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测评规范.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测评规范.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应用 能力 提升 工程 2.0 测评 规范
- 资源描述:
-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微能力测评规范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皖教(2019)23号)文件,现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微能力认证规范整理如下:1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本规范是教育部科技司 2018-2019 年教育信息化项目“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用)研制,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 30 项微能力,分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1、所属环境是
2、指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教学环境类别,分别为:l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l 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 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l 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2、能力描述是对该项微能力的界定,及其在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表现的描述。3、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重在说明教师参与该项微能力的测评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要求以及证据的评价标准。l 依据微能力要求,教师需根据要求提交所有的测评证据,证据形式可能是教学设计、实施计划、课堂实录片段、教学
3、资源、案例描述、教学反思、学生体会等。l 核心测评证据的评价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规范中详细列出了优秀和合格的评价标准,作品满足所有的评价指标才可获得相应等级;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l 微能力的测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所有任务证据的等级均为优秀,则该项微能力的测评等级结果才为优秀;若任务证据中有任何一项不满足合格及以上要求,则最终测评结果为不合格。2第二部分 测评能力体系编号维度微能力所属环境A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多媒体教学环境A2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多媒体教学环境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多媒体
4、教学环境A4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多媒体教学环境A5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多媒体教学环境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环境A7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多媒体教学环境A9学法指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A10学法指导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多媒体教学环境A11学业评价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A12学业评价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多媒体教学环境A13学业评价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多媒体教学环境B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混合学习环境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混合学习环境B3教学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混合学习环境B4学法指导技术
5、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混合学习环境B5学法指导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混合学习环境B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混合学习环境B7学法指导家校交流与合作混合学习环境B8学法指导公平管理技术资源混合学习环境B9学业评价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混合学习环境B10学业评价档案袋评价混合学习环境C1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智慧学习环境C2教学设计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智慧学习环境C3学法指导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智慧学习环境C4学法指导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智慧学习环境C5学法指导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智慧学习环境C6学业评价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智慧学习环境C7学业评价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智慧学习环境3第三部分 微能力测评规范A
6、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能力描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从而l 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等l 精准确定教学的适切目标l 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l 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1. 学情分析方案:提交一份针对某一教学主题的学情分析方案,包括学情分析目的、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优秀合格 方案要素完整,表述清晰; 方案能够有效支持学情
7、分析目的达成; 工具设计/选用科学合理,操作便捷,分析结果易于导出使用; 技术支持方式富有创新性,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方案要素完整,表述清晰; 方案能够支持学情分析目的达成; 工具设计/选用合理,操作便捷。2. 学情分析报告:提交一份针对上述方案的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说明分析对象、工具应用过程与方法、结果呈现与分析等报告主要内容,视频时间不超过 5 分钟。优秀合格 讲解内容完备、逻辑清晰; 对工具应用过程有完整描述; 应用图表呈现了分析结果,可读性强; 对结果分析客观、合理、有逻辑,有助于确定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难点;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无冗余信息。 讲解内容完备、逻辑清晰; 对工具应
8、用过程有完整描述; 对结果的分析客观、合理;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一般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教师在新课讲授前可运用在线问卷工具设计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晓黑板等即时沟通工具组织学生填写问卷,快速收集和分析学生信息,有效了解学情,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又如,在复习课前,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如 MindMap、Inspiration 等)提供结构化的思维支持框架,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可
9、以通过学生填写的思维导图捕捉学生系统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以便把握学情。4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能力描述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l 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l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l 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l 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1. 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2. 资源及资源信息表:提交 2 份从英特网上获得的、可用于上述教学主题的数字资源, 2 份资源必须是不同的媒体形式;以表格形式说明资源
10、名称、资源媒体形式、来源渠道、在该主题教学中的作用或意义,以及科学性判断。优秀合格 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 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 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 资源与主题契合,对支持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 结合教学主题准确、清晰地说明了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判断依据。 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 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 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 资源与主题较为契合,能够支持教学主题的学习; 对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做了简要分析。3. 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选择其中一份数字资源,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介绍资源获取方法和步骤。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优秀合格
11、 资源获取方法恰当、步骤清晰、渠道合理; 在获取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清晰准确地说明了资源检索的方法与资源判断的理由; 获取方式与策略有借鉴与学习意义;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 资源获取方法恰当、步骤清晰、渠道合理; 对资源检索方法做了简要分析;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数字教育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师可根据不同媒体呈现形式利用搜索引擎、专题网站、区域资源网站、社交网络和专业图书馆等相应的途径获取所需资源,如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多媒体材料,利用全景网、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
12、课堂、TED 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由于网络数字资源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来源复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用资源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适用性,可从资源发布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内容的科学性、契合度、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判断。5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能力描述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从而l 灵活组织、应用多种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解释力l 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l 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l
13、 丰富师生互动的方式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1. 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面向对象、教学环境等。2. 演示文稿制作:针对上述教学主题,选择任意一种工具制作支持课堂教学的演示文稿。优秀合格 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演示文稿逻辑清晰; 采用图像、图表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提升内容表现力,有效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注重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课件设计美观大方、配色合理、排版简洁;o 演示文稿具有创新性。 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 演示文稿逻辑较为清晰; 媒体表现形式有助于内容表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o课件设计较为美观、配色合理。3. 演示文稿制作说
14、明视频: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描述演示文稿制作过程,并说明教学中如何使用。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优秀合格 演示文稿制作工具选取合理,设计与制作的技巧娴熟; 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了内容组织以及媒体优化的过程; 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情景对演示文稿应用过程进行了清晰地设计,考虑了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以及师生互动的需要;o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 演示文稿制作工具选取合理,操作流畅; 说明了内容组织以及媒体优化的过程; 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情景对演示文稿应用过程进行了设计;o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在教育教学中,演示文稿一般可以用作辅助
15、说明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整合呈现多种媒体素材等。演示文稿制作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呈现关键信息,避免添加与教学主题不相关的冗余信息,干扰学生学习注意力;要注重知识要点的整合提炼,注意避免教材文字堆砌和搬家;可通过表格、标志符号、图示、结构图接等可视化方式有逻辑地呈现内容结构;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内容布局和色彩搭配方式。Microsoft PowerPoint、WPS、Prezi、斧子演示等软件都是适合使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照搬“演示文稿”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采用留白、动画效果、互动试题、超链接等方式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6A4 数
16、字教育资源管理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能力描述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从而l 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l 形成属性和特征丰富的数字资源库l 提高资源检索效率和利用效率l 依据教学目标有效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1. 成果展示:展示你日常所用两个资源管理文件夹(电脑本机或网络存储均可)截图,每个文件夹资源的呈现至少包括三级,且呈现资源丰富,分类合理,命名采用了一定的规则,管理系统有序。2. 方法介绍:以视频形式记录一种资源管理工具(如网盘、云笔记等)的使用过程,描述时需同步介绍具体操作,必要时说明操作缘由,视
17、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10 分钟。优秀合格o 工具操作娴熟;o 结合教育教学需求详细描述了资源管理工具的使用过程;o 分享了资源命名、分类存储和资源检索等使用方法和经验,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分享价值;o 对比分析了本地资源管理与网络资源管理的区别;o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o 工具操作流畅;o 简要说明了资源管理工具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方法;o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我们可以从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和数字资源存储的规范化两个方面管理数字教育资 源。通过扫描、拍照、录入等方式将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检索应用。现有数字资源应按照教学需要和使
18、用习惯,根据一定的规则命名、有序分类存储。数字资源命名时尽可能详细地标注资源属性,如课件资源命名需体现课件的教学范围、试卷资源命名应体现年份或学期、地域或校名、年级或学段、考试类别、教材版本、学科名等。资源分类可根据内容、面向对象、任务等维度进行整理,如教师可以将自身制作的学科数字教育资源与收集到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将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制作和收集的数字教育资源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对本学科数字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借助电脑文件夹、云笔记、网盘等工具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管理,能够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如利用云笔记的标签功能和快捷方式功能能够便捷的查找和获取资源。7A5 技术支持的课堂
19、导入能力维度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能力描述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l 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l 让学生感到切身相关,认同学习目标l 建立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关联l 帮助建立学习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l 奠定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1. 问题描述:针对日常教学中的某一主题,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2. 课堂导入设计:针对选定的主题,请提交一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课堂导入设
20、计,须清晰地说明导入目的和媒体资源/工具。优秀合格o 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o 导入目的明确清晰,阐释充分,契合教学主题和学习需要;o 导入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媒体资源的应用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很好引入教学内容,有效支持导入目标达成;o 媒体资源/工具的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学习与借鉴价值。o 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o 导入目的明确清晰,契合教学主题和学习需要;o 导入环节设计较为合理,恰当应用了媒体资源,能够很好引入教学内容;o 媒体资源/工具选用合理、应用方式可操作性强。3. 课堂导入片段:提交与课堂导入设计对应的课堂导入实录片段,一般不超过 5 分钟。优秀合格o 导入
21、片段清晰完整,与课堂导入设计充分对应;o 针对教学主题选用的媒体资源/ 工具恰当,具有创新性;o 学生学习注意力与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o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的效果显著, 具有示范和学习价值;o 教师技术操作娴熟,媒体应用准备充分。o 导入片段清晰完整,与课堂导入设计一致;o 针对教学主题选用的媒体资源/工具恰当;o 学生学习注意力与兴趣得到一定激发;o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的效果良好;o 教师技术操作熟练。实践建议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奠定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