此,张之洞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进步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DOC 11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111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