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优质课表格式个性化教学设计概述.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爬天都峰》优质课表格式个性化教学设计概述.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爬天都峰 优质 课表 格式 个性化 教学 设计 概述
- 资源描述:
-
1、课 题爬天都峰备课时间9.上课时间9.教学层次目 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2、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大致内容。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
2、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媒体课 件课型新 课教学方法讲 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 时2教 学 设 计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建构三.合作交流四.精讲提升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2
3、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4理解重点词语。犹豫:拿不定主意。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汲取:吸取。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小组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爬
4、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继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课前准备:课件教学程序: 一、导入: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上节课
5、我们学习了课文,谁来告诉老师,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课文写了哪些人爬天都峰?爬上去了吗? 3、他们是不是很轻松地爬上了天都峰?是怎么爬的?谁来说一说? 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齐读,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读,思考: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过程
6、如下: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看:这就是天都峰,它是黄山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接近90度。请大家仔细看图,看能不能用一两个字总结一下天都峰的特点(给你的印象)?(板书:高、陡) 3、下面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找出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说明天都峰的高、陡,把它画出来?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
7、“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A 我是怎么观察天都峰的?(抬头望)为什么要“抬头望”?(高、陡) B 这句话中有两个语气词?谁能找出来?(啊 、哩) “啊 和哩”这两个词表达了“我”的惊叹,那么“我”在惊叹什么? C 峰顶这么高,高得仿佛怎么样?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在云彩上面呢!)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过程如下: 、面对险峻的天都峰,“我”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谁来读一读。 (板书:能爬上吗?) 、教师引读:是啊!“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上面的铁链,似乎是?”学 生接读“从天上挂下来的,”教师引读:“真叫人?”生:“发颤!” (板书:挂下来 发
8、颤) A “笔陡”是什么意思?(教师以简笔画演示:笔直陡峭,仿佛从天上挂下来) B “发颤”说明了什么?“我”为什么“发颤”?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略) 1、总结过渡: 、天都峰如此险峻,所以“我”心里有点害怕“发颤”,也难怪“我”有的怀疑:自己能爬上天都峰吗? 、下面听老师读课文(三、四、五段),想一想: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板书:不再犹豫) A 犹豫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大家?(拿不定主意) B“我” 面对险峻的天都峰,不知道能不能爬上去,所以拿不定主意。想一想,面对困难,你犹豫过吗?谁来用“犹豫”造个句子?(提前造好) 2、这时,“我”和一位不认识的老爷爷
9、相遇了。 3、当老爷爷碰到我时,他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4、“我”又是怎么问老爷爷的? 5、 这两句话中都有“也来”这个词,两个“也来”说明“我”老爷爷都是怎么想的呢: 6、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到:老爷爷和“我”互相佩服,都很惊讶。 7、指名再读“我”和老爷爷的话。 (4)讲读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天都峰的,结果怎么样? 2、 引导:“我”奋力向上爬着,老爷爷肯定也是在奋力攀登,“奋力”是什么 意思?(充分鼓起劲儿来。课文中指努力向上攀登) 3、请你画出能够说明“我”奋力攀登的词。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一会儿 手脚并用 爬呀爬 终于 4、 奋力攀登的结果是什
10、么呢?谁来读一读有关课文?(第七节) (5)学习八、九自然段 1、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奋力的攀登,我们(板书):终于到了天都峰的最险处鲫鱼背这个地方,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8、9自然断, 思考: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2、分角色朗读 3、看投影片(或小黑板,用不同颜色笔分开):老爷爷和“我”互相道谢的话。 4、读老爷爷的话,“居然”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果然吗?能换成什么词? (居然: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险峻的天都峰,表示出乎意料,可换成“竟然”) 5、老爷爷为什么要谢谢“我”? 6、读“我”的话,我为什么要谢谢老爷爷? (6)学习最后一节 1、这时,爸爸部怎么说的呢?
11、指名朗读最后一节。 2、“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板书:汲取力量) 3、这一老一素不相识,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4、学生自由发言。 (7)复习,看板书,简单小结 发言: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只要有决心, 有信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在 与人相处中,同 学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相机板书。(8)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12、三、课堂检测 1组词。 陡( ) 乎( ) 攀( ) 思( ) 级( ) 颤( ) 勇( ) 取( ) 2理解词语。 笔陡: 奋力: 四、课后作业家庭作业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笔陡 石级 铁链 似乎 发颤 奋力 攀登终于 纪念 辫子 勇气 决心 意思 取得 二、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似乎(s sh)暑假(ji ji)发颤(f f)应该(yng yng)三、选字填空。纪 记年( ) ( )住 日( ) ( )念作 做工( )留( )( )( )业相 像( )声( )片 好( )照(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
13、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我站在天都峰脚下( )望:啊,峰顶这么( ),在( )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 ),暗示( )板书设计 奋力3、爬天都峰 一会儿一会儿 勇气 (高、陡) 手脚并用 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 爬呀爬 终于爬上顶峰教学反思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
14、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4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
15、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介绍、展示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
16、互相认读、正音。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
17、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2、 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作业超市1、 抄写生字词。2、 感情朗读课文。3、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2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理解、讨论的基础上懂得: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生朗读课文。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
18、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3自由读文。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4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5读读议议,释疑。(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
19、次对话。A、讨论句意: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B、指导朗读: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C、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A、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B、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
20、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D、指导朗读。(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三、分角色朗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在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