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XX大学20年8月《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参考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54308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9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XX大学20年8月《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参考答案.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社会心理学 XX 大学 20 在线 考核 试卷 参考答案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1、自变量;即研究假定为原因的变量,一般为影响社会行为或心理表现的外部条件。实验中通常以实验条件为自变量。2、随机分配;随机分配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3、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5、自我实现的预言;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

    2、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6、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7、图式;根据西方哲学家的一般理解,图式就是用来组织、描述和解释我们经验的概念网络和命题网络。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同一类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在大脑中形成的框图便是图式;Piaget、Rumelhart等人认为图式由表示概念要素

    3、的若干变量所组成,是一种知识框架及分类系统; 语言学家Carroll把图式看做是语义记忆的一种结构。尽管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图式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图式是一种结构8、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9、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格林沃德(Greenwald,1995)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它标志着社会认知的研究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4、,是认知主体不需努力、无意识的操作过程。10、态度;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12、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13、睡眠者效应;是指在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14、移情;移情一词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

    5、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15、去个体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也有学者指出去个性化 (deindividualization) 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合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1、简要说明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并说明三者的关系。答: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助人行为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则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助人

    6、行为、利他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比较多的领域。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三种行为并没有给以明确的区分,在定义上也存在着分歧,

    7、更多的是将三种行为等同起来看待,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三种行为定义的模糊,分不清他们的实质及行为表现,甚至出现误解,影响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有必要对三种行为进行严格的区分,澄清三种行为的实质,划清三种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之所以对三种行为在定义界定上存在分歧,或是将三种行为等同看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三种行为背后的动机看法不同所导致,因此我们从行为背后的动机入手来对三种行为进行梳理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2、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答:态度学习理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理论。这种理论把人描绘成被动的受体。他们暴露在刺激之下,通过强化、惩罚、模仿而学习;这些学习的过程决定了个体的

    8、态度。 最终的态度便包含了他所积累的所有联结、价值观和其他点点滴滴的信息。对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学习理论强调两种主要的方法:信息学习和情感迁移。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加以说明。答: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 1957 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4、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答: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影响因素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

    9、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5、简要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人们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答: 1、以苦为师,多吃苦,多实践,再加上理论的熏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换位思考也很总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多读善书,多学习英雄人物,树立正确的榜样.6、简述独立性自我和依赖性自我模型,并举例说明。答:独立性自我是指人的意志不易受他人的影响,有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遇事有主见,有成就动机,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实际工作的心理品质,它伴随勇敢、自信、认真、专注、责任感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依赖型自我,是病态人格的一种。其

    10、显著特点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表现为:(1)自我形象弱,缺乏自信而轻视、贬低自己,总感到自己无助、无能;(2)温良驯顺,不爱竞争,避免社会压力和人际冲突;(3)依赖他人,退缩被动,容易顺从他人的要求,若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易产生焦虑和无勘感,甚至抑郁。(4)具有原初性亏损,即一种被压抑的生活方式,避免自我主张,拒绝承担责任,甚至容忍和希望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是人格发展不成熟的表现。依赖性格亦称“依赖取向”弗洛姆提出的人的五种社会性格之一。其特征:凡事依赖他人,生活靠别人供给,听凭他人支配。被动、屈从、怯懦、贪婪、轻信。具此性格者的人生信条是“一切依赖外界”,当其“供应来源”受到威胁时便感到焦虑

    11、不安。三、论述题(共25分)1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答:韦纳认为,个体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只是不同的人在对不同的事件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有不同。韦纳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当学生把考试成绩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他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更有信心,

    12、同时学习动机也更强。2、当看到好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真不错,你用的是什么相机”;当看到烂照片时,人们则往往会笑话拍摄者水平很臭。请详细论述,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答:人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失败归因于环境;而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失败归因于其自身。遇事只会一味地抱怨他人、抱怨环境,所以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向内寻求于心,向外寻求于道。改变人生最好的途径,就是遇事不再一味抱怨,而是多想想解决的方法。3、论述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请适当举例说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指社会中个人与群体关系。个人主义指的是一种

    13、松散的社会结构,而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紧密的社会结构。重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非常松散地结成社会关系网,并极大关注自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人本主义强调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以提高人的自尊、自爱和自助能力为其首要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浓厚的家庭观念及其反对突出个人的主导思想相冲突。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不仅在个人的自我实现中有着明显的差异,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工作有关的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对自我的认识上: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自我的理论来看,其共同点都是把个人的自我看作为个人荣辱心的动力源泉。可是对中国人来说,自我的荣耀和耻辱既不是由自我的动力所发动的,

    14、也不是以荣辱为终结的,却是由每一代祖先的期望凝聚而来的一种动力。每一个中国人在家庭中都是“光于前,裕于后”的自我系列中的一个小节。这就意味着中国人不会放弃这个系列去随意地展示自我,而是为了这个小节牺牲自我,然后再把列祖列宗的自我内化为自己的自我。因此无论如何,中国人的“面子”动力都是家族或民族命脉的总和,而不是他个人的冲动或驱力。杜维明说,中国人的自我在本质上“是连续不断的家族世系中的一发展部分,是特定家族世系向前繁衍的一个连续体”作为以跨文化心理研究为己任的Triandis(1989)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认为在集体主义中:个体除了遵从集体的目标以外,集体成员还倾向于顾及他们的行为对

    15、内群体的后果,倾向于和内群体成员分享资源(Hui&Triandis,1986)。他们总是强调群体的整合,而且反复强调他们和内群体的依赖关系(Triandisetal,1986)。而个体主义的文化是怎样的呢?个体主义的优先性在于其文化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文化越复杂,一个体进入的内群体也越多,以至他有选择加入内群体或形成新内群体的自由。流动性意味着个体可以独立于内群体。假如内群体的需要太过分,个体就可以离去。流动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体流动(迁徙、改变社会阶层)时,他就有机会进入新的内群体,并发现这些内群体的目标和他的相一致。进而,一个内群体越是在一特定的氛围中用昂贵的代价来抵制个人目标以实现集体目标,

    16、个体就越是按照他自己的目标行动,而且该文化也越具有个体主义特征。这样的代价在这一氛围削弱之际是相当昂贵的。如果一个体只有一个同伴,他也会拒绝配合。(Triandis,1989)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人主义就是完美的价值取向。美国文化中激进的个人主义和随之而来的对自我的过高评价,日益使社会学家和社会评论家有所警惕(Lasch,1978;Bellah等人,1985)。现代心理学中提到的自我核心既是这种文化偏见的原因,也是其结果。通过颂扬自我和个人的事业,心理学既吸收了美国的价值观,又鼓励了一种社会哲学的产生,将自我的利益置于最核心的支配地位。结果,当前关于人类发展的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叙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17、:人们彼此之间漫无目的地漂浮,追寻着他们自己的“自主”和“独立”。因此,心理学将自恋文化结合进自体的共同的偶像崇拜中,赞扬自强自立、自我表达、自我觉察和自我实现。在赋予这样的敬意的时候,西方的文化和心理学都否认彼此之间本质的依赖。社会:当社会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并且除了将人类彼此的联系作为一种生产力的手段外,对其赋予的价值越来越弱的时候,会面的心理空间就变得日益稀少。在我们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里,社区、大家庭以及邻居都弱化成了人类交换的壁垒。婚姻:那些留存下来的非常少的关系制度(如婚姻和家庭)承担了我们所有的关系需求,但由于过于害羞而无法公开承认,在这种压力下,这些关系制度也开始崩溃。对婚姻制度的

    18、期待过多,以至于婚姻制度超载,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土崩瓦解。家庭日益成为一种困扰的现象,退缩到文化兴趣的边缘。友谊:类似地,友谊正在成为人们希望他们有时间为之付出的一种活动。然而,我们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或者是通过他人才能够成长。对关系的贬值是另一种破坏我们的环境的形式:我们轻视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因素。个人在个人主义之下,对自体的关注,追求名利的野心以及现代生活的贪婪是对彼此的强烈渴求、对联系的渴求、对回应和温暖且丰富生命的接触的渴求。所有这些都带有一种不顾一切的努力,希望不那么强烈地需要他人。当他们能够认识到、能够忍受并且疏通他们对他人的需要的时候,所有情况都将得到改善。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方面首先

    19、,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个人的幸福、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文化下的人们就不去或者没有权利追求和享受幸福快乐,只是在有着集体主义自我的中国文化和价值体系中,追求个人的这种满足并不是社会所首选的目标,一般会优先考虑更大群体的利益,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不同文化对优秀品质的要求和侧重存在差异集体主义文化里,优秀个体被称赞的指标往往是人际间的。而在强调自由、自治的西方社会,责任义务和社会期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限制,是对人性充分发挥的阻碍。如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讲“孝道”作为一项重要的美德,这一点可以从对孩子的教育和国人“要孝敬父母”的择偶标准看出。而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指出,“

    20、孝道”在美国学生那里仅排35位。不同文化对幸福本质的理解存在差异(1)关于情感满足积极心理学家将情感满足作为衡量幸福生活的一项指标,这毋庸置疑,但对情感满足的理解产生了“分歧”。集体主义文化里会在和评估情感时采用一种他人中心的换位思维,如被他人接受的幸福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满足,这种情感甚至比个人的主观情感体验更被看重,而这种情感满足在西方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述。另外,在西方文化里,通常认为消极情感是需要避免和控制的,这一点在积极心理学中也有体现。而在中国的文化里,存在一些消极情感并不被认为是完全的坏事,如学生在自己的追求和父母的期望之间陷入的一种负罪感,而这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和成熟的标志,

    21、是不愿伤害重要他人而有的情感,中国文化对消极情感更为宽容,同时鼓励中庸和磨砺,而不是对积极情感最大化和积累和对消极情感的完全排除。(2)关于“真正的幸福”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在评估自己的生活时,不论他们个人是否得到满足,更倾向于顾虑某些标准的特点,例如:考虑家人、朋友对他生活的评价。相反,在个人主义国家的个体更倾向于考虑自己的感受,主观幸福感和个人中心之间存在更强的相关。以下内容可以删除: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从标准劳动关系发展而来。标准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契约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

    22、大变化,进而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需求增大。因为,在工业、机械制造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下,固定用工制度、长期就业合同是主流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但随着商业、服务业的不断扩大,简单、统一的传统就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自身需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形式灵活、富于弹性的就业形式,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就应运而生。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来雇佣非核心员工,弹性用工能够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追逐利益最大化。“企业想要更好的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的运用必须要有弹性,也就是劳动弹性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

    23、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多的人认为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人们不再愿意从事那种传统的束缚于单位的就业形式,而更愿意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意愿的、满足自己爱好的、更加自由的就业方式,从而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价值,近年来兴起的SOHO一族就是典型例证。SOHO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小办公室、居家办公室)的缩写,它是指个人以自己的家或小型场所为办公室而从事工作的小型事业体(个体户)。SOHO代表了一种自由的新型就业方式,其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时间自由,收入高低也不确定,特别适合与高新科技、信息技术相关工作

    24、的劳动者,如软件程序员、网络工程师、记者、编辑、自由撰稿人、音乐制作人、广告工作者、咨询师等。 非标准劳动关系面对的挑战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产物。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传统的僵化的固定就业模式刚性太大,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方便劳动者自由选择劳动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机会等作用越来越突出,正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使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格局。非标准劳动关系突破了标准劳动关系的内涵,对原有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非

    25、标准劳动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需求。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传统法律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律适用和劳动主体方面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主要以标准劳动关系为主,很多非标准劳动关系被排斥在基本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外。 此外,我国劳动法主要覆盖的是传统行业的劳动者,范围狭窄。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中有些是在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之内,如劳动者派遣关系中的劳动者等,但还有很多人被排斥在这两部法律的调整之外,如家政人员等。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现状要求劳动主体适用范围必须扩大。 2.劳动关系的建立方面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只有用人单位与劳动

    26、者之间才能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体经营者,但不能是个人。但是在非标准劳动关系领域,用人的一方有可能是个人、家庭和自营经济实体等。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因此这种法律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与用人方之间仅被视为具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民事权益问题,按民事诉讼的程序处理。实际上,无论是标准劳动关系就业还是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为国家和社会承认的社会工作,并以此获得用以维持本人及家庭生活的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因此,将非标准劳动关系放在劳动关系调整之外不符合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也容易导致非标

    27、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丧失本该享有的劳动权利。 3.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处理劳动关系中对劳动者的保护比较全面,它包括了劳动过程中的各项权利,除法定的劳动标准外,还包括无过错责任的工伤保护原则和接触劳动关系的补偿原则等。而雇佣关系中的劳动者的权利仅受私法的调整,按照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来处理,如出现劳动中的人身伤害,只能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责任。但实际上,雇佣关系跟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为两种关系中间的劳动者都不拥有生产资料且劳动的目的都是生产过程和获得劳动报酬,而且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一样,具有从属性,雇员接受雇主的指挥、管理和监督,雇主为雇员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因此,如果直接用雇佣关系的原则来调整一些非标准劳动关系不符合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这一劳动法宗旨。 4.社会保障方面在我国,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保护的核心所在,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项宪法权利。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都是按照标准就业的特点设计运作的,包括计费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标准等。这种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的稳定性和缴费的连续性为基础,而这种制度不完全适合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的特点。比如社会保险的转移由于各地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标准等不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X大学20年8月《社会心理学》在线考核试卷参考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543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