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DOC 16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79521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34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DOC 16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DOC 16页 新人 高中历史 选修 精选 阅读 试题 答案 九个 单元 DOC 16 下载 _考试试卷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东中)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所引梭伦诗句材料二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

    2、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诗句材料三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

    3、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2分)(2)材料二、三分别是梭伦改革中的哪项具体措施?(2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3分)(4)综合材料,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材料二 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平民

    4、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56交给地主。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材料三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

    5、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梭伦诗句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雅典怎样的政治特点? 为此,梭伦推行了什么改革?(3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雅典平民怎样的生活状况? 梭伦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3分)(3)综合上述材料判断,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梭伦解决矛盾的原则是什么?(4分)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东中)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摘自谏逐客书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分子虔,欺魏将。余

    6、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丧社稷。” 摘自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为什么?(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4)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

    7、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

    8、)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东阳二中)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

    9、哪些影响?(2)材料二中图三汉人胡食图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三中哪一现象最能体现民族融合?(3)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5)你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不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

    10、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记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对实行两年轮相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它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东阳二中)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

    11、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日:“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引自苏辙传材料二 熙宋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引自宋史食货材料三 司马光日:“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

    12、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引自宋史司马光传回答:根据材料说明,三人的立场与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三人侧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对谁有害?2.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

    13、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日知录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结合所学知

    14、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为什么?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巍山高中)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3分)(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7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

    15、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滕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袋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请回答:(1)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

    16、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4分)(2)加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4分)(3)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2分)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巍山高中)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马克思材料四 100多年来,国内外

    17、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者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2)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文,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3)请你谈谈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率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

    18、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材料二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阿里改革性质的认识。(2)材料二中魏源对阿里的评价中所说的“尤灭弄权之骁骑” “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举例说明。第七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外国语)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

    19、:“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全集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杨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材料三

    20、据统计,1860年-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请回答:(1)请你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2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2分)(2)如果材料二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中天高中)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868年4 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2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16页(人教版) 材料二 :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玉,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之资,器用之本。材料三: 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说;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聚。以国家大计言之,欲与发展那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这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缩,非之又何待耶?材料四: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起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

    22、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材料五:东西放人民民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骤然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政治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天皇是在什么背景下率领群臣宣读誓词的?从此,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方面是怎样开始的近代化进程的?由此可知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这类似中国19世纪60年代的哪一政治派别?其共同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其积极意义是什么?(4)材料四的思想对材料三有何继承和发展?(5)材料四、五对待外国文明在方法论上的主张是什么?对我

    23、们今天有无借鉴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按: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伊腾博文上书建议“废藩”。1869年明治政府派代表劝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藩主向朝廷申请“奉还版籍”)今诸侯之领地,皆朝敌德川所授,并无天皇之印玺,这是滑稽的。 明治维新的再探讨材料2 (1869年3月,四强藩藩主上表申请“奉还版籍”)朝廷一日不可失之大体也。一日不可假者大权也臣等所耕乃天下之土,臣等所牧乃天子之民,安得私有乎?今谨收版籍而奉上,愿朝廷善为处理,当与者与之,当夺者夺之。凡列藩封土,更宜下敕令而重定 简明日本近代史材料3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

    24、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材料4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材料5 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拓朝鲜釜山港。 明治元勋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材料6 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1872年征兵告谕请回答:(1)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朝廷”与各藩关于“奉还”的真正含义。(2)材料3的含义是什么?实质是什么?(3)材料4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据材料5、6,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5)材料6中“征兵告谕”还有

    25、什么影响?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南马高中)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萧一山清代通史(1923年商务印书馆)材料二: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 语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陈恭禄中国近代史(1935年商务印书

    26、馆)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康广仁致易(何树龄)书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特点?(4分)(2)材料三、四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请概括之。(4分)(3)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易经、四书,儒先性命之书,为道学类,须兼设外洋教门风土

    27、人情等书;书经、春秋、历代正史、通鉴纲目、九朝东华录等书,为史学类,须兼设外洋各国之史,审其兴衰治乱,与中国相印证;三礼、通志、通典、通考、续三通、皇朝三通、及一切掌故之书,为经济类,须兼职设外洋政治万国公法等书,以与中国现行政治相印证;诗经、尔雅、十三经注疏及说文,先儒考据之书,为训诂类,须兼设外洋语言文字之学已经历算,须融中西。”刘光贲味经书院时务斋章程(1895年)材料二:(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

    28、局1958年版.总第4141页。材料三:西国学堂所读之书皆分两类:一曰普通学,二曰专门学。普通学者,凡学生皆当通习者也。专门学者,每人各占一门者也。今略依泰西戏本通行学校功课之种类,参以中学,列表如下:经学第一,理学第二,中外掌故学第三,诸子学第四,逐级算学第五,初级格致学第六,初级政治学第七,初级地理学第八,文学第九,体操学第十,以上皆为普通学;其应读之书,皆由上海编译局攥成功课书,按日分课。无论何种学生,三年之内必须将本局所攥之书,全数卒业,始得领学成文凭。惟体操学不在功课书之内。英国语言文字学第十一,法国语言文字学第十二,俄国语言文字学第十三,德国语言文字学第十四,日本语言文字学第十五,

    29、以上语言文字学五种;凡学生每人自认一种,与普通学同时学习,其功课书息各该国原本。专门学则列算学、格致、政治(法律)、地理(测绘)、农学、矿学、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医学)等十门,在普通学毕业之后每人选修一到两门。京师大学堂章程(1898年)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三,指出两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共同之处。(2分)(2)概括材料二中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3)结合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4分)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1、(1)指导思想:公平或折中、中庸的思想。(2)颁布“解负令”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3)A、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

    30、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B、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C、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4)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2、(1)贵族在政治专权。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建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平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2)平民生活困苦,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颁布解负令。(3)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折中的原则。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1、(1)材

    31、料一 完全支持商鞅变法。(2)“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3)认为商鞅为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4)重视农业生产。 2、(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 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1、(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

    32、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2)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汉人使用叉子吃肉。(3)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4)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5)盖世英雄。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条件:改革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者应当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革应当勇于与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2、(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

    33、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1.三人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认为青法有害无利,反对青苗法。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农民到期不还,会给地方州县带来麻烦;韩琦认为青苗法的实施,是“官府放高利贷”,不合情理;司马光认为青苗法会导致

    34、贫者逃亡,“富者变贫”。青苗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有利,不利于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2.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他的“关心疾苦”是指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他的“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进步意义。(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4)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

    35、出发。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1、(1)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2、实质:反对天主教会,反封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都否定罗马天主教会权威,都主张信仰得救。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1)实现埃及的富强,维护埃及的独立。(2)经济上,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保护民族工业,使埃及民族工业获得很大发展;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镇压马木路克势

    36、力,整顿社会治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军事改革使埃及维护了民族独立。人民的反对,改革失败了。(3)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封建性质的富国强兵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埃及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近代化;但改革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最终导致改革失败。2、(1)虽然阿里改革增强了国力,促进埃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但它毕竟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所以它仍是带有封建性的改革。(2)分别指出消灭马木路势力和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措施。向西方学习,如从西欧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选派青年学生去欧洲

    37、留学;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等。第七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1、(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二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辨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

    38、理,可酌情给分) 2、(1)反映了19世纪中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2)原因:废除农奴制后,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3)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沙皇政府制定了一些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沙皇政府还进一步加紧对外侵略活动,为工业资产阶级抢占市场,掠夺原料。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1、(1)武装倒幕运动基本取得胜利,明治新政府成立;推行“殖民兴业”政策,先是创办国营“模范工厂”企业,后将一大批国营企业陆续出售给私人资本家,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政府的大力扶持。(2)闭

    39、关自守,反对与外国通商。顽固派。他们都是封建社会最腐朽势力的代表。(3)实行开放政策,发展工商业,批判了顽固派的观点。顺应历史潮流,有进步性。(4)继承材料二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有所发展,即自己走出去,择西洋文明为我所用。(5)学习西洋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西化。对我们今天学习外国东西仍有借鉴意义。2、(1)朝廷的含义是先奉还,再由天皇授予;各藩含义是奉还是假,要求重新授予是真。(2)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承认土地私有。交纳地税表明法律意义确认私有。(3)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4)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同时为了加强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5)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

    40、对军事垄断,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新军成为对外扩张工具。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1.(1)材料一认为变法失败原因是光绪帝软弱;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是康梁过于书生气,其共同特点是都从变法核心人物身上找原因。(4分)(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4分)(3)戊戌变法的失败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2分)2.(1)都有中国经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2分)(2)改革科举制度,增加考试内容,加重对政治、历史和时务的考试,同时还保存了四书五经的考试。(4分)(3)戊戌变法时开办京师大学堂,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4分)2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DOC 16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795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