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庸》教案综述.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48261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4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庸》教案综述.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庸 教案 综述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教学目标1、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1、师板书课题,简述“中”“和”的本意。二、初读课文(一)学生借助注音与解释自由读课文。(二)检查朗读:1、检查注音:指导读好“位焉”“育焉”这两个词。2、检查注释:结合注释理解中(zhong):符合。 节:节度法度。 致:达到3、检查课文朗读:指明读课文,正音,随机表扬。4、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理解没有注释的词语,学生汇

    2、报词语及所在句子的意思。5、齐读课文。三、朗诵背诵过渡语:读书越读越有滋味,比较古文与现代文不同读法,古文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读到入情还会摇头晃脑,体会古人读文的感受。(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齐读、男女合作读、赛读)(二)学生填空式背诵。四、理解意思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五、列举事例“中”“和”

    3、所遵循的原则。六、诵读传唱第二章教学目标:1、熟读中庸第二章天生我才必有用,大致了解其内容,并背诵。2、准确理解相关重点词的意思。3、能从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教师出示中庸第二章1、老师领学生读。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正确停顿。3、请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发现他读错,马上帮他纠正,好吗?4、试着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读自己想读的句子,师生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6、小结、过渡:同学们,文言文简洁精炼,每一个字、每一句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相信我们在刚才的反复朗读中已

    4、经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吧。四、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庸第二章。2、小组交流讨论品词析句。(小组读,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了解大意)3、学生小组说说自己对文本的理解。4、指名说说文意,师生互评,只求简单感悟,不求甚解。5、结合学生实际,以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五、熟读成诵,巩固延伸。1、小组尝试背诵,可小组接力背诵。2检查背诵,多种形式背诵。(师生合作背、男女接力背、集体背)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六、拓展升华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提高自身修养呢?七、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在经典的世界中畅游,心灵浸润着书香。让我们再次回

    5、忆今天所学的内容。诵读中庸第二章。中庸之道,让人深思。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就能顺其自然地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八、布置作业。1、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出一份关于“经典诵读”的手抄本。 第三章教学目标: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板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庸中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读题。二、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1中庸是文言文,学习起来有点难,所以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下面我先来朗读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6、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和我们以往不一样的地方。2质疑,指出通假字、处理好节奏。指导看注释。3请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发现他读错,马上帮他纠正,好吗?4指名分别读。5评议朗读情况:*节奏再强烈一点,就好了。*你不但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字正腔圆,有节奏。*一个比一个进步了。6学生集体朗读。7小结、过渡:同学们,文言文简洁精炼,每一个字、每一句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相信我们在刚才的反复朗读中已经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吧。接下来我们来探究文本,理解文意。三、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句子下面的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2、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孔子对中庸之

    7、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4、指导诵读。四、熟读成诵,巩固延伸。1、检查背诵,多种形式背诵。(师生合作背、男女接力背、集体背)2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3吟诵展示。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感受了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风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六、布置课后作业1回家默写这句话,并背给家长听。2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第四章 教学目标 1、

    8、理解“道、知者、不肖者”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句子“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四章,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3、尝试背诵中庸的第四章。4、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让其理解当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运用在生活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中庸的作者及主题思想二、诵读训练1、教师范读,生感受文言文的朗读韵味,注意正音。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3

    9、、学生齐声朗读。4、男女生合作读。5、学生分小组朗读。三、理解重点词语。1、理解词语2、出示这一章的意思,学生齐读。四、默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1、文中哪一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2、体会生活中怎样做到“食而知其味”。五、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庸第四章所阐述的意思。六、尝试背诵。七、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四人小组讨论 。1、结合实际,学了中庸这一章,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2、理解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八、小结同学们刚才学得都很不错,希望同学们通过对中庸这一章的学习和感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自如,争取更大的进步。第五章第一课时

    10、 【教学内容】哀公(1)问政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五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尝试背诵中庸的第五章第一课时的内容。5、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深刻领悟“治国”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在生活中践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中庸的作者及主题思想二、诵读训练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

    11、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3、学生齐声朗读。4、老师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5、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朗读加以纠正。6、男女生比赛读。三、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庸。学生思考:1、如何去修养自己?2、你觉得应该怎样治理国家?四、学完这一章中庸,请同学们想象孔子当时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自由练读这一章节。1、指名朗读。2、全班站起来齐读,可以配合动作读。第五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

    12、五章第二课时的内容,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3尝试背诵中庸的第五章第二课时内容。4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理解如何用“智、仁、勇”去处理五项伦常关系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在生活中践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中庸。二、诵读训练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3、学生齐声朗读。4、老师范读中庸第五章第二课时的内容(出示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

    13、真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5、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朗读加以纠正。6、男女生比赛读。三、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庸。(1)出示温馨提示:先借助句子下面的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汇报交流,指导诵读。2小结:3.诵读全文。四、小组讨论:1、天下人共有哪些几种伦常关系?2、一个人要具备哪三个条件?五、作业1、背诵今天所学的内容。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第五章第四课时教材内容: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教学目标:1、熟读中庸第五章凡事豫则

    14、立,不豫则废,大致了解其内容,并背诵。2、准确理解相关重点词的意思。3、能从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再了解中庸。二、初读中庸,读准字音,读准节奏。1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和我们以往不一样的地方。师诵读中庸。2质疑,指出通假字、处理好节奏。指导看注释。3请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发现他读错,马上帮他纠正,好吗?4你最想读哪一句?指名分别读。5评议朗读情况:6学生集体朗读。7小结、过渡:同学们,文言文简洁精炼,每一个字、每一句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相信我们在刚才的反复朗读中已经有自己的一些感

    15、悟吧。接下来:三、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庸。(1)出示温馨提示:先借助句子下面的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里共同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2)汇报交流,指导诵读。2小结:3.诵读全文。四、熟读成诵,巩固延伸。1检查背诵,多种形式背诵。2吟诵展示。五、课堂总结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总是提倡把功夫做在前头,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充分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较为全面的预计,以免问题突然出现时措手不及。六、布置课后作业1回家默写这五句话,并背给家长听。第五章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愚必

    16、明,虽柔必强。教学目标: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了解真诚的好处。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要懂真诚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2.对知识的学以致用。3.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传统经典,领略传统文化精粹,感受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庸吧。二、学习交流(一)教师出示原文(小黑板)(二)、整体感知,读通文本1、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第一章,请听老师范读,注意读音断句。2、老师领学生读。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正确停顿。4、指名读,师生评

    17、价。(三)感悟文本1、小组交流讨论品词析句。(小组读,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了解大意)2、指名说说自己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教师点评,只要说出大意就行。3、读解文意四、小结真诚,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取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做到真诚,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第六章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读准字音,熟读、背诵第六章的内容。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理解其中的含义。4、培养学生能学而置用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

    18、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运用在生活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 齐背第一至第五章,引入学习第六章。二、 简单介绍中庸第六章,了解这一章的主题思想。三、诵读训练1、老师范读中庸第六章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3、学生齐声朗读。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朗读加以纠正。5、学生分小组朗读。四、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1、理解词句2、出示文章意思,学生齐读。五、尝试背诵。六、学以致用。学生分小组讨论:1、应该做一个有智慧的人。2、在生活中怎样做到“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七、

    19、小结同学们通过了本章的学习,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做到“隐恶扬善,执两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用多种方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九、课后作业1.背诵今天所学的内容。2.抄一抄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七章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背诵第八章的内容。2、理解“大知、迩言、其、斯、舜”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意思。3、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本章的意思,理解“隐恶扬善,执两用中”的主题意思。4、培养学生能学而置用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

    20、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趣谈话,引入学习中庸。三、新课导学1、整体感知(1)、集体朗读本章,感知中庸的文言文韵味。(2)、教师讲解 四、诵读训练1、教师范读,感受文言文的朗读韵味,注意正音。2、学生自由朗读。3、学生齐声朗读。4、学生分小组朗读。5、指名学生朗读,并作评点。五、理解重点词语。1、小组合作理解本章的重点词语。)2、小组汇报,师适时点拔、补充。3、学生质疑。六、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庸第七章所阐述的意思。七、检查背诵。(1)指名背(会背的同学举手,比谁背得好,背对的同学要表扬)。(2)比男生、女生谁背得好。(3)比哪一组背得好。4)全班齐背课文。 九、延伸探究,学以致用。学生分小组讨论

    21、: 1、应该怎样做一个隐恶而扬善的人?2、在生活中若遇到人我是非之事,应怎去处理呢?(例如:同学之间 、家人之间等)十、总结 同学们刚才学得都很不错,相信同学们通过对中庸的学习和感知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有的放矢,更上一层楼。板书设计: 扬善 中庸 执两用中 隐恶 第八章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背诵第八章的内容。2、理解“自、明、则”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的意思。3、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本章的意思,理解“诚”、“明”的意思。4、培养学生能学而置用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教学

    22、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诵读训练1、教师范读,感受文言文的朗读韵味,注意正音。在听的过程中请认真的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2、学生自由朗读。3、学生齐声朗读。4、学生分小组朗读。三、理解重点词语。1、小组合作理解第八章的重点词语。如“自、诚、明、则、谓、”等。2、小组汇报,师适时点拔、补充。(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3)师补充译释:四、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庸第八章所阐述的意思。1、同桌互说。2、指名说说。五、尝试背诵。(1)指名背(会背的同学举手,比谁背得好,背对的同学要表扬)。(2)比男生、女生谁背得好。(3)比哪一组背得好。(4)全班齐背课文。 六、拓展,学以致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一个真诚的人?1、 学生汇报。2、 教师小结。七、总结 学习中庸思想,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构建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治世哲学。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诚信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陶冶自己的情操。 板书设计: 诚则明 中庸 明则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庸》教案综述.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4826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