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概况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云南历史概况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历史 概况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第一章 云南历史概述云南历史概述云南云南历史与民族文化历史与民族文化基本内容o 一、掌握先秦元谋猿人;熟悉元谋大墩子遗址、沧源岩画、“梁州”、西南夷“等历史线索;熟悉庄蹻入滇的历史典故。o 二、掌握秦开五尺道、汉习楼船、赐滇王金印;熟悉益州郡、永昌郡、青铜文化、南方丝绸之路等历史线索;了解诸葛亮平定南中、爨氏据滇的历史典故。o 三、隋唐宋时期o 掌握唐标铁柱、六诏统一、南诏历史、大理国盛衰等历史线索。o 四、元明清时期o 掌握元跨革囊、明朝统治、吴三桂入滇等历史线索o 五、近现代历史时期o 了解马嘉理事件、片马事件、班洪事件等历史线索;掌握云南陆军讲武堂、红军过云南、滇军抗日、滇西抗战、
2、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昆明和平起义及云南解放的简要情况。云南发现的古猿化石o 云南古猿化石现有发现地:开远、禄丰、元谋、保山。o 开远古猿化石 1200万年左右o 禄丰古猿化石 800万年左右o 远谋古猿化石 450万年左右o 保山羊邑煤矿 400800万年开远腊玛古猿n元谋蝴蝶梁子古猿旧石器文化o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化石的发现,云南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o 丽江人:距今15万年。o 西畴人:距今1020万年。o 呈贡(龙潭山)o 昆明(大板桥鸡街子山)o 保山(蒲缥塘子沟)元谋猿人遗址元谋猿人遗址o 该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蚌村西北小丘上。1965年5月1日在该地褐色
3、粘土层中发现了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为男性猿人左、右上内侧门齿,后来又在该土层中发掘到7件打制石器,28种动物化石和木炭屑等,动物化石有云南马、鹿、牛、剑齿象、小鼠和啮齿类动物,经古地磁法测定,元谋猿人生活的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晚期,比“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均早,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元谋猿人遗址o 位于元谋县城中心的元谋猿人陈列馆,是1989年9月建成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采用宫廷式仿古建筑形式营造,庄严古朴。陈列有元谋县境内出土的约4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颌骨、单枚齿列牙齿化石,三趾马、古乳齿象、剑齿虎头骨等5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珍贵的元谋猿人化石,元谋人制造和使用的骨器、石器,以
4、及同年代的云南马、剑齿象、剑齿虎等4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元谋猿人遗址o 30万年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标本;约1万年前的细石器文化遗物和以鬣狗为代表的十余种哺乳动物化石。o 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及反映狩猎、采集、农作、制陶、房居、葬俗等“智人”生活的遗物遗迹。o 陈列采用独特、新颖的艺术手段集中反映了古猿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元谋猿人遗址保护标志 元谋大墩子遗址o 长江上游地区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发现的房屋,平面大多呈长方形,为地面建筑,房基内 设有灶坑,在遗址的周围还发现一条环绕着村落的壕沟,沟道上宽下窄呈半圆状,口宽150210 厘米,底宽2490
5、厘米,深130160厘米,应是一种防卫设施。元谋大墩子遗址o 云南制陶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已被云南各地的先民普遍掌握,陶器不但实用于生活,而且美化着生活,陶器上已有抽象的几何纹样和具象的动植物纹样。元谋大墩子遗址中发掘的史前艺术品鸡形陶壶,是这个时期著名的代表性文物。西畴人化石(距今10 20万年)o“西畴人”化石产地位于西畴县西洒镇东郊芨芨山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仙人洞属石灰岩岩溶洞穴。19721973年,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云南省博物馆先后两次清理发掘五枚人类化石,同时出土32种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绝灭种有六种。经鉴定,人牙化石属晚期智人牙齿,定名为“西
6、畴人”。丽江人化石(距今15万年)丽江人头骨化石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考古界,把云南新石器文化分为8个地区8种文化类型:o 滇池地区石寨山类型;o 滇东北地区昭通闸心场类型;o 滇东南地区麻栗坡小河洞类型;o 滇南、西双版纳地区景洪曼蚌囡类型;o 金沙江中游地区元谋大墩子类型;o 洱海地区大理马龙类型;o 澜沧江中游地区云县忙怀类型;o 滇西北地区维西戈登类型。宾川白羊村文化o从发掘的文化遗址看,可以确定的年代最早的云南新石器文化是洱海地区的宾川白羊村文化,经测定,为公元前1820年+85年,即距今4000年左右。o一些边疆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则晚至距今不足3000年,“这之后,边疆的新石器文化尚未
7、结束”。o宾川白羊村遗址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城北1.5公里的金牛镇白羊村西400米的桑园河东岸的墩形遗址,高出河面6米,现保存面积3000多平方米。1973197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对白羊村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揭露面积29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4.35米,分8层,2至5层属晚期,6至8层属早期。在发掘区内发现了房屋建筑遗迹11座、火塘14个、窖穴48个、墓葬34座,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牙器和碳化谷、粮食粉末等遗迹、遗物。白羊村遗址o宾川县白羊村遗址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2050105年(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165105年)。o白羊村遗址的先民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饲养家畜的社会
8、经济,过着定居生活,建造了原始的房屋,且形成了较小的村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由盛而衰,父系氏族社会已经萌芽的变革阶段。o白羊村遗址为长江上游云南境内新石器时代保存较为丰富,为数不多的重要遗址之一;遗址上出土的遗迹、遗物丰富,文化特征显著,具有明确的区域代表性;遗址上发现的墓葬葬式特殊,如无头葬、断肢葬,对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的葬俗和古代居民的文明进程具有很高价值;遗址中出土大量碳化稻谷,对云南稻作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林超民先生认为它是洱海人的文化遗存。o1998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源岩画是我国古
9、代岩画的较高水平 o 绘在或刻在岩穴、石崖壁面及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浅浮雕总称为岩画。沧源岩画分布在我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沧源县境内。沧源岩画的年代,据推测为从汉代到明代时期。岩画多绘在距地面2一l0米的平滑岩壁上,色彩多为红色,以人物和动物形象为主,也有村落、建筑、树木、神怪等。内容有狩猎图、放牧图、村落图、战争图、舞蹈图、杂技图等。沧源岩画o沧源岩画多不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细部特征,全部涂色,类似剪影。人物、动物的头部都为圆点状,不画五官,画人主要是通过四肢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动态,画动物主要通过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来表现其形象。画人物、动物时,往往为了表现其特征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有意将某一部位
10、夸大得很显眼。人物、动物的四肢均画成直线,人体呈倒三角状。人物多为正面,侧身像甚少,动物图形则多为侧身。沧源岩画画幅较小,排列密集。画面多呈散乱状,无一定的结构布局。图幅之间缺乏联系和间隔,有些画幅有重叠的现象。有些画幅中人物、动物的动态表现得很成功,并且情节性特征也较突出。o沧源岩画绘制技法简单、原始、粗率,造型稚拙、古朴、单纯。人物、动物的动态自然、生动,表现了我国古代岩画艺术的较高水平。沧源岩画o 沧源岩画是我国目前沧源岩画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画之一,发现最古老的岩画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闻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闻名海内外。沧源县是中国名海内外。沧源县是中国佤族人口最多,成立最早佤
11、族人口最多,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县。佤族有一的民族自治县。佤族有一句名言句名言: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说话就会唱歌。民族舞蹈、服饰、雕刻、民族工艺品。民族舞蹈、服饰、雕刻、民族工艺品。西南夷o 秦汉时期对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和甘肃南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诸族经济发展不平衡,夜郎、靡莫、滇、邛都等部族定居,主要从事农耕;昆明从事游牧;其余各族或农或牧。与巴蜀有商业来往。两汉于其地置8郡进行管辖。o 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据,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zhu)结(j),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
12、东,北至楪榆,名为嵩、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西南夷o自嵩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自笮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娏(mng)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衽(rn),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嵩、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有莋都国,东北有冉娏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娏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太平御览卷七九四引汉应劭风俗通义四夷:“氐言抵冒贪饕(to),至死好利。乐在山溪,本西南夷之别种,号曰白马。孝武帝遣中郎将郭昌等
13、引兵征之,降服,以为武都郡。”庄蹻入滇o 古滇国系楚顷襄王派大将庄蹻入滇,收服当地民族部落,开疆扩土,在晋宁建都王国,成为史书有载的第一位滇王,古滇国历经十代189年。晋宁是滇文化的发祥地由此而出。o据司马迁史记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派司马错灭蜀,威胁着楚国的西南境。公元前285年,秦蜀守张若攻取笮(今四川雅安一带)。公元前280年又攻取了楚的黔中地区(今湖南常德一带)。楚国为稳定西南后方,便派大将庄蹻率领大军沿长江而上,攻取巴、牂牁、夜郎,从今曲靖地区进入滇池(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庄蹻接受楚王命令收复楚巫、黔中郡后,正当庄蹻准备班师回朝之际,公元前277
14、年,秦派蜀守攻取黔中郡,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由于归楚之路被秦国所阻,切断了他回路,无法回归楚国,故深入先滇之地,以兵威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蹻王滇”。到了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庄蹻入滇是滇池地区较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促使滇池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政治上、经济上为秦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秦朝在“西南夷”地区开道置吏 o史记西南夷列传说:“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秦时尝为郡县于邛、笮。”秦时经营“西南夷
15、”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通道,二是设郡置吏。o所谓“通道”,就是修筑“五尺道”。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间,在四川南部修筑了僰青衣道。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常頞继续修整道路。常頞把道路由川滇交界的僰道向南延伸,经滇东北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其道险扼,故道才五尺。”具体走向,记载:由僰道南下,过石门(今盐津豆沙关),经朱提(今昭通),达味县(今曲靖)。o据西汉司马相如说,秦在邛笮地区还正式设置过郡县,这些郡县的名称没有在古文献中留下记载,但司马相如亲自处理过这一带的民族事务。秦开五尺道在云南省境内,修筑于在云南省境内,修筑于秦朝,在几千年的时间秦朝,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它是由黔入滇的重要里它是由黔入滇的重要通道。
16、云南省级文物保通道。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单位。五尺道两汉王朝开拓和经营“西南夷”地区o1、设立郡县,开通道路o开拓“西南夷”的过程:第一阶段:公元前135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见到蜀郡所产的“枸酱”,了解到从巴蜀地区经过夜郎的牂牁江有一条商道可通南越。唐蒙便向汉武帝建议:招降夜郎,利用夜郎之兵由水道出奇兵制服南越。汉武帝接受了他建议,命唐蒙带兵到了夜郎,赠其统治者以大量财物,夜郎及其周围部落均表示愿意归附。西汉王朝随在今四川南部和滇东北地区建立了犍为郡,并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整了从宜宾通往牂牁江的“南夷道”。o第二阶段:公元前122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22年
17、,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在大夏时见到蜀布、邛竹杖,这些蜀布、邛竹杖是蜀郡商人从今四川经云南运往身毒而转卖到大夏的。张骞向汉武帝建议:要通大夏,由西北去危险多,常受匈奴的阻碍,而从蜀郡往身毒转北,则路很直,又不受匈奴的威胁。汉武帝便派遣使臣王然于、柏始昌、吕越等人到云南寻找通往身度的道路。派出的使臣曾到了滇池地区,受到了滇人的首领尝羌友好地接待,但往滇西时却受到了昆明人、巂人的阻挠未得结果而返回。汉代在“西南夷”地区置郡县(犍为、益州、牂牁、越巂、永昌等五个郡)o1.公元前112年,汉兵破南越后折兵北上降服了夜郎及其周围各部落,在其地设立了牂牁郡,并封夜郎统治者为王。该郡下辖17个县,郡治在且兰范
18、围在今贵州西部,云南东南部。o2.在西边征服了邛笮等部落,设立了越巂郡,共辖15县,郡治在今西昌,范围包括今四川西昌地区、凉山州,云南楚雄西北部、丽江地区。o3.公元前109年,汉发巴蜀兵击灭了滇池东北方面的劳浸、靡莫等部落,滇王才不得不降汉。设立了益州郡,又封其统治者为“滇王”。益州郡共辖24个县,郡治在滇池县(今晋宁),范围包括今宣威以西南的曲靖地区、滇中、玉溪、红河、保山的一部分,最西达不韦县(今保山市),最南达来唯县(今越南莱州黑水河一带)。o4.东汉的郡县设置,除了继续维持犍为、牂牁、越巂、益州四郡外,又把犍为郡中朱提(今昭通)和汉阳(今贵州威宁)划出来,设立了犍为属国。o5.公元5
19、1年,东汉把西部六县划出来成立了“益州西部属国”。公元69年,设哀牢(今腾冲、龙陵一带)及博南(今永平、临沧、思茅、西双版纳)两县,再加上“益州西部属国”所领六县合并起来,新设立了永昌郡。汉习楼船o 西汉武帝时期,为“指求蜀身毒国道”,对滇池、洱海两大区域进行了长期的军事征服。元封六年,汉武帝在洱海区域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等县,隶属于益州郡,这是大理地区设置郡县的开端。昆明大观楼长联将汉武帝为征服洱海周围善于水上作战的“昆明人”,在长安按照洱海的形状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历史概括为“汉习楼船”。滇王金印滇王金印o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益
20、州郡,封滇王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滇王之印用纯金铸成,金印重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曲,背有鳞纹。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对云南实行羁縻统治。o 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从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中发掘出这一“滇王之印”。这是云南隶属中央最早的物证。滇王金印的印章形制,根据汉旧仪当属列侯的规格,但却是王印,这表明滇王国同西汉中央王朝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内臣。腾冲青铜南方丝绸之路o 秦开秦开“五尺道五尺道”,汉修,汉修“南夷道南夷道”,都以僰道县为起,都以僰道县为起点,向南延伸,经滇东北直达滇中地区,而朱提成为点,向南延伸,
21、经滇东北直达滇中地区,而朱提成为该道路上的枢纽和重要据点,古代蜀身毒道,即今定该道路上的枢纽和重要据点,古代蜀身毒道,即今定名为名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的重要部分。o1.古道溯源古道溯源博南古道全长约4000公里,穿越永平博南山的这一段是迄今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六尺多宽的路面,全以大石砌就。有如一条抖擞开鳞鳞筋骨的巨蟒,盘贯于全山。“九曲十八盘”的起伏跌宕,悲怆而不失大气,令人叹为观止。博南古道是我国最早的“丝绸商道”,比北方丝绸之路还早200多年,素有“南方丝绸之路”的盛誉。南方丝绸之路o2.西南丝绸之路又称“蜀身毒道”,其路线:蜀(成都)僰道(宜宾)石
22、门(盐津豆沙关)朱提(昭通)汉阳(威宁)存邬(宣威)建宁(曲靖)滇池(昆明)叶榆(大理)永昌(保山)滇越(腾冲)掸国(缅甸)身毒(印度)。o秦汉时期由四川进入云南的主要路线有两条:(1)一条是灵光道,即从成都出发,经邛崃、雅安、灵关、西昌、姚安到南华。(2)另一条为朱提道,即从成都出发经宜宾、盐津、昭通(古称朱提)、昆明到南华。公元前221年,秦朝将古道延修到云南曲靖附近,道宽五尺,故朱提道又称五尺道。两条驿道在楚雄南华会合后,统称为博南道,由南华经祥云、大理、永平(古称博南)、保山、德宏,至缅甸等国。南方丝绸之路o 古老的蜀身毒道路线,与今天的川滇公路、滇缅公路、缅印公路的走向大致相同,不少
23、段落完全重合。蜀身毒道所经过的西南地区,历史上曾分布有六夷、七羌、九氐等古老民族,建立过彝、白、傣、景颇、滇、南诏、大理等地方政权。至今,这些地区还分布着众多的兄弟民族。可以说古道就是一条各兄弟民族南来北往的走廊。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县(今永平县)羁縻制度o两汉王朝开拓“西南夷”以后,采取了羁縻政策对各族进行统治。“羁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说:“羁,马络头也(罩马头的笼子);縻,牛纼也(牵牛的绳索)。”封建王朝将“西南夷”各族视为“牛马”,而其内部的奴隶主、部落贵族则充当栓牛马的“络头”和“绳索”,封建统治者通过他们对“西南夷”各族人民进行统治。o羁縻政策是内地汉族中的封建统治阶级施行于多民族
24、而发展不平衡的“西南夷”各族的一种民族政策。其内容即是封“西南夷”各族内部原有的首领为王、侯,保持他们原来在本民族中的统治地位,按照旧的统治方式去统治本民族人民,而中央王朝派来的汉族官吏就通过这些土著的王、侯来对各民族进行统治。土著王、侯在政治上听从郡县官吏的调度,经济上则象征性的贡纳一些地方土特产给郡县官吏,这种措施被称为“羁縻政策”。“西南夷君长以什数,独夜郎、滇受王印。”又史载:汉朝廷曾“赐滇王印,复长其民”。o从两汉开始一直到明代中叶的“改土归流”,中央王朝在云南地区实行的政策都是羁縻政策的沿袭和发展。孟孝琚碑是全国著名的汉碑之一,现保存在昭通第三中学的“汉碑亭”内。该碑于1901年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