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46809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
  • 页数:103
  • 大小:1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1、 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索,交流讨论3.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24683157357359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2)出

    2、示例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可以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2、教学例2出示例2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全班交流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3、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3、。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1题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2、练习一第2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3、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四则运算(二)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尝试自学,总结出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通过尝试自学,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列

    4、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46724012962432二、新课1、教学例3出示挂图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强调列综合算式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2、完成“做一做”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3、练习一

    5、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再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4、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运算法则?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四则运算(三)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培养积累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有括号于没有括号的区别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说明运算顺

    6、序并脱式计算(题目自拟)二、新课1、教学例4出示例4,学生读题问:60位有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学生上台板演。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完成“做一做”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2、练

    7、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四则运算(四)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例5、例6、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教学目标: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关于0的运算。2.观察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关于0的运算。3.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出示例5(

    8、1)、(2)题学生独立解答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2、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3、总结有关0的运算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出示50和00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说明:0

    9、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2、练习二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有关于0的知识?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有关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

    10、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直尺、量角器。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课前准备:搜集“定向运动”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汇报搜集的资料指名学生汇报搜集的“定向运动”的资料。得出:“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罗盘)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教师:辨别方向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是参与定向运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二、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教师:你们会看这幅定向运动图吗?(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1号点的具体位置。问:要想知道1号

    11、点的具体位置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明确条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确定1号点具体位置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小组探索的时候,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现1号点所在的位置不是正好的东北方向,而是往东偏北的方向上,还要量出偏了多少度,最后两处相距多少米。)2、“做一做”,出示: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根据图示填写并汇报图上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的第1题,是让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在地图上用怎样的办法比较准确的确定某城市的方向。2、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看图,尝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同位交换,互

    12、相量一量,看谁填写得更准确。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练习三的第3、4题。教学目标: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教学例21、出示例2题目要求,并出示主体图,以要求(1)为例让学

    13、生说说教学楼在什么位置。2、教师:同学们已经能正确的看图例了,那么教学楼距离校门多少米呢?学生回答。问: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左下角的图例所示一厘米代表50米,从校门到教学楼有三段,也就是距离150米。3、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自己画出图书馆和体育馆的所在位置。学生小组探讨,标出具体位置所在。展示汇报绘制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距离多少米是怎么画的。)4、教师小结画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并明确指出:在一幅图中图例应该是统一的,用同一个图例。(二)巩固练习1、 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展示、交流。2、 练习三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位交换,互相

    14、检查,然后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2、汇报讨

    15、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复习巩固1、完成做一做(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三、复习反馈1、完成练习第1、2两题2、当堂汇报(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

    16、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课本22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重、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小组讨论: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描述行走路线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

    17、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千米描述行走路线讨论: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三、开放题:公园

    18、游览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第一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9页,练习五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对加法交换率、加法结合率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引入谈话。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步,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出示主体图)2、获得信

    19、息。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3、解决问题。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字几列式并口答。)(二)探索规律1、加法交换律。(1)解决例1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 里填什么符号? 40+56 56+40,(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捷的话概括出来。(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揭示定律。问: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

    20、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25+65= (生:等于65+25)78+64=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2、加法结合律。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么计算:比较88+1

    21、04+96 88+104+96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 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 )+ = +( + )(a+b)+c= +( + )(5)问: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三)练习巩固连一连。83+315 64+(

    22、73+37)87+42+58 315+83(64+73)+37 87+(42+58)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四)全课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么发现、归纳的?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五)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加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的57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能力目标: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3、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1、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学生回答。2、 计算下面各题425+14+186 41+159+282(二)新授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求出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的计划还剩下几天。你能球处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吗?(出示例3挂图)让我们先来看看后四天行程计划的具体内容与已知数。指名学生叙述。找出具体内容和已知数。明确要求的问题。教师:请同学们尝试独立计算。2、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24、,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教师可有意识的提问: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根据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比较简便。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学生如果出现:115+132+118+85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200+250教师都应该给与肯定。(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做题之前,先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各自动手计算。2、练习五的第5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如果学生按顺序计算也应该允许。3、 练习五的第6、7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四)全课小

    25、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例1、例2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加法运算定律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加法运算定律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初步学习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四则运算是哪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

    26、母怎样表示?(学生回答)(二)设疑激趣、探索新知1、教师:加法有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有吗?猜一猜。(生:有)问:你认为用字母怎样表示?生:ab=ba abc=a(bc)教师:大家光猜不行,要有科学依据。小组合作,验证字母公式是否成立。2、汇报:(1)交换律生1:2311=253 1123=253 2311=1123生2:47=28 74=28 47=74生3:01=0 10=0 10=01,特殊例子成立,其他的就成立。生4:425=254,4个25既可以用425,也可以用254。(2)结合律生1:(93)18=18(39)生2:(45)6=4(56)生3:(01)2=0(12),特例

    27、行,其他的也行。教师:不能单单举一个例子就下结论,应该举大量的例子,如果结果一样,才能下结论。生4:(74)3=7(43)生5:(802)3=80(23)生6:(254)20=25(204)疑义、改正:(254)20=25(420)(三)全课小结教师:通过同学们的验证得出了结论,知道乘法也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问: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学生回答)(四)练习1、教科书37页练习六的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题分别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2、作业:练习六的第3、4题。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

    28、5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能力目标: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渗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1、口算。25184= 50281=2、先口算出结果,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7+4)5 75+45(5+2)3 53+23(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再来学习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2、学习乘法分配律(1)(投影出示)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

    29、、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2)25 425+225=625 =100+50=150 =150答:一共有15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使学生明确:虽然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相同。清同学们在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投影出示:(18+7)6 186+7620(15+9 ) 2015+209提问: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相等吗?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有相等关系的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号连接?引导学生分析、概括:a、等号左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b、等号右边的

    30、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c、你们所说的“一个数”和“这个数”指的是什么数?(指同一个数)d、请你们举例说明。教师:请同学们结合算式想一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3)学习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字母a、b、c分别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呢?(a+b)c=ac+bc3、反馈:例3下面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3+8)125= + 2、练习六的第5

    31、题。其中的第1、3小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第2小题只是按运算顺序计算,没有运用运算定律;第4小题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四)思维训练1、甲数比乙数的3倍多4,甲数是94,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2、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4299 9938(五)、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中的简便算法。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和根据简便方法灵活计算。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

    32、媒体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1、口算。(投影出示)112+59= 123-39= 203+99= 128-99=2、口算。第一组:78-16-14= 80-18-12= 95-25-15=第二组:78-(16+14)= 80-(18+12)= 95-(25+15)=教师:通过口算这两组题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第二组的题口算起来比较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的简便算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投影出示)例1:一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教师: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投影出示学生的解题:23

    33、4-66-34 234-66-34 234-66-34=168-34 =234-(66+34) =234-34-66=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答:还剩134页没看。学生说一说解答的理由。引导观察:这几种解答方法哪个更简便些?为什么?(学生回答)2、练习。出示:528-53-47观察:这道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汇报交流:因为53与47的和是整百数,从528里面减去整百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独立解答,投影出示: 528-53-47=528-(53+47)=528-100=428小结:刚才我们对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

    34、法进行了学习,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在计算一些从被减数以此减去几个减数时,要先认真观察几个减数的和是否是整十、整百或整千数。如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就可以用从被减数里减去这几个减数和的方法进行简算。(三)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已知的信息与提出的问题。在提出的问题中,重点让学生说说“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明确:只要接近100,比100多,比100少都可以。而且没有要求“最接近”。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汇报结果: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 56+31+24=80+31=111(元) 56+31+19=56+50=106(元) 56+19+24=80+19=99(元) 31+19+2

    35、4=50+24=74(元)方法二:先算四本总价,再减一本价钱56+31+19+24=50+80=130(元) 130-19=111(元) 130-24=106(元) 130-31=99(元) 130-56=74(元) 2、第二个问题学生在交流解决第一个问题后讨论第二个问题。汇报:(学生容易想到以下两种算法)100-48-47 100-(48+47)教师也可出示两张50元钞票加以启发:如果付出的100元是两张50元的,买48元、47元的两本书,可以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学生回答)(四)巩固练习1、 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后两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读题后说说他

    36、的理解,再列式解答。3、 练习七的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让学生熟悉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五)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解答。教学反思:第六课时 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例3及该页上“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单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会用上述规

    37、律进行简单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 (一)口算1、上下两题为一组:56087= 72098= 180036= 62006210=56056= 72072= 1800(36)= 6200(6210)=2、你发现了什么?(二)动手操作1、出示16个苹果的教具。(1)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苹果?(2)把每份中的8个苹果,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怎样列算式?请一位学生说,教师演示:其他同学边看演示遍列算式。(1624)2、提问。从刚才分苹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把16个苹果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

    38、几份?(8份)这个8份是怎么来的?(24)那么现在每份几个?又可以怎样列式?16(24)算式1624与16(24),最后结果都表示什么?相等吗?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个算是连起来?3、学生操作。拿出12根小棒。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再把每份中的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用两种方法列式。比较两个算式,能用等号连起来吗?(三)小结规律1、观察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624=16(24)1232与12(32)2、交流并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四)学习例3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1)投影第43页主题图与例3的文字。(2)学生口述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问题。

    39、2、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3、交流解决问题的算法,说出先算什么。4、比较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便。(一)练习1、完成第43页“做一做”第1题左边的两小题。2、口算。教师逐一出示以下口算题,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用手时表示得数,然后说出口算的方法。(1) 8133(2) 120122(3) 240524(4) 210(76)(5) 350(257)3、完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4、自编一个可以用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1)在前后桌四人小组内交流。(2)教师通过巡视,发现编得好的,在全班交流。(二)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七课时 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

    40、第44页例4,练习八的第4、5和第6题的前四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简便算法。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根据简便方法正确灵活的进行计算。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12=4( ) 25=100( )32=4( ) 125=1000( )(二)教学例41、出示例4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问:“一打装”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每枝羽毛球拍多少

    41、钱? 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教师:问题包含在问题里面,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当练习完成。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问题、。2、“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小组交流。如果没有学生想到用1004代换25,可以提醒学生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或先让学生笔算出1225的积,在完成书上例题中的填空。比较两种简便算法,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学生讨论后回答。3、“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思考可能出现:1225=3425。教师可以酌情给与启发,如:把25和看成100盒,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怎样才能使积不变?解决“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三)巩固练习1、练习八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46809.html
    2023DOC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 期末考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docx期末考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docx
  • 5.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docx5.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docx
  • 5.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pptx5.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示范教学课件.ppt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示范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第2课时)》示范教学课件.ppt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第2课时)》示范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2课时《轴对称(二)》示范教学课件.ppt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2课时《轴对称(二)》示范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第2课时《三角形的特性》示范教学课件.ppt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第2课时《三角形的特性》示范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一)》示范教学课件.ppt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一)》示范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运算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示范教学课件.ppt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运算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示范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课件.pptx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律》教学课件.ppt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的加减法(一)》示范教学设计.doc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的加减法(一)》示范教学设计.docx
  •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9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一)》示范教学设计.docx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9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一)》示范教学设计.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