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课件资料.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43647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
  • 页数:25
  • 大小:7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课件资料.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知识 能力 复习 课件 资料
    资源描述: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考试考点背诵总结复习讲义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考点一婴幼儿发展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考点二婴幼儿发展的特点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

    2、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考点三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

    3、小或没有影响。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考点四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考点五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

    4、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速度上。3环境:环境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4教育: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和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控制或克服不利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

    5、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考点六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逐渐变得复杂多样。2从具体到抽象:在整个幼儿阶段,一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到56岁时,幼儿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3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4从零乱到

    6、成体系: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考点七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考点预测()岁的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A13B34C45D56答案:D考点归纳考点八幼儿的身体发育幼儿身体发育是指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变过程。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有:(1)运动器官发展接近完善,调节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婴幼儿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3)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4)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考点九幼儿动作与运动

    7、能力发展的规律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2由近而远: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于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由粗到细: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4由头至尾: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5由整体到局部: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考点十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1遗

    8、传决定论:代表人物:高尔顿、霍尔主要观点:幼儿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这种观点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决定的作用。考点十一佛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系统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动力

    9、系统。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考点十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新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这些危机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考点十三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

    10、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行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2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话的话题和内容;(2)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其心理活动的;(3)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4)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做详细的记录。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儿童的作

    11、品,可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考点十四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T-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3)知觉的

    12、选择性也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对事物的理解是产生正确知觉的必要条件。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考点十五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特点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对于颜色深浅色调的辨认问题不

    13、完全是辨色能力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的影响。即使成 人没有进行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也会掌握。考点十六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下述规律:第一,幼儿对时间顺序的知觉发展较早,其特点是由对短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渐发展到对长时间顺序的知觉。第二,幼儿对时间间隔(时距)的估计及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发展较晚。第三,对于年龄大小和出生顺序,45岁幼儿不能完全理解二者的关系;56岁能够知道年龄大的先出生,年龄小的后出生,但蚌子出生顺序所产生的年龄差还不能理解;6岁以上幼儿能够理解出生次序所产生的年龄差距始终存在,能够理解年龄大小和出生次序的关系,形

    14、成稳定的年龄概念。考点十七注意的分类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关系、运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二是人自身的状态,如需要、兴趣、情绪、态度以及对事物的期待,也会影响人们的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有意注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二是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三是活动的组织;四是

    15、人的知识经验;五是人的性格及意志品质。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点十八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许多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中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无意注意得以发展,他们对有兴趣的活动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他们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比中班幼儿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注意。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幼儿园中,老师在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时,

    16、经常提醒幼儿“注意听老师讲,就是为了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此外,幼儿从始至终地听老师讲故事,认真地画画、做手工等都是幼儿有目的的活动,而且为了完成活动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别的事,这也是幼儿园的有意注意。考点十九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过程。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于不必要的、陈旧的信息的遗忘,是有积极意义的。遗忘的规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

    17、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因此说,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考点二十想象的种类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种类包括:考点二十一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03岁的幼儿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

    18、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3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词、概念进行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考点二十二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考点二十三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有:1语音的发展(1幼儿发音越来越准确。(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34岁。(3)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4)语音意识逐

    19、渐发展。2词汇的发展:幼儿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的,幼儿期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随着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掌握的词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词的类型和内容两方面。3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所使用句子的结构的发展有如下趋势: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幼儿初期,幼儿的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连贯言语和独自言语的发展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考点二十四婴幼儿恐惧的发展阶段 幼儿恐惧的分化经历了以下

    20、几个阶段:1本能的恐惧,恐惧是婴儿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3怯生,所谓怯生,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檄的恐惧反应。怯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烈,怯生情绪也越强烈。4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的幼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预测性恐惧,如黑、狼、怕坏人等。这些和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影响而形成。与此同时,由于

    21、语言在幼儿心理发展中作用的增加,可以通过成人讲解来帮助幼儿克服这种恐惧。考点二十五婴幼儿依恋的发展阶段考点二十六幼儿情绪感的特点与培养1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1)易冲动性: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被不可遏制的情绪所支配。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2)不稳定性: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ti绪在短时间内可以互相转换。(3)外露性: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2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2)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3)帮助幼儿控制情绪。(4)教会幼儿

    22、调节情绪的方法。考点二十七幼儿气质的类型现代的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1胆汁质这种幼儿情绪体验强烈,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行动敏捷,生气勃勃,但遇事常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2多血质这种幼儿情感丰富,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3粘液质这种幼儿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自制力强、耐受力高,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4抑郁质这种幼儿情绪体验深刻,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

    23、胆小,优柔寡断。考点二十八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5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l岁前儿童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这个年龄的幼儿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别人动自己的东西。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

    24、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少年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考点二十九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通常分成四种: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和忽视型。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证明,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考点三十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差异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通过对男女幼儿的观察,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着明显的兴趣差异:男孩更喜欢运动

    25、性、竞赛性的游戏,甚至是彼此之间进行身体冲突的游戏;女孩则喜欢过家家等角色游戏。2性别偏好方面3岁后,幼儿在选择游戏伙伴的时候,产生了明显的性别偏好,即喜欢选择同性别的幼儿。另外,男孩之间常发生身体上的接触,如打闹、推搡等,而女孩在游戏中少有身体上的接触。3个性与社会性方面幼儿期,男孩和女孩的个性、社会性就有了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更安静、乖巧,更懂得关心、同情他人;男孩的好奇心比女孩更旺盛,在与人交往时更有攻击性。考点三十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

    26、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由此产生的同情心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移情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考点三十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l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1)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在幼儿早期,争吵、骂人、破坏、发脾气等攻击性行为就有所表现,而且男孩发生的次数比女孩多。到了幼儿期,这种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均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2)攻击方式的变化23岁孩子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

    27、或叫绰号等方式。(3)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相当稳定的行为。幼儿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有攻击性。2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父母的抚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2)榜样大众传媒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他们会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这就增加了幼儿的攻击性。(3)强化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幼儿成功地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和加强其以后的攻击性。(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挫折。考点三十三自闭症儿童1自闭症

    28、的概念,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自闭症的儿童经常进行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以及对感知觉经验做出异常反应。2自闭症的临床表现(1)社会交往障碍,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2)交流障碍,非言语交流障碍: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

    29、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言语交流障碍:患儿在言语交流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二是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三是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四是言语运用能力受损。(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患儿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4)其他症状约34该症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约l314患儿合并癫痫。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考点一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

    30、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入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考点二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考点三 教育目的的概念

    3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考点四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决策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3教师的教学目

    32、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考点五 有关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考点六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际上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与形形色色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明了人的发展的方向,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考点七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3、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考点八 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根据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对人进行系统的培养。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中。学校教育能够排除和控制一些不

    34、良因素的影响,给人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成长。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教师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熟悉教育的内容,掌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能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因而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考点九 幼儿教育的概念幼儿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考点十 幼儿教育机

    35、构的产生和发展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l837年,他在布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7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1837年,他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考点十一 世界幼儿教育的代表人物考点十二 我国幼儿教育的代表人物考点十三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因此,幼儿园通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

    36、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为幼儿家长服务。幼儿园保护和照顾幼儿有助于解决家长参加工作、学习而子女无人照顾的问题。考点十四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幼儿园教育的一般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2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1)保教结合的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是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真正健康地、全面地发展。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是保育和教育;保育和教育工作互

    37、相联系、互相渗透;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原则。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4)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是指教育必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考点十五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1.主体向原则:是指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强调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意:(1)明确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力,(2)教师是班级的管理者,

    38、应充分了解并掌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3)教师应正确地理解并处理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2.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面向班级整体,包括全体幼儿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 注意:(1)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是对集体的管理,也是对幼儿个体的管理,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幼儿,(2)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级整体环境的熏陶作用和约束作用,(3)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也是对物、时间、空间等要素的管理。3.参与性原则: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而不是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要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 注意:(1) 教师在参与活动时,应注意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不断变换角色

    39、(2)在某种场合,教师参与活动应取得幼儿的许可,(3)教师在参与活动中,应根据幼儿需要进行适度地指导和管理。4.高效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以最少的资源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注意:(1)班级管理的目标要合理,计划的制定要科学。(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既要严格又要灵活,(3)班级管理方法要适当,管理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考点十六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第三章生活指导考点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幼儿园一日生活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即对幼儿主要的生活内容,如吃、睡、活动等在时间和顺序上予以合理的安排与划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

    40、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应包括入园、盥洗、入厕、进餐、睡眠、游戏、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和离园等环节。考点二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1.教育活动,要求:对幼儿要求(1)活动前,能够逐渐转入安静状态,(2)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发言或者提问,(4)在活动中,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对保教人员要求:(1)做好活动环境的准备工作:保持室内地面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保证室外环境安静无干扰,场地湿润平坦无

    41、异物,(2)做好活动准备: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教具和学习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量,(3)做好教育过程的组织与指导:根据各年龄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教育内容应具科学性和教育性;教育目的的明确、具体、符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4)教育活动后的效果检查:活动结束后要记载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2.自由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愉快

    42、的参加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者其它活动。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尽量让幼儿到户外自由地参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2)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使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以确保安全。3.饮水。对幼儿的要求:(1)用自己的水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2)不浪费白开水,水杯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对保育人员的要求:(1)水杯在幼儿喝水之前要消毒,(2)提供白开水,(3)保证随时有白开水。4.盥洗对幼儿的要求:(1)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顺序和方法,(2)自觉遵守盥洗的规则、方法,盥洗时不拥挤,动作迅速、认真;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板。 对保育人员的要求:(1)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为幼儿准备好流水洗手、

    43、洗脸,(2)根据实际的用具设备,让幼儿分批进行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洗脸的顺序和方法;提醒幼儿遵守盥洗的规则,认真洗净手和脸。(3)洗完后,保教人员应逐一进行检查,提醒幼儿放下衣袖,离开盥洗室。5.游戏与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要求(1)能够和教师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2)在教师指定的场地内活动,活动时不乱跑,不叫喊;(3)爱护玩具 (4)对同伴友爱(5)遵守活动规则。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保证幼儿每天游戏活动不少于2个小时,其中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展开。(3)掌握散步、劳动、体育。游戏等各类室内外活动的交

    44、替。(4)组织指导幼儿活动,(5)在幼儿活动时,教师要留心看护,保证安全。6.离园对幼儿的要求: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礼貌地同教师和小朋友告别。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离园前,让幼儿做好结束工作,引导和帮助幼儿做好清理工作。(2)可与幼儿进行总结性谈话,与幼儿一起回顾一天的生活,(3)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4)离园后保教人员及时打扫室内室外,并关好门窗。考点三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概念生活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生活常规对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生活活动的内容、时间、程序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使

    45、幼儿的一目生活能在一定的节奏、秩序和规律中进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生活常规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考点四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的方法1示范讲解法,示范讲解法是生活常规教育中最基本的方法。对于幼儿不易理解的教育内容、不便于掌握或者需经系统练习的行为技能等,都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幼儿进行学习和模仿,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2动作训练法,动作训练法是生活常规教育中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教育的主要方法。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注重将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实践中的穿脱衣服、鞋袜、盥洗等生活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动作操作与行为练习,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具体指导,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配合,帮助幼儿将生活常规转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3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在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中,集中训练与个别指导须结合使用。4随机教育法,随机教育法就是利用偶发事件进行及时、灵活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随机教育法进行教育。随机教育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课件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4364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