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59685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55.1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 下载 _考试试卷_物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2019-2019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 帕斯卡(Pa)B. 牛顿(N)C. 千克(kg)D. 米(m)2. 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甲 乙 丙 丁A. 甲、乙、丙B. 甲、丁C. 乙、丁D. 甲、丙3. 如图所示是小丽测圆柱体直径的四种操作,你认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4.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刊物的长度,下列测量记录中,正确的是()A. 28.1cmB. 28.152cmC. 28.15cmD. 28.1

    2、0mm5. 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B.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C.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 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6. 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 如图所示的时间是1分41秒7. 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A. 小李的

    3、身高大约为170mmB. 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C. 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mD. 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8. 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行驶的火车B. 流动的河水C. 一杯开水变凉D. 地球绕太阳转动9. 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 地球B. 太阳C. “长征七号”D. “天宫二号”10. 2019年4月22号我国“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4、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 “天舟一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地球11. 夜晚,抬头看月亮在云层中以很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云层B. 地球C. 月亮D. 不能确定12. 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C.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D. 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13. 如图所示为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图象,可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A. (1)(2)B. (2)(3)C. (1)(4)

    5、D. (2)(4)14. 如图是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小C. 前10秒,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同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5. 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1.5mB. 他上学步行平均速度约为10m/sC.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mm16. 物理学习需要加强理解,培养学科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

    6、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用ts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ts越小,表示运动越快17. 一个运动物体,在第一次10秒内走4米,在第二次5秒内走2米,在第三次15秒内走6米,则可以肯定此物体一定是做()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既有匀速直线运动,又有变速直线运动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8.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7、10.0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1m/s19. 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下滑全过程的数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下滑通过的距离是62cmB. 秒表读数是35sC. 让斜面粗糙一些可以让小车下滑得慢一些D. 斜面越陡,小车下滑得越慢二、填空题20. 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21. 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一张普通纸的厚度约60_;活动铅笔芯直径是0.07_,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长约800_。22. 在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cm在乙图中秒

    8、表的读数为_s23.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分钟跳动的次数为60次左右,他计算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_秒。某人在做一单摆摆动实验时,观测到单摆摆动了60次时,脉搏跳动的次数为30次,那么单摆摆动60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_秒。24. 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实验记录是12.82cm、12.81cm、12.28cm、12.81cm、12.815cm,这五次记录中有_次错了,错误数据是_,该物体的长度应是_。25.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做_.误差是_ 避免的26. 一列火车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的速度(以车为参照物

    9、)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需用的时间为_s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7. 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_是运动的、相对于_是静止的28. 2019年4月9日“2019徐州国际马拉松竞赛”在徐州开展,其中设置了全长7500米的迷你马拉松赛,段小明同学报名参加。在跑步途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是以_为参照物的。他跑完全程用了1.5小时,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km/h。29. 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

    10、物,战斗机是_的;若加油机以500km/h的速度航行0.2h,通过的路程是_km。三、计算题30.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800s,紧接着又以 15m/s 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 3000m求:(1)该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该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31.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多少m/s,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是多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2. 一列长为600m的火车

    11、以30m/s的速度匀速驶过一长直隧道,车内某乘客坐在位置上测得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60s,求:(1)隧道的长度L;(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t。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表示为N。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解答】A.帕斯卡(Pa)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牛顿(N)是力的基本单位,故B符合题意;C.千克(kg)是质量的主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米(m)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解析

    12、】【分析】在物理学测量中,有多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积累法、等效替代法、建模法等,故据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对题目中的各种说法逐个分析即可。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解答】甲、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乙、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丙: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

    13、的直径,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故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D。3.【答案】A【解析】解:A、刻度尺的零刻线对准桌面,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故A正确; B、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故B错误; C、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无法确定直径的位置,故C错误; D、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也没把直角边与小球边缘靠紧,故D错误; 故选:A。直尺和三角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桌面。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尺辅助测量长度方法的操作,属于基本技能。 卡尺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把圆

    14、柱体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三角板紧夹住圆柱体,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的直径d。4.【答案】C【解析】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应准确到1mm,在1mm之后还应再估读一位;A、28.1cm,准确到1cm,故A错;B、28.152cm,准确到0.1mm,故B错;C、28.15cm,记录结果准确到1mm,故C正确;D、28.10mm,准确到0.1mm,故D错。故选: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在刻度尺分度值之后应再估读一位,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本题考查了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注意要

    15、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答案】C【解析】解:A、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故A正确;B、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故B正确;C、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D、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故D正确。故选:C。(1)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2)弄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明确分度值,每一个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根据指针位置读数。(3)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4)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本题考查刻度尺,弹簧

    16、秤,天平,秒表的使用及读数,是一道综合题。6.【答案】D【解析】解: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不能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否则会腐蚀天平的托盘,故B错误; 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选用其它的整数刻度作为临时的“零刻线”,在读数时再减去这一刻度值,故C错误; D、由图所示秒表可知,分针示数为1min,秒针示数为41s,故时间是1分41秒,故D正确。 故选D。(1)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误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2)天平在使用时,不能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3)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仍能继

    17、续使用; (4)秒表分针与秒针的示数之和即是秒表的示数。本题考查了与测量有关的多种测量工具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综合性,但都是基本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7.【答案】C【解析】【分析】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成年人的身高略大于此数值,在170cm=1700mm左右,故A错误;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B错误;C.成

    18、年人一步大约0.5m,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0.5m60013000m,故C正确;D.正常成年人一次心跳时间约1s,故D错误。故选C。8.【答案】C【解析】解:A行驶的火车,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属机械运动,不合题意; B、流动的河水,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属机械运动,不合题意; C、一杯开水变凉是温度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改变,不属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D、地球绕太阳转动,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属机械运动,不合题意。 故选: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据此判断。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9.【答案】D【解析】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

    19、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故选:D。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注意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0.【答案】B【解析】解:A、以发射塔架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相对于“天舟一号”飞船,”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以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为参照物,

    20、“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1.【答案】A【解析】解:题目中,月亮是运动的,说明月亮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可以选择云层为参照物。 故选A。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

    21、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性质的理解情况,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判断。12.【答案】A【解析】解: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故A正确,C错误。 以乘客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楼房的窗户是向下运动的,故BD错误。 故选:A。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该题在判断时首先要确立题支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13.【答案】D【解析】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

    22、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 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 故选D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属于中等题14.【答案】C【解析】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

    23、,即第10秒时,甲车追上乙车,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所以前10秒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C。(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 (3)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

    24、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C【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

    25、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相对比较简单,熟记机械运动、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等基础知识。(1)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都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确定,则假定他不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快慢不变,二是经过的路线是直线;根据速度公式可理解的意义。【解答】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

    26、误;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C错误;D.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越小说明v越大,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D【解析】【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具有的特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路线是直线;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具有的特点:速度不同,方向不变,路线是直线;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变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点。【解答】由可得,该物体在这三次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平均速度相同不能说明整个过程速度不变,因此不能确定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不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为直线,因此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故选D。18.【答案】C【解析

    27、】解: (1)由v=可知,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因前5s的路程未知,所以无法计算,故AB错误; (2)百米赛跑的总路程s=100m 总时间为t=10s, 则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v=10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求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严格按定义式求解19.【答案】C【解析】【分析】(1)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通过的路程可从图中直接读出;(2)秒表读数时应先读分针,再读秒针;(3)斜面的粗糙程度及坡度都影响小车下滑的快慢,越慢越容易计时;此

    28、题是“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涉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解答】A.小车下滑通过的距离是50cm+6cm=56cm,故A错误;B.由秒表指针的位置可知,时间不到30s,故读数是5s ,故B错误;C.让斜面粗糙一些可以让小车下滑得慢一些,容易记录时间,故C正确;D.斜面越陡,小车下滑得越快,故D错误。故选C。20.【答案】2.14;228.7【解析】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线对齐,右侧在2.1cm和2.2cm之间偏向2.1cm一侧,估读为

    29、2.14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14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5min=21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8.7s,即秒表的读数为210s+18.7s=228.7s。故答案为:(1)2.14;(2)228.7。(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

    30、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1.【答案】微米;厘米;毫米【解析】解:(1)可测量二百张普通纸的厚度为1.26厘米,则一张普通纸的厚度为1.26cm200=6.310-3 cm=63m,由此可知一张普通纸的厚度约60微米,是合理的。(2)学生购买的活动铅笔芯规格为直径0.7毫米,由此可知活动铅笔芯直径是0.07厘米。(3)人正常走路时一般是两小步一米,一大步接近一米,由此可知人正常走路的一步约800毫米。故答案为:微米,厘米,

    31、毫米。(1)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根据自己常用的纸张做比较,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2)活动铅笔芯直径根据自己购买的活动铅笔芯的规格做出正确的计算。(3)人正常走路的一步根据自己步行几步走几米,然后做出正确的计算。本题考查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正确理解不同单位长度的大小,要求同学们通过生产和生活的切身体验,了解身边常见的物体长度,如:课桌的长宽、教室的长宽高、人的身高、各种常用工具的尺寸等。22.【答案】1.46;228.7【解析】解:(1)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故其的分度值是1mm,所以此时物体的长度是1.46cm; (2)图乙中,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

    32、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8.7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48.7s=228.7 故答案为:1.46;228.7(1)首先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而后在据此时物体的长度读出物体的长度来; (2)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本题综合考查了刻度尺、停表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经常使用这些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对于解决此类题目很有帮助23.【答案】1;30【解析】解:每次脉动的时间为=1s,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分钟跳动的

    33、次数为60次左右,每次脉动的时间是1s,单摆摆动60次所用的时间大约1s30=30s。故答案为:1;30。已知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可以得到两次脉搏的间隔时间;根据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单摆摆动和脉搏跳动的关系求出第二空。此题考查对生活中时间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运算后可填入数值。24.【答案】2 12.28cm 、12.815cm 12.81cm【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属于基础题。首先要对五个测量数值进行分析,看是否有错误的数据,算出四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来减小误差。【解答】在这五个测量值中12.28cm、12

    34、.815cm有明显的错误,因此应该把这两个数据排除在外,物体的长度为。故应填:2;12.28cm 、12.815cm;12.81cm。25.【答案】米 误差 不可【解析】【分析】测量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和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做误差。本题考查了长度的单位、误差的概念,需要清楚的是: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解答】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不可消除。故答案为:米;误差;不可。26.【答案】24;运动【解析】解:因为v=,所以,人从车尾走到

    35、车头的时间:t=24s;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与列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24;运动。(1)人在车厢内走动,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是2m/s,车厢长度是人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人的运动时间。(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本题时,要看清题意,人是在车箱内走的,不是在地面上走动的,一个乘客从车厢的顶端匀速走到另一端是相对于车箱来说的,通过的路程是不变,不管车是否运动,所用的时间是不变的。27.【答案】跑步机的皮带

    36、;地面【解析】解: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跑步机的皮带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跑步机的皮带;地面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位置的变化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就是静止的本题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我们平时认为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定是不动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定依据和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不能靠主观感觉28.【答案】自己;5【解析】解:段小明

    37、跑步途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他以自己为参照物时,他与路边的小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5km/h;故答案为:自己;5。(1)该题在判断时首先要确立题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2)根据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路程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即可计算他骑车的速度此题考查参照物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9.【答案】静止;100【解析】解: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

    38、静止的;根据v=可得,加油机通过的路程为:s=vt=500km/h0.2h=100km。故答案为:静止;100。(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通过的路程。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0.【答案】已知:v1=5m/ss1=800sv2=15m/ss2=3000m求:(1)s1=?(2)t2=?(3)v=?解:(1)由v=st可得,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s1=v1t1=5m/s800s=

    39、4000m;(2)汽车以15m/s速度行驶的时间:t2=s2v2=3000m15m/s=200s;(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s=s1+s2=4000m+3000m=7000m,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st1+t2=7000m800s+200s=7m/s=25.2km/h答:(1)该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是4000m;(2)该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200s;(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m/s,合25.2km/h【解析】【分析】(1)已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利用公式s=vt得到行驶的路程;(2)已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路程,利用公式t=得到行驶的时

    40、间;(3)已知汽车前后两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总路程和总时间,用v=得到全程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可加起来被2除,易错点【解答】(1)由v=可得,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s1=v1tl=5m/s800s=4000m;(2)汽车以15m/s速度行驶的时间:t2=200s;(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s=s1+s2=4000m+3000m=7000m,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7m/s=25.2km/h31.【答案】解: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前=s前t前=50m10s=5m/s;物体通过后一

    41、半路程的速度是v后=s后t后=50m5s=10m/s;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t=100m10s+5s6.7m/s。答: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5m/s,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为10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7m/s。【解析】已知全程距离和前、后半程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前后半程的运动速度;已知全程距离和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全程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32.【答案】解:(1)火车速度:v=30m/s根据v=st可得,隧道长:s隧道=vt=30m/s60s=1800m(2)火车通过隧道通过路程:s=1800m+600m=2400m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t=sv=2400m30m/s=80s;答:(1)此隧道长为18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80s。【解析】(1)根据公式s=vt进行计算便可; (2)火车通过隧道经过的路程为车长加隧道长,根据公式t=便可计算出火车通过隧道用的时间。本题要注意的是:列车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是隧道长与车身长之和,很多学生会错误的认为列车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只有隧道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59685.html
    2023DOC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