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22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608645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6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2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22页 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语文 期中考试 试卷 答案 DOC 22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精品试卷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时间:120分钟 分值:13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5分,第8题8分,共25分)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 烂漫(ln) 酝酿(ning)应和(yngh) 混为一谈(hn)B. 烘托(hng) 抖擞(su) 创伤(chung) 花团锦簇(c)C. 澄清(chng)拆散(chi) 贮蓄(zh) 煞有介事(sh)D. 棱镜(lng) 娇媚(mi) 憎恨(zng) 众目睽睽(k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 宛转 嘹亮 憔悴 决然不同B. 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C. 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D.

    2、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没有扎实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B. 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C. 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D. 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

    3、文诗集野草等。D. 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娘”“早晨”“前方”“提高”都是名词。B.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解说:这一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 “没有冻结的牛铃摇响乡村的歌谣。被雪覆盖的田园上,那麦苗和雪亲切地耳语。”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令爱这次获儿童全国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令爱”一词用在这里不合适。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

    4、茶的清香,_;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_,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才感到喝茶有兴趣才有兴趣去喝它你若读不出味道来读书的味道不浓烈A. B. C. D. 7.名著阅读。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

    5、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这段文字节选自 (填写书名)中的 (填写篇目名)。(2)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这个语段做个批注。(温馨提示:可以赏析语句,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总结语段内容)8.古诗文默写。(1)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2)_,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3)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4)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二、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5分

    6、)9.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参与,我校预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下面是七(3)班同学们深入调查的结论,请你从中概括中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许多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和知识基本上来自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原因一:_原因

    7、二:_(2)面对这样的原因,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做?_三、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1.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与人期行 期:_ 太丘舍去 去:_下车引之 引:_ 尊君在不 不:_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_14. 元方最后“入门不顾”,否失礼?15. 从远方表现来看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16. 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一块雪,_

    9、地面,用一枝短棒_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7. 在文中横线上填恰当的动词。18.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捕鸟的条件:捕鸟的结果 :19. 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20.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21. 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永不贬值的财富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

    10、,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

    11、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

    12、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22. 文章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什么?而实际上是指什么?23. 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第2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字数不少于20字)。24.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25. 结合

    13、文章第3段,说说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6.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四、写作(50分)27.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8.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请以“_,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与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5分,第8题8分,共25分)1.下列

    14、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 烂漫(ln) 酝酿(ning)应和(yngh) 混为一谈(hn)B. 烘托(hng) 抖擞(su) 创伤(chung) 花团锦簇(c)C. 澄清(chng)拆散(chi) 贮蓄(zh) 煞有介事(sh)D. 棱镜(lng) 娇媚(mi) 憎恨(zng) 众目睽睽(ku)【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错误。错误的应更正为:“棱”应读lng,“憎”应读z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

    15、 宛转 嘹亮 憔悴 决然不同B. 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C. 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D. 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正确,其他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决然不同截然不同;B:不求胜解不求甚解;D:翻来复去翻来覆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B. 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C. 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

    16、教育。D. 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病句如下:A项“有无”是两个方面,与后面内容不对应,可以去掉“有无”或在“青少年”后面加上“能否”;B项词语搭配不当,“听到”与“舞蹈”不能搭配;D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去掉“不”。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

    17、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D. 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18、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B项表述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是:A:金色花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D:散步作者是莫怀戚。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娘”“早晨”“前方”“提高”都是名词。B.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 “没有冻结的牛铃摇响乡村的歌谣。被雪覆盖的田园上,那麦苗和雪亲切地耳语。”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令爱这次获

    19、儿童全国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令爱”一词用在这里不合适。【答案】A【解析】【详解】A“提高”是动词。故选A。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清香,_;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_,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才感到喝茶有兴趣才有兴趣去喝它你若读不出味道来读书的味道不浓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语段主要谈“味道与兴趣的关系”。第一空根据“才有兴趣去看它”的句式确定为,所以排除AC;第二空根据“你品出了茶的清香”“你悟出了画的神韵

    20、”的句式以及“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诗兴趣的”这个否定句式,便可确定选,所以排除B;故选D。7.名著阅读。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这段文字节选

    21、自 (填写书名)中的 (填写篇目名)。(2)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这个语段做个批注。(温馨提示:可以赏析语句,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总结语段内容)【答案】(1)朝花夕拾 五猖会(2)作者的父亲深受封建教育思想的毒害,而且这种毒害还延续到了下一代,封建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作者对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满的。【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从“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和“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就可以判断出文段出自

    22、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2)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以及对名著进行批注的能力。批注,指阅读时对文章进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这个语段可以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进行批注。点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8.古诗文默写。(1)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2)_,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3)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4)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23、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答案】 (1). 夜发清溪向三峡 (2). 秋风萧瑟 (3). 不知何处吹芦管 (4). 枯藤老树昏鸦 (5). 乡书何处达 (6). 归雁洛阳边 (7). 学而不思则罔 (8).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萧瑟、枯藤、罔、殆。二、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5分)9.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引发了社会

    24、各界广泛的关注与参与,我校预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下面是七(3)班同学们深入调查的结论,请你从中概括中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许多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和知识基本上来自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原因一:_原因二:_(2)面对这样的原因,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

    25、做?_【答案】 (1). (1)原因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打字多采用拼音输入法。 (2). 原因二: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看书时间非常少。 (3). (2)多动笔书写作业,不要沉溺网络,上课认真做好笔记,规范书写汉字。【解析】(1)本题考查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材料,了解文中所说的中学生使用文字的情况,抓住关键词“电脑书写”“读书少”来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建议的能力。可以结合实际写出具体做法,如规范书写汉字,不要沉溺网络等。三、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

    26、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1.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 “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11. 拟人手法。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解析】10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杨花即柳絮,飘风的柳絮给人漂泊之感;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让人顿生离别之恨。整句诗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11题详解】这道题

    27、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明月,使明月人格化,借明月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表达了对朋友深深地思念与同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28、门不顾。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与人期行 期:_ 太丘舍去 去:_下车引之 引:_ 尊君在不 不:_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_14. 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15. 从远方的表现来看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16. 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2. (1). 约定 (2). 离开 (3). 拉,牵拉 (4). 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3. (1). 和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就走了。 (2). 朋友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进门连头都没有回。 14. 没有失礼,客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元方指责他,维

    29、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机智聪明,对粗俗的客人这样做,表现了他正直的性格。另外,对一个七岁的小孩,我们也不应该求全责备。答案二:失礼了,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况且客人也是长辈,而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十分尴尬。 15. 元方是一个机智聪明、正直勇敢、懂礼识节的孩子。 16. 在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在一点一滴二等小事中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因为诚信乃为人之本。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以礼待人。【解析】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

    30、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去:离开。引:拉,牵拉。【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引:拉,牵拉。顾:回头看。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4题详解】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

    31、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言之有理即可。【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概括出元方的主要性格特点即可。根据主要故事情节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机智聪明、正直勇敢、懂礼识节的孩子。【16题详解】启示类主要是阅读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

    32、我们要努力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一块雪,_地面,用一枝短棒_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7. 在文中横线上填恰当的动词。18.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捕鸟的条件:捕鸟的结果 :19. 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

    33、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20.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21. 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答案】17. 扫开; 露出;支起;撒;系;牵;拉; 18. 捕鸟的条件: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捕鸟的结果: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9. 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20. 是和春、夏、秋天的百草园相比较而言的。 21. 拍雪人、塑雪罗汉、雪地捕鸟。【解析】【17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动词的运用。作为鲁迅的名篇,而雪地捕鸟部分又是

    34、动词运用的经典范本,学生应该把这部分背下来。如果能够背诵,本题就比较简单。当然,如果没有背诵,就只能根据上下文语境去推断。捕鸟前,先需要扫开一块雪地,让地面露出来;再用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短棒上要系上一条长绳,人在远处牵着长绳;等到鸟雀走到竹筛底下来啄食时,再将绳子一拉。【1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从“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可以提炼出捕鸟的条件:雪不能太薄;要积雪盖地面一两天,鸟雀们无处觅食的时候。从“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可以概括出捕鸟的结果: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

    35、张飞鸟”。可以用原文回答。【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动词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先要判断写作的对象,再分析所写内容,最后分析表达的情感。文中加点的一系列动词,写作的对象是雪地捕鸟;内容上。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孩子们在雪地上捕鸟的具体过程;表达的情感是: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的快乐,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0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材料节选的是冬天雪地捕鸟的部分,而课文前边分别写了春夏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夏秋季节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也就是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写百草园部分是按季节顺序分别写了春夏秋冬的百草园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其他季节相比较,冬天的百草园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36、相对要少一些,要单调一些。【21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从“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可以概括出两件趣事:拍雪人、塑雪罗汉;从“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可以概括出第三件趣事:雪地捕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永不贬值的财富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

    37、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怎么,

    38、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9、。22. 文章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什么?而实际上是指什么?23. 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第2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字数不少于20字)。24.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25. 结合文章第3段,说说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6.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答案】22. 表面上是指婆婆给“两元钱”或一元钱;实际上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

    40、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3. 示例:花白的头发上搭着一条破烂的头巾,脸上的皱纹如同松树皮一般,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24. (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定的表现。(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谊,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25. 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的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26.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才是永恒的财富,它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它是人世间最珍贵的

    41、东西,是任何物质都不能比拟的。【解析】【22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文章题目的含义。理解题目含义,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入手。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通读文本我们可以知道,题目“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含义指瞎婆婆给“我”的那“两元钱”;从最后一段“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可以明确,题目的深层含义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23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补写人物外貌。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外貌。补写的内容,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结合相关环境,扣住文章

    42、主题。从“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可以找到瞎婆婆的一些细节特征:帮她辨路的竹竿,枯柴似的手,灰蓝布的土布兜。根据这些细节,再加以合理的想象,即可完成瞎婆婆外貌的补写。【24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1)“颤颤抖抖”的对象是瞎婆婆,她正在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给“我”掏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因此,“颤颤抖抖”既表明瞎婆婆动作的缓慢,又可以看出她对这一元钱的珍惜和重视,表现了瞎婆婆对“我”的关心。(2)“颤抖”的对象是“我”。“我”从瞎婆婆手里接过的是“两元钱”,但这“两元钱”却像山一样沉重

    43、,因为它是瞎婆婆辛苦积攒下来的,它来之不易。因此,“颤抖”一词表现了“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谊。【25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段“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我们可以得知:瞎婆婆是被奸诈的商贩给欺骗了,瞎婆婆“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才凑够了10斤地瓜皮子”,明明说好的2毛钱1斤,10斤地瓜皮子给瞎婆婆两元钱,但商贩却只给了瞎婆婆一元钱。这就是“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的事情。【26题详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回答时一定要联系文本,感点要明确,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当。同时还要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22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608645.html
    2023DOC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