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共13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5566311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
  • 页数:28
  • 大小:14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共13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 高考 复习 温习 最新 材料 作文 练习 13 写作 指导 指点 指示 以及 参考 范文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九经像是厅堂,十七史像是卧室,诸子百家诗文词像是书房花园。厅堂卧室可以待宾客,书房花园可以养神娱乐,各得其所,各有其乐。袁枚更提倡书应广读博览。香菱急于学诗,想做个诗人。黛玉给她建议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李杜诗歌,“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则更强调专读精攻。某校读书节要准备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来讲,哪一个更重要?”假如你被邀请参加该辩论会,请代表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题

    2、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如何把握思与行?品读这则论语,对照现实的社会和人生,请你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自选角度,观点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进”者向前,“退”者向后,“达”者通达、豁达。“进”“退”“达”这三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

    3、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论述类文本阅读漫谈古书今译中提出“古书今译应该有个限度”,其实,不仅古书今译,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对我们非但无益,有时甚至有害。比如,饮食要有度,过度了可能会损害健康;与朋友交往要有度,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

    4、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观察尺蠖软且细长的身体屈伸而行,触发灵感,留下了“尺蠖之屈,以求信(通伸)也”的哲思。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科技人员,创造性地设计了“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统,模拟尺蠖的运动,提高了火星车在复杂地形自主脱困的能力。最近有信息传出,美国宇航局最新设计的月球车借鉴了中国火星车的设计,将以一种像尺蠖爬行一样的协调方式移动轮子,中国科学家回应:欢迎共享。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尺蠖”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古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复兴中学将在五四青年节组织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征文

    5、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作文选刊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真正的优秀不是别人逼出来的,而是自己和自己死磕;也有人认为并不尽然。对此,你有哪些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作文选刊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香菱苦志学诗,日以继夜,研习前人佳作,一而再

    6、再而三地尝试,一力专注学习作诗,连梦中都不忘,精血诚聚,终于有所成就,她的诗得到了众人的赞评。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新时代领路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思考?你有怎样的见闻、经历?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作文选刊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7、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确,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作出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有时候,前进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有时候,后退会使我们海阔天空你是如何理解“进与退”的?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准确把握话题关系,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既需有为之举,又含无为之妙。作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

    8、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胸襟”“境界”“格局”是三个不同的词语。胸襟是指抱负、气量,也指心胸、心怀;境界是指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格局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范围。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这三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用来谈论关于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请将上述三个词语结合起来,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

    9、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出自战国列御寇的列子说符。其基本含义是,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观察过往就可以预知未来。引申含义为,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以史为鉴,学习历史可以掌握未来的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连续性思考中,做到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墨子说,“以往知来,以见知隐”,意思是可以用过去的事来推断事情的发展,用出现的事来推知隐微的事。吕氏春秋说,“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汉代董仲舒说,“不知来,视诸往”。作文选刊对“见”与“知”的思考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现代人也很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

    10、你对“见”与“知”之间关系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言中谈改革之路时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材料二:京张线上的一草一木可以作证,京张之变、铁路之强,如詹天佑所愿。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京张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见证着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日报以上材料引起

    11、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内涵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是2021年年底一首热度非常高的流行歌孤勇者的歌词这首歌曲原是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主题曲,此曲一经推出,即刻火爆全网,至今半年多,由成人歌曲破圈成“儿歌”,在街头巷尾,在校园,老人孩子都会哼上几句,孩子们在课间唱的就是孤勇者,目前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会唱孤勇者

    12、,它成为了一个新的流行文化符号。作文选刊请从以下几个任务中选一个,写成作文。(1)唐恬是这首歌词的作者,2012年她患鼻咽癌,历经十年病痛,2021年她在写这首歌词前,就打定了主意:“我希望它是一首实燃的歌,不宣讲漂亮的态度,不为了勇敢而勇敢。这首歌里致敬的英雄,是那些抬头走夜路的人,是那些内心有殿堂的人。”有人说“对弈平凡”是时代出给人的难题,对此你怎么看?(2)孤勇者历经半年“火爆”,破圈成了校园“儿歌”。有人说,儿歌就应该欢快、简单、充满美好,比如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曾风靡全国,成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而孤勇者悲壮、抗争、不屈,最不应该成为儿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感悟?要

    13、求:1、任选一题,完成800字的作文。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附:参考范文和写作指导1.【参考范文】万卷?万遍?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更加重要。贵方倡导的广读博览有其合理之处,但存在相当大的弊端。万卷书山能否读得完?首先,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对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去广泛阅读呢?当阅读成了一种任务,学习充满功利意味时,即使读再多的书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与其在万卷书山中苦苦攀登,倒不如另辟蹊径,悠然自得地游览几座“名

    14、山”。读书破万卷收获何在?作为中学生,我们的心智仍不是很成熟,“三观”也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不同的书籍势必会对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敢问:贵方如何界定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在短短的中学时光中,那种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阅读,不仅无益于提升自己,而且可能会导致同学们的厌学情绪。深度为何不能是广度?在这里我想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追求广度呢?深度为什么就不能是另一种广度呢?真正的好书是有深度的,其意蕴绝非我们一时能完全理解的。一部经典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仍享有盛名,不仅是因为其内容如同老酒一般,在时光发酵下越发醇厚,更是因为作品本身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就拿红楼梦来说,深入研究这部作品的“

    15、红学家”们,从中看到的是社会万象、风俗百态,而对那些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急着再去读别的书的人来说,可能对这本书留下的印象就只剩下“宝黛钗”的三角恋了。没有深度,何来广度?贵方认为,只有广读博览才能建立起阅读者与书籍的联系,构架起完整的知识网络,但是如果扎根不深,百年大树又从何长起?浮于表面的阅读,带来的是轻浮的根基,让阅读者无法把握书籍的主旨与内涵,甚至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就拿今天的辩论来说,如果我对精专阅读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即使掌握了再多的资料,又如何能让贵方折服呢?当饥寒不再威胁我们的生命,吃好比吃饱更重要;在阅读已经普及的时代,囤积阅读“粮食”的行为已不再必要。与其让“粮食”腐坏于仓中

    16、,倒不如专取所需、细细品之。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中学阶段,认真精读几本经典,足矣。最后,我方倡导大家捧起那些被我们囫囵吞下的书籍,这一次,慢慢读,细细读,相信必有收获!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本题要求写读书节的辩论稿。读书节,含有书香中国、读书明理、传承文化等意味。辩论稿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要求旗帜鲜明地亮出己方的观点、想方设法证明己方的观点,并时时回应对方的观点,及时反驳对方的观点,甚至反驳对方可能提出的理由,在反驳中建立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强化自己的观点。代表其中一方写辩论稿,开头要有对“对方辩友”等对象的称呼,结尾要有对自己

    17、观点的归纳和强调。整篇文章要有对象感、现场感、交流感、回应感,甚至有交锋感、冲突感。也就是说,辩论稿是论辩双方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需要有交互、有回合,而非撇开一方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独自为文。辩论内容为“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来讲,哪一个更重要?”,为了让学生对两个观点有具体感知,材料以袁枚对书籍的比喻引导我们思考读书广博的妙处各得其所,各有其乐。除此之外考生还应该有其他理由来论证读书应该广博;而“香菱学诗”则通过林黛玉之口告诉我们要学会挑选好的书籍,不能“滥”,而应“专精”,如此才能有所成就。本题要求在“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两方中任选一方,就必须只选一方、强调一方,如果写“最好是

    18、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相结合”,或“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选择”等,实际上都没有直接回应题目提出的“哪一个更重要”这一问题,不符合辩论稿的要求。写作时,还必须留意题目中“中学生”的身份界定,即必须要考虑:跟别的群体相比,中学生有何年龄特点,中学生在阅读上有何独特之处。此外,还需要注意题目中“哪一个更重要”中的“更”字。“更”,意味着比较,也意味着并非孰对孰错的关系,而是谁重要、谁次重要的关系。所以,在立论时,不是通过直接否认对方的观点来确立自己的观点,而是在比较双方的观点后,发现其中一方的观点“更重要”,进而建立起某一方“更重要”的观点。写作时要坚决地站在己方立场,调动各种理由,在驳中立,或在立中驳,

    19、驳倒对方,说服评委。也就是要求在写作时要善于发现并聚焦对方观点的漏洞、软肋,而把己方的道理说圆、说通、说透。如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拥有更广博的知识,培养更全面的能力,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读书贵专,求精求深: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读得有重点有针对性,读得更精到更深入,读出作品的精髓,有利于发展个人专长。立意:1.读书不在多,精微致远。2.读得精深,抵达至境。3.读书之道,博览胜专精。4.博览万卷书,如行万里路。2.行胜于思长辈常常教导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诚然,将一件事考虑周全对我们更好地行动大有裨益。然而事实完全是如此吗?孔子听闻季文子做事情过分地小心,过分地仔细,“三思而后行”,便说:“再

    20、,斯可矣!”我也认同孔子的观点,考虑过多未必是件好事,行胜于思,我们要勇于果敢行动,不要事事思虑太多。事前的考虑是必要的准备,而行动才是关键。认真地思考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前提是思考不应阻碍应有的行动。君不见,古今中外因思虑过多而丧失机遇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魏延本可实施妙计奇袭长安,奈何诸葛亮将对手看得太高明,思虑过多而放弃计划,最终错失良机,直接导致日后蜀国讨魏无果。滑铁卢战役中,法国元帅在大战开始后害怕敌人的侧后包抄,顾虑重重迟迟不敢进攻,犹豫一天才决定回防滑铁卢,可是为时已晚,最终惨败,直接致使拿破仑百日王朝的终结,留下千古遗恨,令后世唏噓不已。由此可见,事事担忧,事事顾虑,思虑过多

    21、只会束缚我们的行动。如果把行动比作飞鸟,那么思考便是翅膀,适度的思考可以促进行动的准确进行,而过度的思考,往往会拖累行动,就像飞鸟的翅膀有了过多冗余的负累,也难以起飞。古人云“奇谋为短”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防止思考束缚拖累行动的现象呢?我想答案就在孔老夫子的话中:“再,斯可矣。”对于一件事,我们只需适度思考,明确利弊即可行动。继而在行动中保持冷静、谨慎,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不至于莽撞。当然,行与思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在事前充分考虑。2021年,清华大学在未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停止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招生,受到学界的批评指责,因为此等做法势必会影响新闻

    22、专业的活力,影响这一专业的根基与命脉。由此观之,对于一些重大且无法回头的决策,一定要经过反复思考,不宜莽撞行事。唐吉诃德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对于勇敢的看法:向下是怯懦,向上是鲁莽,而正中间的才叫勇敢。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行与思,只有适度思考不莽撞,才能实现有效的决策与行动。我们青少年应把握好行与思的关系,有猛虎猎豹般的果决,也要有羚羊狡兔般的谨慎,思行结合,而我们更应该敢于行动,相信行胜于思,勿让过多的思虑束缚了行动。就像唐吉诃德中说的:鲁莽比怯懦更接近勇敢。只有敢想敢做,行动起来,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的、集体的和全社会的目标和理想。【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

    23、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出自论语。再:两次。全句意思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此则论语衍生的成语“三思后行”广为流传,但它并非完全符合孔子的真正主张。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据记载,他一生谨慎,祸福利害算计得太过精明,他思虑越深,世故越深。孔夫子说“再,斯可矣”,是针对季文子的这一性格特点来进行点拨教导的,如果换成子路之类的学生,估计孔子就会改口。性格急躁、鲁莽,那就谨记“三思而后行”;性格优柔寡断,则应“再思则行”。引导语部分,要求考生品读这则论语,思考“如何把握思与行”,也即让考生在理解本则材料所传递的思想的基础上,思考怎样辩证处理“思”与“行”二者之间

    24、的辩证关系。审题时,我们要注意“三”和“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是多次,这里指的是多次的、反复的、无谓的、没意义的、患得患失的思考,它带来的结果是思而不行。“再”是两次,不能理解成仅仅两次,而应理解为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周密谨慎的思考,它带来的结果是思定则行。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在行动之前,我们应该谨慎思考,但如果思而不行,缺少决断,那么,就会陷入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状态,只能是裹足不前,不能成事。所以,一旦思考成熟,就应该立即行动,在行动中完善思考,随时发现新问题,随时解决新问题。这也就是孔子否定季文子的“三思”,建议他“再思”的原因。同时,要思考“思”与“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思

    25、与行这两个动作来说,有三种关系。一是前后关系,先思后行,行动之前要充分思考,思是行的基础;思考后要行动,行是思的结果。二是并列关系,边思边行,边行边思,思与行同时进行。三是反复关系,思了行,行后又思,思而又行,思与行交替进行。不管是那种关系,思与行必须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既不能思而不行,也不能行而不思。行与思紧密结合,才会减少失误,成功率才高。从“思考和感悟”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行文过程中,我们要先理清“思”和“行”二者之间的关系:先思后行,思定立行,行而有思,还要注意对于“思”来说,过犹不及。重点强调的应该是思定立行。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根据行动主体的特定性格,什么情况下、什么

    26、样的人要“三思”,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人“再思”即可。此处要结合现实社会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写,把写作引向思考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处理好思考和行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让自己的事业开展得更顺利,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的更稳健。立意:1.行而有思,思而行远。2.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3.且行且思,且悟且进。4.认真思考,迅速行动。3.于智慧中进退,以豁达待人生“进”向前,“退”向后,“达”则通达、豁达。在漫漫人生中有太多进退选择、犹豫不决,若不能以豁达的眼光看待每一步,便会停滞不前,,迷失自我。故私以为,应于智慧中进退,以豁达待人生,方能行远而路广。于智慧中进退,参悟大道之理,用豁达眼界观人生,方能远航

    27、。“明得失,知进退。”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对我们而言,一路向前是我们人生一直遵循的步伐。从求学、处友再到从业,我们都是以进为先,甚至还认为后退便是失败。其实不然。有时,当此路不通时,以退为进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的方式?正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若执着于一时的进,蒙蔽了双眼,反而只会导致原地不前。唯有放眼大局,以豁达之心看待人生起伏,以进为主,以退为进,在这一前一后间才能下好人生这盘棋。于智慧中进退,随心之所志,豁达大度,成就无悔人生。“进”“退”“达”三个字包含着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深蕴着为人处世之道。只有懂得其中的道理,才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世间,做无

    28、悔的自我。且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进得无畏,进得无悔;且惜,“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的唐寅,退得狂放,退得豁达;且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林逋,退出了官场,走进了那片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正因为他们敢于“进”,又敢于“退”,随心之所向,不被世俗摆布,才能拥有“达”的境界。愿你我都能智慧前行,在人生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宽,成就豁达无悔的人生。羡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吾辈青年应当懂得“进”“退”“达”三者间的奥秘与联系,将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清醒知进退,不惧前路难。时代昂扬向前的曲线,应该是中国青年的生命轨迹。吾辈青年应有“劈波斩浪竞百舸,满船清梦

    29、压星河”的远大理想,有“立马昆仑追风去,浮舟沧海击水回”的豪情壮志。不畏将来,俯身蹚水,肩挑日月,煅自烈火,覆过薄冰。我们不执着于一味求进,必要时可以退为进,成就自我,实现理想大业,与国同在。山山而川,潺潺而溪,巍巍山河作证,悠悠岁月为名。愿吾辈青年于进退有序,以豁达待人生,不斥微芒而造炬成阳,为时代、家国共聚磅礴之力,共谱海晏河清之华章。【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对“进”“退”“达”三字进行了解释。第二句话指出,这三字包含着为人处事之道,与求学、处友、从业等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可见,材料从“进”“退”“达”的三元观点来阐释人生

    30、哲学与生命智慧。首先,考生要立足材料,进一步厘清三个概念的内涵:“进”者向前即能以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态度攻坚克难,然而也应该考虑到冒进的危害。“进”是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在人生与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应踔厉奋发,勇往直前。即使面对困境、坎坷、挫败等,也要勇于挑战,激流勇进,逆流前行。“退”者向后可理解为暂时性的蛰伏;战略性撤退;陷于困境的停滞等,“以退为进”选择,也要警惕“躺平”“摸鱼”“摆烂”等彻底放弃式的溃退。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达”者通达、豁达达,是看得透(智慧)和看得开(超脱,不纠结)的心态。这是在“进与退”的基础上上升的智

    31、慧境界。青年人在人生与时代的激流中,常陷入进退两难的焦虑与困境,在面对困境时,要修炼进不欣、退不戚的坦然,进退皆能有为的豁达。不论是积极投身于时代大潮,还是守住自己一方天地,都要有所提升,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其次,考生应明确三者的辩证关系:其一,理论层面,“进”与“退”是相对立的,而“达”是在“进”而不能前时,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心态平衡;其二,实践层面,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你我都是在求“进”,但是不可能事事如愿。所以,唯有“退”才能“达”;其三,心理层面,“达”是看淡“进”“退”,“进”也不喜,“退”也不悲,唯有“达”才能平衡心态。所以,理清这三个层面,在写作时才能更好地

    32、行文布局。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选取一个生活实践的层面(如:求学),谈攀登书山时时求“进”,遇到瓶颈“以退为进”,无论“进”“退”皆要通“达”。三元关系的材料,在写作时,不能只写其中一面或两面,应面面兼顾,形成有机整合的关系,才能彰显思考的全面性与逻辑的思辨性。立意:1.进退中成就豁达的人生。2.进退自如,通达人生。3.以进退为帆,行人生之船。4.积极上进,不畏困难;善于退让,海阔天空。4.【参考范文】扬适度之帆,享适度之美一弹牡丹戏,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撇鹊桥上,一画蝶成双;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弹挥横竖,撇画勾点,无一不是将

    33、力度把握得当,才能将其最美呈现于世。因此,为人需要一个度,处世需要一个度,只有懂得适度,坚持适度原则,才能描绘人生的美好画卷。抛适度之锚于海内,为扬帆奠基。战国时期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被他的妻、妾和客人称赞比城北徐公更美,可他却并未因此过于自信,而是自信有度。在看到徐公之后,他能客观地悟出妻妾之人说他美的原因,并因此设喻来委婉地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邹忌掌握了一个自信的度,于是有了世人对他更多的赞美;邹忌坚持适度原则,于是他的委婉规劝换来了齐国的强盛。掌适度之舵于舟上,为扬帆准备。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人把握适度原则,用“赎买”政策将资本家的钱聚集于国库,建设国家;邓小平把握适度原则,将市

    34、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罗斯福坚持适度原则,将市场自由机制与国家控制融合贯通。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适度为他们更增一份亮丽;他们都是寒夜中永不坠落的星辰,适度为他们更添一份恒久坚持适度原则,使他们收获成功;坚持适度原则,使他们享誉世界;坚持适度原则,中国终将广交天下友,傲立于世界。如若不懂适度,那么你的航船终将颠覆。不懂适度,心便没有了制约的枷锁,贪官和珅可谓是个不懂适度的典范。他位高权重,精通外语,才华横溢,本可安定富足地度过一生,却因没有坚持适度原则,能贪就贪,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落得个抄家的下场。可见,没有坚持适度原则,付出的代价必是惨痛的。放眼当今社会,不能真正坚

    35、持适度原则的个人和企业必将被淘汰。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无良企业家肆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恶化,一批批高官贪污受贿纷纷落马这些事情的频频发生,难道不该对我们有所警示吗?社会是复杂的,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我们要懂得适度,把握适度,用适度来装点我们的亮丽人生。让我们学会掌握好限度,与适度同行,点有限之灯,护适度之花,饮适度之泉,弹适度之弦。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只饮有适度之水。【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引用论述类文本阅读漫谈古书今译中关于“古书今译应该有个限度”这一话题,指出每个人不管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限度”

    36、。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则往往会过犹不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一个“度”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什么事情都适分寸了,有一个“度”,那么你的生活质量就一定是最佳的了。所以,本次作文意在启发学生就自己的日常言谈举止、行为处世作一些理性思考,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中“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写作时,可以考虑引用相关古语,如孔子“过犹不及”等引出中心论点,说明“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成功”。然后可从反面来展开,围绕生活中那些为人处事失去“度”或者“过了度”的例子来阐述“失度”“过度”的危害,从而说明“过犹不及”“要循度而行”。此后

    37、则可进一步强调说明,把握好“度”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加轻松,并且例举了现实的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呼应开头。而关于“限度”“适度”的素材其实非常多,比如生活中锻炼要有度,放松、紧张都要适度;人与自然的相处要适度,不可过度索取,否则会害了我们自己;秦朝皇帝治国不适度,滥用民力,修建阿房宫,对百姓严刑苛政,最终导致国破身亡等等。立意:1.月盈则亏,水满则溢。2.人生需要一个尺度。3.适可而止,张弛有度,方可尽享人生真谛。5.【参考范文】师天法地得灵感,勇于创造爱分享尺蠖,天地间之微之又微者也,爱思考的人观察它,获得灵感,领悟到“屈以求伸”的道理;“屈以求伸”的道理,本为人生之

    38、哲思,敢于创新的人利用它,创造出火星车的悬挂系统;这些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技术,被美国宇航局共享,让科学技术更快地传播。这条历经千年、跨越中西的技术研发传播之路,生动地阐释了一个道理:爱思考,师天法地得灵感;勇创造,灵感落地成技术;爱分享,技术传播无国界。灵感不是天外飞仙,不是凭空想就能获得的,它只垂青那些勤观察、爱思考的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触发灵感,开启了对万有引力的研究,但是,世间那么多人被成熟的果实砸头,看到扔向天空的石子落地,却并没等到灵感的光临,何哉?曰:懒于观察,怠于思考!瓦特看到蒸汽顶起壶盖,触发灵感,开启了对蒸汽机的改造之旅,但是,见过壶盖跳动的人何其多也,却没有赢得灵感的青睐,

    39、何也?曰:懒于观察,怠于思考!不观察,不思考,对天地之征兆熟视无睹,对世间万象观而不思,怎能与其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只有观察天地万象于眼,探求其理于心,孜孜不倦,勤思不怠,方能师天法地得灵感。捕捉到灵感,收获新知,固然重要,若要让灵感落地,让知识发挥实际作用,还需要有创新思维,还需要有创造性运用。基础理论,是抽象的,怎样让它发生实际作用?怎样把它广泛运用?需要大胆创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本为抽象的哲学思考,但是,科技工作者却打破了思想的藩篱,把它创造性地运用到火星车的悬挂系统中,这正表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带来的益处。当然,灵活离不开思考,但没有创新性的思考,有可能会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比如,庄子

    40、提到的善为不龟手之药的宋人,由于缺乏创造性思维,守着神药却世世代代只能从事洴澼絖的劳苦工作,而客得之以济三军,凭借其创造性思维,裂土封侯。一门知识,一项技术,始于灵感,继于创造,最终,要止于共享。能共享,表现了大胸怀,大格局。知识无国界,技术无边疆,乐于分享,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四大发明,泽被四海;青蒿素治疟疾,拯救天下苍生;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填饱世界人民的肚子:这无不展现中国人的大胸怀、大格局。能共享,也利于思想与思想碰撞、让灵感激发灵感、让技术催生技术。人类越团结,越交流,就越能让人类进步。知识,往往因共享而实现迭代升级。马斯克开源特斯拉专利,放弃版权保护,与全世界的电动汽车企业共享技术

    41、,不但没让自己的企业为此而萎缩,反而在促进全球造车水平提高的同时,让自己的特斯拉销往全球,让自己的技术迭代升级。所以,爱思考,让人师天法地得灵感;勇创造,让人把灵感转化成成技术;愿共享,让技术惠及四方。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创造,乐于共享。【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分三个层次展现了灵感、创造与共享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层次,写的是先祖通过观察尺蠖收获灵感,总结出了屈以求伸的道理。由此可知,灵感的获得源于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第二个层次,写的是中国科技人员,模拟尺蠖的运动,创造性地设计了火星车主动悬挂系统。由此可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可以让已

    42、有的知识、事物创造新价值、实现新用途。第三个层次,写的是美国宇航局借鉴中国火星车的设计,来设计自己的月球车,而中国科学家对此表示欢迎。由此可知,知识的共享能够给世界带来进步。题干中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参与复兴中学在五四青年节组织的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这既规定了主题,也暗示考生,可以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背景,站在青年人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捕捉灵感、勇于创造、善于共享。另外,题干中的“给古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也提醒考生,要注意到纵向的古今传承和横向的中西互通。写作的时候,可以建立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三个关键词正是一项发明创造的三个阶段。可以先强调,要善于观察

    43、、勤于思考,善于从平常的现象中获得启发、捕捉灵感。这里可以联系瓦特通过观察开水壶盖获取蒸汽机能量转换灵感的例子来论述。然后,强调把捕捉到的灵感转化为科学认知或实用的技术,也需要具备创造精神。最后,可以强调,要有共享精神,一是源于知识没有国界,应该服务于全人类;二是共享可以让知识形成碰撞,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立意:1.善于捕捉灵感,勇于发明创造。2.灵感带来新知,共享实现幸福。3.古今传承把灵感化为创造,世界能共享把知识变成福祉。6.【参考范文】战胜自己,蝶变人生花经风雨更娇艳,松历霜雪益挺拔,梅因苦寒自幽香,剑由磨砺方有锋。在人生旅途中,吾辈青年当战胜自己,蝶变人生。战胜自己,如大鹏般扶摇直上

    44、,莫让舒适安逸消磨我们的意志。且看古人。王勃战胜了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方在滕王阁快意挥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从而“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没有在舒适、安逸中沉沦,而是笑对痛苦,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苏轼在屡遭贬谪后,面对贬谪之地的艰苦环境,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战胜了自己,去欣赏“山头斜照却相迎”却相迎的美景,重获心灵的富足!正所谓:“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此言得之。战胜自己,如腊梅般“香自苦寒”,莫让风雨坎坷牵绊我们的脚步。再看今人。在异国他乡,经历1028天监禁的孟晚舟,没有让暂时的风雨坎坷牵绊自己的回国之路。她始终坚信,每一朵乌云都有一线希望。泪水抱怨化解不了痛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材料作文模考练习(共13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6631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