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生心理问题及对策.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村寄宿生心理问题及对策.doc》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寄宿生 心理 问题 对策
- 资源描述:
-
1、农村寄宿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具体来说,我们教师不仅要做“传道、授业、解惑”工作,更应该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随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农村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了寄宿制集中办学势在必行,这就给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学校除了要在宿舍管理、生活保障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外,还要十分重视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住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使寄宿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此,我校作了如下思考:一、主要心理表现及其成因集中办学后,学生从分散的村庄集中到寄宿制小学统一住宿,他们年龄偏小(最小的6岁),普遍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特别是,这些住宿生中有10以上是留守生,有近10%是单亲家庭孩子,有20%以上家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经济负担过重,还有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家庭教育乏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缺乏正确引导,加之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他们产生了较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1、不善交流,性格孤辟。有八成以上的家长和孩子情感沟通时间减少,而我们的寄宿生又有多半的孩子需要父母能多留
3、给他们一点时间。由于寄宿生每个月有20天不能和家长见面,而到了放假回家,又由于家长要上班也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很好的沟通。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更缺少与父母的倾心交流,导致许多的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日渐减少,甚至有的学生说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说话。长期如此,自然会出现情绪异常,如忧郁、胆怯、孤僻、优柔寡断、冷漠,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早熟,感情脆弱,不容易沟通等等。2、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一是过早的独立生活方式导致情绪焦虑。寄宿本身就是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以往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学生突然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亲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表现为孤独、羞怯。当他们独
4、自面对问题时,经常产生难以应付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缺乏安全感而情绪焦虑。如: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尿床,怕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处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不良心理反映。二是小学生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个体心理的发展经历着童年期与少年期的交替,此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但父母却不在身边,当他们独立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会感到很茫然而产生情绪焦虑。三是由于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思想简单,孩子寄宿于学校,一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旦孩子有了学习上的问题,他们的态度粗暴,轻则谩骂,重责打、罚,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四是学校规范化管理与竞争机制也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特别是竞争失利
5、带来的挫败感与失落感也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竞争带来了精神上的紧张与疲劳,从而让寄宿生会有许多的不适应。3、自控力差,容易冲动。寄宿生和走读生相比,寄宿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少的孩子在缺乏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下,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造成学习落后和行为表现落后。特别是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带,对孩子过分溺爱,疏于管理和教育,甚至对孩子听之任之。他们更多的是从生活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而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4、缺少归属感,注意力涣散。每周连续5天在校,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长时间的集体生活,使他们很难主动融入到班级和宿舍等集体生活中去,他们的交往能力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适应才
6、慢慢形成。况且,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缺少及时有效的“一对一”的消化过程。长期积累,必然造成他们缺少内心的归属感,做事情注意力涣散不专一。5、习惯不良,不能自拔。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家庭环境差的学生和单亲留守儿童,由于家里长时间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在社会上沾染了不良习气和不健康的思想,到学校住宿在宿舍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下,会把这种消极涣散的风气迅速传开,影响到更多的同龄和年级小的同学。这些品质差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撒开手就散,放开手就倒”,屡教不改,在学生中影响极其恶劣深远,而且不易发现。加上现在教师队伍中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老师缺少爱心,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深入人心,存在不
7、少隐患。二、几点应对策略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拓宽沟通渠道。一是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寄宿生座谈会,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二是定期让留守生与父母通话,汇报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让他们感受父母的关爱;三是利用电话、家访等形式,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加强与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和教育方法;四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使寄宿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正视自己成长中的变化。“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从儿童到少年这一时期身体和心理都
8、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们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德育活动的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不必焦虑、恐慌,更不要逃避;引导他们感受成长的快乐,指导他们学会在困境中迎接挑战,学会在彷徨中寻求帮助。从而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丰富孩子的校园生活,顺应孩子的天性。针对寄宿制学校特点和学生成长需要,提出了“玩学做”缺一不可的育人理念。将孩子们在校内外的全部生活整合为玩学做三个方面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玩”是孩子的天性,寄宿制的学生不光要会学,还要会玩而且要玩出名堂。我校将学生在校活动的几个时间段与体育艺术教育进行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