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集体 备课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惠民县第三实验学校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源-于-网-络-收-集年五年级级学语文备课科组长时间10 月 22 日 上午第四节地点五年级办公室参与人员及分工主备人: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包含 3 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 1 篇略读课文小岛,以及“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和“语文园地”。单元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教材 习列提纲,分段叙述”。所选的 4 篇课文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生在阅解读 读这组课文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
2、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应用。本单元 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篇想象作文。“语文园地”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积累。1.会写“祭、乃”等 30 个生字;会认“乃、熏”等 32 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哼”;会认读“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 23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单元教学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目标 和爱国情感。4.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应用。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单元教学和爱国情感重难2、围绕主
3、题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样子,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完整生点动地描述出来。单元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对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教学 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策略 和使命感。12. 古诗三首23 课时13. 少年中国说(节选)2 课时14. 圆明园的毁灭2 课时11. 小岛23 课时语文园地四23 课时12. 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掌握“乃、熏”等 5 个会认字和“祭、乃”等 8 个会写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示儿。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示儿。难点: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怀。三、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四、预习要求:1、预习三首古诗,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教学五、教学时间:2-3课时过程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示儿题临安邸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 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2. 指两名学生朗读古诗。3. 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一)学习示儿。1.了解作者及背景:2. 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3. 借助注解,一行一行地解读:诗人临终前对儿子
5、们说了些什么?4. 逐句缩减,理解遗愿。5. 还原语境,沿情设问。6.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二)学习题临安邸。1. 过渡:就在陆游临终之际还在盼望统一的时候,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呢?(男生齐读题临安邸)2. 了解背景:3. 讨论: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陆游至死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试着在这首诗中找到答案。4. 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5. 可是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达官贵人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6. 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8.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9. 这些楼是谁建的
6、?10.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三、领悟情感,总结诗篇。1. 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时,一面是权贵们寻欢作乐的场景,一面是作为遗民代表的诗人临终前还在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2.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这是两首各不相同的古诗,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理解重点词语。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1、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作业:背诵古诗。默写示儿。第二课时己亥杂诗一、题目激趣,营造学习氛围。1.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2
7、. 板书:己亥杂诗。3. 指名读课题后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4. 简介龚自珍。二、初读全诗,整体把握。(一)自主学习。1.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能正确地读顺诗句,掌握朗读节奏。2.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二)师生诵读。1. 指名读,齐读,练读。2. 师配乐范读。3. 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4. 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汇报交流。5. 学生小组自由交流6. 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7. 教师梳理归纳:通过自学,大家初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也都觉得对“万马齐喑”“风雷”这些词语的理解有些模糊。三、深入诗意,理解诗情。1. 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
8、想象,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2. 学生仔细地读诗,自己想象画面。3. 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4. 读诗的第三、四句。5. 读全诗。师生共同诵读:师读第一、二句,生读第三、四句。四、诵全诗,明情感,感悟写作方法。1. 将整首诗完整地读一读,体会了龚自珍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愿望,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2. 感悟写作方法。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己亥杂诗(其五)13 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泻、鳞”等 6 个生字,“泻、潜”等 7 个会写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3.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9、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难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三、教学时间:2 课时四、教学流程:、播放歌曲,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 播放歌曲少年英雄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2. 在 100 多年前,20 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个人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 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板书课题)。3. 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4.看到这个资料
10、你有什么想法?预设: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朗读课文。2.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3. 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4. 学生放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三、疏通文义,解决疑难。1.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是怎样疏通文意的?2. 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试着自己疏通文义。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疏通文义。四、布置作业。1. 继续读通、读懂课文。2. 找出全文阅读,并读熟。课时目标:第二课时1.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
11、势。体会本文所要表达的强国梦想。2.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 指名读课文。2. 大概讲述课文的内容。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家齐读,找出作者描述心目中的中国的句子。(1)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 这句话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3) 同学们都读得很好,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2.用“背读法”学习下面这组句子,这组句子不仅长,而且有点“绕口”3. 思路理清了,记住就不困难了。下面要求你们不仅复述几个名词,而且要把原句复述出来,谁来试试?4. 现在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作者用了这一连串的比喻,目的是什么?5. 体
12、会作者的情感。三、展示社会主义新面貌,探究异同。四、布置作业。1. 以“我为祖国做贡献”为主题写一段话。2. 课后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背读法尝试着读一读。14.圆明园的毁灭一、教学目标:1.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 23 个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4.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难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13、,感受情感的变化。三、教学时间:2 课时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 出示圆明园断垣残壁的图片。2. 师生齐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想了解更多关于圆明园的知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吧。快速浏览课文。2. 读完课文,同学们了解到了什么?3. 以“不可估量”为切入点,引领下文。(1)老师检查词语的朗读:(2) 这些词语里,老师有一个词语想请教大家,“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不可估量”呢?(3) 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价值可以被称为“不可估量”呢?请同
14、学们默读课文第 25 自然段。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评价圆明园的价值的?(指名汇报)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教师归纳出示三个句子。三、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 请大家仔细地品读第 3 自然段。我们来交流交流。1. 初读“美”。圆明园中著名的景观有哪些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 品读“美”。同学们想不想到这个著名的皇家园林游览一番呢?3. 想象、引读“美”。4. 创设情境,表达“美”。就是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是这样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两个强盗毁灭了。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5、:1. 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受情感的变化;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步骤:、走近圆明园。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2. 从最后一段课文引入:这片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一百五十多年。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圆明园损失的程度?3. 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园林,让人说毁灭的是“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圆明园”。二、走进圆明园。(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1.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