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上海市 各区 高三一模 语文试卷 汇编 文言文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徐汇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 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
2、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注漏:古代计时器。哕哕:拟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眚:日食或月食,引申为灾异。重瞳:相传舜的
3、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且 B.所 C.其 D.也22对第段贤相待漏时思虑的分析,都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3分)安泰百姓,并吞四夷 消弭战患,开垦荒田 举荐贤能,贬斥奸佞 辞官消灾,严惩罪犯 A. B. C. D. 23下列成语与第段描述的奸相不吻合的一项是( )。(1分)A. 恩将仇报 B.以权谋私 C. 党同伐异 D. 阿谀逢迎24赏析两段画线句的描写手法。(4分)25结合内容,分析第段的作用。(4分)【答案】:(五)13分21(1分) C 22(3分)选D 3分,选A 或B 2分23(1分) A24(4分)答案示例:前者生动刻画出贤相
4、为国计民生而焦虑、时刻准备上朝答对的神态,后者刻画了奸相为一己之利而烦忧那种装模作样的神态,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25(4分)答案示例:第段先总结宰相所思所为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性,再补充了尸位素餐、明哲保身的庸相不可取,体现行文及阐述的缜密周全。【奉贤区】(五)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2分)凫绎先生诗集叙 苏轼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史之不阙文,与马之不借人也,岂有损益于世也哉?然且识之,以为世之君子长者,日以远矣,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俗,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是二者虽不足以损益,而君子长者之泽在焉,则孔子识之,而况其足以损益于世者。昔吾先君适京师,与
5、卿士大夫游,归以语轼曰:“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贱实,吾已见其兆矣。”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余篇示轼曰:“小子识之。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其后二十余年,先君既没,而其言存。士之为文者,莫不超然出于形器之表,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轼是以悲于孔子之言,而怀先君之遗训,益求先生之文,而得之于其子复,乃录而藏之。先生讳太初,字醇之,姓颜氏,先师兖公之四十七世孙云。注:
6、史之阙文:史书上有存疑的地方。24.从后文来看,第段孔子“今亡矣夫” 所感叹的应是( )。(2分)A.淳厚朴实的美德风气 B.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C.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D.超然物外的洒脱性格25.可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虚词是()(1分)A.矣B.乎C.耳D.也26.关于文中苏轼“先君”的表述,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2分)A.苏轼的“先君”对于文道的衰亡表达了深深的担忧。B.苏轼的“先君”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先见之明。C.苏轼的“先君”的话语,表现了他对凫绎先生的高度评价。D.苏轼的“先君”为了延续凫绎先生的诗文,对苏轼殷殷嘱托。27.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8.苏轼对凫绎先生的诗
7、文“录而藏之”,评析此举在当时的现实意义。(4分)【答案】:24.(2分)A25(1分)B26(2分)D27(3分)运用比喻(或运用整句),把凫绎先生的诗文比作为可以疗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药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凫绎先生的诗文有益于国家民生,针砭时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用。28(4分)在当时,社会上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文风泛滥,而像凫绎先生这样直言不讳、反应现实的文章却得不到重视,苏轼的行为明确表明了他对凫绎先生诗文风格的支持,这对于改变当时的不良文风具有积极意义。【青浦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题。(13分)宝绘堂记 宋 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
8、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 。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
9、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注】结髦:织毛物锻炼:打铁。蜡屐:制鞋子 桓玄打仗时把书画放在战船上不离身,王涯把书画藏在夹墙中怕被人发现。书:书画 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戚:皇亲国戚 被服礼义:牢记并遵循礼仪。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1分)A.哉 B.也
10、C.乎 D.耳2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宝绘堂坐落在驸马都尉王晋卿住宅的东面。B宝绘堂收藏了驸马都尉王晋卿喜欢的书画。C苏轼年少时轻视富贵生死而特别看重书画。D驸马都尉王晋卿喜爱诗书也喜欢与人角斗。2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3分)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A.第段末尾B.第段末尾C.第段末尾D.第段末尾24.分析第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25.概述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答案】:(五)21-25题 (13分)21.D (1分) 22.D (2分) 23.C(3分)24. 答案示例:第段用了引证和例论的方法。作者
11、引老子的话证明圣人不曾废除五色、五音、五味和驰骋田猎,又列举刘备嵇康阮孚等人都有声色臭味而乐此不疲的事实,论证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的观点。25.(4分) 答案示例:直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又言“不可以留意于物”,例证说明留意书画必生祸患,陈述苏轼年少时过分留意书画的教训,希望王晋卿不要沉溺于书画,从而远离祸害。 注释1.寓意于物:指欣赏美好的事物,通过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意趣。2.留意于物:耽溺、过分看重外物,不可自拔。留,(个人喜好为物所)牵制。3.尤物:特异之物,与“微物”相对。病:担忧,与“虽微物足以为乐”的“乐”字相对。4.“五色”四句:见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
12、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口爽即口味败坏。5.“刘备”二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备性好结盹,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吒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既而答日: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吒”为“旄”“髦”之借字。好结髦:喜好用毛编结饰物。6.“嵇康“二句:嵇康,字叔夜。三国魏文学家,谯郡锤人。为魏宗室婿,仕魏为中散大夫。尚老庄,工诗文,精乐理。后为司马昭所杀。晋书嵇康传称其远迈不群恬静寡欲。世说新语简傲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康性绝巧,能锻铁。家有盛柳树,乃激水以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傲戏,乃身自锻。家虽贫,有人说锻者,康不受直
13、,惟亲旧以鸡酒往,与共饮瞰,清言而已。”7.“阮孚”二句:阮孚,字遥集,东晋陈留尉氏人。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元帝时为黄门侍郎,因以金貂换酒,为有司弹劾。晋书阮孚传:“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簏,以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日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参见世说新语雅量篇“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条。蜡屐(j):在木屐上涂蜡。屐,木鞋。8.移人:使人的精神情态等改变。9.释:放弃,舍弃,抛弃。这里“不释”指过分沉溺不松手,即不能自拔。10.祸有不可胜言者:倒装句,定语后置,指意想
14、不到的祸害。11.钟繇:字元常,三国魏著名书法家。善书,尤长于正、隶。三国志有传。据张君宝墨堂记注引墨薮:钟繇于韦诞处见到蔡邕笔法,“自槌三日,胸尽青,因呕血。魏世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繇求之不与,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而得之。”发冢:盗人坟墓。12.相忌:相互猜忌。宋孝武: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4-464年在位。王僧虔:南朝宋书法家,晋王羲之四世族孙,仕宋为尚书令,工隶书。南齐书王僧虔传:“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大明(年号)世常用掘笔(秃笔)书,以此见容。”13.桓玄:东晋权臣桓温之子,后篡晋安帝自立,兵败伏诛。晋书桓玄传:“元兴二年(403),桓玄带军队讨平后秦姚兴,整理行装时,“先使
15、人作轻舸,载服玩及书画等物。或谏之,玄日书画服玩既宜恒在左右,且兵凶战危,脱有不意,当使轻而易运。众咸笑之。”走舸:不忘记把书画带上船。14.王涯:唐文宗宰相,字广津。旧唐书王涯传:王涯极喜书画,“前代法书名画,人所保惜之,以厚货致之;不受货者,即以官爵致之。厚为垣,窍而藏之复壁。”甘露之祸时,尽被人破壁取去。复壁:夹墙。15.儿戏:贪念书画等身外之物。害其国,凶其身:忘国丧身。16.吾予:给予我,为倒装句。17.颠倒错缪(mi):本末倒置。18.不复好:不再沉溺于其中。19.蓄:收藏(书画)。20.欣然接之:喜悦高兴地去欣赏它(指前面所指烟云的美丽和百鸟的呜叫声)。21.驸马都尉:官名。汉武
16、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为陪奉皇帝乘车之近臣。魏、晋以后,帝婿例授以驸马都尉,遂成为称号而非实官,简称驸马。王君晋卿:即王诜(1036-1093后),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出身贵族。熙宁中尚宋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为利州防御使。能诗善书画,工弈棋。宋史有传。戚里:帝王外戚聚居之处。史记万石君传:“徙其家长安城中戚里。”索隐:“于上有姻戚者居之,故名其里为戚里。”22.角(ju):衡量,考察。孙子虚实:“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曹操注:“角,量也。”汉书东方朔传:“(董君)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颜师古注:“角犹校也。”
17、23.平居:平时、平素。攘:排除。膏粱:精美的食品。24.屏远:断绝,远离。声色:歌舞和女色。25.蓄其所有:(在屋舍中)放置(他收藏的)书画作品。26.庶几: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词。全其乐:保全收藏书画带来的快乐。远其病:避免过度沉溺其中,为之所奴役。白话译文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把它看作是快乐的事情,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
18、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蜡制的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生喜欢而不厌弃。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那么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
19、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它,等到消失之后就不再记挂它了呢?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
20、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崇明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原 才 曾国藩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
21、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
22、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注释】 雠:应答,响应。一命:命,官阶。一命为最低级别。后泛指官职低微。21填入第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1分)A哉B兮C焉D乎22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良的社会风气最终会无法抵御。B风俗习惯在民风形成中至关重要。C社会风尚的影响由小及大逐渐增强。D社会风尚的建设过程缓慢经历漫长。23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24下列对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好义之士都有能力转变、选拔并培养人才。B选拔人才并且培养是为君、为官者之责任。C“移十人”“拔十人”至“移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