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说课稿.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再别康桥》说课稿.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说课稿
- 资源描述:
-
1、再别康桥说课稿1说教材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重游英国后,有感于母校的美丽景色,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写下的诗,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的一首诗歌,它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风格特点。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据此,确立教学目标如下。教
2、学目的:探讨诗歌的意象美,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怀,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说教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本课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法。词语探究法。3说学法引导学生诵读,引发联想与想象,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诗歌的意境。4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借胡适对徐志摩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徐志摩的兴趣。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那就是爱,自由,美。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他还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为此,
3、他在不懈地奋斗着。那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进一步认识徐志摩吧。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根据朗读产生的感悟,在课堂上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美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的美,从而把握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泉、夏虫等意象所营造出的优美的意境,感受色彩美、形式美、情感美,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借助“轻轻”“悄悄”等词语,引导学生领会诗人难舍难分的真情以及淡淡的无奈与感伤,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比较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总结诗歌鉴赏重点,反复诵读,从意象入手,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而全面地把握诗歌的情
4、感。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本课作比较,搜集有关徐志摩的资料,阅读徐志摩其他的诗并相互交流。5板书设计 轻轻地我走了(难舍难分) 云彩、金柳、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悄悄地我走了(无奈与感伤)再别康桥说课稿论坛风云 2010-05-29 17:16:02 阅读3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再别康桥说课稿 说稿人: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再别康桥,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首诗,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
5、、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游英国后,有感于母校的美丽景色,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写下的诗,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一)本课的教学要求是: 1、品味诗的意象美,体悟诗人的真情; 2、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反复朗读,品味现代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把握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情感。 (二) 说教学目
6、标、难点、重点1、根据学生应该是该课文掌握的情况,我提出相关教学目标,具体如下:知识目标: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德育目标: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2、根据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诗人对大自然是怎样的态度?、诗人是怎样来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的?3、通过以上叙述,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诗歌的艺术性意象的把握与体味。二、说教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7、通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本课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法。联想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词语探究法。教学中我通过抓住诗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推敲、点评,从而使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及认识到在现代诗歌中词语运用的巧妙之处和诗人对语言运用的娴熟程度,激发学生对语言使用的兴趣。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诗歌感情是本课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
8、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法、联想法,词语探究法,动口动脑,培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对诗歌情感的深度把握。 四、教学过程: 这首诗歌我准备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处理完,内容不多,但是重点突出。具体分为五个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其中传达了多少无可奈何的人生感叹。徐志摩,他就是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徐志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志摩一起通过“再别康桥”,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得诗意的内心。(二)对诗人及本诗写作背景进行介绍:1、徐志摩,现
9、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我所知道的康桥、印度洋上的秋思、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等小说:春痕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2、此诗写于1928年1
10、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指导学生朗读 -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全诗的整体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的把握,从而使学生对全诗进行充满情感的朗读,其中的
11、整体把握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首段三个“轻轻地”显出旋律轻快柔和,即抒发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又奠定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感情:离而不伤,别而不愁总体语调:舒缓 低沉节奏:轻柔 和谐(四)把握与体味现代诗歌中的四美:意象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1、先讲意境和意象的含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彩虹似的梦、青草、星辉斑斓;这些意象清新飘逸,寄托了作者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离别的对象不同: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
12、,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因而感情是“离而不伤,别而不愁”。诗人最后是“悄悄地”走了,从第一节“轻轻地”变为最后“悄悄地”,在原来的轻柔惜别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更为洒脱。进一步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 2、朗读诗歌首尾两节,比较作者在炼字上的不同,并品味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3、综观全诗,发掘诗歌的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
13、感。 4、体会诗歌特意营造的独特的绘画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通过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沙扬娜拉。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密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再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