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测试卷(DOC 18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测试卷(DOC 18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单元测试卷DOC 18页 浙科版 生物 必修 第三 细胞 代谢 单元测试 DOC 18
- 资源描述:
-
1、浙科版生物必修一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25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过程中,能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的是()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C.肠道中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解析:要使ADP增加,就要使ATP减少,即应消耗能量。在该题的四个选项中,A、B、C三项的生理过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而D选项中分泌胰岛素需要消耗能量。答案:D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
2、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催化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分子的结构,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答案:C3.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X代表的物质是ADP、Pi,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B.B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C.A过程产生的O2用于C过程的第二阶段D.通过B过程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
3、的化学能解析:由示意图知,A代表光反应,B代表碳反应,C为需氧呼吸。答案:D4.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在缺氧的情况下,厌氧呼吸会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过程,产生丙酮酸,也会发生脱氢反应,进一步产生乳酸。答案:C5.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
4、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解析:分析图解可以看出,图示葡萄糖的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即属于易化扩散方式,被运输物质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答案:D6.右图中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右图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A.水培的洋葱叶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D.秋冬的银杏落叶解析:由上而下的四条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图中缺少了叶绿素,最可能是秋冬的银杏落叶。答案:D7.下表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蔗糖溶液(gm
5、L-1)细胞变化0.30刚发生质壁分离0.25无明显变化0.20有胀大趋势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测定细胞液浓度C.验证细胞质具有选择透性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解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有多方面的用途,如本题中,已知外界溶液浓度,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三种溶液中的质壁分离情况可以推测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应在刚发生质壁分离和未发生质壁分离的两组外界溶液浓度之间。答案:B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分子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脱氧核糖及三个磷酸基团组成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D.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
6、向是基质类囊体膜解析:组成ATP的是核糖,非脱氧核糖;线粒体内大量生成ATP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ATP,所以ATP的合成速率增加;叶绿体内ATP在类囊体膜中合成,用于碳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即运输方向是类囊体膜基质。答案:C9.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测得的数据见下表。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植物器官光的颜色温度O2增加量甲叶红22 120 mL甲叶绿22 15 mL甲根红22 0 mL乙叶红22 80 mL乙叶绿22 10 mLA.植物种类B.光的颜色C.温度D.植物器官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除根以外,
7、其余各组实验均有O2的产生,说明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为植物器官。答案:D10.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答案:C11.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8、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NADH,过程消耗NADH解析: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和、和;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全过程,即和或和;动物细胞中过程(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比过程(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厌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的NADH,在第二阶段(或)消耗。答案:B12.暴雨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农田中的庄稼也会因长时间淹水而大量死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产热量不足导致酶活性下降B.产物乙醇使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C.无机盐吸
9、收等生命活动受到影响D.产物乳酸积累,导致乳酸中毒解析:“长时间淹水”暗示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植物厌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乙醇使蛋白质变性,而导致细胞死亡。答案:B13.下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均具有选择透性B.光反应的产物有O2、NADPH、ATP等C.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中完成解析:上进行光反应,此过程需要光,也需要多种酶参与。答案:C14.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分子和丙酮酸B.过程可以产生NAD
10、PH,过程需要消耗NADPH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解析:通过题图可知为需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一、二阶段,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所以X为三碳分子,Y为丙酮酸。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而不是线粒体基质中,所以C项错。答案:C15.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种子的细胞呼吸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
11、浑浊,是种子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的缘故解析: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因为本实验是通过检验B中的种子能否产生CO2为观察指标的。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温度和氧气浓度等,光照不会对细胞呼吸产生影响。如果C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经过细胞呼吸产生了CO2。无论是否有光照,种子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16.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某小组以某植物非绿色器官为材料,研究其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氧气浓度)与呼吸熵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需氧呼吸越强,厌氧
12、呼吸越弱B.B点需氧呼吸强度比A点时大C.为延长该器官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解析:厌氧呼吸时,没有O2的吸收,只有CO2的释放,此时RQ值为无穷大,放出的CO2并不多,A项错误;C点时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对该器官的保存不利,保存时应调到B点,C项错误;呼吸强度与RQ是两个概念,RQ虽然不变,但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会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答案:B17.下图为光强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A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C.在B点时,真正光合速率为7 mg
13、/(m2h)D.在A点时,真正光合速率为0解析:A点时表观光合速率为0,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答案:D18.甲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乙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图中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从乙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C.从甲图中可以知道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D.从乙图中可以知道酶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是B解析: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彻底失活,且这种失活是不可逆转的。从甲图可以看出,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在5和6之间,人的淀粉酶的最适pH在7左右。在乙图中酶活性温度范围
14、最窄的是酶B。酶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不完整,因此从乙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答案:B19.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植物在B点时的干重均小于A点时的干重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C.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三碳分子含量均大大减少D.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解析:甲图是盛夏晴天,中午DE段下降是因为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气孔关闭,光合强度下降。而在春天没有此现象
15、,其他各点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一天中,下午到达光补偿点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上午到达光补偿点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甲图中DE段下降是由于CO2供应不足,乙图则是光照不足,因此甲图中三碳分子减少,乙图则是增加。同理,甲图E点由于CO2供应不足,光照并未减弱,ATP含量增加,G点光照减弱,ATP含量减少。答案:C20.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 、15 、25 和35 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光强小于1时,温度是细胞呼吸的限制因素,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