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复制教案汇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DNA的复制教案汇总.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A 复制 教案 汇总
- 资源描述:
-
1、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的教学设计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3节 DNA的复制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3节的内容。DNA分子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本节课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基因位于染色体让,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规律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DNA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前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对1958年Meselson以大肠
2、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前半部分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高考中出现该实验后半部分的实验设计思想,同时发现学生很难将DNA的复制与真核细胞分裂这两个微观、动态过程进行有效整合,结果导致高考失分,因此在此次教学设计中,增加了1958年Meselson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的后半部分,以及1958年Herbert Taylar以蚕豆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对这节课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将基础知识与经典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由于完成了对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复制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等知识的有效整合,回归到生命活动的真实状态,防止教学时人为地割裂,学生
3、更易理解,同时由于反复使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以很好提升。(二)学情分析1知识水平:学生已具有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双螺旋结构等基本知识,也已经知道密度梯度离心和同位素示踪等实验方法。2能力水平:学生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心理水平: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所带来的愉悦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提出和解决,建立起一个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
4、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2)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2.能力目标:利用科学史经典实验,加强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DNA复制的方式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魅力。(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DNA的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探究(五)课前准备学案、DNA复制动画、PPT课件、学生准备红笔和黒笔(六)课时分配:1.5课时二.教
5、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提问:1上节课学习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代表什么?2在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我们曾提到DNA要经历什么过程,才能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3你认为DNA的复制是什么意思?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DNA是如何进行复制的回答:遗传信息回答:复制回答:由一个DNA形成二个形同的DNA通过引导,提出本节课研究主题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假设实验验证1958年Meselson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的实验1958年Herbert Taylar以蚕豆根尖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引导:1猜想亲代DNA分子怎样复制 ?在形成子代DNA的过程中,
6、亲代DNA的两条链哪去了?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并出示当时科学家提出来关于DNA复制方式的三种模型过渡:到底DNA的复制哪种是方式呢?如何来证明哪个假说是正确的?引导: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跟踪亲代DNA的去向?2组成DNA的元素有哪些?如何得到被同位素标记的DNA?3同位素之间有哪些差异?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1)有无放射性(确定了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方式)(2)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确定了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方式)4. 如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将15N标记的双链DNA 和14N标记的双链DNA 如何分开?出示离心结果图5. 如果DNA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离心后,应处于何种
7、位置?出示离心结果图6每条链上既有15N又有14N,离心后,应处于何种位置?出示:1958年Meselson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说明图提问:你认为三种假设子一代的离心结果各是什么样?出示:子一代实验结果图片引导:实验结果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不是全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方式可能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提问:你认为如果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子二代离心结果是什么样?出示:子二代实验结果图提问:1如果实验继续进行,让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提取DNA进行梯度离心,管内有几条带?位置是?比例如何? 2如果繁殖n代呢?小结:1、复制n次以后DNA分子的总数为2n个。2、复制n次以后,含有母链的DN
8、A分子占总数的 2/2n提问:1、Meselson为了进一步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真实性,又把子一代的14N15N杂种链经变性(使两条链分离成单链)分开,然后再将变性前后的双链和单链分别进行离心。同学们想一想,实验结果应该如何?请预期并进行合理解释。出示实验结果2、若没有前期试验,只将子一代双链DNA变性后再离心,其结果能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引导:如何才能判断?过渡: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通过实验分析我们了解了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真核生物DNA是何种复试方式的呢?介绍实验过程:1958年Herbert Taylar将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让
9、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探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出示下图:提问:1、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形态?出示下图2、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出示下图3、由一个DNA复制好的两个DNA在染色体上所处的结构?4、假设DNA是半保留复制,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个染色体的两条色单体中有几条被标记?(规定:用红色笔画出含放射性物质的结构)介绍:放射自显影技术出示: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放射自显影结果引导:1、该结果是否能说明DNA一定进行半保留复制?为什么?是否可能是全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2、假设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