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案(DOC 12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案(DOC 12页).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案DOC 12页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案 DOC 12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案【篇一:现代诗歌两首教案】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 2、能力目标: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关键:理解诗歌的主题及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
2、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三、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葬歌的语调。 四、品读诗歌。 1、诗人以“也许”为题而且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也许”,结合具体诗句思考“也许”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1)“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揣摩,不敢相信,内心痛苦的表现。 (2)“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更加明确了诗人的不确定性,他的猜测正是内心痛苦的体现,他无法接受女儿逝世的现实,以女儿睡了来安慰自己。 (3)“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儿歌式
3、的语言,童话般的世界,诗人宁愿相信女儿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是美好的,能聆听自然的声音,会快乐的生活。 (4)“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活着,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哪怕是苟延残喘地活着,只要活着就好,但闻一多不这样想,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污浊不堪,就像他在死水里写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污浊的社会不要也罢,离开这样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幸福的,侧面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的深恶痛绝。 2、除了“也许”之外,诗人还用了“不许”一词,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语气强烈,不可以,禁止。体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
4、庇护。 3、“夜鹰”“蛙”“蝙蝠”这些事物是不美好的,诗人“不要”它们去打扰女儿,但对于“阳光”“清风”这样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许出现呢? “阳光”“清风”这些温柔的事物,“拨”和“刷”这样轻柔的动作也有可能打扰到女儿的“睡眠”,作为父亲是绝不允许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达到了极点。 4、你读这几句诗的感受是什么? 悲痛到了极点的父亲,轻轻,缓缓,有无限的悲痛,也有深沉的父爱。 五、小结。 让人心碎的字字句句,让人动容的父女深情。我们用朗读去体会这位一团火一样的诗人为人父的柔情一面。六、作业:朗读与背诵。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
5、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再别康桥,走进他的内心。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附照片和图片幻灯展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解题。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再别:指的是又一次,别而又别,体现的自然是无限眷恋。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
6、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教师首先配乐背诵。)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1.提示: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还记得哪些比较熟悉的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
7、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篇二:初中语文教案:诗两首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诗两首教案模板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8、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自由回答 2、简介作者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
9、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 样。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 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篇三: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重点分析借物
10、抒情的写法。 3、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4、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角,也难以割舍。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
11、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是作者人生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谣”是歌谣,是对长城的歌颂。 2、“一片槐树叶”是指作者借夹在书中的故国的一片槐树叶,以此为题目点明诗人吟咏的对象,简洁明了。 3、学习生字: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朗读: 长城谣(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