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共8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60010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3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共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高一 语文 必修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沁(xn)园春 百舸(g) 峥嵘(zhngrng) B、瞋(chn)目 以遗(wi)陛下 陛(b)下 C、颓圮(q) 挥斥方遒(qi) 岁月稠(cu) D、青荇 (xng) 浪遏()飞舟 濡(r)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惆怅 玉决 苍茫 激扬B、寥廊 食邑 彳亍 寂寞C、荡漾 仓淬 胆怯 耀眼D、火钵 熏黑 戮力 参乘3、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略微D、大行不顾细谨 行:

    2、作为4、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B、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等都是艾青的著名作品。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D、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

    3、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 长沙就是现代诗歌。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 长沙是中调。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8、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B、

    4、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著,因为相传为左丘明所写,所以又有春秋外传之称。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D、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最后说到齐威王除弊纳谏:“期年之后”,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为此,各诸侯国“皆朝于齐”。这些内容均与史实不符,是作者为强调效果而有意用的夸张手法。非基础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每题3分,共15分)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

    5、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

    6、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

    7、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注: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 B.王翦谢曰 谢:推谢C.老臣罢病悖乱 罢:通“疲”D.翦因举兵追之 举:发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翦言不用,因谢病 不如因善遇之B.人以不用将军计 以其无礼于晋C.军虽病,忍弃寡人

    8、乎 今虽死乎此,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 图穷而匕首见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 B、于是引兵而西C、李信果辱秦军 D、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非六十万人不可 唯大王更择贤将 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亲与士卒同食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但他过于轻敌,导致征荆失败。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

    9、,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调。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二、能力迁移与运用(10分)1、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2、补写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 ),取道。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

    10、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4分)(注:摘自三国演义的原文)A、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刘备奉曹操之命起兵讨伐袁术,张飞留守徐州。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张飞醉酒不抵,失陷逃奔淮南,使刘备家室落于吕布手中。张飞与刘备等会合,关羽对张飞横加指责,张飞羞愧不堪,拔剑就要自杀,被刘备劝住。B、酒毕,布教取弓箭来。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

    11、 袁术派遣纪灵领兵驻扎沛县东南,欲擒刘备。刘备急忙求救于吕布。吕布于是设计在辕门箭射画戟,与双方约定:只要自己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两家就罢兵;如射不中,两家再战不迟。吕布一箭果然射中画戟,纪灵只好罢兵而去。C、玄德看那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段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身材魁梧,一身英气。因为想有一番作为,所以才闯荡江湖。与刘备、张飞巧遇于村店中,后同到张飞庄上,三人于桃园中结为异性兄弟,共举大事。D、曹操与袁术大战时,由于粮食不足,管粮官建议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权且救一时之急,曹操接纳了这个建议。后来,军中纷说曹操欺骗士兵,士兵们嗟怨不

    12、已。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令刀斧手将管粮官斩首示众。纷乱的军心终于稳定下来。E、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请求刘备在曹操面前为自己求情,刘备点头。等到曹操上楼来,吕布说自己愿意帮助曹操平定天下。曹操征询刘备的意见,刘备念及当年吕布“辕门射戟”的恩情,为吕布求情。曹操答道:“您没看见丁建阳、董卓的下场吗?”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2、简答题(6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请叙述当时的情况(100字左右)。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曾子:姓曾,名参,孔子之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其弟子也尊称

    13、曾参为“子”。三省(xng):多次反省。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B曾子认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C曾子这里讲的“信”有两个涵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朋友之间要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就是替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朋友相交要真实守信,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信”的理解。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陇西行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 三四

    14、两句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2.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六、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10分)致橡树 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15、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1.阅读全诗,概括诗歌的主题。2.诗中的橡树.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各暗指什么?3.诗中在写到“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时,用的是“绝不”,而写到“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时则用的是“不止”。试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橡树、木棉等植物在诗中就是自然界中的树木,没有别的意义。B.致橡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橡树”,而是写给自己心目中的恋人的。C.诗歌中的木棉树很美,但也只是高大的橡树的一个陪衬。D.诗歌中所歌颂的爱应该是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而又各自保持

    16、着独立的个性。E.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七、现代文阅读(10分)不可无“我”钱谷融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个人 的思想感情,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 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

    17、形式的反映 ,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 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 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任务来,要反映客观现实,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 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他是有目的的,她是为感染人、打动人儿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 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旦仍要不 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

    18、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 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 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 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样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 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被完全丢掉自己。 他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对于欣

    19、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 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 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望去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有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语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

    20、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能;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都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向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

    21、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D.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E.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B.清代一女子迷恋

    2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C.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3.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4分)八、作文(60分)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琐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一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请以上段文字为触动,写一篇记忆家乡(故地,学校)风物人情或童年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题号 1

    23、 23 4 5 6 78答案 D D D CC AC D非基础题(共66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题号 1 23 4 5答案 B B B D C二、(共10分)1、翻译(4分)、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又连续五次派出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2、补写名句(6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皆白衣冠以送之 既祖三、四题(略)。(共16分)五、(共5分)1、(3分)这两句用“无定河边骨”同“春闺梦里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用“犹是”二字把他们联系起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2、(2分)这首诗表现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死者和

    24、家人的深切同情。六、(共10分)1、(2分)诗歌用鲜明生动的形象,否定了依附式的爱情模式,张扬了女性的自尊自立的人格精神,歌颂了伟大的爱情。2、(2分)橡树指男子汉,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是指那些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3、(2分)用“绝不”表示作者坚决的否定,用“不止”,因为泉源、险峰等,尽管可以给情侣带来温暖、慰藉,但如果仅止于些的话,女性还是处于陪衬位置,女性的独立人格仍未显现出来,肯定中有否定。4、(2分) ( A )( C)创作和欣赏都需要不可无我的体验过程。七(10分)、1、AC 2、C 3、(一)创作角度:艺术活动要表现创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要影响现实改造现实。

    25、(二)欣赏角度:发现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找回自我,拥有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显示鲜明个性。作文(60分)作文(60分)杜甫诗蜀相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乱以来就一直颠沛流离的诗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满怀时事兴衰之感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谒了始建于晋代的武侯祠庙。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拔;绿树丛中的黄鹂百转千啼,自鸣得意。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败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

    26、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律诗由“起”、“颔”、“颈”、“结”四联组成。这首诗的“起联”两句一问一答,貌似平常,实则不然。这里,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心绪,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为伏笔,使得全诗和谐统一,首尾相衔。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作诗善用赋笔,惟杜老为然。其间微婉顿挫,总非平直。”杜甫的这首蜀相的开头,可以说

    27、是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诗人善用赋笔而又切忌平直的特点。 如果说,“起联”两句还是从总领通篇的角度由全貌着笔作概括叙写的话,那么,“颔联”两句则进而把“镜头”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部。“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一在强调“好音”之悦耳。然而,诗人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可是,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不难看出,在“颔联”两句里,诗人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诗行中寓静于动,寄情于景,婉转地流露出因国家分

    28、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真可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远且大”(谢榛四溟诗话)。 “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警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城西)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公元207年,同他商讨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当然,艺术的概括是不能同科学的、历史的评价相提并论的。但是,透过诗人的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诸葛亮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

    29、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量,而且能够感知诗人对他的钦羡仰慕之情。这一联与前一联一样,属对工致,沉郁顿挫。遣辞虽不藻丽,却行文壮阔,潇洒飘逸,可与诗人另一首写诸葛亮的诗八阵图中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二句联璧生辉。 假若诗意仅此而已,或许还难以收到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和取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前人说,“诗贵有眼”。“结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可谓蜀相的“诗眼”。“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岂止是一般的凭吊和拜谒之辞啊!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后,于当年八月在军中抱憾病逝。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个人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可见,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用这警句一般的诗行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是不无道理的。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蜀相一诗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语言凝炼而内涵丰富。如果把刘禹锡的话用来评蜀相,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共8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600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