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DOC 41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DOC 4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DOC 41页 医学 微生物学 复习 提纲 DOC 41
- 资源描述:
-
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部分备注:可直接作为复习资料使用,也可作为见习简易参考资料-107cly概述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名解1):在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而有益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例如大肠埃希菌产生VB VK3)免疫作用:例如双歧杆菌诱导产生SIgA4)抗衰老作用:例如双歧杆菌2、条件致病菌(名解2):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一定条件影响下而引起疾病的细菌临床上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成为机会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填空)1)菌群失调 是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的比例失调。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定位转
2、移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形态2、形态1)球菌:球形、近球形;排列方式:双球菌(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 3)螺形菌:弧菌、螺菌二、细菌的基本结构(重点)1、细胞壁: 2)作用:(1)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2)承受胞内渗透压;(3)维持细菌一定形态(4)与细菌抗原性、致病性、药敏性有关3)化学组成与结构:因菌而异革兰阳性(G+ 染紫色)革兰阴性(G- 染红色)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连桥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细胞壁较厚细胞壁较薄磷壁酸(G+重要的菌体抗原)无磷壁酸无外膜外膜:其中最外层为脂多糖LPS(内毒素、致热源)。LPS由脂质A(内毒素毒性成分)、核心多糖
3、、特异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可用于鉴别不同种G-菌)组成青霉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胞L型):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症状,但常规检查为阴性结果,因考虑细菌L型感染可能性,为荷包蛋样2、 细胞膜5)中介体:多见于G+菌,增大细胞膜面积,具有拟线粒体之称3、细胞质: 1)核糖体(3)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4)常是抗菌药物选择作用的部位:2)胞质颗粒(1)作用:暂时储存的营养物质(2)染色为异染颗粒,多见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两端,有鉴别意义) 3)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环状DNA双链(1)作用:控制非细菌所必需的性状,如耐药性、毒素、性菌毛(2)特点:自我复制 4、核质:
4、2)作用: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仅在某些种类的细菌才出现的结构1、荚膜(名解3):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作用:(1)抗吞噬和消化;(2)抗干燥(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4)抗原性,可用于鉴别2、鞭毛: 作用:(1)运动器官;(2)具有抗原性,帮助鉴别3、菌毛: 作用:普通菌毛:黏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传递耐药性和毒力4、芽孢:2)例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5)繁殖体: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一个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孢 6)意义:(1)抵抗力强(干燥、高温、化学消毒剂、辐射)高压灭菌可杀死注:荚膜可抗生物性侵害;芽胞还可抗物理或化学性侵害第二章
5、 细菌的生理一、细菌的营养:1、水:各种生物所必需的2、碳源:合成菌体成分;能量的主要来源3、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酶、核酸4、无机盐类:生长代谢必需5、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三、根据细菌对氧气需要的不同,细菌可分为1、专性需氧菌:需要氧气,无氧不能生长。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2、专性厌氧菌:只能生长在厌氧环境。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3、兼性厌氧菌:有氧或无氧都能生长,多数病原菌属此类四、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1、分解性代谢产物及其意义(重!)+1)糖发酵试验: 乳糖 葡萄糖大肠杆菌 产酸又产气 产酸又产气伤寒杆菌 无反应 产酸 +意义:鉴别细菌 2)吲哚试验(I试验):
6、记结果红色:吲哚反应阳性(大肠杆菌)黄色:吲哚反应阴性(产气杆菌) 3)甲基红试验(M试验): 红色:甲基红实验阳性(大肠杆菌) 黄色:甲基红实验阴性(产气杆菌) 4)V-P(沃普)试验: 生成红色化合物:V-P试验阳性(产气杆菌) 不生成:V-P试验阴性(大肠杆菌) 5)枸缘酸盐试验(C试验) 深蓝色:阳性(产气杆菌) 绿色:阴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IMVC为+ + - - 产气杆菌IMVC为- - + +2、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意义1)致热源(名解4):是由一些细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化学本质:脂多糖LPS特性: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不破坏2
7、) 色素:水溶性、脂溶性(鉴别意义)3)抗生素:治疗作用4)细菌素:抗菌作用范围狭窄5)维生素:大肠杆菌产生VB VK6)毒素和侵袭性酶:革兰阳性菌:外毒素,为蛋白质 格兰阴性菌:脂质A,内毒素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1、条件:1)营养物质 2)酸碱度PH: 个别特殊:霍乱弧菌偏碱性;结核杆菌偏酸性2、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1)方式:二分裂代时(名解5):细菌繁殖一代所需时间3)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分裂繁殖准备期对数生长期繁殖最快,生机最旺盛,研究细菌性状,生化药敏实验选用该期稳定期速度减慢,死亡数逐渐上升衰退期死菌数大于活菌数六、培养基类型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鉴定细菌液体培养基:繁殖细菌半固体培
8、养基:观察细菌动力(云雾羽毛状/线状,以判断是否有鞭毛),保存菌种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1、消毒(名解6):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2、灭菌(名解7):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杀菌法 1、干热灭菌:2)烧灼法(如接种环,试管口);3)干烤法(灭菌 如玻璃器具);2、湿热灭菌:1)煮沸法(消毒);3)巴氏消毒法(如牛奶,酒类);4)高压蒸汽灭菌法(103Kpa 121.3C 15-30min)(如培养基,玻璃器具,生理盐水);二、辐射法1、日光与紫外线 原理:紫外线可使DNA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成二聚体,从而干
9、扰了DNA的复制和转录 应用:无菌操作室、外科换药室、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的空气消毒(穿透力弱)2、电离辐射(冷灭菌):特殊设备产生的高速电子,射线或射线等,杀菌力强,穿透力强 机制:产生自由基,破坏DNA分子的共价键 应用: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灭菌,食物,中药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四、滤过法:物理方法阻留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不包括病毒五、干燥与低温法常用冷冻真空干燥法长期保存菌种和病毒第四章 噬菌体(名解8):是寄生在细菌、真菌、螺旋体、放线菌等微生物细胞中的病毒一、生物学性状:蛋白质+核酸二、分类溶菌性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增殖,最终导致细菌裂解。增殖过程分为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
10、放四阶段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基因整合于细菌中,随着细菌复制分裂而复制分裂三、应用1、细菌鉴定和分型1)原理:高度特异性,一种噬菌体只能裂解与其相对应的一种细菌2、目的基因的载体3、感染细菌,用于治疗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基础一、染色体:裸露环状双螺旋DNA2、基因:DNA片段,决定细菌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二、质粒(名解9):细菌染色体外能自由复制的遗传物质1、功能:1)携带遗传物质,控制细菌的某些性状。例:R质粒,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F质粒,编码 性菌毛的生成,是细菌有致育作用第二节 细菌变异类型及其发生机制一、细菌变异现象1、毒力变异:毒力减弱:牛结核分枝杆菌多次
11、变异后毒力减弱,制成卡介苗 独立增强:白喉棒状杆菌因噬菌体作用而获得致病能力 2、耐药性变异:可通过突变、重组、质粒遗传 二、细菌变异机制 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转移重组 (填空)1、基因突变: 1)点突变(名解10):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仅为一个或几个碱基的置换、插入或丢失,出现的突变只影响到一个或几个基因,引起较少的性状变异2)染色体畸变(名解11):涉及大段的DNA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1)转化:受菌在环境中直接摄取供菌游离的DNA 片段(如肺炎链球菌那个经典实验)2)转导:以噬菌体为载体,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物质。3)溶原性转换:噬菌体不携带供菌的任何基因,只将其本身的
12、DNA与受染菌基因重组举例:棒状杆菌噬菌体感染白喉杆菌4)接合:供菌和受菌由完整细胞相互直接接触而传递大片段DNA。通过性菌毛的传递5)原生质体融合:指经处理使两种失去细菌细胞壁后进行融合,使遗传物质交换三、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总结(重) 方式 遗传物质来源接合 性菌毛 供体菌的DNA转化 直接摄取 供体菌的DNA转导 溶原性噬菌体 供体菌的DNA溶原性转换 溶原性噬菌体 噬菌体的DNA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选择题)一、细菌毒力变异与疾病预防 意义:制备减毒活疫苗,预防疾病,如卡介苗二、细菌形态、结构等的变异与细菌鉴定意义:给细菌的鉴定带来困难三、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生成胰岛素
13、干扰素等生物制品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毒力:致病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填空)细菌的毒力用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表示一、侵袭力(名解12):指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包括粘附素、荚膜类物质、侵袭性物质 (填空)1、粘附素: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2、荚膜类物质:抗吞噬和阻碍体液中杀菌物质中的作用3、侵袭性物质:利于细菌扩散透明质酸酶(细胞间质透明质酸)链激酶(溶解纤维蛋白)链道酶(脓液中DNA)二、毒素区别点 内毒素 外毒素来源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 细胞壁、菌体裂解 由活菌
14、直接分泌、细胞溶解后释放化学成分 脂多糖LPS 蛋白质(亚基A决定毒性效应、B与特殊受体结合)毒性作用 大致相同:脂质A 较强,有选择性抗原性 弱 强(刺激机体可产生抗毒素)内毒素毒性作用(重):各细菌内毒素毒性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反应(先减后增)、中毒性休克(内毒素血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三、细菌感染的途径和类型2、传播方式与途径1)呼吸道感染:吸入飞沫或灰尘;2)消化道感染;3)创伤感染;4)接触感染;5)节肢动物叮咬感染3、感染的类型1)隐性感染:指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力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15、重要传染源。2) 显性感染:全身性感染(1)毒血症:毒素入血,病原菌不进入血流 如白喉,破伤风 (2)内毒素血症:病原菌入血,并在血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 严重革兰阴性菌(3)菌血症:病原菌入血,但在血中一般不繁殖 (4)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在血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的严重全身中毒症状 如鼠疫、炭疽(5)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进入血流,在血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转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化脓性病灶。 第七章 细菌微生物学检查一、临床诊断方法: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实验、动物试验第八章 球菌病原性球菌(化脓性球菌):G+,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G-,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耐
16、瑟菌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医务人员带菌率70%,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葡萄串状,无芽孢,有荚膜2、培养特性:产脂溶性色素、致病株可分解甘露醇,产酸不产气3、抗原构造:荚膜、葡萄球菌A蛋白(金葡菌特有)、多糖抗原3、抵抗力:1)抵抗力强于一般无芽胞细菌 2)对碱性染料敏感(1/101/20万单位龙胆紫);3)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高度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一酶、二素、三毒素)1)凝固酶:使人血浆凝固,是鉴定致病菌株的重要指标引起化脓局部特点:使病灶局限,溶质粘稠,不被血清中杀菌物质破坏2)葡萄球菌溶素:溶解红细胞,对白
17、细胞、血小板有损伤 可制成类毒素3)杀白细胞素: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4)肠毒素:引起以喷射性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5)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毒性休克综合症 6)表皮溶解毒素:引起表皮剥落性皮炎(烫伤样皮肤综合症),主要由噬菌体P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2、所致疾病1)化脓性炎症(主要)(1)局部:主要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如伤口化脓,疖、癕(2)内脏:气管炎、肺炎、中耳炎;(3)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2)毒素性疾病(1)食物中毒:先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继以腹泻,呕吐最为突出(2)假膜性肠炎:临床症状顽固性腹泻原因菌群失调病理特点肠粘膜被一层炎性假膜覆盖致病菌肠道内金葡菌(3)烫
18、伤样皮肤综合征;(4)毒性休克综合征三、微生物学检查:1、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第二节 链球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的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大多数不致病;少数致病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球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G+;幼龄菌有荚膜(自身产生透明质酸酶使其消失)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含血培养基),主要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3、抗原构造:C抗原:多糖抗原(细胞壁多糖),群特异性抗原蛋白质抗原:有型特异性,其中的M抗原与致病性有关核蛋白抗原: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相同4、分类: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的溶血现象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9、:草绿色溶血环,正常及条件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较宽透明溶血环,致病力强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 5、 抵抗力: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首选药物,极少耐药株出现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1)链球菌溶素:有SLO、SLS两种,比较如下: 溶素O 溶素S对氧 敏感 稳定作用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抗原性 强,新近链球菌感染指标 风湿热辅助诊断 无2)致热外毒素作用:引起猩红热主要毒性物质(发热、小儿急性传染病、呼吸道传染、咽炎、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草莓舌)3)M蛋白,抗吞噬抵抗吞噬细胞杀菌作用,还是心肌,肾小球基底膜共同抗原,损害心肾4)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组织血液凝固)、
20、链道酶(使脓液稀薄)。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2、所致疾病1)A群链球菌(占链球菌感染绝大多数)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丹毒、蜂窝组织炎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草莓舌,七芒刺)致病物质:致热外毒素传播方式:呼吸道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由型超敏反应引起)2)甲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正常菌群之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微检4、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测定简称:抗“O”试验辅助诊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G+ 无鞭毛芽孢,有荚膜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2.所致疾病:大叶性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