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汇编(DOC 33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42137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
  • 页数:59
  • 大小:17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汇编(DOC 33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汇编DOC 33页 动物 生物学 试题库 汇编 DOC 33
    资源描述:

    1、学习-好资料4WWW。google。com。cn。 大学生政策 2004年3月23日据了解,百分之八十的饰品店都推出“DIY饰品”来吸引顾客,一方面顺应了年轻一代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另一方面,自制饰品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随时更新换代,也满足了年轻人“喜新厌旧”的需要,因而很受欢迎。他们的成功秘诀在于“连锁”二字。凭借“连锁”,他们在女孩们所喜欢的小玩意上玩出了大名堂。小店连锁,优势明显,主要有:尽管售价不菲,但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来来往往。这里有营业员们向顾客们示范着制作各种风格迥异的饰品,许多顾客也是学得不亦乐乎。在现场,有上班族在里面精挑细选成品,有细心的小女孩在仔细盘算着用料和价钱

    2、,准备自己制作的原料。可以想见,用本来稀奇的原料,加上别具匠心的制作,每一款成品都必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也许正是自己制造所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吧。如果顾客在消费中受到营业员的热情,主动而周到的服务,那就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会形成一种惠顾心理,经常会再次光顾,并为你介绍新的顾客群。而且顾客的购买动机并非全是由需求而引起的,它会随环境心情而转变。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由于位于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的问题。迪美有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

    3、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梯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去看一下。合计50100%(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小饰品店往往会给人零乱的感觉,采用开架陈列就会免掉这个麻烦。“漂亮女生”像是个小超市,同一款商品色彩丰富地挂了几十个任你挑,拿上东西再到收银台付款。这也符合女孩子精挑细选的天性,更保持了店堂长盛不衰的人气。我们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流行因素,还可以把自己小店里的商品拿到网上去卖,为我们小店提供了多种经营方式。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杨明建第一章:动物的细胞和组织1 名词解释(1)细胞学说:18381839年,

    4、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植物学家Schleiden几乎同时分别对动植物研究后,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2)细胞周期: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称为细胞周期。(3)细胞分化: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地转变成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细胞之间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4)器官(organs):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并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的功能单位(如眼、耳、胃、肠、心脏等)。(5)系统(system):当若干种器官一起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时,即构成了动物的系统。动物的个体具有多个执

    5、行不同功能的系统,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等。动物不同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了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2 简答题:(1)简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答: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壁 蛋白质、磷脂、脂多糖、粘肽等细胞膜 两个致密层及中间透明区细胞质 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无高尔基体、 细胞器的结构:有线粒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极少例外)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管、微丝等。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纤丝组成,无核膜,无核仁 有明显的核仁和核膜第二章: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1 名词解释(1)顶体反应(acrosomal reaction):精子与

    6、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后尚不能立即结合,精子的顶体外膜与头部的细胞膜首先融合,继之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释放顶体酶,以溶解卵子外围的胶状层和卵黄膜,这一过程称之为顶体反应。(2)卵子的激活:未受精的卵,RNA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细胞活动几乎处于静止状态,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就开始发生一系深刻的变化,这就是卵子的激活。(3)卵裂(cleavage):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分裂球的过程,称为卵裂。(4)原肠胚:囊胚期之后,胚胎开始形成原肠腔将来的消化腔,同时将会形成消化道内壁及相关器官(如肝脏等)。原肠期的胚胎叫原肠胚。(5)原口动物:胚孔以后成为成体的口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虫动物、环

    7、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6)后口动物:胚孔成为成体的肛门(或者封闭),成体的口是在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的棘皮动物、半索动物、所有的脊索动物。(7)三胚层无体腔动物:如扁形动物、妞形动物和鄂胃动物没有体腔。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充满了中胚层起源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的实质。实质在体内负责物质的贮存及进行缓慢的物质运输。(8)三胚层假体腔动物:腹毛动物、轮形动物、动吻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棘头动物及内肛动物等都属于假体腔动物。在这种体腔中,中胚层知只形成了体壁的肌肉层,而没有形成肠壁的肌肉层,肠壁仍是单层细胞。假体腔没有体腔膜,器官游离于假体腔中,因而假体腔是一种原始的最先出现的体腔形式。

    8、体腔不是由中胚层包围形成,而是囊胚腔形成体腔。(9)三胚层真体腔动物: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包围形成的空腔。真体腔具有体壁肌肉层和肠壁肌肉层。肠壁肌肉层有助于肠道蠕动,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同时中胚层形成了体腔膜,来包围体腔内膜和器官表面,形成系膜以固定器官在体腔的位置2 简单题(1)何谓囊胚,囊胚有几种类型?答:囊胚:卵裂的结果是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囊胚,中间的腔为囊胚腔,里面充满液体或者液化的卵黄,囊胚外面的一层细胞为囊胚层。囊胚的大小仍然与受精卵时相似。囊胚类型:因为卵子类型不同,分裂的类型不同,所以形成的囊胚形态也各不相同:腔囊胚:均黄卵或少黄卵经多次全裂,形成皮球状的囊胚,中间有较大的

    9、囊胚腔,这种囊胚叫腔囊胚。凡全裂又等裂的类型,都形成腔囊胚。实心囊胚:有些全裂卵,由于分裂球排列紧密,中间没有腔,或者分裂初期尚有裂隙存在,以后被分裂球挤紧而消失成为实心球体,这种囊胚称为实心囊胚。水螅、水母,某些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囊胚属此类型。盘状囊胚:鱼类、爬行类、鸟类等典型的端黄卵进行盘状卵裂,形成盘状的囊胚,盖于卵黄上,称为盘状囊胚。表面囊胚: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到囊胚期由一层分裂球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没有囊胚腔。如昆虫的囊胚。(2)原肠的形成方式由哪几种?答:原肠的形成方式有:更多精品文档内陷: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结果行成2层细胞,外面的细胞层称外胚层,向内陷入的一层为内

    10、胚层。内胚层包围形成的空腔称原肠。原肠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或胚孔。内转:发生在盘裂的卵,指正在扩展的外层分裂的细胞由下面边缘向内卷折,伸展成为内胚层。内移: 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而形成内胚层。 初始移入的细胞位于囊胚腔中,排列不规则,接着逐渐调整排列成规则的内胚层。内移法形成的原肠胚没有原口,以后在胚体的一端开孔,形成原口。分层:指一个细胞层分成两层或多或少平行的细胞层。囊胚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从而形成内外两胚层。腔囊胚向内分出内胚层某些水母属的水母;实心囊胚向外分出外胚层某些水螅水母。外包: 动物极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细胞由于卵黄多分裂慢,使动物极细胞逐渐向下包 围植物极细

    11、胞,形成外胚层,被包围的植物极细胞为内胚层。(3)裂体腔是怎么形成的?答:在胚孔两侧,内、外胚层交接处各有1个细胞分裂成很多细胞,形成索状,伸入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在中胚层之间的空腔为体腔(真体腔)。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的,又称为裂体腔。原口动物都是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的。 (4)肠体腔是怎么形成的?答: 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中胚层,由中胚层包围的空腔称为体腔。又称为肠体腔。后口动物的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都是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的。(5)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经过哪些节段?答:

    12、简单的多细胞动物都会经历卵裂、囊胚的形成、原肠胚的形成等阶段。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还要经历中胚层和神经胚的出现等过程。第三章:动物的类群(一)动物的起源和基本结构1 名词解释(1)物种(species)指在自然情况下相交繁殖(自由交配,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2)生殖隔离:在自然情况下,不同物种的个体不发生杂交或杂交不育。(3)五界系统:1969年惠特克(R.H.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为大多数学者接受。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4)原核生物:不存在细胞核膜的细胞型生物

    13、,其染色体单由核酸组成。通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原绿藻和放射菌。(5)真核生物:具明显的核膜,细胞分裂出现染色体,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等成分构成。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各种生物。(6)自养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如植物。(7)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的生物,如动物。 (8)原生生物:是所有真核单细胞有机体。包括:(9)辐射对称:即是指通过身体中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身体一般是近似圆柱形。动物对称形式的发展常与生态条件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辐射对称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与海绵、水螅或

    14、海胆动物在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有关。这种对称形式的身体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它们在辐射方向内重复着类似的结构。(10)两辐对称:又称双辐射对称或两侧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两个平面能把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腔肠动物的珊瑚纲中的很多种类具有这种对称形式。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之间的形式。(11)两侧对称:动物只有通过动物身体的正中矢状切面才能得到两个相似的部分。这类动物身体有了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运动由不定向趋于定向,动物对外界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适应环境能力更强。(12)无体腔:如扁形动物、妞形动物和鄂胃动物没有体腔。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充满了中胚层起源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

    15、成的实质。(13)假体腔:腹毛动物、轮形动物、动吻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棘头动物及内肛动物都属于假体腔动物。(14)真体腔:真体腔是由中胚层包围形成的空腔,内侧中胚层分化成肌肉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内胚层)构成肠壁;外侧中胚层分化形成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表上皮(外胚层)构成体壁。在体壁与肠壁之间形成了宽阔的空腔为真体腔,体腔内充满体腔液。(1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为混合体腔,在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以裂体腔法形成体腔囊,但体腔囊在以后断裂开,中胚层成为肌肉、部分内部器官及循环系统的腔壁。残存的真体腔仅为生殖腺腔,身体体壁与肠道之间的空腔其实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16)同律分节

    16、:除头部外,其他体节相似,如蚯蚓。(17)异律分节:体节不相识,如蝗虫等节肢动物及后口动物。2 简答题(1)何谓双命名法?答:根据国际上共同的命名原则,要求给每一个物种取一个学名以求统一。目前通用林奈(瑞典人)的“双名法”,其规定为: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学名是由拉丁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每个学名应包括属和种的名称;若种内有不同的亚种,即在种名后加上亚种名。(2)何谓动物的分类阶元?答:为了便于分类,林奈提出了分类的等级制。即:按照动物之间的异同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动物的相似特征,将动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分类等级。在分类等级中,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几个相近的物种归并

    17、为同一属,几个相近的属归并为同一科,依此类推,一直到分类的最高等级界。这样可以反映一个物种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有时为了更精确地表示动物间的相似程度,在纲、目、科、属、种之前加上Super-,意为:总-或超-,表示高于这个阶元;在门、纲、目、科、属、种之后加上Sub-,意为亚-,表示低于这个阶元。(3)何谓数值分类学方法?答:20世纪60年代,一些分类学家为避免特征分析中的主观性,将分类表性特征数值化,再将数值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相似系数运算各分类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分类特征的依据方面,迄今形态学特征尤其是外部形态仍然是最直观而常用的依据。而生殖隔离、生活习性、生

    18、态环境、细胞学特征(如染色体体数目变化、结构变化、核型分析等)、DNA、RNA的结构变化、蛋白质的结构组成等都可作为分类的依据。(4)何谓支序系统学方法?答:支序系统学方法认为最能或唯一能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是分类单元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反映血缘关系的确切标志为共同祖先的相对近度。最初被称为系统发育系统学。它与传统的进化系统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经验的方法重建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应用严格的进化原理,而不是只根据主观的特征加权,形成分类。它与表型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尝试找出分类单元间的谱系关系,而不是表型的或总体相似性的关系。支序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最能或唯一能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是分类单

    19、元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反映血缘关系的最确切的标志为共同祖先的相对近度;共同祖先关系可以通过特征的分布分析来发现,支序学派将特征分为祖征、共有祖征、衍征、共有衍征和自体衍征,认为只有共有衍征才是共同祖先的证据,共有祖征及由趋同进化和平行进化形成的相似性均不能作为共同祖先的证据。3 论述题(1)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有哪些证据?答: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学说为大家所公认,经典的证据有3个: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也是最简单的。在太古代的地层中有大量有孔虫壳化石,而在晚近的地层中动物的化石种类较复杂,并且能看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顺序。说明先出现单细胞动物,后

    20、来才发展出多细胞动物。形态学上的证据:从前面所提到的群体鞭毛虫,如盘藻、实球藻、空球藻、团藻的出现,可以推断动物界是如何由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进化的顺序。有人认为团藻是从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动物的过渡类型,若群体单细胞动物的体细胞进一步分化就形成了多细胞动物。胚胎学上的证据: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经过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等阶段,这不仅反映了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共性,而且“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也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2)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有哪些学说?答:关于单细胞动物的群体怎样过渡到多细胞动物,以及多细胞动物的祖先是什么样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学说:赫克尔的原肠虫学

    21、说:多细胞动物最早的祖先是类似团藻的球形群体,一端内凹形成多细胞动物的祖先。这种祖先与原肠胚很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所以赫克尔称之为“原肠虫”。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认为多细胞的动物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群体,个别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中而形成内胚层,结果发育为两胚层的实心原始多细胞动物,起初为实心。后来逐渐形成消化腔。他把这种假想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叫“吞噬虫”。多数学者认为原生动物的鞭毛虫类动物形成群体能力很强,以后发展为多细胞动物类。这两种学说都有其胚胎学上的根据,不过在低等动物中,如腔肠动物,多数是由细胞移入而形成两个胚层的,而内陷方法是以后才出现的,故梅氏学说更有说服力

    22、。(二)原生动物门1 名词解释(1)原生动物:原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包括一切单细胞、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2)动物性营养(异养):通过胞口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碎片,残渣由胞肛排出:草履虫;(3)腐生性营养(异养):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质:很多寄生性原生动物,各种孢子虫。(4)植物性营养(自养):鞭毛虫纲具色素体的种类,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绿眼虫。(5)二分裂: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2个相等的个体。变形虫、眼虫和、草履虫等无性繁殖均为二裂生殖。(6)多分裂(复分裂):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多个子核,随后细胞质分裂,最后形成多个子细胞。多分裂也称裂殖生

    23、殖,多见于孢子虫纲; (7)出芽生殖:实质是二分裂,只是两个子体大小不同,大的为母体,小的为芽体; (8)质裂:见于多核的种类,分裂时核不先分裂,细胞质分裂并围绕部分核,形成若干个子体,子体分开再恢复为多核的新虫体,如多核变形虫、硅片虫等属此。(9)孢子生殖:如疟原虫的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发育成新个体。(10)配子生殖:存在于多数原生动物中,虫体经减数分裂形成两性配子,配子融合或受精发育为新个体。2 简单题(1)简单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答:原生动物不仅对了解动物演化很重要,而且和人类的关系也密切: 用于研究生

    24、物学基础理论:原生动物作为研究材料:取材容易、培养方便、生命周期短、容易观察。如:真核生物受精后合子中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及其特性,就是在植鞭虫类原生动物衣滴虫中首次发现的。不少种类是人及经济动物的寄生虫: 黑热病为我国重点防治的5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中的黑热病和痢疾是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黑热病由白蛉子传播,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痢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在环境保护中可作为指示生物,如有些种类能污染水源,造成赤潮。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浮游种类可作为水产经济动物的诱饵,又可形成石油。在生物防治中能用来使害虫致病。(2)简答原生

    25、动物的运动方式?答:部分原生动物具有鞭毛、纤毛、伪足等运动器可以作为运动器官: 鞭毛:数目较少较长,多着生于细胞的某一部位;纤毛:数目较多较短,着生于体表各个部位。 鞭毛和纤毛的微细构造基本相同:9(2)2排列。鞭毛、纤毛打动时弯曲是微管彼此滑动的结果,由ATP供应能量。伪足:肉足纲变形虫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3)何谓变形运动?答:伪足形成时,外质向外凸出呈指状,内质流入其中,溶胶质向运动的方向流动,流到临时突起的前端后,向外分开,接着又变为凝胶质,同时后面的凝胶质又转变为溶胶质,不断地向前流动,这样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4)5大寄生

    26、虫病分别是什么?哪几种是由原生动物引起的?答:5大寄生虫病分别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和钩虫病,其中疟疾,黑热病是由原生动物引起的。(三)海绵动物门1 名词解释(1)领鞭毛细胞: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位于胃层,具一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一鞭毛。2 简答题(1)简答海绵动物体壁结构。答: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外层:又称皮层:由单层扁平细胞组成,无基膜。皮层部分细胞特化为管状孔细胞,广泛分散在体表,故名多孔动物。孔细胞可收缩,能调节孔的大小,从而控制水流。内层:又称胃层;由特殊的领鞭毛细胞构成。鞭毛打动引起水流,水中的食物颗粒和氧附于领上,被领细胞吞噬,在胞内形

    27、成食物泡,营细胞内消化,或将食物转移至中胶层内的变形细胞内消化。未消化的事物由变形细胞经水流排出体外。中胶层:为胶状,其间散布有钙质、硅质或角质的骨针和角质的海绵丝和几种变形细胞。骨针和海绵丝起支持作用,形状多种,有单轴、三轴、三轴六辐、四轴八辐、多轴等;海绵丝成分类似胶原蛋白,相互交错成网状。(2)简述海绵动物的进化地位。答:由于有水沟系、骨针、领细胞等特殊结构,以及在发育中有逆转现象,说明它与其它多细胞动物不同,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由类似原海绵虫的领鞭毛虫群体祖先进化而来的一个侧支,称为“侧生动物”。(四)腔肠动物门1 名词解释(1)水螅型:腔肠动物的一种体态,呈圆筒状,下端为基盘,用于固着

    28、在其他物体上,适应固着生活,中胶层较薄;另一端是周围具有触手的口。口内为消化循环腔。(2)水母型:腔肠动物的一种体态,呈伞状,适应漂浮生活。中胶层较厚。突起的一面叫外伞面,凹入的一面叫下伞面。下伞面的边缘向内突入一环膜状结构,称为缘膜。下伞面有垂管(垂唇),垂管末端是口。(3)皮肌细胞: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内含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说明腔肠动物的上皮和肌肉组织没有完全分化,故又称上皮肌肉细胞、上皮肌细胞或皮肌细胞。(4)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向外一端有刺针,内有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遇到刺激,刺丝翻出,注射毒液射入外物

    29、体内,利于防御和捕食。(5)消化循环腔:又称肠腔,为胚胎发育中的原肠。消化循环腔只有一个口,是胚胎发育时的原口,兼有口和肛门的作用(6)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有许多神经细胞组成,主要为多极神经细胞,一般有多个树突,彼此联络成网状,称为网状神经系统。(7)世代交替:腔肠动物水螅型和水母型同时存在的种类,在发育过程中,它们的水螅型以无性生殖(即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水母型;水母型(雌雄之分)个体脱离母体后,又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这种现象叫世代交替。2 简单题(1)如何区别水螅水母和钵水母?答:水螅水母钵水母体型大小小型大型缘膜有无有无胃丝有无无有生殖

    30、腺来源外胚层内胚层感觉器官平衡囊触手囊(2)如何区别珊瑚纲水螅与水螅纲水螅?答:水螅纲水螅珊瑚纲水螅结构简单、辐射对称复杂、两辐对称中胶层薄厚生殖腺来源外胚层内胚层生活史一般有世代交替 无水母型、无世代交替 (3)如何区分水螅型与水母型?答:水螅型水母型体形及生活方式圆桶形,固着生活,多群体,行无性出芽生殖盘状,浮游生活,不成群体,行有性生殖中胶层薄,大多无细胞厚,有少数细胞和纤维口 部向上向下神 经不发达较复杂骨 骼有些具石灰质骨骼无水 管无有3 论述题(1)如何看待栉水母动物? 答:栉水母动物与腔肠动物相似的特征,如:两侧辐射对称,与珊瑚纲相似;身体分内外两胚层和中胶层;体壁和消化循环腔与

    31、钵水母相似,有分枝的辐管。它又有许多特有的特点:体表有8行栉带,上有栉板和纤毛;无刺细胞,而有大量的粘细胞;神经系统趋于集中,形成8条辐射神经索;胚胎发育中有原始的中胚层细胞,发育成肌纤维。因此一般认为:栉水母动物与腔肠动物的钵水母亲缘关系接近,但较腔肠动物略为高等。或独立于腔肠动物进化而来是一个独特的类群。(五)扁形动物门1 名词解释(1)皮肌囊:扁形动物的体壁是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共同组成,肌肉组织与表皮层紧贴,这种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2)梯状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的前段形成了脑,从脑发出背腹侧3对神经索(腹面的2条神经索最为发达)神经索之间有许多横神经相

    32、连,形成梯状神经系统。2 简答题(1)为什么说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理解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答: 参见本节(2)(3)题。(2)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答:从动物进化上看,两侧对称的出现使动物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背、腹之分,背部发展了保护,腹部发展了运动,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向前方集中。这种变化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适应的范围更广阔,机体的机能和效率也明显提高。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到底栖爬行生活的结果,也是动物进化到陆生爬行的先决条件。 (3)中胚层产生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答:扁形

    33、动物开始出现了中胚层,这对动物的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各器官生理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促进了新陈代谢。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同时肠壁上也形成有肌肉,使消化蠕动的能力加强了,增强了消化能力;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由于运动机能的提高,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较

    34、集中的梯形神经系统;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抵抗饥饿和干旱(适应性增强)。因此,扁形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4)论述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答:寄生虫为了适应寄生生活发生的变化有:体形:扁平、带状、线形、细长,便于在寄主肠道、血管等处寄生生活。体表:由于运动机能丧失,表皮细胞纤毛和杆状体消失,产生合胞体的表皮、刺和微绒毛,可直接吸取营养。附着器官:吸盘、钩特化的结构,用来固着身体,同时与咽一起吸取食物。内部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感觉器官作用基本失去,因而退化、消失,为生殖系统节约空间。厌氧呼吸以适应寄生生活。生殖机能高度发达,产卵量大。更换寄主:

    35、外寄生种类通常有一个寄主,内寄生中类有2到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虫期(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且幼虫期(胞蚴,雷蚴)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大量后代,有利于更换寄主,降低了对寄主的危害程度,有利于种群的发展和传播。(5)比较涡虫、吸虫和绦虫体壁结构的异同。答:涡虫的体壁:涡虫的表皮细胞是由外胚层形成,柱状,向外长有纤毛,腹面比背面发达。表皮细胞间有腺细胞、感觉细胞和杆状体细胞,杆状体细胞产生的杆状体在水中成为粘液,以便于纤毛打动,虫体可在粘液上滑行。表皮下是非细胞结构的基膜。基膜内是肌肉层:最外环肌、中间斜肌、最内纵肌,它们与表皮共同构成体壁,成为皮肌囊。此外还有背腹肌,它连接着背面和腹面

    36、。吸虫的体壁:均为寄生种类,为了便于运动,体壁与涡虫相比,皮层没有纤毛和杆状体细胞。其皮层细胞是一种合胞体,因皮层细胞的细胞核下移至肌肉层,细胞膜消失而皮肌细胞融合为一体。合胞体内有线粒体、内质网、结晶蛋白所形成的小刺,还有胞饮小泡。基膜下是环肌和纵肌。皮层这种结构是寄生种类所特化的,即可起保护作用,可防止寄主的消化酶对其的伤害,还可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排除废物和吸取营养。绦虫的体壁:营体内寄生,体壁与吸虫体壁结构相似。不同点是:绦虫没有口和肠(没有消化系统),表皮层密布微绒毛,有助于绦虫直接从寄主消化道吸收营养(存储在实质中),也可固着于消化道内。(六)假体腔动物1 名词解释(1)假体腔:又

    37、称初生体腔,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腔,这是胚胎发育中囊胚腔遗留到成体形成的。胚胎发育中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与外胚层表皮结合成体壁,而肠壁并没有中胚层参与;囊胚腔就在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与内胚层形成的肠壁之间保留下来,形成假体腔,这种体腔没有体腔膜。2 简答题(1)假体腔动物包括哪几种,有哪些主要特征?答:体腔动物包括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动吻动物门、内肛动物门、铠甲动物们和鳃曳动物们。主要特征有:假体腔动物开始具有发育完美的消化管。消化道进一步出现分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可以固定地由肛门排出体外,不必再返回到口吐出,消化能力得到加强。此外假体腔动物体表

    38、有一层角质层;排泄器管属原肾型;大多动物为雌雄异体;依然没有建立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比扁形动物集中;身体可以自由运动。(2)假体腔出现的意义:答: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体壁具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同时体腔液具有一定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体腔液的存在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3)试简述线虫动物门(蛔虫)的排泄系统?答:蛔虫的排泄系统依然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但是是由原肾细胞(一般为1个细胞)或腺细胞(一般为2个细胞)衍生形成,可分为腺型或和管型。腺型:肾

    39、细胞,1-2个,位于咽部,开口在咽部神经环的腹面。管型:包括前管、后管、横管、排泄孔四个部分,是由一个肾细胞延伸形成管状,两条侧管之间横管连接,呈“H”形,排泄孔开口于体前腹中线上。两条侧管处于表皮层的左右侧线内。有些线虫的幼虫具有腺型,成虫具有管型排泄系统。(4)简述蛔虫的生活史。答:蛔虫为直接发育,中间寄主是人。雌虫长200-250mm,直径5mm左右。受精卵-不典型的螺旋式卵裂-感染性虫卵,在土壤中可生活45年-被人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可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中,最后进入肺继续发育-然后再次经食道到达小肠小肠发育为成虫。生活史6075天,成虫寿命一年。(5)简述假体腔动物体壁结构的异

    40、同.答:共性:均由角质层、表皮层和肌肉构成。差异性:线虫动物:上皮细胞为合胞体。角质层结构复杂,明显可分为3层,大多由不同蛋白构成,有一定弹性。腹毛动物:构成表皮细胞的是单纤毛上皮细胞,不是合胞体。主要由环肌和纵肌组成。轮形动物:角质层有的加厚成甲板、刺或棘;上皮细胞数目固定。动吻动物:上皮细胞为合胞体。线形动物:上皮细胞分界清楚。棘头动物:上皮细胞合胞体较大。内肛动物:上皮细胞不是合胞体。(七)软体动物门1 名词解释(1)贝壳:软体动物除极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都有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贝壳,通常位于身体的最外面,为保护器官。(2)血腔:软体动物开始出现真体腔,但体腔不如环节动物那样发达,而是退缩

    41、局限于围心腔、生殖腔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同时出现,初生体腔依然存在于身体各器官组织的间隙,间隙充满的不是体腔液而是血液,故名血窦或血腔。2 简答题(1)简述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答:很多软体动物的排泄孔、生殖孔、呼吸、肛门甚至口都在外套腔内,所以软体动物的排泄、生殖、呼吸等生理活动均与外套腔内的水流有关。水生种类的外套膜内层密生纤毛,藉其摆动而激起水流,从而进行呼吸、滤食、排泄等活动;陆生种类(蜗牛)外套膜富有血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头足类(乌贼、鱿鱼等)的外套膜成囊状,富含肌肉,其收缩时能挤压外套腔中的水从漏斗射出,藉水流反作用力而前进。(2)贝壳的结构怎样?它是怎么形成

    42、的?答:贝壳的结构:通常分三层:角质层:外层,由贝壳素构成,有多种颜色,用来保护构成贝壳的钙质不被碳酸溶解。棱柱层:中间一层,较厚、质地疏松、占贝壳的大部分,由柱状的碳酸钙晶体构成,呈方解石结构,又称壳层。 珍珠层:内层,由片状的碳酸钙构成,晶体呈文石结构,又称壳底,其表面光滑,具珍珠光泽。 整个贝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占90%-98%;贝壳素约占5%,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等。珍珠的形成:软体动物只有外套膜的边缘可以形成角质层和棱柱层,可随动物的生长而逐渐加大,但不增厚。而整个外套膜的外层细胞都可以分泌文石结构的碳酸钙,这样珍珠层可以不断加厚。在生长中,如果外套膜和贝壳间进入了沙粒或其它异物,就会刺

    43、激珍珠层的分泌,形成珍珠。(八)环节动物门1 名词解释(1)闭管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血管出现了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化,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自始至终均在密闭的血管中流动,没有进入到组织的间隙中去。(2)链状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神经系统是由脑(即一对咽上神经节,也称脑神经节)、一对咽下神经节、连接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围咽神经环、以及腹神经索构成。腹神经索在每个体节有一对神经节,成为纵贯全身的链状神经系统。(3)疣足:从环节动物并始有了原始的附肢形式的疣足,疣足是体壁向外伸出的扁平片状突起双层结构,体腔也伸入其中,一般每体节一对。典型的疣足分成背肢和腹肢,其中有刚毛和足刺伸入以支持,有触觉功能。

    44、疣足划动可游泳有运动功能。疣足内密布微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4)马氏管:节肢动物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等所具有的一种排泄器官,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另一端游离于动物的血腔中,收集血淋巴中的代谢产物。2简答题(1)身体分节的意义:答:分节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更加灵活),也是生理机能分工的开始。如体节再进一步分化,致使动物体向更高级发展,逐渐分化出头、胸、腹各部分有了可能。因此分节现象是动物发展的基础,在系统演化中有着重要意义。(2)真体腔出现的意义答:由于消化道的壁具有肌肉,又有体腔,肠可自主蠕动,而不依身体的运动,因此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消化能力; 肠壁有了

    45、中胚层的参与,为肠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条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质的运输,也与体节的伸缩有密切关系。(3)如何区分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答:系统多毛纲寡毛纲蛭纲头部明显不明显不明显运动疣足和刚毛刚毛无刚毛和疣足生殖无生殖环带雌雄异体有生殖环带雌雄同体有生殖环带雌雄同体发育担轮幼虫直接发育直接发育习性海洋生活大多陆生多淡水暂时性体外寄生3 论述题(1)分析说明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答: 比较原始的环节动物,排泄器官仍为原肾管,是由体腔上皮形成,开口于体表。由管细胞与排泄管

    46、(原肾管)构成,管细胞的鞭毛在排泄管内,这与扁形动物的焰细胞不同,排泄物由开口在体壁的排泄孔排出。多数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后肾管,来源于外胚层。实际上是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数目不定,每体节1对或多对。以环毛蚓为例,每个体节有很多的小肾管,是典型的后肾管,每个小肾管是两段开口的一条迂回盘曲的管状结构:一端穿过节间膜开口在下一体节的体腔内,呈表面有鞭毛的喇叭形,称为肾口或内肾口;一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壁。称为肾孔或排泄孔。很长的小肾管周围布满血管网,肾管后端为较粗的膀胱。喇叭口收集体腔液内的代谢废物进入肾管;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也在血管网处进入肾管,并重吸收肾管内某些盐离子、水分,剩余的代谢产物经肾孔排出。隔膜和咽部具有小肾管,开口于肠道内,排泄物经肛门排出体外,因此也被称为消化原肾。功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并重吸收肾管内某些盐离子、水分。(九)节肢动物门1 名词解释(1)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真体腔断裂开,中胚层一部分发育成肌肉和部分内部器官,另一部分发育成背部的循环系统和血管的腔壁,残存的真体腔仅存在于生殖腺腔和某些种类的排泄管中。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空隙就是囊内残存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囊胚腔)合并而成得一个完整的混合体腔。(2)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完成胚胎发育的过程。在胚胎发育中,全靠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汇编(DOC 33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421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