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DOC 20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70215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17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DOC 2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DOC 20页 小学 科学 学科 教师 基本功 大赛 试题 理论 部分 DOC 20
    资源描述:

    1、实用文案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23分)一、填空:(分)、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2、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水的( 汽化 )现象。3、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4、( 脑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5、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8、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 风 )。二、判断题(分)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2、()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4、热在真空中不能传递。()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根据其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单项选择题:(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4、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 )。A、反射现象 B、折

    3、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5、以下现象,那一种不属于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D)A、燕子的迁徙 B、蛇的冬眠 C、雪兔的换毛 D、鱼的繁殖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12分)一、填空:(6分)1、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是(.幼稚的)、(天真烂漫的)、(好动的 )、( 好奇的)、( 喜欢模仿的)、(喜欢成功的 )。2、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换 )和(评价)三个过程。3、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自然实验法)。4、教学环境包括( 物质环境)和( 社会环境 )两个方面。二、单项选择题:(6分)1、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C、并

    4、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2、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 D )A、不起作用 B、起决定作用C、起主导作用 D、起自然(物质)前提作用3、能力是一种( A )A、心理特征 B、行动方式C、行动动力 D、心理过程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D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5、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C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6、最早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家是( B )A、布鲁纳 B、加德纳C、皮亚杰 D、马斯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30分)1、“无心插柳

    5、柳成荫”,插柳就是用 茎 进行繁殖的一个最好的例子;甘薯是用 根 繁殖后代的。2、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 蓝鲸 ,最小的鸟是 蜂鸟 。3、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 毛细现象 。4、温度是指物体的 冷热程度 ,通常用 摄氏度 表示。5、磁悬浮列车是利用 相同磁极互相排斥 产生的磁力从而悬浮起来的。6、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金刚石 ,硬度最小的是 石墨 。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气体 交换,使 氧气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二氧化碳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分贝 。9、蚕豆的种子由 种皮 和胚构成。胚包括 胚根 、 胚芽 和子叶。10、地震

    6、和火山是地球 内部运动 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 地壳和地幔 的运动有关。11、科学家在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的方法。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 体积 叫做排开的水量。13、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赤道 上。14、北京处在东八区,纽约处在西五区,当北京是20点时,纽约应该是 7 点。1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 太阳 。16、2007年修订后的教科版科学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尤其突出 科学概念 与 科学探究 双螺旋协调发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17、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杨利伟 。18、将一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

    7、,它所受浮力为100牛顿,当它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80 牛顿。当它全部浸在酒精中时,其所受的浮力为 80 牛顿。(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立方米)二、选择题(20分)1、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 A )发育而来的。 A、子房 B、花柱 C、柱头2、下列岩石遇稀盐酸会冒泡的是( C )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3、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B )。A. 颜色 B.黏稠度 C.形状 4、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 B )克食盐。 A、25 B、36 C、505、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B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6、食物中的养分是在( B )中

    8、被吸收的。 A、胃 B、小肠 C、大肠7、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C)。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8、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B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9、改变右图中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 B )。A、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B、改变电池连接方法 C、改变电池数量 10、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C ) 。A、给水加热 B、用风吹 C、使空气湿润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C )。 A、阳光、土壤 B、肥料、温度 C、水分、温度、空气12、当泡沫块静止

    9、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B )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 B、等于 C、小于13、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30的冷水相比较,( C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1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轻的是( B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15、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 A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的速度是一样的 1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C )A、头顶正上方 B、北斗星 C、北极星17、能够使光线发散的镜是( B ) A、平面镜 B、凸镜 C、凹镜 D、凸透镜18、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10、( C )左右。A、初一 B、初八 C、十五 19、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 C )探月卫星。A、“神舟”一号 B、“神舟”六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六号20、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排斥B,C吸引A,D排斥C,若D带正电,则带负电的一定是( A ) A、 A和B B、B和C C、 A和C D、A、B、C三、判断题(20分)( )1、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2个等级。( )2、赛车速度很快是因为赛车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 )3、两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4、现在的水稻是古代的稗草经人类长期培育而来的。( )5、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

    11、 )6、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 )7、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中,在试管中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水被蒸发到空气中。( )8、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9、完全花一定是两性花,单性花一定是不完全花。( )10、油菜的种子又小又轻,它是依靠风力传播的。( )11、蚕豆的子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起到了提供养料的作用。( )12、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刻划的方法判断矿物的软硬。( )1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 )14、在水中浮的物体可能在油中沉。( )15、当南半球处于夏季时,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16、米饭的味道是有点甜的。( )1

    12、7、人进入了月球影子的区域就能看到日食现象。( )18、使用天平时要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19、质量不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它们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20、在电路中“220V 40W”的灯泡一定比“220V 15W”的灯泡亮。四、连线题(4分)云、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露 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霜、雪 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冰 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 五、填图、画图题(13分)1、将下列名称填写到相应的心脏部位。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六、实验题(13分)。1、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

    13、。当转到位置时,阳光直射在 赤道 上;当转到位置时,北半球阳光 斜 射,是 冬 季;南半球阳光 直 射,是 夏 季。2、取一个橡皮塞,中间插上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在一只烧瓶中加入一些水,塞上这个橡皮塞,并让细玻璃管的下端浸入烧瓶的水里。把烧瓶放到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奇妙的“喷泉”就产生了。(1)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烧瓶放在热水的水槽中,细玻璃管的尖嘴端会喷出水柱来。密闭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大于瓶外空气,从而把瓶内水通过细玻璃管压出瓶外形成“喷泉”。(2)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吗?l 玻璃管可更细一些。l 水槽中的水温可更高一些。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

    14、答案一、填空。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

    15、的能力。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

    16、意填。)二、简答题。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

    17、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

    18、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三、案例分析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

    19、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 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

    20、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

    21、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考试题一、新课程理论部分(20分)(一)、填空。(16分,每空0.5分)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

    22、构建符合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_、_、_、_、_。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学习_、学习_、学习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观、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的过程。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者,也是新课程的_者和_者。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教师_和课程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6、

    23、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具有_的人。(二)、简答:(4分)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二、专业知识部分(80分)(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

    24、家是_。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A二分之一B

    25、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40分,每题8分)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日

    26、食的成因是什么?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四)、案例分析(10分)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27、”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附答案:教学理论部分(一)、填空。(16分,每空0.5分)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或(教书育人)。(教育方针),(体系)、(结构)、(内容),(素质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2、(学习方式)。(习惯)、(意识)、(态度)、(品质)。(价值)、(人才)3、(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或(获得知识)。4、(促进)(研究)(开发)(建设)5、(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发展)(进步

    28、)6、(发展)(独立)(独立意义)(二)、简答(4分)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专业知识部分(一)、填空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2、成像、聚光3、杨利伟4、叶片、叶柄、叶脉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6、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7、袁隆平8、沉淀过滤消毒9、风(二)、选择1、A2、D3、C4、A5、B6、A7、C8、D9、C10、C(三)、简答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

    29、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答:

    30、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

    31、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四)、案例分析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

    32、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

    33、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006年建邺区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试题学校:姓名:成绩:一、填空:1、科学就是。2、科学探究的步骤:、。3、人体中共有块骨头。人体肌肉共有多块。4、骨骼具有、的作用。5、用磁铁的S极和_极靠近,它们互相_,用磁铁的_极和_极靠近,它们互相_。请你用箭头画出磁铁的运动方向。6、将下列物品填入相应的表格内:铜丝、毛线、盐水、橡皮筋、铁丝、人体、陶瓷管、塑料尺、胶带、铝丝A导体B绝缘体7、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太阳高度角,影子;太阳高度角,影子。8、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刀、筷子

    34、等,它们属于;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它们属于,也可称为机器。9、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10、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跳跃的青蛙人跑步融化的冰电脑风筝太阳人的食物水力发电二、判断题:1人工合成材料的原材料是天然材料。()2毛细现象是由水的表面张力造成的。()3.肌肉重量占身体重量的40%。()4.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5.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6.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与吸进的气一样。()7.地球自东向西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8.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使它的承受力变大。()9.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35、。()10.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三、连线题a)列文虎克细胞弗来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b)将办法与目的用线连起来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汽车轮胎上的纹路增大摩擦力轴承中的小钢珠车轮上的防滑链条流线型的船体减小摩擦力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c)听神经收集声波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耳廓传递振动鼓膜传送声波听小骨产生振动四、选择题:1、()是有生命的。A、土壤B、风C、种子D、枯草2、在铜、铁、铝这三种常见金属中,导热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铜、铁、铝B、铜、铝、铁C、铁、铝、铜D、铁、铜、铝E、铝、

    36、铁、铜F、铝、铜、铁3、下列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是人造光源。a.萤火虫b.镜子c.篝火d.月亮4、照相机的镜头是。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5、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a.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b.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c.是否省力6、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是;属于斜面的是;属于轮轴的是;属于滑轮的是。a.吊车b.水龙头c.钻头d.螺丝钉e.撬棍f.斧子g.刀h.门把手i.方向盘j.镊子7、耳朵是的感觉器官,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就会产生。a.接受声音b.听觉c.听神经8、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步鲁诺C、麦哲伦9、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A

    37、、蜡烛融化B、木材作家具C、铁块变铁水D、馒头发霉10、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五、实验题:1、土壤中的成分有哪些?你是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的。请你把你做实验的过程和方法表达出来。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上面还是冰块下面?为什么?3、用所给的材料设计一个电路,并画出电路图。材料:2个小灯泡,2节电池,1个开关、若干根导线。让2个小灯泡一起亮画一个并联电路4、蜡烛燃烧变成了其他物质。附加题:举例说明,从哪些方面区分动物、植物。小学科学部分一、简答题1、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DOC 2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7021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