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44395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2.8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外 教育 管理 复习资料
    资源描述:

    1、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4-9章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管理1、夏商时期学校的名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学校的萌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瞬时有“庠”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校”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瞽宗是宗教学校;学是进行一般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场所。2、西周学校系统 3页天子设立的-大学-国学-诸侯设立的-叛宫小学乡学-3、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含义 :1.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2.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4、夏、商、西周时期教育教学教学管理: 学校以培养官吏为

    2、主要目的,乡学还负有社会教化的责任。内容特点:重视军事教育重视宗教教育商朝的礼乐教育。西周时期教育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主张:敬德保民主张“彝教”西周时期,国家很重视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了;、。视学包括;、。选贤贡士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5、“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因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2.经济上,同时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力供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与“ 器”6、视学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视学包括:天子象征性的视学

    3、,以尊老敬德,重视教育。督导性的视学。这种视学革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视察的内容都包括德行和道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而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考察的标准,以督促、引导学生的学习。7、选贤贡士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是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诸侯和地方民政长官选拔德行、道艺兼优者贡于天子,或升入大学深造。8、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体制的变革最直接的表现是:官学的衰败和私学的兴起。9、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官学的衰败:西周官学的衰败表现为“学术官府”“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职掌文化教育的“官师”或投奔诸侯,或流落民间;官府之中的“书”、“器”也随之散落于诸侯和民间;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厌学,学校废

    4、弃。奴隶制官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官师”和受过“六艺”教育的贵族子弟等“文化人”流落民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士阶层。他们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招收弟子,授徒讲学,成为私学的教师。随着“官师”的流落,官府的“书”和“器” 也流散到民间,这就为私学的教学提供了所需的教材和教具。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是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10、私学兴起的意义: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从政事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各家各派在创办私学的过

    5、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为后世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儒家的教育管理孔子尤其重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以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阳货“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人性问题上持“性善论”,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持“性恶论”。、大学明确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明明德”,即发扬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第二目标是“亲民”。第三目标是“止于至善”、为了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

    6、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着,开宗明义的概括了儒教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了“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学”的精辟论断。内容有: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即“有教无类”关于学制的构想。“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关于视学制度、儒家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提出的设置课程的原则。“志于道”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孔子认为这些教育目标和要求,要通过“六艺”教育来完成。他主张

    7、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仁的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儒家的教学常规:主张要重视入学教育,入学时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尊师重教。、儒家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上:主张要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情况因材施教;要注意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主张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荀子主张要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甚至认为是否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学记对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教师不仅是教人“为长”“为君”,要审慎择师,要尊师重道。

    8、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儒家创办私学的原则:“有教无类”12、墨家的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思想:主张要以“强说人”的精神,他们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从而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墨家所要培养的“兼士”,既要有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履行墨家道义的实际才能和本领。墨家不仅重视“识义”“为正”的道德教育,而且重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私学的管理:培养目标;以培养“兼士”为目标。教学管理;重视教以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组织管理制度:墨家私学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13、稷下学宫的管理特色:、教育体制:稷下学宫是齐国创办的,一切教学设施及教学、生

    9、活所需经费,都齐国提供。所以,稷下学宫是官办的。从内部的教学管理上看,稷下学宫又是私学的集合体。、办学原则;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原则。、学生管理:管子中的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从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管理松而不散,自而有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14、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弟子职15、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其次;要求学生饮食起居要有良好习惯,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有修养。再次;规定了学习的规则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1、秦朝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的基本内

    10、容书同文行同伦(统一道德规范)设三老以掌教化禁止私学,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措施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视学制度3、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内容罢墨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4、“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意义: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大发展,而且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方针,对整个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与秦代文教政策的区别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但是,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却大不相同:秦始皇采取的是极端残暴的高

    11、压政策;汉武帝则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的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代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教训,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6、汉代学校系统的特点:官学和私学并举24页太学鸿都门学官邸学7、汉代教育行政太常监管。太常在隋唐以前一直都是太学的行政长官。8、汉代的学校管理太学的管理:办学目标:为朝廷培养各种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向导作用。教师的管理:汉代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为祭酒,学生的管理:太学的学生是三部分组成的;一是太常选送的。二是有郡国县官选送的。三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四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

    12、第者。教学管理:、儒家经典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太学没有修学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讲授往往是大讲堂授课,或高足弟子代为讲授。、太学注重考试,考试有太常主持,通过者委以官职,次为“学选”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汉代地方官学的职能:传授儒家经典推行地方教化私学的管理:类型,蒙学、专经研习名称,蒙学私学的名称“书馆”“乡塾”。研习专经的私学的名称“经馆”“经舍”“经庐”教材,蒙学私学的教材急就篇苍颉篇。研习专经的私学的教材五经研习专经的私学的传授方法,“次相授传”“转相传授”9、察举的主要科目:常科特科10、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调动了世人读书求

    13、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统一了教育的目标规范了教学的内容。察举制以五经为教材。11、汉代规范经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及其具体内容、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实行察举选士制度规范经学内容、规范经学的内容:统一经学标准。西汉甘露三年汉宣帝主持召开石渠阁会议;东汉建初四年汉章帝主持召开着名的白虎观会议。撰成白虎通一书。经学有了同意的标准,官学和私学也有了规范的教学内容。刊刻石经。汉灵帝准奏,蔡邕便令人将自己手书的经文刻于石碑,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熹平石碑。熹平石碑,为学校及自学者提供了标准、规范教科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最初是封建国家加强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后来

    14、则成为国家重视教育、独尊儒术的象征。规定严守师法、家法。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1、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专门学校和综合学校的设置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九品中正制的含义“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次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报司徒,司徒呈吏部待用),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

    15、者授予官职的选士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该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3、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中正官的品德和识鉴才能品评人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4、刘劭所着的人物志是最早的人才学着作。5、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挫伤了xx的积极性,使学校更加门庭冷落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1、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重振儒术兼融佛道2、科举制产生的原因(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

    16、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为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建立。3、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4、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科举考试的标准是儒家经典五经正义,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墨义,对策,诗赋6、科举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调动了世人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7、隋唐的学校系统:隋朝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在大理寺设有律学。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和广文观。8、隋唐官学管理完备的主要标志:学校管理机构和人

    17、员的设置。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中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职,并对其职责做出了明确划分。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考试制度统一教材。教师的管理中央官学的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唐代对教师和教育行政官员与国家其他官员一样还实行定期考核。学生的管理。束修制、假期、待遇和奖励制度、学生守则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1、两宋文教政策的内容:兴文教儒、佛、道、三教并用。2、两宋时期的三次兴学运动: 庆历兴学。代表人物:范仲淹。背景:庆历三年他任参知政事。针对当时科举泛滥、学校不兴的弊病,范仲淹主张把兴学育才与科举选才的改革

    18、结合起来,“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他认为只注重科举而不兴教育,犹如“不务跟耕而求获”。教学内容:以“六经”为主。具体措施:诏令州县兴学。改革科举创设太学,整顿国子学教学模式:苏湖教法意义:虽然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4-9章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管理1、夏商时期学校的名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学校的萌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瞬时有“庠”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校”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瞽宗是宗教学校;学是进行一般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场所。2、西周学校系统 3页天子设立的-大学-国学-诸侯设立的-叛宫小学乡学-3、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

    19、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含义 :1.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2.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4、夏、商、西周时期教育教学教学管理: 学校以培养官吏为主要目的,乡学还负有社会教化的责任。内容特点:重视军事教育重视宗教教育商朝的礼乐教育。西周时期教育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主张:敬德保民主张“彝教”西周时期,国家很重视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了;、。视学包括;、。选贤贡士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5、“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因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2.经

    20、济上,同时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力供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与“ 器”6、视学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视学包括:天子象征性的视学,以尊老敬德,重视教育。督导性的视学。这种视学革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视察的内容都包括德行和道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而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考察的标准,以督促、引导学生的学习。7、选贤贡士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是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诸侯和地方民政长官选拔德行、道艺兼优者贡于天子,或升入大学深造。8、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体制的变革最直接的表现是:官学的衰败和私学的兴起。9、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官学的衰败:西周官

    21、学的衰败表现为“学术官府”“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职掌文化教育的“官师”或投奔诸侯,或流落民间;官府之中的“书”、“器”也随之散落于诸侯和民间;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厌学,学校废弃。奴隶制官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官师”和受过“六艺”教育的贵族子弟等“文化人”流落民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士阶层。他们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招收弟子,授徒讲学,成为私学的教师。随着“官师”的流落,官府的“书”和“器” 也流散到民间,这就为私学的教学提供了所需的教材和教具。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是私学产生发展的内

    22、在驱动力。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10、私学兴起的意义: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从政事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各家各派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为后世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儒家的教育管理孔子尤其重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以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阳货“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人性问题上持“性善论”,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持“性恶论”。、大学明确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

    23、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明明德”,即发扬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第二目标是“亲民”。第三目标是“止于至善”、为了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着,开宗明义的概括了儒教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了“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学”的精辟论断。内容有: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即“有教无类”关于学制的构想。“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关于视学制度、儒家的教育教

    24、学管理思想: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提出的设置课程的原则。“志于道”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孔子认为这些教育目标和要求,要通过“六艺”教育来完成。他主张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仁的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儒家的教学常规:主张要重视入学教育,入学时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尊师重教。、儒家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上:主张要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情况因材施教;要注意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主张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荀子主张要特别重

    25、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甚至认为是否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学记对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教师不仅是教人“为长”“为君”,要审慎择师,要尊师重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儒家创办私学的原则:“有教无类”12、墨家的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思想:主张要以“强说人”的精神,他们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从而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墨家所要培养的“兼士”,既要有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履行墨家道义的实际才能和本领。墨家不仅重视“识义”“为正”的道德教育,而且重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私学的管理:培养目标;以培养“兼士”为目标。教学管理;重视教以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组织管理制度:墨家私学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13、稷下学宫的管理特色:、教育体制:稷下学宫是齐国创办的,一切教学设施及教学、生活所需经费,都齐国提供。所以,稷下学宫是官办的。从内部的教学管理上看,稷下学宫又是私学的集合体。、办学原则;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原则。、学生管理:管子中的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从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管理松而不散,自而有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14、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弟子职15、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4439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