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社会心理学》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ppt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5563717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PPT
  • 页数:30
  • 大小:42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心理学》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课件 态度 行为
    资源描述:

    1、1第第6 6讲讲 态度与行为态度与行为21.1.态度概述态度概述(1 1)态度的定义态度的定义G.AllportG.Allport: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Krech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Freedman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3(2 2)态度的三个成分及其关系)态度的三个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

    2、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4认知成分认知成分 事 实 信 念 观 点 知 觉 理 解行为成分行为成分 意 向 倾 向 偏 好情感成分情感成分 评 价 情 感 情 绪外显行为外显行为5 (3 3)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指向特殊个体的态度更能够去预测态度。LaPiere教授关于美国人对亚洲人态度的研究6时间因素:时间因素: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

    3、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Fishbein 发现在总统选举中,一周前的民意调查结果要比一月前的民意结果对预测谁能当选更为准确。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内在自我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8态度强度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但是怎样才能使态度变强呢?Davidson(1982)发现,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人们态度的强度增加。也就是说,参与可以加强态度。想要别人支持,就要让他人参与。9态度的可接近性:态度的可接近

    4、性:态度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外显态度:外显态度: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内隐态度:内隐态度: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10(4 4)态度的测量态度的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 包括自我报告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而这三种方法常常利用态度量表:利克特量表利克特量表 瑟斯顿量表瑟斯顿量表 语义区分量表语义区分量表 11利克特量表利克特量表5 5点(点(1 2 3 4 51 2 3 4 5)从反对到赞成)从反对到赞成

    5、7 7点(点(12345671234567)()(-3 0 +3-3 0 +3)瑟斯顿量表瑟斯顿量表1111点量表(点量表(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12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投射技术投射技术:TAT(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生理指标:生理指标:皮电反应,心跳,血压等反应时:反应时: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132.态度形成态度形成(1 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一是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二

    6、是强化,受到奖励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三是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如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政治与种族态度。14 有可乐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有可乐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主题 有可乐 无可乐 癌症治疗 81%62%军队规模 67%43%卫星计划 55%30%立体电影 67%60%和美好的经验联结在一起,使我们的态度更积极和美好的经验联结在一起,使我们的态度更积极15(2 2)情感影响的机制:曝光效应)情感影响的机制:曝光效应 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是情感影响态度形成的最有力的证据。16 出现次数与喜欢程度之间的关系出现次数与喜欢程度之间的

    7、关系汉字出现的次数汉字出现的次数喜欢的程度喜欢的程度17(3)(3)认知理论认知理论 Fishbein/Ajzen: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指向行为的态度指向行为的态度 主主 观观 规规 范范 行为意图行为意图 实际行为实际行为 知觉到的控制感知觉到的控制感18(4)4)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 Bem(1972)Bem(1972)的自我觉知理论:的自我觉知理论:人们根据对某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观察而形成态度。Bem的自我觉知理论认为,在某些情景下,人们要等到看见自己的行为之后才知道自己感觉。假如你问一个朋友她是否喜欢运动。如果她回答:“我想我喜欢的

    8、,因为我经常跑步或者去健身房锻炼身体。”193.3.态度改变态度改变(1 1)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这种过渡遵循着最小付出最小付出原则。20(2)(2)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21 减少认知失调的

    9、方法: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改变态度改变态度:我不该这样 增加认知:增加认知:还有其它的原因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改变认知的重要性:A比B更重要 减少选择感:减少选择感:我没有办法才这样 改变行为:改变行为:我不这样做了 22FestingerFestinger和和CarlsmithCarlsmith(19591959)不充分理由不充分理由(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让你从事你不喜欢的事情,并且给你很少的奖励,你会喜欢这个事情吗?23控制组 1美元 20美元喜欢程度Festinger 和和Carlsmith 预测不当理由组(给预测不当理由组(给1美元而撒谎)将经历最大

    10、的认知失调,并美元而撒谎)将经历最大的认知失调,并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而正当理由组(给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而正当理由组(给20美元而撒谎)没有产生认知失调,所以美元而撒谎)没有产生认知失调,所以态度发生最小的改变。预测得到了的支持。态度发生最小的改变。预测得到了的支持。24认为撒谎的人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增加第三个认知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减少;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25给1美元的被试之所以态度改变大,因为他们感受到的认知失调高,给20美元的被试用高的报酬来解释自己的撒谎行为,高的报酬成了解释反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Sufficient Justification),相当与增加了一个

    11、新的认知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因此不太需要改变态度。1美元太少,不能成为反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当理由(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26Linder(1967Linder(1967)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有选择时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也大;而无选择时人们经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大的改变。270.5$2.5$有选择 无选择态度改变量 有选择的时候人们才产生认知失调有选择的时候人们才产生认知失调28努力与认知失调:努力与认知失调:Aronson指出,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29BrehmBrehm(1965(1965)决策后失调:决策后失调: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做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就叫做决策后失调,它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30 决策后失调的减少决策后失调的减少 情 境 所选物品 放弃物品 失调降低总数 高失调 +0.32 -0.53 +0.85 低失调 +0.25 -0.12 +0.37 无失调 0.00 无 0.00 高失调是指对两件物品最初评定很接近,低失调指两件物品最初评定差别很大,无失调是指没有选择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637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