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康复评定试题库.pdf

  • 上传人(卖家):文库小助手
  • 文档编号:5542272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PDF
  • 页数:46
  • 大小:3.7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康复评定试题库.pdf》由用户(文库小助手)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康复 评定 试题库
    资源描述:

    1、-.z.第一章 总 论 一、名词解释: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展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展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展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屡次评定。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完毕

    2、治疗时进展。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到达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二、填空: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方案、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拟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 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 查找病因,明确诊断 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围 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 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 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

    3、检查 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 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 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 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 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z.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3康复功能评定的考前须知有哪些?答: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评

    4、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展,以确保准确;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健侧与患侧要进展对照;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4简述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答: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有: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和拟定治疗目标;确定康复治疗工程;指导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判定康复疗效;判断预后;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开展;评估投资-效益比;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表达,以下哪项不妥:E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复治疗效

    5、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容有:E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以下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C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围、程度、开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方案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1.康复功能评定的目

    6、的:ABCDE-.z.A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围、严重程度、开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B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C动态观察残疾的开展 D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2.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应具有:ABCD A可行性 B有效性 C灵敏度 D统一性 E哲理性 3康复评定包括:(ABDE)躯体功能言语功能感觉功能心理精神功能 社会适应性 第二章 关节活动围评定 一、名词解释:1ROM:即关节活动围,是指单个关节运动时的弧度,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围。包括主动关节活动围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围PROM。2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即主动关节活动围,指

    7、被检者做肌肉随意收缩时带动相应关节的活动围。正常情况下,主动关节活动围略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围。3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指被检者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由外力作用于关节而发生运动的围。二、填空:1测量肩关节、外旋时,受检者的体位,量角器的放置方法:轴心,固定臂,移动臂。仰卧、肩外展 90、肘屈 90 鹰嘴 与地面垂直 与前臂纵轴平行。2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点位。0 解剖 3.测量前臂旋前旋后时,受检者的体位,量角器的放置方法:轴心,固定臂,移动臂。坐位 中指尖 与地面垂直 与包括伸展的拇指的手掌面一致 三、问答题:1简述关节活动围异常的常见原因。答:关节活动围异常的常见原因有:1关节、软组织、骨骼

    8、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2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3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4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5关节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游离体;6关节构造异常;7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z.2.简述关节活动度测定的主要目的。答:关节活动度测定的主要目的是:1发现关节活动围障碍的程度;2分析障碍发生的可能原因;3为康复医疗选择方法提供参考;4作为康复疗效的评定指标依据。3.决定关节活动围的因素有哪些?答:决定关节活动围的因素有:关节的解剖构造情况;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肌力;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的伸展性。4试述测量关节活动围的考前须知。答:受检关节须充分

    9、暴露;正确的测试姿势;固定好量角器;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围,后测关节的被动活动围;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以及所用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与健侧比照,防止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检查关节活动围。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A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2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 D A 关节腔 B 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 C 关节软骨 D 肌肉 E 滑膜 3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

    10、正确放置方法是:B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对 4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 B A肌肉协调性障碍 B、肌力下降 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 5测定 ROM 的目的是:A A确定阻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的围 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 C主动 ROM 比被动的 ROM 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 E被动 ROM 比主动的 ROM 稍大 6测定肘关节的屈、伸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以下哪项正确:B -.z.A轴心

    11、:鹰嘴;固定臂:前臂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B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C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桡骨纵轴;移动臂:肱骨纵轴 D轴心:鹰嘴;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E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腋中线;移动臂:桡骨纵轴 7以下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E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 8以下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考前须知是:E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围和被动活动围 C与健侧比照 D允许有 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展 9测定髋关节的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

    12、角器放置位置,以下哪项正确: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E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10ROM 测量用具包括:E A通用量角器 B方盘量角器 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尺和两脚分规 E以上都是 11进展关节活动度测量时,关节的运动均是:A A.由 0开场向 180方向增加 B.由 45开场向 180方向增加 C.由 90开场向 1

    13、80方向增加 D.由 180开场向 0方向减少 E.由 90开场向 0方向减少 12关节活动度检查时如查出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与被动运动不一致时,应:E A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常以被动运动幅度为准 B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常以主动运动幅度为准 C只需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 D只需测量关节被动活动度 E以上都不正确 13肩关节屈和伸活动围测定时,量角器固定臂放置方法为:B A与身体中线平行 B与腋中线平行 C与地面垂直 D与肱骨纵轴平行 E与前臂纵轴平行 14髋关节屈伸活动围测量中,测角计轴心放置位置为:C A髂前上棘 B髌骨下端 C股骨大转子 D股骨外踝 E耻骨联合-.

    14、z.15ROM 测量仅允许约 误差。C A12B23C35D610E01 16以下哪项不能做 ROM:B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B关节急性炎症期 C神经系统疾患 D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E以上都不能 二多项选择题:1ROM 测量中的影响因素:ABCDE A测量工具放置不当 B参考点未找准确 C软组织够多 D手术伤口 E限制性支具 2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的因素有:ABCD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 3关节活动度检查的考前须知有:ABCD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围和被动活动围 C.与健

    15、侧比照 D.允许有 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展 第三章肌力的评定 一、名词解释:1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分为静态肌力与动态肌力,广义的肌力还包括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2MMT:即徒手肌力评定,是评定者借助于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力或徒手施加外在阻力的前提下,评定受试者所测肌肉或肌群产生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一种肌力评定方法。3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力有影响,肌肉收缩前给予一定的前负荷,当前负荷逐渐增加时,肌肉初长度增加,收缩所产生的主动力也相应增大,肌肉的收缩效果增强。但在超过某一限度时,再增加前负荷反而使主动力越来越小以至于为零,肌肉

    16、的收缩效果也就下降。二、填空:1肌力强弱常分为级,3 级肌力可做运动。6,主动 2MMT 检查只能说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说明肌肉和不能排除误差。肌肉收缩的耐力评定者主观评价的 3MMT 检查不仅可以检查肌功能,而且可以检查功能。单个 肌群 4仰卧位检查月国绳肌肌力时要防止的替代作用,检查股四头肌肌力时要-.z.防止的协调作用。骼腰肌 阔筋膜肌 三、问答题 1.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分级标准。答:1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有:使用方便,不需专门的检查设备,不受场地、时间等的限制。应用围广。假设正确掌握评定方法,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该法以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的基准,故可表达与个体体格构成相

    17、对应的肌力。仅说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说明肌肉收缩的耐力。定量分级较为粗略,较难排除评定者主观评价的误差。2分级标准有:Lovett 分级法、肌力百分数分级法、M.R.C 分级法。2简述影响肌力的因素。答:影响肌力的因素有肌肉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两方面。1肌肉本身的因素有:肌肉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募集率、肌肉初长度、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速度、收缩形式;2个体因素有:年龄、性别、有无训练、职业、有无疲劳/疼痛、优势手/腿、心理因素等。3.简述肌力评定的禁忌证。答:肌力评定的禁忌证有:严重疼痛或关节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后刚刚愈合;骨关节不稳定;关节急性扭伤或拉伤。4简述肌力评定的

    18、考前须知。答:肌力评定的考前须知有:1正确姿势和体位;2注意排除假象动作;3检查时必要的触诊;4肌力达 4 级以上注意抗阻施加;5肌肉痉挛时不采用。5简述肌力评定的目的及应用围。答:1评定目的:判断有无肌力低下情况及其围和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可能原因;提供制定康复治疗、训练方案的依据;检验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2应用围: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其他系统、器官疾患;健身水平。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D A.肌肉生理横断面 B.肌肉的募集率 C.肌肉收缩的形式 D.智力因素 E.肌肉初长度 2.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围的关节活动,抗重力做关节全运动围 50

    19、%以下关节活动,肌力为:A A.2-级 B.2 级 C.2+级 D.3-级 E.3 级 3.仰卧位,下肢被固定,双手置于体侧,让被检查者试图仰卧起坐,仅头部离开床面,腹直肌肌力达几级?-.z.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 E.5 级 4.坐位,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能做达 90围的屈肩动作,肩关节屈肌肌力达几级?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 E.5 级 5.有关徒手肌力检查中的考前须知,不正确的选项是:A.给患者示,让患者主动去完成 B.减少因疼痛、疲劳等因素对肌力检查的干扰 C.充分固定肌肉附着处的远端关节 D.检查前详细了解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E.检查时所

    20、加阻力必须为同一强度,并且始终以平稳的速度持续给予阻力 63 级肌力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围的关节活动 D.能抗重力做全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E.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7以下哪项不属等长肌力测量:A握力测试 B捏力测试 C关节全幅运动 D背拉力测试 E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 8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C A脑瘫病人 B中风病人 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病人 D帕金森病 E脑外伤后遗症 9以下不属于肌力测定的考前须知的是:D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 C左右比照检查 D在运动后进展 E反复两次

    21、检查 10不属于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E A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积液红红肿 C关节极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E骨折愈合后 11MMT 的用途是:A A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或丧失肌力的大小 B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或丧失肌力的大小 C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肌力的大小 D确定肌力的大小和强弱 E记录、检查肌肉状态 12无关节运动,仅可扪及肌肉收缩,肌力可评为:A 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 E5 级-.z.13在肌力评定中,用握力指数评定,高于 为正常。E A10 B20 C30 D40 E50 14在肌力评定中,用捏力测定计测定,其值约为握力的%。C A10 B20 C30 D

    22、40 E50 15在肌力评定中,用拉力计测定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正常标准男性为:B A100150 B150200 C200250 D250300 E50100 16在肌力评定中,用拉力计测定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正常标准女性为:A A100150 B150200 C200250 D250300 E50100 17斜方肌肌力达 2 级时表现为:A A侧卧,托住头部时可仰头 B俯卧,抬头时触及斜方肌活动 C俯卧,能抬头但不能抗阻 D俯卧,能抬头抗中等阻力 E俯卧,抬头时能抗加于枕部的较大阻力 18以下不属于肌力测试的考前须知是:(E)A严格按照测试的操作规进展 B肌力测试,年老体弱与心血管

    23、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C对受检者做好必需的发动 D不宜在受测者疲劳、饱餐或易被干扰的环境进展 E耐力测定检杳者不需要对受检查者做必要的发动 19握力测定的方法是属于:(B)A MMT B等长肌力检查 C等肌力检查 D等速肌力检查 E以上都不是 20以下不属于肌力评定适应证的是:(C)A截肢患者 B脊髓灰质炎患者 C脊髓损伤的患者 D肥胖症患者 E骨关节炎患者 21女性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C A1/2 B1/3 C2/3 D3/4E1/5 22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静息长度的倍:(B)A.1 倍 B1.2 倍 C3 倍 D1.8 倍 E1.5 倍 二多项选择题:1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ABC A徒手

    24、肌力检查 B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定 C等速肌力测定 D肌耐力检查 E肌力检查 2MMT 三级标准为:BD A有轻微肌肉收缩 B能抗重力做关节全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z.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围运动 D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50%E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75%3徒手肌力检查考前须知:ABCD A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 B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 C测试时应左右比拟 D肌力达 4 级以上时,所做抗阻力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 E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患者应做 MMT 4肌力测定的禁忌证:ABCE A严重疼痛 B关节活动极度受限 C骨关节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后愈合较长时间 E严重关节积液或滑膜炎 5肌力

    25、的大小与以下哪项有关?BCE A与肌力有关 B与肌纤维的数量成正比 C与肌纤维的排列形式有关 D与肌纤维的长度 E与肌的生理横断面积成正比 6肌力测定应做到:ABCE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于 C.左右比照 D.在运动后进展 E.反复两次检查 7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ABCD A.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积液红肿 C.关节极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E.骨折愈合后 8徒手肌力评级的依据包括:BDE A年龄及性别 B重力作用 C疲劳程度 D外加阻力 E肌肉或肌腱的收缩 9徒手肌力评级是依据:ABCE A关节活动围 B抗重力的能力 C抗阻力的能力 D疲劳程度 E肌肉的收缩 第

    26、五章 反射发育的评定 一、名词解释: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响。外环境的刺激是启动一个反射的条件,而这种反响的实现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2反射发育:是指某些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又将这类反射称之为发育性反射。3调整反射:是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它主要通过调整肌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称调整反射。4联合反响: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展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没有主动运动的患侧肌群所产生的反响。偏瘫患者处于缓和阶段或痉挛的早期阶段时可诱发出联合反响。-.z.5调整反响:是指中脑水

    27、平的反射,用于维持头于正常直立位即面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或维持头与躯干的正常对线关系。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 1012 个月时到达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 5 岁末时消失。6平衡反响: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出的应对反响。是人体维持特定姿势和运动的根本条件。阳性反响为正常。二、填空:1反射发育评定的目的有、。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中脑水平的反反响有、。颈部调整反响 躯干旋转调整反响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响 视觉调整反响 3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响有、。保护性伸展反响 平衡反响

    28、 4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反射分为、及。脊髓水平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中脑水平的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5平衡反响指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的应对反响,它包括、。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倾斜反响、姿势固定和迈步反响。三、问答题 1简述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及大脑皮质水平反射的评定方法。答:2简述联合反响的诱发方法及患侧肢体反响。答:联合反响的诱发方法及患侧肢体反响见表:联合反响 诱发方法 患侧肢体反响 对侧性联合反响 上肢 抵抗健侧肩关节上抬或肘关节屈曲 患侧上肢屈肌联带运动 肩关节抗阻力水平收 患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 健侧紧握拳 患侧抓握反响对称性 下肢 健侧髋关节抗阻力水平收或外展 一样

    29、的运动Raimiste 现象 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 患侧下肢伸展非对称性 健侧下肢抗阻力伸展 患侧下肢屈曲非对称性 同侧联合反响 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 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力增加 3简述反射发育评定的临床意义。-.z.答:反射发育评定的临床意义是: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妊娠期的胎儿或婴儿出生时如果脑受到损害,反射或反响的发育就会出现异常。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滞。因此,通过检查,可以对婴幼儿的发育状况作出判断。2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成年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紧性颈反射及联合反

    30、响等。因此,认识和检查原始反射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阶段。3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发育性反射检查,以下哪种说法错误 D A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 B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 C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D发育性反射不消失均为异常。E.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较高水平的反射那么持续终生 2以下哪项不属于脊髓水平的反射 B A屈肌收缩反射 B保护性伸展反响 C莫勒反射 D穿插性伸展 E.抓握反射 3伸肌伸反射阳性反响为 B A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射,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B刺激屈曲位的足底,被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地

    31、呈伸展位 C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 D下肢外展外旋,伸展,各手指伸展并外展 E.在一侧下肢大腿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对侧下肢表现出收、旋,踝关节跖屈。4以下关于非对称性紧性颈反射的说法哪项正确 A A患者取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为阳性。B患者取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保持仰卧位,四肢伸展,伸肌力增高。C妊娠 28 周出现,4 个月消失。D 46 个月出现,812 个月消失。E.妊娠 28 周出现,4 个月消失。5调整反射是指 B

    32、-.z.A脊髓水平反射 B脑干水平反射 C中脑水平反射 D大脑皮质水平反射 E.平衡反响 6调整反响属于 C A脊髓水平反射 B脑干水平反射 C中脑水平反射 D大脑皮质水平反射 E.以上都不对 7以下关于联合反响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C A肩关节抗阻力水平收,患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 B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下肢伸展 C健侧紧握拳,患侧手伸展反响 D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力增加 E.健侧髋关节抗阻力水平收或外展,患侧出现一样的运动 8以下关于保护性伸展反响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C A检查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两上肢向头的方向伸展,检查者抓起患者的踝或骨盆将患者悬吊在空中,然后突然将患者

    33、的头向地板方向运动,使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 B阳性反响:双上肢立即伸展并手指外展和伸直以支持和保护身体不摔倒 C出现时间:出生时 D终生存在 E.属于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9平衡反响不包括 D A迈步反响 B姿势固定 C倾斜反响 D调整反响 E.保护性伸展反响 10以下发育性反射中终生存在的是 C A阳性支持反响 B阴性支持反响 C平衡反响 D莫勒反射 E.联合反响 11下述哪项是新生儿异常反射的表现 D A腹壁反射阴性 B踝阵挛阳性 C巴彬斯基征阳性 D握持反射阴性 E.克匿格征阳性 12原始反射不包括 D A屈肌收缩反射 B握持反射 C.拥抱反射 D.迈步反射 E.穿插伸展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

    34、第六章 协调功能评定 一、名词解释 1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2共济失调:人体保持一定的姿势从事随意运动,需在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前庭迷路系统、脊髓后索、视觉等共同作用下,依靠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相互协调完成,其中任何局部损伤都会造成协调运动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和脊髓后索共济失调三种类型。-.z.3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是评定身体在直立位的姿势下进展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平衡的运动的成份。主要包括粗大运动。4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是评定身体不在直

    35、立位时进展的静态或动态的运动的成份,这类试验包括对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检查。5协调运动障碍: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多由中枢神经的传导本体感觉纤维脊髓后索为主、小脑、基底节、前庭器官及核的病变引起,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二、填空:1协调运动评定方法包括、。非平衡协调检查、平衡协调检查。2协调是指人体进展运动能力。协调障碍是用于描述以、和 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能力。平稳、准确、有控制的。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三、问答题 1.协调评定着重检测哪几方面的能力?答:协调评定着重检测以下几方面能力:评定对抗肌群间逆转运动的能力;评定肌群共同协调地完成运

    36、动控制的能力;检查测定或判断运动的速度和距离的能力;评定将肢体保持在某一位置上的能力;评定维持平衡和保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2.试说明非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答:非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评分标准是:0 分 不能完成活动。1 分 重度障碍:仅能发起运动。运动无节律性,明显不稳定,摆动,可见无关的运动。2 分 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动作慢,笨拙,不稳定。在增加运动速度时,完成活动的节律性更差。3 分 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4 分 正常完成活动。3.简述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答: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是:4 分 能完成活动。3 分 能完成活

    37、动,但为保持平衡需要较少的身体接触加以防护。2 分 能完成活动,但为保持平衡需要大量的身体接触加以防护。1 分 不能活动。-.z.4.临床常用的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试验有哪些?答:临床常用的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试验有:指鼻试验、受检者手指指检查者的手指、指指试验、交替指鼻和指指、对指、团抓、前臂旋前/旋后、反弹测验、手拍腿、足拍踏、指和过指、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交替、足趾触检查者的手指、跟膝胫试验、画圆圈、固定或位置保持、躯干运动失调、画线试验、振子试验等。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中枢神经病变部位的不同,协调功能障碍可分为:A A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B小脑

    38、性共济失调、脊髓侧束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C脊髓侧束共济失调、锥体束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D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侧束共济失调 E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锥体束共济失调 2以下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D A维持肌肉力 B运动协调 C姿势平衡 D本体感觉的传入 E以上都不属于 3感觉性共济失调发生于:C A帕金森病 B小脑损伤 C脊髓后索病变 D脊髓侧索病变 基底节病变 4以下是协调评定检查,除外哪项?E A.指鼻试验 B拇指对指试验 C握拳试验 D反弹试验 E钟摆试验 5.关于协调除外哪项:C A人体产生的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B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39、 C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 D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E到达准确的目标 6以下哪项不是非平衡协调检查:C A.指鼻试验 B.指指试验 C.单足站立 D.拍膝试验 E.握拳试验 7以下哪项是平衡协调检查:C A.指鼻试验 B.指指试验 C.单足站立 D.拍膝试验 E.握拳试验 8以下常见的协调障碍,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A A.手足徐动 B震颤 C轮替运动 D辨距不良 E.运动分律 9协同运动的:B A两侧肢体完全一样运动 B多组肌群共同完成一个运动 C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 D反射性的肌力增高-.z.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1.协调评定检查有:(ABCDE)A.旋转试验

    40、 B.握拳试验 C.拇指对指试验 D.指鼻试验 E.拍膝试验 2根据中枢神经病变部位的不同,协调功能障碍可分为:ABC A.小脑共济失调 B.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C.基底节共济失调 D.脊髓侧束共济失调 E.锥体束共济失调 3协调是指:(ABCDE)A.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B.运动质量 C.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D.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E.到达准确的目标 第七章 肌力的评定 一、名词解释:1肌力:是指在肌肉的紧度,是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觉到的阻力,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正常的肌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力、姿势性肌力和运动性肌力。2痉挛:是肌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

    41、反射快乐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性牵反射增强伴腱反射逾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常由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导致。二、填空:1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肌力可分为、和三种。静止性肌力、姿势性肌力和运动性肌力。2改进 Ashworth 分级法评定中:1+是,3 级是,4 级是。肌力轻度增加,肌力严重增高,僵直。三、问答题 1.简述改进的 Ashworth 肌力分级评定标准。答:改进 Ashworth 分级法评定标准 级 别 评 分 标 准 0 级 无肌力的增加 1 级 肌力略微增加:受累局部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级 肌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围后 50围出现突

    42、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围的后 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2 级 肌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围的大局部时,肌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局部仍能比拟容易地被移动。-.z.3 级 肌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4 级 僵直:受累局部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2.简述异常肌力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答:根据患者肌力与正常肌力的比拟将肌力异常分为:肌力增高、低下和障碍三种情况。1 肌力增高:是指肌肉力高于正常状态的情况。根据状态不同又分为肌肉痉挛和肌肉强直两种。肌肉痉挛:是一种由牵反射快乐奋性导致的、在牵伸肌肉的速度增加时痉挛的程度也增加且伴肌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常由锥体系的障碍所致。肌肉强直:

    43、也即僵硬。它是一种主动肌和拮抗肌肌力同时增加的状态,无论对关节做哪个方向的被动活动,运动起始时和终末时阻抗感是一样的。肌肉强直常由锥体外系的障碍所致。2肌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力,对关节进展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周围神经的损伤。3肌力障碍:是一种以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遗传因素所致;还可见于神经退行性疾患或代性疾病。3.简述肌力评定的目的及临床意义。答:肌力评定的目的及临床意义有:依据评定结果确定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预测康复疗效。根据肌力的表现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四、

    44、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痉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C A肌力高一定是痉挛 B强烈的痉挛即是挛缩 C.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 D.偏瘫恢复期不出现痉挛 E.外界剌激可使痉挛缓解 2.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是:B A.神经科分级 B.Penn 分级 C.Ashworth 分级 D.Clonus 分级 E.摆动试验结果分级 3.肌力增高明显,被动活动困难,按 Ashworth 分级为几级?D A.0 级 B.1 级 C.2 级 D.3 级 E.4 级 4.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是:D A.神经科分级 B.Penn 分级 C.Ashworth 分级 D.Clonus 分级 E.摆动试验结果

    45、分级 5以下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肉痉挛?A A.脊髓灰质炎 B.高位脊髓损伤 C.脑外伤后遗症期 D.脑卒中 E.脑性瘫痪-.z.6以下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力低下?E A.脑血管意外早期 B.脊髓休克期 C.颅脑损伤的早期 D.周围神经的损伤 E.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 7关于 Ashworth 痉挛分级,错误的选项是 B A0 级一无肌力增高 B1 级一肌力轻度增高,受累局部被动屈曲或伸展时有一定的牵拉阻力 C.2 级一肌力明显增高,但受累局部容易屈曲和伸展 D3 级一肌力显著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E.4 级受累局部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8以下痉挛的特点,除外 E A肌力高 B运动缓慢 C.下肢

    46、伸肌痉挛有助于截瘫患者的行走 D.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位 E.多先发生缓和性瘫痪 9痉挛是由于 受损后引起牵反射兴奋性增强导致骨骼肌力升高所致。D A植物神经 B感觉神经 C下运动神经元 D上运动神经元 E周围神经 10痉挛的特征不包括:(D)A.牵反射异常 B.腱反射异常 C.速度依赖性增加 D.运动协调性增加 E运动缓慢 11肌力增高常见于:(C)帕金森病臂丛神经损伤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E缓和性瘫痪 1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为:B A僵硬 B痉挛 C肌肉萎缩 D麻痹 E震颤 13铅管样强常见于什么疾病:B A脊髓损伤 B帕金森病 C脑出血 D舞蹈病 E小儿麻痹后遗

    47、症 二多项选择题:1.痉挛的特点是:ABCD A肌力高 B运动缓慢 C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截瘫患者的行走 D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位 E多先发生缓和性瘫痪 标准答案:ABCD 难度:非常难 题解:痉挛患者肌力增高,运动缓慢,痉挛严重者甚至不能运动。对偏瘫患者可能出现的痉挛应早期采用抗痉挛体位。截瘫患者两下肢的伸肌痉挛有助于患者行走。2痉挛的特殊表现为:(ABCDE)巴宾斯基反射折刀样反射去大脑强直去皮层强直阵挛 3关于肌力障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BDE)-.z.肌肉收缩可快可慢表现为重复、模式化力以可预测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 以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 第八章

    48、 疼痛的评定 一、名词解释:1VAS:又称目测类比量表法。通常采用 10cm 长的直线,按 mm 划格,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极痛100。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用笔在直线上画出与其疼痛强度相符合的某点,从无痛端到记号之间的距离即为痛觉评分分数,一般重复两次,取平均值。VAS 是目前最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定方法。2压力测痛法:用于需要对疼痛强度如痛阈、耐痛阈进展评定的患者,特别适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评定。采用压力测痛计进展评定。使用压力测痛计在患者手指关节等处逐渐施加压力,并听取患者的反响。二、填空:1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和。不愉快感觉 情感体验 2按疼痛持续时间为依据可将疼痛分为、

    49、和。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亚急性疼痛 再发性疼痛 3康复医学临床中最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是、。目测类比法VAS、简化 McGill 疼痛问卷法和压力测痛法。4常用的疼痛部位评定方法是。45 区体外表积评分法 三、问答题 1简述疼痛评定的目的。答:疼痛评定的目的有:确定疼痛的原因;判定疼痛的程度;提供制定治疗措施的依据;评价治疗效果。2简述临床常用疼痛评定方法。答:临床常用疼痛评定方法有:疼痛部位的评定,常采用 45 区体外表积评分法;疼痛强度的评定,包括视觉模拟评级法VAS、口述分级评分法VRS、数字评分法NRS;压力测痛法;疼痛特性的评定,常采用简化 McGill 疼痛问卷等。四、选择题 一单项

    50、选择题:1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除外 E A词语定级法 B数字定级法 C目测类比定级法-.z.D综合评定法 E患者自述法 2下面关于急性疼痛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E A病程较短 B部位多数明确、固定 C原因通常是伤害性刺激 D疼痛性质往往是疾病的一个病症 E患者反响往往十分消极 二多项选择题:1慢性疼痛的三联征:ADE A.疼痛 B.粘连 C.挛缩 D.睡眠 E.情绪 第九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名词解释:1.电诊断:是指电学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肌电图;神经传导和诱发电位,分别属于记录式电诊断和刺激记录式电诊断。2EMG:即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止和收缩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康复评定试题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422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