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14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08887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1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14页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期末 测试 DOC 14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七年级语文 上(R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澄澈(chng)呻吟(yn)怂恿(sng) 拈轻怕重(nin)B坍塌(dn) 干涸(h) 缥缈(mio) 哄堂大笑(hng)C鄙薄(b) 蓦然(m) 蹒跚(pn) 惊慌失措(cu)D褴褛(ln) 蜷伏(jun) 倏地(sh) 神采奕奕(y)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徘徊荫蔽恍然大悟疲惫不堪B沐浴 倜傥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C拆散 拼凑 油然而生 不求甚解D惟恐 抖擞 美不胜收 自做主张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3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4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是何

    3、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ABCD5请你依照下面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3分)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一本书像_6古诗文默写。(7分)(1)海日生残夜,_。(2)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_,非宁静无以致远。(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_,_”两句,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将成为重聚时的话题,增添重聚的欢乐。(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7名著阅读。(4分)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

    4、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1)上述文字出自_(作家)的小说_。(2分)(2)文中的“他”是_(人物),号称_。(2分)二、阅读探究(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8任选角度,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2分)9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5、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6、 D故人至/暮不来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3)方与之食(4)恐其自食其言也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13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童年河赵丽宏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

    7、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

    8、,怎么也赶不走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

    9、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14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15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

    10、就像风中的芦叶。16第段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7结合选文,请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4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再喊我一声小名好吗李良旭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上学,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同学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突然听到有人用嘶哑的声音在唤我的小名:“小狗子!”定睛一看是祖母拿着一把又大又笨的油纸伞,她正欣喜地向我招着手。看到她土里土气的衣裳,还有那把笨拙的油纸伞,看到她在那么多同学和家长的面前喊我的小名,我羞愧难当,转身冲进大雨中。之后只听到祖母在后面拼命地喊着我的小名,我头也没回。回到家,我淋了一身的雨,还在生祖母的气。过了很长时间,祖母才一身泥水一瘸一拐地回

    11、来了。她一进门,就急切地喊着我的小名,看到我回来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准到学校给我送伞,更不准在外面喊我的小名。”祖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我听她没有声音,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祖母脑后的发髻全散了,脸上还有几道血印后来,我离开了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以后又在外地安家。祖母在我的印象中,也渐渐模糊起来。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一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只见门口映出祖母的一张脸。祖母已是九十高龄的人了,我吓了一大跳,祖母怎么来了!祖母跌跌撞撞地走到我的床前。她一把按住我的肩膀,说:“快躺下,我来照顾你!”我哽咽道:“您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能让您来照顾我

    12、?”祖母含嗔道:“我身体硬朗着呢,我会照顾人,你忘了?你小时候还是我带大的,我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喝什么。”我发现,祖母每天在我床前忙忙碌碌,跟我说话,只喊我“你”,或者“哎”,却从没有喊过我的小名。我忽然想起,那年祖母在学校喊我小名的事,被我恼怒地斥责了,她一定还没有忘记。不知怎的,我心里竟迫切地希望祖母能喊我一声小名。看着祖母在床前,我突然说了声:“祖母,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祖母身体一颤,紧紧地盯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一样。我又说了声:“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祖母这回听清了,她努力地翕动了嘴唇,终于喊出了一声:“小狗子!”我脆脆地答应了一声。祖母一下伏在我的床前,轻轻抽泣起来。我轻

    13、轻拍打着她的后背,说:“这个小名真好听,您以后能天天喊我小狗子吗?”祖母抬起头,眼睛里滚动着泪花。那些天,祖母一声声小狗子喊着,我脆脆地答应着。病房里,有了一种明媚和喜悦。那晚的月亮很明亮。18本文记叙了哪两件事?(4分)19文中第段画线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20文中两次写到“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3分)21“那晚的月亮很明亮。”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三、作文(50分)22题目:请以这,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文体规范;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一、1.A点拨:B项“坍”应

    14、读tn;C项“蓦”应读m;D项“蜷”应读qun。2D点拨:自做主张自作主张。3A点拨:应将“努力改正”与“随时发现”调换位置。4A点拨:“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突出悠远自在;“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出寂寞和淡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桂花”有馨香,静夜空山显得空灵。5示例: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6(1)江春入旧年(2)博学而笃志(3)非淡泊无以明志(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1)吴承恩西游记(2)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二、(一)8.示例:这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月色比作秋霜,生动形

    15、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9.诗中通过写边塞的凄冷和戍边战士“闻笛”时“尽望乡”的举动,表达了诗人和战士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二)10.C11(1) 约定。(2)舍弃。(3)才。(4)害怕,担心。12(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走后朋友才到。(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13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乙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返程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等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等着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

    16、。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待老友,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三)14.叙述了七岁的雪弟随父亲乘船依依不舍离开老家的故事。15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离别时小伙伴们依依不舍的情形。16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乡下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表现了雪弟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之情。17以问句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意蕴悠长。这是雪弟的心声,表现了雪弟对老家、对亲婆、对玩伴的依恋不舍,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四)18.一是儿时祖母到学校给“我”

    17、送伞,因为喊“我”的小名而遭到“我”的斥责;二是“我”生病,祖母去医院照顾“我”,“我”让她再喊“我”的小名。19这段话属于过渡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情节更连贯。20一是表达了“我”对当年做法的忏悔,二是表达了“我”对亲情的渴望与尊重。21示例:这句话不仅收束全文,还以景衬情,烘托出亲情的温暖,传递出祖孙之间的感动之情。三、22.思路点拨:标题中的“这”字,既可指人又可代事,既可以是具体的景又可以是抽象的情;“我”表明作文要求使用第一人称;“感动”要求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抒写个人的切身感受。这个题目从选材来看,非常宽泛,是对“我”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景、情的回顾;从考查角度来看,贴近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思考感悟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写实感、抒真情,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情。除了选材和构思的创新外,学生还可以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比如书信体、日记体等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例文略。14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14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0888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