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剖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剖析.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变的天气 多变 天气 教学 设计 剖析
- 资源描述:
-
1、目 录前言1一、教学任务分析11.地位与作用12、学时23、课程结构2二、学习对象分析2三、 学习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2、 过程与方法33、 情感态度价值观3四、 教学重点、难点41、教学重点42、 教学难点4五、学法设计41、网络自主学习42、探究学习43、合作学习5六、 教法阐述51、教学方法52、教学流程63、教学准备6七、教学程序设计6八、 详细教学流程91、导课:92、学生探究学习93、解疑合探104、质疑再探115、运用拓展126、板书设计 12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前言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它
2、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课堂学习营造了发现探索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中,如网络、多媒体资源等,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可以有效地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并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密切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不断学会学习。因此,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也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良
3、好途径。这种信息化教学同样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教学任务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
4、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学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材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常识,给出了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的能力。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材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的质量的变化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生活实践充分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2、学时一课时:45分钟如何描述天气3、课程结
5、构天气的特点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卫星云图多变的天气学会看天气预报风的符号常用的天气符号空气的质量二、学习对象分析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比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理性认识。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加强角色扮演和探究性活动的方法,同时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三、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并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2) 识别
6、简单的天气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息息相关,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2) 进入网络和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会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同时,通过课上展示,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4) 在学生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实践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
7、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学会看天气预报。2、 教学难点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五、学法设计1、网络自主学习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活动建议,学生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作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有条件的学校
8、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的观测;鉴于观测气象台和建立气象原地实现比较困难,我想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设计将这些用视频和实验的方法呈现出来。提供学习成功机会,增强自我效能感采用不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2、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表现,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性表现,通过提问,个小组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让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发挥。如这一节中,小组分工进行天气预报的制作的表现,不仅掌握看天气预报的方法,同样了解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发挥
9、了同学们的创造性,能够培养表达能力。3、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进行互助性的学习,这有利于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培养合租精神。如在这一节中,讲到空气质量,展示出西安雾霾的图片,让学生们通过网站搜集资料,合作讨论,找出产生雾霾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一张有关天气和环境的手抄报并展示。六、 教法阐述1、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利用frontpage2003制作出学习网站,并在多媒体教室,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